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七年级下册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7371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权劝学七年级下册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孙权劝学七年级下册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孙权劝学七年级下册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孙权劝学七年级下册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孙权劝学七年级下册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孙权劝学七年级下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权劝学七年级下册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 孙权劝学,新课导入,孙权(吴),曹操(魏),刘备(蜀),1.了解有关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到的常用文言词语。(重点) 2.疏通文意,学习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 3.学习规劝的艺术善劝,培养善纳雅言的品质,理解学习的重要性。(重点),学习目标,资治通鉴是_主持编纂的一部_体通史,记载了从_到_共_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编年,战国,1362,司马光,2.作品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 君实,是北宋_家、_家。,政治,史学,五代,4,孙权(181-252),字仲

2、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占据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人物背景,吕蒙(178-219) ,东吴国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

3、够形成。,朗诵、停顿,8,初,权/谓吕蒙(mng)曰:“卿/(qng)今/当(dng)涂(t)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但当/涉(sh)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j)更(g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拜蒙母,结友/而别。,一读:读准 字音(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读准节奏,9,卿: 当涂: 辞: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博士: 但: 涉猎:见往事:刮目相待:,

4、重点字词,10,四书五经是什么?,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11,找出两个成语,1.吴下阿蒙2.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泛指缺少才干的人,比喻学识浅薄,比喻应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12,作业:1.翻译全文。(要求一行原文,一行翻译)2.带骆驼祥子来学校。3.周四小测竹里馆、周五小测孙权劝学,13,古今异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邪,孤:(古)古代王侯的自称;(今)孤单,孤苦。博士:(古)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学位最高一级。,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但:(古)只,只是;(今)转折连词。往事:(古)指历史;(今)过去的事情。,一词多义,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蒙乃始就学指物作诗立

5、就,当,就,掌管,从事,应当;应该,完成,见往事耳何见事之晚乎,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见,以,了解,用,拿,认清,与“为”连用,认为,课本第23页,第三题,17,翻译句子,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对于有志向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长兄怎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

6、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君对臣或朋友、夫妇之间的爱称。,当道,当权。,推托。,事务。,古时王侯的自称。,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语气词,后写作“耶”。,释词解意,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于是。,到,等到。,经过。,才干和谋略。,不再是。,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重新。,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长兄,这里是对

7、朋友辈的敬称。,知晓事情。,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听朗读,概括课文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如何开展的?,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可用文中哪两个词语来概括鲁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全文共写了哪两个片段?,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与蒙议论,结友而别,吴下阿蒙,刮目相看,“非复吴下阿蒙”(惊异、赞叹),孙权劝学,对话,孙权劝学,孙权吕蒙,“不可不学”“大有所益”(恳切、关心),认真,与蒙议论,鲁肃吕蒙,风趣,“乃始就学”,结构梳理,“刮目相待”(自得、自豪),本文的人物对话写得十分精妙。请反复品读,细细揣摩三位人物各

8、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体会本文对话描写的特色。,孙权,研读赏析,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孙权关心部下、要求严格、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有高超的语言艺术。,鲁肃,情不自禁地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在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简直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此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非同一般。,吕蒙,1.2.3.,鲁肃之所以愿意主动与吕蒙结交,是因为鲁肃折服于吕蒙的才华,这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趣相投。这最后一笔,是鲁肃“与蒙

9、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巨大长进。,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合作探究,孙权劝吕蒙,使之“就学”,“劝”的本领可谓高矣。试分析一下他劝说技巧的高明之处。,读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读书可以增长人的才干,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提高人的品位;读书不只是学生要做的事,参加工作的人同样要读书;人要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吕蒙由不学到学有所成的经历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写作鉴赏,1.记事简洁,剪裁精当。 全文只写“孙权劝学”和“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略写吕蒙的答语和反应;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写二人一唱

10、一和互相打趣的对话,略写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此外,人物的语言也非常简洁,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2.正面记言,侧面烘托。 本文的对话言简义丰,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个人物说话时各自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文章除正面描写人物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外,还通过鲁肃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心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伏尔泰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达芬奇,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说出来大家分享一下。,拓展延伸,学习本文,我们不仅学习了通过写人物对话来展开情节,表现人物的精彩笔法,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吕蒙的经历中得到启示,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热爱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课堂小结,作业:1.复习孙权劝学2.预习邓稼先,抄写字词3遍。3.下周开始一分钟演讲,主题是名人小故事。,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