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汇编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7245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5.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汇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汇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汇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汇编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汇编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汇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汇编课件.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地球的公转1、概念:2、方向:从北极上空看:从南极上空看:3、轨道:,(1)形状:(2)特点:,地球围绕太阳运行,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公转的轨道面叫黄道面,相同点: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 不同点: 1.公转方向“相反”:北“逆”南“顺” 2.太阳位置“相反”:北“右”南“左”,春,夏,秋,冬,春,夏,秋,冬,7、图示,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近日点,地球,太阳,远日点,地球公转的轨道,一、地球的公转的基本特征,1.公转轨道,2 、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3 、公转的周期,公

2、转一周360,365日6时9分10秒(恒星年),太阳直射点往返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 (回归年),4速度: 随公转位置而变化,如下图所示:,公转的速度,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例题、某物体随地球公转从月日运行到月日,公转的线速度怎么变化?,3、右图为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约是每年的1月初C、地球公转方向为自东向西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速度略小于B点,A,D,由于公转速度的变化,使冬夏半年并不等长。以北半球为例,夏半年 (186天)长于冬半年(179天)。,探究:冬夏半年时间是否

3、等长?,5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黄赤交角: 2326 ,即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极圈:90-黄赤交角的度数,A,B,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2326N,0,2326S,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夏至,夏至,春分,秋分,冬至,春分,235N,0,235S,夏至,3月21日9月23日(夏半年),9月23日次年3月21日(冬半年),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 往北移动:,太阳直射北半球: 南半球:,6月22日12月22日,12月22日次年6月22日,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2326N,0,2326S,南

4、回归线,北回归线,例题:下列各题中,一年有2次太阳直射的:,C,例:每年的儿童节至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情况为:,先向北移,再向南移,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四季的更替与五带的划分,昼弧,夜弧,N,S,夜半球,昼半球,1、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变化,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圈分为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叫夜弧。,(1)、昼弧和夜弧,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图中A点昼长为_小时,夜长为_小时,A,昼 弧,夜弧,探究3:,北极圈,南极圈,赤道,夏至日(6月22日)昼夜长短,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是极昼南极圈内是极夜赤道上昼

5、夜等长,北半球昼最长南半球昼最短,长短规律:从南向北,昼渐长,夜渐短,冬至日(12月22日)昼夜长短,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是极夜南极圈内是极昼赤道上昼夜等长,北半球昼最短南半球昼最长,长短规律:从南向北,昼渐短,夜渐长,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夜长短,全球各地的昼夜均等长。为12个小时。,极点俯视,S,N,极点俯视,N,S,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长夜短,越往北白昼越长,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短夜长,越往南白昼越短,昼短夜长,越往北白昼越短,昼长夜短,越往南白昼越长,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地球公转运动图,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规律(北半球为例),夏半年: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昼最长

6、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冬半年: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昼夜长短的计算,(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例1:某地某天3点日出,则日落时间为 ,昼长为 小时。,21点,18,例2:某地某天昼长为14小时,则意未着以正午 为界,上下午各 小时,即该地该天是 日出, 日落。,12,7,5点,19点,例如:,该点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出

7、时间; 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落时间。,A,B,C,D,E,(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同一纬线各地的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昼长相等。 但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但日出日落时间不一定相同。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 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昼长)相等。,练习1、 下表所列的是6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读表完成下列两题。,四地中属于北半球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四地所处纬度从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丁丙甲乙 D甲乙丁丙,D,B,2、如图所示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

8、),回答36题:,3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4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A甲 B乙 C丙 D丁5上空最容易出现极光现象的地点是A甲 B乙 C丙 D丁6三个月后,贵阳的昼夜长短情况与目前四地昼夜长短情况相似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A,D,B,A,例题、(1)此图是_月_日前后地球上的太阳光照图(2)在图中标出此刻为6点钟,且昼夜平分的A点(3)昼长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6,22,由南极圈到北极圈昼渐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A,例题:图中的大圆为某条纬线,阴影部分为黑夜,求该纬线的昼长。,16小时,例题: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24,8,

9、16,16,D地的夜晚长度为:,8小时,同一天,同一条纬线上,各地的昼长相同。各地的昼长与另一半球同纬度各地的夜长相等。例如:某日20的昼长为13小时,求20的昼长?,记忆知识点:(规律总结),9,A,B,如图所示:A地与B地的纬度值相等。两地的昼长相加等与24小时,2、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面所成的夹角为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H,结论:H1H2H3,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离直射点距离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夏至日:由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 递减。,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冬至日:由南

10、回归线向 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0,2326N,2326S,6634N,6634S,90N,90S,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90,45,0,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距太阳直射点最近的一天,距太阳直射点最远的一天,夏至日(6月22日),冬至日(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距太阳直射点最远的一天,距太阳直射点最近

11、的一天,H=900-纬度差,纬度差: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的差距。,同减异加,(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练习,夏至日,济南( 370N )的正午太阳高度? 冬至日,北京( 400N )的正午太阳高度?,26034,76026,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极点: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图A)。非极点地区:非极点地区的太阳高度在一日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图B)。,图A,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全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图A)回归线

12、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全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即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图B)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全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图C),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 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 在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日出,北,南,日落,日出,北,南,日落,北半球,南半球,北半球 ,太阳往南升到最高处,即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应朝,南半球 ,太阳往北升到最高处,即正午太阳位于北方

13、,房屋应朝,南,北,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3).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长短的关系,直射点无影子,影子较长,影子更长,太阳高度角较小,太阳高度角是900,太阳高度角更小,4).太阳的方位与物体影子朝向的关系,物体的影子总是与太阳的方位相反,楼房,6)、楼间距问题,见图1-25“楼间距示意”,已知我国北方某地区纬度为,南北楼高度均为h,求解:为保证北楼最低层全年都有光照的楼间距最小是多少?,冬至日影子最长冬至日某地:H90 (23 26)Lh/tgH=hctg(90 23 26 ),例题,北半球某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如右图),为保证正午建筑物底

14、层居室有,一定光照,南北两幢楼房间距和楼高的关系是A楼高的两倍 B楼高的1/2 C与楼高相等 D随便,无所谓,C,洛阳(1200E,350N)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A.23026 B.350 C.66034 D.550,图3,B,(5) 、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北半球,南半球,3、 四季的更替,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四季的更替,1、四季变化的原因:,随着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

15、,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的季节更替,1)、季节变化纬度差异,高纬地区,全年皆冬,季节变化不显著。低纬地区,全年皆夏,季节变化不显著。中纬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四季的划分,四季划分方法,2、四季的划分,(1)天文四季:太阳高度、昼夜长短,中国: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四季。,欧美: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划分四季。,(2)气象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3、五带的划分,(1)划分方法:,(2)作用:,五带的划分反映了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五带的划分,黄

16、赤交角的本质:地球(地轴)倾斜,假如黄赤交角变为300,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小,例题: 如果黄赤交角缩小,则( ) A. 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B. 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C. 热带范围缩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D. 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5.太阳方位,此地正午太阳方位:“南方”天空3月21日9月23日,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9月23日3月21日,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常考点归纳:,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二分日全球太阳东升西落,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最高时在正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太阳最高时在正北,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正南升,正北/正南落。,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