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的心理康复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7163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残疾人的心理康复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残疾人的心理康复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残疾人的心理康复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残疾人的心理康复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残疾人的心理康复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残疾人的心理康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残疾人的心理康复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残疾人的心理康复,2,目录,Contents,3,残疾人的心理康复,残疾:是指不能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身体上或精神上的功能缺陷,包括程度不同的肢体残缺、感知觉障碍、活动障碍、内脏器官不全、精神情绪和行为异常、智能缺陷等,4,病损、躯体残疾以及心理行为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躯体功能出现残疾时,患者常出现认知、情绪、人格及行为等方面的问题。,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内容,残疾人的心理康复,5,01,第一节 残疾后的心理过程及影响因素,6,一、残疾后的心理过程:七大过程,否认期,心理休克期,愤怒期,抑郁期,自卑和自责期,退化期,适应期

2、,7,二、残疾人的心理特征:,06,05,04,03,02,01,多疑,抱怨,依赖,敏感,孤独,自卑,8,二、残疾人的心理特征,自卑、孤独,致使他们活动受限,如:学习、生活、就业方面遭遇诸多困难,无法正常进行交际,缺少朋友,久而久之产生孤独自卑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敏感、多疑,抱怨,依赖,残疾状态易过度注意力集中,过多在意别人的对自己的看法态度,思想比较敏感,即便别人无意,也易引起他们的反感,会当即流露出愤怒情绪,采取自卫手段进行报复。,当面对不愿意接受的现实时,将自己遭受挫折的原因归咎于他人,产生强烈的抱怨心理。如:抱怨父母、社会、命运,认为天地之间,难以容身,人海茫茫,唯其多余。,在

3、长期患病过程中逐渐习惯依赖于他人的关心和照料,或因病可以逃避某些责任和约束,原来的社会角色被被人角色所取代,患者的角色成为后期康复最大的障碍。,9,三、影响伤残患者的心理因素,残疾人的年龄:,残疾人的类型与程度:,急性事件所致、慢性疾病所致;残疾对躯体功能、工作能力、社会功能影响等因素有关。,社会压力:,儿童期、青年以及中年期、老年期,个性刚毅、坚强者耐受力强;个性脆弱,敏感者耐受力差,意志品质:,人格:,有人因残疾变得心理崩溃,一蹶不振,变得自私自利;而有的人却因残疾变得更加坚强,反而成就一番事业。,来自于经济、教育、伦理、习俗等各方面因素。,10,四、残疾后的心理应对方式,11,第二节 残

4、疾人相关心理问题及康复方法,02,12,一、认知问题,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这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简单的文字概述这里输入,输入标题,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这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简单的,(一)否认,失能评价往往会导致患者抑郁、失望,甚至自杀,因此,肯定患者残疾后机体功能的部分丧失,以免患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然后介绍科学的正确的康复治疗,展示成功的康复案例纠正错误认知,明确康复目标,激发积极性。,治疗师应分阶段执行康复计划,循序渐进增加任务并找出积极的因素,增强其治疗信心,疏导不良情绪,残疾的发生可能使患者将残疾和此后的康复治疗所带来不适、痛苦都看作是对自身的惩罚,继而不愿参与或拒绝康复治疗,潜意识

5、拒绝自己无法接受的事实,把其当作它根本没有发生过,来逃避心理上的刺激和痛苦,以获取暂时的安慰。,概述,心理康复,(二)认同延迟,(三)失能评价,心理康复,概述,心理康复,概述,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反应,但过度的否认导致患者不能准确了解和接受现实,表现为轻度抑郁可进行康复训练,但进展不大,躯体残疾使患者丧失某些机体功能,如行走能力、无法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有些患者可能终身需要他人照顾。,13,二、行为问题,01药瘾,02酒瘾,(一)药瘾,(二)酒瘾,又称药物依赖,是指强烈地渴求并反复地应用药物,以获取快感或避免不快感为特点的一种精神和躯体的病理状态,(1)个体心理干预(2)团体心理干预,(1)个

6、体心理干预:1、厌恶疗法2、短暂行为干预(2)团体心理干预:,即酒精饮料依赖:1、心理依赖2、生理依赖3、耐受性依赖,14,03,第三节 残疾儿童的心理康复,15,一、残疾儿童的心理特征:,01,02,03,04,自卑,孤僻,多疑,04依赖,05,易激惹,16,二、影响残疾儿童的心理因素,17,(一)自身因素,年龄因素,年龄较小的易受惊吓出心身问题,年龄较大的与身边的人发生矛盾而产生心身问题,人格因素,残疾儿童情绪可能相对不稳定,表现为多愁善感,易激惹,好胜心强,多处于紧张状态,一旦愿望未能实现则易产生愤怒、敌对、抑郁、羞愧等负性心理。,残疾治疗状况,不同治疗阶段的残疾儿童心理状况也有所不同:

7、入院早期患儿情绪波动较大,焦虑明显;长期住院,患儿与家庭、社会隔离,致使活动减少、反应性低下,可致使人际关系障碍和社会适应不良。患儿担心失去双亲关爱,对自己的前途忧心忡忡,可致抑郁。,二、影响残疾儿童的心理因素,18,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父母关系不和、父母长期在外、父母离异、父母死亡,(二)家庭因素,学校学习条件、生活环境、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紧张,(三)学校因素,(四)社会因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利用各种社会传媒的网络信息、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二、影响残疾儿童的心理因素,19,三、残疾儿童的心理康复,(三)增强残疾儿童的适应

8、能力1、克服残疾儿童的自卑心理2、培养残疾儿童的社交能力:创建和谐家庭、树立交往信心、创造交往机会、正确对待矛盾3、培养残疾儿童的自控能力,(一)社会支持1、消除社会歧视、树立现代残疾人观2、提供教育保障、满足残疾儿童受教育的需求,(二)提高患儿家长的适应能力1、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2、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指导:会谈方法、会谈计划,(四)游戏治疗1、概述:游戏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倾向性行为,没有时间限制,感觉不到特别明确的学习目标。2、游戏治疗方式:个人游戏、集体游戏,(五)社会技能训练集中在对社会交往有影响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上,使患儿习得适当的反应方式:目光接触、声调友好、向他人提恰当合理要求、对他人不适当要求做恰当反应等,20,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