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区别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区别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区别,本PPT课件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请学习完毕自行删除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请学习完毕自行删除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请学习完毕自行删除,某男,20岁,近二日出现右耳后疼痛,未在意。今日晨起发现漱口漏水,遂来诊。查:右额纹变浅,右闭目漏睛1mm,迎风流泪,右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右耳后压痛,耳周未见皮疹。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病例1,答案:周围性面瘫,某女,60岁,晨起发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障碍,3小时后入院。病后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尿急、无意识障碍。既往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史5年。入院时体检:血压160/95 mmHg,神清,运动性失语
2、,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鼓腮、示齿、噘嘴不能,伸舌右偏,右侧上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泼,右上肢肌力2级、下肢3级。右下肢病理征+。脑膜刺激征-。右侧偏身深浅感觉减退。双眼右侧同向偏盲。,病例2,答案:中枢性面瘫,某男,53岁,晨起发现漱口漏水。发病前有饮酒史。病后无头痛、无意识障碍。既往有高血压10余年。入院时体检:血压150/85 mmHg,神清,两侧额纹根本对称,闭目无漏睛,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鼓腮漏气。,病例3,CT检查,二者区别,中枢性面瘫有额纹,周围性面瘫无额纹,中枢性面瘫,定义: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中央前回下1/3间的病损所引起的面肌瘫痪为核上性面瘫,或称中枢性面瘫。,特点:
3、病损对侧眼眶以下的面肌瘫痪; 常伴有面瘫同侧的肢体偏瘫; 无味觉和涎液分泌障碍。,中枢性面瘫,病因:面神经核上行通路任何部位受损都可以引起中枢性面瘫,最常见的受损处是内囊。可能的病因是:颈内动脉系统闭塞,尤以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更为多见,也可因血管瘤或高血压性血管病变所致颅内出血以及颅内肿瘤所致。,中枢性面瘫,1、内科一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2、完善入院检查。3、改善脑循环、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细胞、理疗等治疗。,预后,治疗,周围性面瘫,定义:面神经核及面神经病损引起的面瘫称周围性面瘫。,特点:病变同侧所有的面肌均瘫痪;如有肢体瘫痪,常为面瘫对侧的肢体受累,例如,脑干病变而引起的穿
4、插瘫痪。可有病侧舌前/的味觉减退及涎液分泌障,周围性面瘫,分级,周围性面瘫,激素针灸中药,预后,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治疗原那么:初期:风邪客络祛风解毒中期:气血瘀滞活血通络病久:气血缺乏,邪滞经中养血通络,周围性面瘫,常用方:风寒阻络葛根汤+牵正散风热阻络柴葛解肌汤+牵正散肝胆湿热龙胆泻肝汤+牵正散瘀血阻络通窍活血汤+牵正散气血亏虚当归补血汤+牵正散,周围性面瘫,取穴:主穴 眼周 阳白、四白、攒竹、丝竹空 口周 地仓、颊车、颧髎、迎香 翳风 合谷,近部取穴,循经远取,周围性面瘫,对症取穴,配穴 气虚 足三里、气海 肝郁 太冲、阳陵泉 胃热 内廷 ,周围性面瘫,分期治疗:急性期:7-10天 面部轻刺,以颈部及远端取穴为主。 研究说明:针刺对血管的舒缩活动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可改善炎症灶微循环和淋巴循环,促使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周围性面瘫,平台期:0-2周少数可达3月 面部刺激量加大,可使用电针疏密波能增加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 恢复期: 面部透刺+对症取穴,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