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ppt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6968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ppt课件.pptx(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标点符号,新课导入,有一位媒婆为一位秀才作媒,写了一张纸条告诉秀才女方的长相,秀才看了非常高兴,以为自己可以娶一个漂亮老婆,请你依秀才的想法加上标点符号: 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请依媒婆的意思加标点: 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可是结婚那天,一翻开头纱,秀才吓了一跳,新娘头发稀疏、一脸大麻子、两只大脚还长短不齐,秀才生气的找媒婆理论,媒婆却说:“我早就告诉你了!”,教学设计,一、考点解读:标点符号16种,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1、考试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有:问号的使用。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

2、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2、考点的命题形式:单项选择题。3、能力层级:D级。分值为3分。热点一:问号叹号句号表示句子末尾的停顿和句子的语气,教学设计,(1)第一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句),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疑问词(句)仅仅作为这个陈述句的某个成分,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例:a.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答案两个问号改为逗号。讲评这两个问句只能做“无法考证”“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的主语,本身是一个陈述句,所以不应使用问号。,例

3、题:川剧的变脸被誉为“中国一绝,世界一绝”,但它到底是什么时期出现?谁是最先的发明者?已经无法考证,更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一)、问号使用,教学设计,(2)第二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例: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3)第三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中间用逗号,问号打在全句末。),例:a.怎么了,你?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教学设计,(4)第三连续发问,每句末尾都用问。(连续发问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5)第五

4、注意引文有问号,问号打在引号内。(一般不是完整引用,句子末尾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外面,但如果是问号,应放在引号内。注:感叹号同理),例:这位孔先生偷了何家的书,却争辩“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课堂练习,明天是你去买口罩呢?还是我去买口罩呢?,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谈一谈的。,你就去吗?小栓的爹。,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课堂练习,明天

5、是你去买口罩呢?还是我去买口罩呢?,选择问句中间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谈一谈的。,疑问句不单独使用作句子主语,中间问号误用,将其改为逗号。,你就去吗?小栓的爹。,倒装句,问号打在句末,中间用逗号。,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连续发问,将前两个逗号改为问号。,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课堂练习,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6、?,你认识他吗,什么时候认识他的呢,你还认识其他人吗,为什么没有告诉过我们呀?,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课堂练习,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选择问句中,中间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你认识他吗,什么时候认识他的呢,你还认识其他人吗,为什么没有告诉过我们呀?,连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号,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总结,第一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第二注意选

7、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三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第四注意连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第五注意引文有问号,问号打在引号内。,口诀,课堂小结,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教学设计,(二)、句号使用,句号是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一般停顿较长。用于陈述句以及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例题春天,沙枣树伸展着粗糙的树枝。上面覆盖着一片片短小的叶子。叶子上一层细沙一样的东西晶莹发亮。,答案前两个句号改为逗号。讲评这其实是一句话,结尾用一个句号就可以了,但作者用了三个句号,前两个句号中断了句子内部的联系。,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中

8、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教学设计,(三)叹号使用,用不用叹号要看句子有没有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没有提出什么命令、请求等,如果没有,就可以不用。,例如:到马陵山旅游的人都说三仙洞是圣地!(叹号可以改为句号。),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教学设计,(1)倒装叹,全句末尾用叹。 (主谓倒装的句子,感叹号放在句末。 ),例:多美呀 ,祖国的春天!,(2)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例1:小王,快来!快来!例2:怎么会讲的这么糟呢!,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

9、教学设计,热点二: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四)、顿号使用,作用: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很小的停顿。误用顿号的两种情况:1、滥用,不该用而用;2、误用,造成层级不清,表意混乱。,(1)概数约数不确切,不用顿号。(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例: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正: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教学设计,(2)相邻的两个数字,不表约数,要用顿号。,例:A、退居二、三线B、 在一、二分句之间C

10、、诗歌的三、四联,(3)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用顿号。(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例: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教学设计,(4)连词(和、及、跟、与)与顿号不并存,例:各级政府、人民团体、和社会个方面都要按要求开展工作。(各级政府、人民团体和社会个方面都要按要求开展工作。),(5)并列词语中带“啊”“哇”“呀”等语气助词,不用顿号,用逗号。,例:农贸市场的水果品种极

11、其丰富,如西瓜呀,苹果呀,梨呀,葡萄呀真可谓应有尽有啊!(顿号改为逗号),(6)多个(3个及以上)引号书名号并用,中间不用顿号。,例:a、“大宅子”“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分别比喻什么?b、客至旅夜书怀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的律诗代表作品。,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教学设计,(7)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为区分层次,大的并列结构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例:a.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

12、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8)并列的定语、状语一般用顿号。,A、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B、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教学设计,(9)并列谓语和并列补语之间用逗号。(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补充:后置并列定语用逗号。她的篮子里放着一个碗,空的,破的。补充:并列介宾短语作状语,一般用逗号。在风里,在雨里,我们一起走过。,中考

13、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一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二、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三、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四、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打顿打逗。五、多个引号书名号并用,中间不插顿。六、并列词语中用“和” “及”“或” 等连词,连词前不带顿。七、并列词语中带“啊”“哇”“呀”等语气助词,并列成分之间不打顿打逗。,总结,口诀,课堂小结,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课堂练习,这瓷器看上去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

14、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和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课堂练习,这瓷器看上去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概数中间不用顿,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和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连词前不用顿,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男、女、老、少都很喜

15、欢收看湖南卫视。,“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式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多的发展。,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三省、五十六个县。,课堂练习,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男、女、老、少都很喜欢收看湖南卫视。,“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式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需要携手”和“共渡难关”是两个句子,故将顿号改成逗号,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

16、业有了很多的发展。,连词前不带顿,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三省、五十六个县。,集合词语不用顿,集合词语不用顿,课堂练习,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教学设计,(五)、分号使用,作用:用于复句内部分句之间、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并列之间、分项例举的各部分之间的停顿。,1、简单分句不用分号用逗号,例:“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简单分句,分句间用逗号,不用分号。将分号改成逗号。),2、并列分句内有逗才能分,例:(山东卷)一方面是旅游路线老化、接待率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

17、:这是我国开放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分句之间才用分号。将分号改成逗号。),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教学设计,3、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例: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将两个逗号改成分号,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4、分项列举里余指代词“等等”前也要用分号,例:中国谜语具有许多特点:一是结构固定,形式灵活;二是趣味性强,引人入胜;三是文学性强,形象生动。等等。(分项列举的句子里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

18、前边也要用分号。将句号改成分号。),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52PPT,教学设计,5、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课堂小结,一、无逗不分二、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三、分项列举里余指代词“等等”前也要用分号四、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总结,口诀,课堂练习,(06江西卷)

19、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力,他就以权力相诱。,并列分句内的停顿用分号。(已满足无逗不分的条件),教学设计,(六)、冒号使用,作用:起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作用;提醒读者对下文的注意,有时表示下边是说明。,(1)同一句话不重复使用冒号(冒号不能连用),例: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句中虽然有“宣布”“注意”“证明”等引起下文的词语,但一个句子中不重复使用冒号。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2)冒号不与“即”“也就是”同时使用。,例:我们要有两种“力”:即毅力、努力。(“即”与冒号具有相同的提示作

20、用,不能同时使用,必须删掉其中一个。),教学设计,(3)分说项与总括项之间用冒号。无论分说项在前还是在后,分说项与总括项之间都用冒号。,例:a、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 ;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先总括后分说)b、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微风和煦:真是难得的好天气。(先分说后总括),(4)冒号作提示,管到句末。冒号的提示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间。,例:整个推介会由三大亮点:奥运商机信息、项目招商信息和招标信息组成。,教学设计,(5)“某某说” “某某叫嚷”“某某想”“切切地说”“斥责我”等词后面视情况定符号。“某某说”在句首

21、用冒号,在句中用逗号,在句末用句号,某某说: “XXXX。” (句首) “XXXX,”某某说,“XXXX。”(句中) “XXXX。”某某说。(句末),简要公式,教学设计,例:a、老师说:“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 b、“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老师说,“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 c、“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老师说。,(6)提示性动词指向引文之外的内容,提示性的词语后不用冒号。,例:学校领导及时提出 :“办精品名校”的思路。(提示性动词“提出”指向引文之外的内容“新办学思路”,提示性的词语后不用冒号,将冒号删除。),(7)引文不独立成句,不用冒

22、号,例:同学们唱着:“团结就是力量”走向军训场地。(引文“团结就是力量”不独立成句而只是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它前面不用冒号。),课堂小结,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一般管到句号处,两边内容要平衡。一句不两冒。小停顿不冒。不与“即”“就是”套用。前面说,用冒号;中间说,用逗号;最后说,用句号。,总结,口诀,课堂练习,1、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建国大业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2、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3、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立了两个主题:一是支持奥运;二是抗震救灾。,4、 一方面是旅游路线老化、接待率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

23、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管到句号!,小停顿不冒!,一句不两冒,总结上文用冒号,课堂练习,7.(10深圳模拟)“频繁更换密码费时费力且未必安全,”雅虎网站4月13日援引微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科马斯赫尔利的话说:“最好一开始设置的密码就有很高的安全系数。”,6、(10山东卷)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定学规,提出:“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7、(09山东卷)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8、中国谜语具有许多特点,一是结构固定,形式灵活;

24、二是趣味性强,引人入胜;三是文学性强,形象生动。,中间说用逗号,小停顿不冒,不与“即”“就是”套用,提示下文用冒号,教学设计,热点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七)、引号使用,(1)表示突出强调。,例如: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2)、表示特定称谓,例如:“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3)、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例如:“如坐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呵!,教学设计,(4)、引中有引,外双里单。,例:老师教导我们:“你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5)、转述不用引号,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

25、样引述,不用引号。,例:他说过,没人的时候关好门。,(6)、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引文是直接、完全引用,引号前用冒号,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内。,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7)、间接、不完全引用,点号放在引号之外或不用点号。,例2: 唐代大诗人杜甫,写下了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反映了当时严酷的社会现实。,课堂小结,一、表示突出强调二、表示特定称谓三、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四、引中有引,外双里单五、转述不用引号,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不用引号。六、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间接、不完全引

26、用,点号放在引号之外或不用点号。,总结,口诀,课堂练习,1、(10武昌模拟)郭沫若在剧本里写婵娟骂宋玉:“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有人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就够味。,2、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与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也在不断靠近。“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3、小王的手机响了两下,是小丁发来的短信,邀他一起去逛江滩。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下午再说。”,4、老师说过:“让我们组下课后把教室打扫干净,把门窗关好。”,课堂练习,1、(10武昌模拟)郭沫若在剧本里写婵娟骂宋玉:“你是没有骨气的

27、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有人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就够味。,2、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与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也在不断靠近。“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3、小王的手机响了两下,是小丁发来的短信,邀他一起去逛江滩。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下午再说。”,4、老师说过:“让我们组下课后把教室打扫干净,把门窗关好。”,问号叹号有特权,永远站在引号里,引中有引,外双里单。,引用之语是转述,有“说”也不用引号。,正确,教学设计,(八)、括号( ),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括号的注释是比较宽泛的没有具体限制,一般不

28、需要读出来。,解释局部紧挨着,解释整体隔开着。,例a、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b、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左传),句内括号,解释完毕无点号;句外括号,解释完毕可有点号;问号叹号很特殊,句内句外都要用。,例:a、在1987年联合国召开的维也纳科学技术促进发展会议上,能源被列为人类面临的四大问题(能源、粮食、人口、环境)之一。B、果戈里作按察使,使演员直接对着客人道:“你们笑自己!”(奇怪的是中国的译本,却将这极要紧的一句删去了。)C、她先是寄希望于X女士的丈夫(那个美男子!),后又

29、寄希望于Q男士(那个大块头!)。,教学设计,不是注释说明内容,不用括号。,例:出版社在2008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订单上体现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该句话是整个大句不可缺的一部分,不是注释说明性文字,不用括号。将括号删去,在“地址”后加逗号。),括号读时可省去,破折号读时不可缺。,例:(04浙江卷)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更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括号注释说明与破折号注释说明的区别,括号注释说明读时可省去,不影响句子意思的完整性,但破折号注释说明

30、不可缺。应将破折号删除。),课堂小结,一、解释局部紧挨着,解释整体隔开着。二、句内括号,解释完毕无标点;句外括号,解释完毕可有标点;问号叹号很特殊,句内句外都要用。三、不是注释说明内容,不用括号。四、括号读时可省去,破折号读时不可缺。,总结,口诀,课堂练习,1 、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2、(06年湖北卷)出版社除了读书知识和认识两种杂志(均因抗战爆发而停刊。后一种好像只出了两期,现已少为人知,然而很有分量。)外,还出了若干译著。,解释局部紧挨着,句内括号不用句末标点,除问号和叹号。,教学设计,(九)破折号使用,破折号像条线,声音延长或中断。,例:“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31、(声音延长)鲁大海:“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声音中断),意思递进与转换,破折号来帮你办,例: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意思递进)“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啊?”(话题转换),教学设计,主要任务作解释,时在结尾时中间。,说明的内容在句尾,用一个破折号即可。例: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解释说明的内容在中间,就要用两个破折号来表示。例:为了全国人民当然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兢兢业业努力工作。,课堂小结,一、声音延长或中断二、意思递进与转换三、主要任务作解释,时在结尾时中间。四、与“即

32、”“就是”不套用,总结,口诀,教学设计,(十)书名号使用,考试名称、活动主题、栏目名称、丛书与单位、专业课程不用书名号。,例:a、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考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c、(05年重庆卷)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栏目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d、布老虎丛书是受到人民日报社广泛推广的一部丛书。e、教师口语一书的序言说:“教师口语是为了

33、强化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新增的专业课程。”,课堂小结,书名号中有书名号,外双里单。,例:第一财经日报发刊词发表于2004年11月5日。,一、考试名称、活动主题、栏目名称、丛书与单位、专业课程不用书名号。二、书名号中有书名号,外双里单。,总结,口诀,教学设计,(十一)省略号,引文未完不全面,说话续续又断断。,例: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引文不全)他说:“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说话断续),与等不套用,例:a、山谷回荡着狼、虎、熊的叫声。b、山谷回荡着狼、虎、熊等的叫声。(列举用号不用等,用等不用省略号),课堂小结,引文未完不全面,说话续续又断断。与等不套用。,总结,口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