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75666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思考和讨论,冲积物的二元结构是什么?地层和岩层有什么不同?如何区分节理和断层?平移断层有上下盘么?有上升下降盘么?某地东西各有一座山,中间是一条马路,比较低,所以整体是一个向斜,轴就是那条马路,对么?,第九章 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第一节:岩浆作用,岩浆、岩浆作用概述岩浆喷出作用岩浆侵入作用岩浆岩的类型和主要的特征,岩浆作用英文术语,magmatism, magma, extrusion; lava, intrusionVolcano, volcanism, extrusive rockDeroofing eruption, fissure eruption, central

2、 eruptionBatholith, stock,sill, dike, lopolith, lacolith, vein,一、岩浆、岩浆作用概述,岩浆是什么,岩浆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岩浆的类型分为哪几种,每种类型的粘度如何?岩浆作用的概念,岩浆作用的分类。,什么是岩浆?,岩浆:是由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富含挥发分的熔融体。,岩浆的物理化学特征,岩浆温度很高,一般为800-1200 。主要化学成分O、Si、Al、Fe、Ca、Na、K、Mg、Ti等元素与H2O、CO2、HF、HCl、H2S等挥发分;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硅酸盐少量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岩浆的

3、类型,按SiO2含量来区别:酸性(66%);中性(53-66%);基性(45-53%);超基性(45%)。粘度:SiO2含量大、挥发分少、温度低、压力大,粘度就大,反之则小。,岩浆作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会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成分及物理性质,最终冷凝固结成岩浆岩,这一过程称岩浆作用。可分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二、岩浆喷出作用,(一)火山作用及其喷发类型1、火山作用的概念2、火山喷发的类型(二)喷出作用的产物1、火山喷出物有哪些?2、火山作用形成的地形有哪些?,一、火山作用,1、火山作用的概念,火山与人类2、火山喷发的类型熔透式喷发裂隙式喷发中心式喷发,火山作用的概念,vol

4、canism又称喷出作用。是指岩浆喷出地表、冷凝成岩浆岩的活动过程。火山一词源于罗马神话中火神所居住的一座冒烟的山,名为Volcano;,火山与人类,危害:生命及财产的损失;好处:火山灰与农业,金属硫化物矿床、金刚石、温泉。,哥伦比亚的鲁伊斯火山爆发产生的泥流,1991年菲律宾的皮那图博火山喷发,庞 贝,东南亚人口密度,爪哇、苏门达腊、吕宋:47-60人/km2加里曼丹:10人/km2,海底的热流,奇怪的海底热泉生态系,火山的分类,分类:按火山活动的时间,将火山分为三类:死火山,人类历史以来不再活动的火山;休眠火山,人类历史上曾有过活动而近百年来停止活动的火山活火山,现代经常性或周期性喷发的火

5、山。,世界现代火山的分布,环太平洋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及洋中脊和大陆裂谷地区。我国主要在云南腾冲、台湾、新疆和东北等地。,现代火山带,我国的火山分布,云南腾冲火山,李根源烈遗山记中描述 :“腾冲多火山,志载明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年间(公元1465-1620年)火山爆发多次。”,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的类型,按照火山通道的形状进行分类:熔透式喷发裂隙式喷发中心式喷发,熔透式喷发deroofing eruption,火山通道不规则、口径很大。常在地壳发育早期,薄的地壳被地下岩浆大面积地熔透、溢流,又称区域喷发area eruption。,裂隙式喷发fissure eruption,岩浆沿大断裂上

6、升喷出地表。火山口形状:不呈圆形,呈带状或串珠状,岩浆性质:粘度小、流动性大,基性岩浆形成的地形:熔岩被、熔岩台地、熔岩高原。,中心式喷发central eruption,岩浆沿颈状管道喷出地表。平面上呈点状,故又称点状喷发。其特点是常在地表形成上陡下缓的火山锥。按爆烈程度可分宁静式、爆烈式及递变式。,中心式喷发的三种方式,宁静式喷发爆烈式喷发递变式喷发,宁静式,又称夏威夷式岩浆以宁静的无爆炸方式溢出地表。多以粘度小、气体少且流速高的基性岩浆为主,夏威夷岛最为典型。,爆烈式,又称培雷式。岩浆以突然的、猛烈爆炸的形式喷出地表。多以中酸性岩浆为主,由于粘度大,常堵塞火山口而导致爆炸。,递变式,以猛

7、烈式和宁静式喷发交替出现为特征。如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二)喷出作用的产物,火山喷出物火山地形,火山喷出物,分气态、液态和固态。A. 气态喷出物:水蒸气为主,含量可达70%以上还有少量CO2等等某些可直接升华成硫磺、氯化铵、氯化钾和硫化钾等。,火山喷出物,B. 液态喷出物:也称熔浆lava。与岩浆的区别在于挥发分较少。熔浆冷凝后形成的岩石称熔岩。,枕状熔岩,基性熔浆粘度小、流速快、冷却慢,表层结壳后下部还在流动,常形成绳状或波状起伏的熔岩。海底基性岩浆因淬火及水中翻滚而呈枕状熔岩。,渣状熔岩,酸性熔浆因粘度大流速低、冷却快,表层结壳后因冷却收缩破裂产生碎块,不断产生的碎块随熔浆翻滚形成渣状熔

8、岩或块状熔岩。,柱状节理,熔浆成分均匀,在凝固过程中,冷缩缓慢,其质点会围绕一些大致呈等间距排列的凝结中心收缩,从而形成垂直于冷凝面的柱状节理,将岩石分割成多边形柱状体。,玄武岩的柱状节理,指爆炸产生的各种碎块及凝固的熔浆团块,包括火山弹、火山角砾、火山灰等。分布:近粗远细。,固态喷出物,火山地形,熔岩台地、熔岩高原、火山锥、熔岩流、熔岩穹等火山锥的类型:碎屑锥熔岩锥复合锥,火山锥类型,A. 碎屑锥:以固态喷出产物为主,碎屑量占95%以上,原始坡度30度左右,顶部平坦、火山口呈漏斗状,多次喷发者碎屑物呈层状。,富士山,火山锥类型,B. 熔岩锥:几乎全由熔岩组成,碎屑含量小于10%原始坡度为2-

9、10度,如盾牌,又称盾火山,火山口低平、壁陡。,火山锥类型,C. 复合锥:又称混合锥或层火山,由熔岩与碎屑物互层组成。为爆发与溢流交替喷出的产物。碎屑占10-95%,坡度小于35 度。复合锥往往是多通道的火山锥,侧翼常生有次一级的火山锥。火山口呈漏斗状。,三、岩浆的侵入作用,侵入作用和侵入岩、围岩的概念侵入岩(体)的分类深成侵入岩(体)深度3km浅成侵入岩(体)深度3km,侵入作用、侵入岩、围岩,岩浆侵入作用:指岩浆上升运移到地壳内岩石中冷凝成岩浆岩的活动过程。侵入岩:由岩浆侵入作用形成的岩石。围岩:指侵入岩周围的岩石。,(一)深成侵入体,1. 岩基batholith:出露面积大于100km2

10、的深成侵入体,规模大,与围岩呈不协调接触。2. 岩株stock:出露面积小于100km2的深成侵入体,与围岩呈不协调接触,下部常与岩基相连。,深成和浅成侵入体之间的关系,(二)浅成侵入体,1. 岩床sill:又称岩席,指厚度较均匀的与围岩层理面或顶底板近于平行的层状侵入体,与围岩呈协调接触。2. 岩墙dike:指厚度较稳定,形状较规则,切穿围岩层理或片理的板状侵入体,与围岩呈不协调接触,厚几十厘米至数十米,常成群产出。,(二)浅成侵入体,3. 岩盆lopolith:指侵入于层理之间,中央部位微向下凹的盆状侵入体,与围岩呈协调接触,从边缘到中央厚度渐大。4. 岩盖lacolith:又称岩盘,指侵

11、入于层理之间、上凸下平状侵入体。与围岩呈协调接触,从边缘到中央厚度变大。,(二)浅成侵入体,5. 岩脉vein:指规模小,形状不规则、厚度变化大且呈分叉复合现象的脉络状侵入体。与围岩常呈不协调接触,常为岩浆后期的产物。,岩基,岩株,岩盖,岩床,火山通道,岩墙,四、岩浆岩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岩浆岩的分类岩浆岩结构构造,岩浆岩的分类,岩浆岩的结构构造,结构:指组成物质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自形程度及相互关系受温度、压力、粘度、冷却速度等影响。构造: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受温度、压力、粘度、冷却速度、构造运动及岩浆流动状况等影响,岩浆岩的结构结晶程度,全晶质结构:全由结晶矿物组

12、成,在中深成侵入岩中常见。半晶质结构:由结晶矿物和玻璃质两部分组成,在熔岩及浅成侵入岩中常见。玻璃质结构:全由玻璃质组成,只在少数喷出岩中常见。,岩浆岩的结构矿物颗粒的绝对大小,伟晶结构:肉眼可见矿物颗粒,且粒径大于10mm。粗粒结构:显晶质结构,粒径为10-5mm。中粒结构:显晶质结构,粒径为5-2mm。细粒结构:显晶质结构,粒径为2-0.1mm。隐晶质结构:颗粒细小,放大镜不能分辨,显微镜下可见矿物颗粒。,岩浆岩的结构矿物颗粒相对大小,等粒结构:岩石中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大致相同。不等粒结构:岩石中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不等,但分不出大小悬殊的两组。,岩浆岩的结构矿物颗粒相对大小,斑状及似斑

13、状结构:岩石中矿物存在大小悬殊的两组,大者称斑晶,小的称基质。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时为斑状结构,常见于喷出岩或浅成岩中;基质为显晶质结构时,为似斑状结构,常见于浅成岩和中深成岩中。,似斑状结构,斑状结构,岩浆岩的构造,块状构造:矿物分布均匀,无定向,无空洞,矿物紧密结合。斑杂构造:岩石中不同部位的矿物组合或颜色存在很大差异,杂乱无章。条带构造:由不同结构或不同矿物成分的条带相间平行排列而成的构造。,条带状构造,岩浆岩的构造,流纹构造:由不同颜色的条纹或拉长的气孔定向排列而成的构造,常见于酸性喷出岩。气孔或杏仁构造:未能逸出的气体残留在岩石中而形成的大小不等的空洞称气孔构造;气孔被后期物质充填后形似杏仁,称杏仁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岩浆岩的构造,晶洞构造:岩石中具空洞,洞壁上长有良好的晶体,如水晶。枕状构造:岩石由大小不等的枕状体构成,是水底喷发岩中所特有的。,晶洞构造,枕状构造,橄榄岩,偏光显微镜下的橄榄岩,辉长岩,偏光显微镜下的辉长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