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之道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7141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季养生之道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季养生之道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四季养生之道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四季养生之道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四季养生之道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季养生之道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季养生之道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钱 济平,四季养生大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外在环境对人体影响的一个主要方面。内在脏器的活动,必须与外在坏境统一协调,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特点来制定养生要点。也就是要顺时养生。,四季养生,春天三个月,按农历说就是正月、二月、三月,又叫孟春、仲春、季春。 春天属木,肝属木,所以春天要注重养肝,如果春天肝气受损,那么适应夏季盛长的能力减少,容易引起寒性的病变。 春天养生应该“夜卧早起,因为春天充满了生发之气,白天变长,晚上变短。所以人在白天活动时间要长点,晚上睡觉时间要短些。,四季养生之春,中医强调要顺势而为,也就是要顺应春天生发之气来养生。春天要畅快,

2、这样才有利于肝气的舒展。肝气的特征就是像春天一样,要求调达、升气、舒发。如果精神不畅,气机不升,人就郁闷,进而发怒,此时不仅伤肝、还伤心、伤胃、伤脑,从而导致各种疾病。所以平日善养所忌最是怒,怒为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气伤身。,春季养生主要舒肝养肝。要情绪稳定,饮食清淡,睡眠充足,不要过度疲劳。可常服用杭菊花,枸杞子。,夏季三个月,按农历说就是四月、五月、六月,也就是孟夏、仲夏、季夏。 夏天属火,心属火。所以夏天容易伤心。夏天心绪要平稳,如果违背这个道理,心气没有养足的话,就会伤害心气,还会使得下一个季节秋天多病。,四季养生之夏,夏天养生应该“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春天,夏天都是夜卧早

3、起,这里有什么区别吗?夏天比春天睡得还要晚一些,白天起得还要早一些。因为夏天的白天更长,晚上更短,人的养生也要与阳气的变化相适应。“无厌于日”就是不要讨厌夏天的太阳,夏天虽然比较热,但不要老躲在家里,害怕阳光。要自然避暑,可以到树荫下,小河旁乘凉,在自然环境下出点汗,对人体是有利的。,如果总是躲在空调房里,吹着冷 气, 喝着冷饮,那种阴寒之气就会伤害阳气, 把汗都闷回去,体内的浊气发泄不出来,这样毛病就出来了。夏天阳气盛,天气热,所以又叫“苦夏”,这时既要让阳气升发,又要注意不能让阳气过度发散。夏天炎热,人易激动、发火。所以我们应该适量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使体内阳气能够向外宣泄,不要憋在身内

4、,但是也不要太过分,否则气息会外泄。这就是要适应自然,而不是逆自然而行。,心气不畅会导致心火亢奋,表现出一些过分的行为,如大喜、大悲,都是太过的表现,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作 夏季养生要清心养心。要养心安神,心情平和。保持心境。可选服用莲心、桂圆、西洋参、灵芝、酸枣仁等,秋季三个月,按农历说就是七月、八月、九月,也称孟秋、仲秋、季秋。 秋天属金,肺属金,所以秋天要养肺。如果肺脏养护得不好,就容易影响到下一个季节冬天。使人适应冬天潜藏的能力降低了。 秋天应该早卧早起,安逸宁静。因为秋天白天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人就应该增加睡眠时间,减少工作时间。,四季养生之秋,秋天阳气开始下降,人的抗病能力也

5、有所下降,这时一定不要让阳气外泄,避免外邪的侵入,也就是要避免受风感冒。肺气主于秋天,俗话说“春捂秋冻”。所谓秋冻就是有利于阳气的收敛,要掌握好“冻”,让我们身体适当的冻一冻,可以培养抵御冬天寒气的能力。 秋天主要是燥,但还有长夏的湿气,在秋燥中如果被湿气所伤,就会化为湿热,到了冬天阳气潜藏的时候,体内的湿热阻逆于肺,就会引起咳嗽。,秋天是收敛的,要使我们的情志安逸宁静。秋天要收敛人的神气,不要让它往外泄,这样可使秋天的肃杀之气得到收敛,使得肺气保持清净。这是秋天的养生原则,也就是秋天要“养收”。古时候行刑往往选择“秋后问斩”这是顺应天气的变化,秋风萧瑟,万物凋落,于是多在秋后问斩,这也是天人

6、合一思想的反映。,秋天神气要收敛,精神要安宁,思维平静,精神不张扬,使我们全身进入一种平和的状态,这样才能适应秋天萧杀、阳气收敛的特征,适应秋天冷暖交替的多变气候 秋季养肺,主要润肺养肺。要节奏呼吸,常做深呼吸,润燥护阴。可选服用百合、白果、人参、蜂蜜、核桃、银耳、萝卜、秋梨等,冬天三个月,按农历说就是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又叫孟冬、仲冬、季冬。 冬天属水,肾属水。所以冬天要保养肾气肾是藏精的,肾精是人体强壮之本,如果冬天肾精养护不好,那来年春天就会得“瘘厥”病。“瘘厥”这个病主要是冬天要护养的阳气没有养好,阳气虚所造成的,所以情欲要节制,房事要减少,以保持精气。五行中水生木,这就意味着冬天保

7、养好了,来年春天就能减少肝脏病发生的概率。,四季养生之冬,冬天有一个节气冬至,一般是每年公历的12月23日前后,这一天,白天最短,晚上最长。冬至所在这个月份农历叫子月(一天中晚上11点到1点叫子月时)冬至是一年中阴气到尽头,阳气开始发动的时候,这个时候修炼精气神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肾为水,心为火,水火要相交,叫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正常情况下,心火要下降到肾,来温暖肾水,这样肾水就不寒了;肾水要上升到心,来克制心火,这样心火就不亢了。如果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就会出现失眠、心悸、心慌、健忘、遗精等症状,所以一定要把肾保养好,冬天是养肾的关键季节。当然,保持心神的安宁、心火不要过旺,也很重要,冬

8、季养生要养精补肾。要节欲保精,调理补肾。可选用黑芝麻、核桃、何首乌、黑豆、鹿茸、牛鞭等,四季养生的总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具体该怎么来养呢? 历代的说法都不一样。有人说“春夏养阳”是春夏要协助阳气,“秋冻养阴”是秋冬要协助阴气;但也有人讲“春夏养阳”是指春夏要抑制阳气,“秋冬养阴”是秋冬要抑制阴气,因为春夏本来阳就多了,秋冬本来阴就多了,所以要抑制一点。那么究竟哪种说法是对的呢?如果用错,那是很危险的。,四季养生的总原则之一,其实这要根据各人的身体素质来确定的,养阴养阳实际上就是调和阴阳,使其达到中和的状态。 如果一个人的体质是偏阴的,是阴性体制,那么“春夏养阳”就要去协助阳气, 生发

9、阳气。如果一个人的体质是偏阳的, 是阳性体制,那么“春夏养阳”再去升发阳 气,就会带来毛病,容易上火,出现牙龈痛、口腔溃疡、口干、生疮、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所以这类阳气盛的人,春夏应该抑制阳气。,如果一个人本身体质就是偏阳的,阳性体质,那么秋冬就要去协助阴气。如果一个人的体质就是偏阴的,是阴气体质,那么秋冬再去协助阴气,就会带来阴盛阳衰的毛病,所以偏阴的人,阴气太盛,到了秋冬时就要抑制阴气的生长。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这不仅指治病,同样也可以用于养生。热性、阳性的人多吃点寒冷的东西,寒性、阴性的人多吃点温热的东西,这样可以达到阴阳平和。,以上讲了春夏秋冬四季保养的方法,它主要是强调了人体的

10、内环境要适应外在的环境,达到天人合一,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并提出一个养生原则: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一年养生的关键时刻,在一年当中,我们尤其要注意春季 、夏至、秋季 、冬至这四个节气的保养,这四个节气分别在阳历的3月、6月、9月和12月,基本上是在这每个月的22日左右这四个节气的养生以及这4个月的养生是一年四季养生的最关键时间。而在这四个节气、四个月中、夏至和冬至、6月和12月又更加重要。因为春季和秋季这两天、白天和夜晚的时间一样长,阴阳之气相等。,而夏至和冬至都是阴阳最不对等的时候。夏至白天最长,夜晚最短,也就是阳气最盛,阴气最弱的时候,阳盛要消减,阴弱要增加,所以此时要加倍注意保养心阴,克制心阳,不要让心火太旺。冬至白天最短,夜晚最长,阳弱要增加,阴盛要减少,所以此时要加倍保养肾阳,不要让肾阴过寒。,谢谢,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