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布局规划研究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7284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23.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布局规划研究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布局规划研究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布局规划研究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布局规划研究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布局规划研究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布局规划研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布局规划研究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徐 健,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布局规划研究,2010.09,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2,研究背景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义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设施构成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设施特点,3,引言研究背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速公路、航空运输、高速铁路大发展,枢纽的建设需求越来越大及建设步伐愈来愈快。人性化的交通换乘越来越受到重视,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内枢纽建设规范标准较欠缺。我院及有关单位在各枢纽规划设计的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课题研究,为规划标准的制定做基础性的研究准备。,1.1 研究背景,4,引言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义,以一种及以上城市对外交通为主体,涵盖两种及以上

2、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地面公交,轨道交通等),融合多种换乘方式的交通综合体称为综合交通枢纽。对外交通大型主体设施标准:机场机场客运量每年2000万人次;铁路客运专线站日发送旅客5万人,年发送旅客1825万人;公路客运站日发送旅客1万人,年发送旅客365万人。组成综合交通枢纽的对外交通主体设施至少一个达到了其自身领域内“大型”级别,此类综合交通枢纽即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综合交通枢纽根据主体设施组成可分为:单一主体模式、多主体模式。单一主体模式航空综合枢纽、铁路综合枢纽、公路综合枢纽等;多主体模式空铁综合枢纽、公铁综合枢纽、公空综合枢纽、铁空综合枢纽。,5,1.2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义,引言大型综合

3、交通枢纽的定义,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德国最大的机场,2008年5300万旅客的客流量在欧洲位列第三,世界排名第九。法兰克福机场包括航站楼和远程火车站两种对外交通方式,为多主体综合交通枢纽。,6,荷兰schipol机场2008年schipol机场客运量达到4743万,世界排名14位,是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主机场。,引言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义,香港机场2008年度全球最佳机场,客运量达到4785万人。世界排名第十二位。,7,引言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义,北京火车南站位于北京南二环、南三环、开阳路、马家堡路之间,将承担京沪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市郊铁路等铁路到发任务,最高聚集人数10500人,拥有24条

4、到发线、13座站台,建筑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8,引言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义,综合交通枢纽的设施构成分建筑本体和周边交通设施两大块。建筑本体:指枢纽内部各功能组团,包括主体设施、换乘设施、停蓄车设施、商业开发等;周边交通设施:指连接枢纽与周边区域的交通设施,有城市道路或专用道路、轨道线路、外围场站等。,建筑本体,周边交通设施,9,1.3 综合交通枢纽的设施构成,引言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义,总结国内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经验,其特点可归结为以下三点:交通一体化交通一体化是枢纽建设的目标,要求做到交通设施一体化,以缩短换乘距离,减少换乘时间,同时有利于组织管理的一体化。布局集约化布局集约化包括

5、土地使用集约和市政配套设施集约,以节省土地资源,降低基础设施建设费用。枢纽综合开发枢纽综合开发可以在提升枢纽服务功能的同时,辐射周边区域,同时提升周边土地价值。,10,1.4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特点,交通量预测的意义 交通量预测的主要成果 对外交通预测 集疏运方式预测 周边开发交通量预测 旅客换乘矩阵整合,11,交通量预测交通量预测的意义,交通量预测是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的主要依据,无论是主体设施还是集疏运体系,其建设规模、等级、布局以及交通组织和管理方案的确定,都有赖于准确到位的交通量分析和预测,交通量预测甚至是枢纽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关键性资料。,12,2.1 交通量预测的意义,交通量预测

6、交通量预测的主要成果,综合交通枢纽交通量预测的主要成果是旅客换乘矩阵。旅客换乘矩阵由枢纽对外交通客运量预测、枢纽旅客集疏运方式预测、枢纽周边开发交通量预测结果整合得到。,13,2.2 交通量预测的主要成果,枢纽对外交通预测是论证对外交通设施规模、服务功能的依据,也是进行集疏运交通预测的前提。对外交通预测由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一般由专业部门预测需求,从综合交通的角度进行协调平衡。,2.3 对外交通预测,旅客集疏运方式预测是指对外交通旅客到发枢纽,采用地铁、公交、出租车或小客车的比例。,3种集疏运模式:公共交通主体模式 小客车主体模式 多方式均衡模式,14,交通量预测集疏运方式预测,2.4

7、 集疏运方式预测,周边开发交通量预测是指周边地区吸引而来的交通量。周边开发产生交通量预测方法:以服务枢纽旅客为主的开发交通影响忽略不计 以服务全社会为主的开发,用“出行链”技术预测城市日常换乘需求,同心圆金子塔式开发,城市交通出行OD对ij的出行链示意图,15,交通量预测周边开发交通量预测,2.5 周边开发交通量预测,整合要点:优先完成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外内、内外”换乘需求预测对于周边开发产生的“内内”换乘量,重点预测公共交通等设施需求按照航空铁路公路顺序,预测对外交通“外外”之间换乘需求,虹桥枢纽旅客换乘矩阵预测结果 人次/日,16,交通量预测旅客换乘矩阵预测整合,2.6 旅客换乘矩阵整合

8、,枢纽设施本体布局 周边交通设施布局 机动车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17,设施规划布局枢纽设施本体布局,(1)本体布局目标高效集约尽可能将不同交通方式直接引入枢纽,使旅客通过自动扶梯、自动步行道和电梯等工具实现枢纽内部换乘。换乘便捷换乘时间最小化、换乘质量最优化。系统最优实现各种交通工具间的总人时最小,而不是某一种交通方式的人时最少。,18,3.1 枢纽设施本体布局,(2)本体布局方法整体布局集中紧凑水平布局近大远小垂直布局经济合理换乘衔接公交优先设施之间界限清晰商业开发与交通设施结合布置,设施规划布局枢纽设施本体布局,19,设施规划布局枢纽设施本体布局,整体布局集中紧凑旁邻设施紧密贴临,无缝

9、衔接;上下设施互相叠合,垂直换乘。,20,设施规划布局枢纽设施本体布局,水平布局近大远小换乘量大的交通设施靠近主体设施换乘量小的交通设施置于稍远的位置,21,设施规划布局枢纽设施本体布局,垂直布局经济合理立体布局质量大的交通设施布置在地面层城市轨道交通布置在地下,22,设施规划布局枢纽设施本体布局,换乘衔接公交优先枢纽的各设施衔接突出公交优先公共交通适合作为主体设施到发旅客的集散交通方式,法兰克福公交,马德里机场公交,23,设施规划布局枢纽设施本体布局,设施之间界限清晰交通枢纽由不同的业主建造,管理清晰的界限便于枢纽内各部门操作,24,设施规划布局枢纽设施本体布局,商业开发与交通设施结合布置商

10、业开发提升枢纽品质,为枢纽服务,土地距离枢纽越近,价值越高。商业开发不能影响枢纽的换乘效率。,25,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1)道路网外围集疏运路网、内部快速集散道路系统、枢纽核心区的城市道路网(2)外围场站上下客站、蓄车场及停车场,26,3.2 周边交通设施布局,(1)道路网外围集疏运路网交通目标:承接枢纽核心区的道路交通集散,为枢纽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的集疏运路网体系。服务对象:大型、特大型城市服务特点:集疏运路径长,服务范围大路网构成:采用两条或多条高速或快速路总体形成分层多路、顺流引导、逐步汇集的外围集疏运路网系统。,27,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上海市航运中心的集疏运路网

11、,28,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内部快速集散道路系统功能定位:满足枢纽建筑本体车辆快速集散的要求,主要服务对象为枢纽的客运车辆。特点:枢纽建筑本体专用;多点(立交)、多路径(2条及以上通道)衔接;规划关键点:分离枢纽核心开发区内的交通与枢纽建筑本体的集散交通设计理念: 人车分流的人性化交通环境 进出站分流的简捷化交通流线 功能整合的立体化枢纽空间 分工明确的平衡性道路系统,设计方法分块循环,均衡集散将大系统、复杂系统分解为小系统,使路段流量与交织流量较小,运行状况良好,绕行距离也较短。直接到发,立体整合使快速集散道路立体化(高架、地面、地下以及建筑内部等多种形式),利用车道边直接对接枢纽

12、建筑本体,为枢纽旅客到发分离、车道边零距离换乘创造了有利条件。分级布设,减少交织将进场流线与离场流线尽可能的分离,避免交织。并分级布设其分合流点。逐步分离汇合,提高整个集散系统的可靠性。单向环通,减少冲突单向循环交通组织可以将大量交通冲突点转变为分流和合流点,提高了道路系统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可以为枢纽内走错路的车辆提供重新选择的机会,更加人性化。适度连通,具容错性快速集散道路系统的设计还需考虑适度的连通,具容错性。保证在行驶错过时能在较短的距离内绕回,体现以人为本和整个系统的稳定性。,29,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亚特兰大机场多点多路径衔接,提高枢纽集散效率亚特兰大机场内部集散道路

13、通过3个衔接段及3个立交节点与外围路网相连,I-285公路连接机场南侧、I-75公路连接机场东侧,I-85公路连接机场西侧。,30,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北京南站2007年新改建的北京南站(京沪高铁始发站之一,京沪高铁的另一端为虹桥枢纽内的铁路虹桥站),铁路站房位于南二环和南三环之间,站房专用的快速集散道路系统通过立交、平交口以及相关快速路和主干道(交通性)与南三环和南二环快速路相连接。,31,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南京南站分块循环,均衡集散南京南站高铁枢纽,与外围4条高速形成4个衔接节点,分南北两块,进行分块循环,均衡集散。,南京南站高铁枢纽专用集散道路,南京南站站北、站南快

14、速集散高架道路,32,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单向环通,减少冲突,南京南站地面微循环,上海浦东机场单向交通组织,schipol机场内单向交通组织,33,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适度连通,具容错性,上海南站专用集散道路的环形交通组织,香港机场内部专用道路系统布局,34,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核心开发区城市道路网功能:为地块交通以及部分地区过境交通服务。规划关键点:规划阶段明确枢纽区域城市路网布局结构以及路网密度指标,并在枢纽设计及建设时予以控制道路一般均采用下穿机场跑道的形式处理。道路与铁路站场、铁路轨道交叉时,可以采用高架式、地下式以及地面(平面)式布局。,35,设施规划布

15、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亚特兰大机场亚特兰大机场第五跑道在建设时,就考虑为机场南段现有的I-285公路设置24条车道的下穿地道,中间12条车道提供现有高速路使用,两侧各预留6条车道供道路远期扩建使用。,亚特兰大机场第五跑道及下穿道路,36,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京都站日本京都站区域,按照合理间距设置了下穿铁路的地道,保证铁路线路两侧区域间的联系。京都站区域配置的道路路网,为车站周边地块高强度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京都站地区路网结构图(蓝色区域为铁路站房区域),37,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38,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2)外围场站上下客站一般利用枢纽车道边合理安排上、下客站公

16、交、出租采用上、下客站相分离的模式,利用到达、出发层车道边,分别设置可多站点设置出租车上客点:出租车上客站可设在到达层车道边或在建筑内部,可多点分设、对应服务、集约布置、专用通道进出,蓄车场及停车库一般设置在枢纽建筑本体(集中换乘区域)以外,枢纽核心区以内;利用枢纽建筑本体、对外交通设施以及道路系统布局后形成的各类环境差、通达性不佳的地块,辅以必要的专用通道,分散布设。公交蓄车场为减少公交车辆在综合交通枢纽内的绕行距离、确保准点发车,公交蓄车场宜设置在公交下、上客站之间,且离上客点较近的区域。,39,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深圳罗湖口岸公交首末站布局,首都机场T3公交蓄车场,出租车蓄车场

17、确定蓄车场位置;出租车由蓄车场进入上客点的流线。出租车蓄车场的内部交通组织,40,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传统的无蓄车场的交通组织,社会车辆停车场位置:靠近枢纽建筑本体布设,可加设远端停车场,满足长时间停车的需要方法:一般设置集中式立体停车库,根据枢纽的运营主体,多点分设库内设车道边,方便旅客上下车,41,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42,3.3 机动车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1)公交车系统规划布局及运营组织(2)出租车系统规划布局及运营组织(3)社会车辆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设施规划布局机动车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1)公交车系统规划布局及运营组织运行交通组织到发分离、场站分离大

18、型枢纽中的公交运行组织为通过集散道路至出发车道边,落客后公交车进蓄车场休息,维修等,通过调度,在到达车道边上客。布局分类集中式、半集中式和分离式集中式占地面积大,将产生换乘距离长、换乘不便等问题。半集中式公交首末站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换乘距离较短。分离式布局可高效集约布置站位,减少换乘距离、提高公交服务效率、避免人车冲突,但对公交系统信息化运营调度水平要求高。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内的公交布局方式大多采用半集中式或分离式布局形式。,43,设施规划布局机动车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南浦大桥浦西公交枢纽站集中式布局,利用桥梁引道围合区域集中设置公交首末站并形成公交换乘枢纽,由于指示牌不醒目、公交线路众多

19、、占地面积大,造成不熟悉首末站情况的乘客换乘困难,尤其在高峰期,人多车多、人车干扰,较为危险。,44,设施规划布局机动车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上海火车站公交枢纽站集中式布局,公交首末站在火车站南广场外围分散布置在4处位置,4处位置距离火车站的进、出站口较远,给火车与公交以及公交与公交之间的换乘带来极大困难。而且识别、找寻公交站点困难,进而减少了公交对铁路到达出站旅客的吸引力。,上海火车站南广场,45,设施规划布局机动车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上海火车南站南广场公交首末站集中式布局,上海南站南广场公交首末站集中式布局,占地面积较大;南广场铁路站房前由近及远依此布置市区公交首末站、出租上客区、郊

20、区公交首末站和长途客站,利用地下换乘通道联接。缺点:换乘远,距离在500米以上。,上海火车南站南广场,46,设施规划布局机动车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上海火车南站北广场公交首末站集中式布局,上海南站北广场采用集中式设置,市区线路3-4个车位(“停1蓄1”或“停1蓄2”)配置站台空间;郊区线路按4个车位(“停1蓄2”)配置站台空间。铁路出站旅客以及地铁1、3号线乘客通过地下通道和设在公交候车站端部的地道出入口实现与公交立体换乘。,上海火车南站北广场,47,设施规划布局机动车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半集中式布局,公交上客、下客与蓄(停)车3项基本功能根据需要两两组合、相对独立布置;半集中式公交首末

21、站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换乘距离较短。,北京南站南广场公交首末站平面布局图,深圳罗湖口岸公交首末站布局,48,设施规划布局机动车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公交布局分离式布局,浦东机场T1航站楼前出发旅客车道边剖面,浦东国际机场公交首末站布局,49,设施规划布局机动车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首都国际机场公交布局分离式布局,浦东机场T1航站楼前出发旅客车道边剖面,首都机场T3公交下客站,首都机场T3公交蓄车场,日本“荣”综合交通枢纽分离式布局,50,设施规划布局机动车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2)出租车系统规划布局及运营组织布局分类场站集中式和场站分离式场站集中式是利用较大空间的出租车

22、排队上客通道进行上客排队,上客排队通道的布局基本靠近上客车道边,适用于高峰时出租车需求较小的枢纽。场站分离式有单独的蓄车场,上下客处与蓄车场是分离的,蓄车场可选择在一些边角之处,节约用地。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较适合使用场站分离的布局模式。,51,设施规划布局机动车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苏州火车站枢纽场站集中,出租车蓄车场分布示意图,出租车流线示意图,52,设施规划布局机动车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深圳罗湖枢纽场站集中深圳罗湖枢纽无大规模的出租车专用蓄车场,属于场站集中布置,3个出租车上客区分散布置,分别对应码头,长途车站及铁路。,深圳罗湖枢纽的出租车流线示意图,53,设施规划布局机动车系统规划布

23、局及交通组织,厦门新客站枢纽场站分离厦门火车站根据南北广场的布设,分别在南北广场各布置1个出租车蓄车场,属于场站分离的布设方式。2个出租车蓄车场分侧设置,对应服务。,厦门新客站站房鸟瞰图,交通设施布局图,出租车流线示意图,54,设施规划布局机动车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南京南站枢纽场站分离,南京南站铁路线网构成图,枢纽体内交通设施布局图,社会车和空载出租车进入停车场和出租车侯客区流线,55,设施规划布局机动车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3)社会车辆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布局分类:近端停车和远端停车形式分类:单层平面停车场和多层立体停车场交通组织:对于社会车辆,其系统到发建议采用动态管理措施,通常

24、,出发送客提供车道边送客。当车道边资源短缺时,部分社会车辆入库送客。小客车交通组织:对于小客车到达上客,车辆均进入停车库(场)等待,避免长时间占用车道边资源。大客车交通组织:大客车交通组织的基本模式主要有:在停车库(场)等候接客或到到达车道边接客后驶离枢纽。,56,设施规划布局机动车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希斯罗机场,近远端停车设施综合平衡距离枢纽设施近的地方布置短时停车库距离较远处设置长时间停车库利用价格杠杆对这两种位置的车库进行调节,57,设施规划布局机动车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集中式立体停车楼,58,设施规划布局机动车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单元式立体停车楼,59,设施规划布局机动车系

25、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虹桥枢纽概况 交通需求预测 布局规划设计,60,61,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虹桥枢纽概况,4.1 虹桥枢纽概况虹桥枢纽规划范围东起外环线、西到现状铁路外环线,北达北翟高架路,南至沪渝高速公路,含枢纽开发区占地面积约26.3km2。枢纽核心区占地约1.6km2。2020年,虹桥枢纽集散客流将达到110万人/日。,枢纽建设规模:机场距原跑道西侧365m新建第二条跑道,以及西航站楼。磁浮磁浮近期设3线3台,远期扩展至10线10台,保留北延伸可能。高铁铁路枢纽设30股道(近期20股 预留远期10股)站厅建筑宽度为420m。轨道规划轨道交通有5条线路(2、10、5、17及青浦

26、线)进入枢纽地区,其中首批建设2号线和10号线。,62,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虹桥枢纽概况,63,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交通需求预测,4.2 交通需求预测(1)虹桥枢纽对外交通客运量预测,根据4个规划交通集散节点以及出入交通“南进南出、北进北出、西进西出”的组织原则,使进出车流“便捷有序”。,青虹路节点长三角区域徐泾中路节点上海西南部及东南部区域A9节点 中心城区及浦东新区北翟路节点内外环间浦西及上海郊区西北部区域,64,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交通需求预测,城市集疏运系统的客运总量客运总量:50万人次左右;对外交通旅客客运量:40万人次/日左右;接送人员客运量:6万人次/日左

27、右;员工客运量:4万人次/日左右。,(2)虹桥枢纽集疏运客运量预测,65,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交通需求预测,集疏运方式的比重预测,对于公共交通设施需求规模预测,地铁、公交设施规模实际按总比重达到60%进行规划控制,出租车、小客车总比重不超过50%进行规划控制。,66,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交通需求预测,67,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布局规划设计,4.3 布局规划设计(1)本体设施布局(2)轨道交通线网布局(3)道路网络布局(4)场站设施布局(5)各类机动车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1)本体设施布局枢纽核心区建筑综合体总面积约150万m2,总占地面积近1.6km2。,68,虹桥

28、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布局规划设计,本体建筑由东往西布置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东交通中心(内设公交站及社会停车库、下设地铁虹桥机场西站)磁浮站京沪高铁虹桥站(下设地铁虹桥火车站站)西交通广场(内设社会停车库、长途客运虹桥站及公交站),本体平面布局图,虹桥2号航站楼,高铁车站,69,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布局规划设计,东交通中心,西交通中心,本体设施水平布局水平贴临,形成无缝、连通的衔接。互相换乘比例最大的设施布置在相对最近的位置交通中心与主体设施直接相临,安排轨交和公交。公交巴士站贴临主体设施和车站候车厅。,70,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布局规划设计,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布局规

29、划设计,本体设施垂直布局本体建筑由上往下布局:商业综合开发出发换乘层(设车道边衔接高架车道)到达换乘廊道铁路和磁浮站台层(地面)地下换乘大通道(地下一层)地铁站台层(地下二层),71,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布局规划设计,72,(2)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虹桥枢纽内轨道交通在2号航站楼以及高铁站房下分别设站,通过5条轨道交通线路(2号线、5号线、10号线、17号线、青浦线)与上海轨道交通网相融合,形成“三横二纵”的结构布局。,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布局规划设计,(3)道路网络布局外围集疏运路网系统区域周边现状有A5、A9、 A11、 A20 等高速公路、快速路。规划新增“一纵三横”快速路:

30、嘉闵高架路、崧泽高架路、北翟高架路、漕宝路。,73,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布局规划设计,内部专用快速集散道路系统北进北出、南进南出、西进西出四条高架连接道以及4处立交与外围快(高)速路网连接通过多点多路经的设置来均衡虹桥枢纽进出车流,74,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布局规划设计,高架连接道2大4小单循环圈(出发层)2处地面单循环路(到达层)各类匝道2条铁路出租车专用地道(到达层),虹桥枢纽分块的四个高架循环圈,75,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布局规划设计,开发区的城市配套道路网地面道路网络:30多条各类等级地面道路;7条(不包括申兰路地道)下穿铁路和机场的地道,76,虹桥枢纽设施布局

31、规划设计案例布局规划设计,77,(4)场站设施布局布局特点“场站分离、多点分设”下客利用高架出发层车道边上客利用到达层结合建筑设置的各类车道边(包括地面、地下层以及车库内);,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布局规划设计,蓄车场设置公交车和出租车蓄车场选址充分利用建筑本体外围价值低的夹心地(由铁路场站和线路、高架布局等形成)。枢纽内设置:2处公交蓄车场1处长途蓄车场4处出租车蓄车场(1处机场、1处磁浮、2处铁路)机场2号航站楼和铁路虹桥站专用社会停车库。,78,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布局规划设计,分类管理到发分离出发层为高架层,到达层为地面层或地下一层,鼓励社会车辆进车库。西交通中心布置高速

32、巴士始发站、公交站、地下立体停车库等;东交通中心布置高速巴士过境站、地面公交站、立体停车库等;公交巴士车辆蓄车场、高速巴士蓄车场、出租汽车蓄车场利用枢纽零星地块等布局。,核心区各设施总体布置图,虹桥西交通中心,79,(5)各类机动车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布局规划设计,运行组织公交车交通组织、出租车交通组织以及社会车辆交通组织。,各类车辆运行组织图,80,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布局规划设计,公交车交通组织,公交线路采用”北5南8”的格局布设;公交线路进入枢纽后直接行驶至高架出发层内侧车道边(紧邻建筑入口)下客,下客站为2站式,分别在铁路站房和机场航站楼门前各设

33、一站;公交下客后,通过专用匝道分别进入枢纽内北侧和南侧公交蓄车场蓄车,等候发车调度;公交蓄车场的公交车可进入东交通广场地面层公交上客站(北侧)和西交通广场高铁站前公交上客站(南侧)上客,上客后车辆可通过匝道进入高架系统后经原路驶离枢纽。公交蓄车场距离上客点均在400m范围内,保证公交车顺利由蓄车场进入上客站上客、准点发车。,81,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布局规划设计,出租车交通组织,出租车进入枢纽后直接行驶至高架出发层外侧车道边落客,落客后通过专用匝道分别就近进入分设于枢纽南、北侧的出租车蓄车场排队,然后按顺序到各自的出租车上客站接客驶离枢纽。,虹桥枢纽出租车进入枢纽下客蓄车场流线,82,

34、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布局规划设计,虹桥枢纽出租车进场接客驶离流线,83,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布局规划设计,社会车辆交通组织,社会车辆出发送客:分别从南、北或西向进入枢纽本体建筑出发层车道边,落客后驶离枢纽;今后如果出发车道边过于拥挤,采取社会车辆进入车库送客的组织方式。社会车辆到达接客:先到邻近车库停车,接客后到车库上车驶离枢纽。,84,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布局规划设计,社会车辆高架车道边送客的进场离场流线,85,社会车辆进车库接送客的进场离场流线,86,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布局规划设计,87,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作为一种投资巨大的交通设施,因我国近些年航空和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而需求大增,但我国在这方面既缺乏完整的规划设计规范标准,又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准备。我们结合工程实际的需要做了些课题研究,并及时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去。本文介绍的是结合虹桥枢纽工程建设开展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研究的初步成果及实践经验,供同行们参考和讨论,也期望引起进一步的关注和研究。,THE END Thanks!,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