中医治未病及养生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6893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4.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治未病及养生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中医治未病及养生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中医治未病及养生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中医治未病及养生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中医治未病及养生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治未病及养生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治未病及养生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醫治未病與養生盐县中医晚副虫任中医师,上医治未病据史料记载,有这么一个古代名医扁鹊论医术的故事。有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哪一个医术最高?”扁鹊回答:“长兄最佳,仲兄次之,我最差。”魏文王接着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你能说明白一些吗?扁鹊回答说:“我长兄治病,是在病症还未表现之时就把病治好了,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他的医术只有我们家人才知道。我仲兄治病,是在病情初起时就把病人治好了,一般人以为病人得的只是小病,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也不大,只有本地人才知道。我扁鹊治病,是在病情严重后才治,一般人见我下针放血用药施,割肉

2、切骨,动作颇大,就认为我医术很高明,我也因此而闻名于天下。其实,比起我长兄与仲兄来,我的医术是最差的。”故事的要义: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已病,下医治大病,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是故蚤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恭,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间刺热篇:“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灵枢经递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古歪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虛郛歟风

3、。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阑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是。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其民欹曰朴。是以奢欲不能劳其目,泌郛不能惑其心。恿智贤不肖,不惧与物,故合于道。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伤寒论张仲景原序:“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曾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疗君亲之疾,下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

4、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 daojie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脏腑,即

5、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事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唐代医家孙思邈“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天事之前”。论治未病主要从养生防病和欲病早治着眼,所著千金要方中載有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很有窦用价值。,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喻嘉言深谙伸景治未病思的深义,他的著作医门法律就是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精神贯穿始终。血虛劳籯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不要等虛劳病成,强调于虛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虛劳难成。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清代温病医家叶天士对于既病防变研究颇深,他在温热论中指出;“奇在先安未受郛之地”。温病属热证,热偏盛而易出汗,极易伤津耗瀛,故保津护阴属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之举,对于温病是控制其发展的积极措施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和防伤阴,其实与叶民“奇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吻合,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中医治未病养生令未病先防顺应四时令有病早治令既病防变饮食起居病退防返运动令病已防遗工作病愈防复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