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学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7754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细菌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细菌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细菌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细菌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菌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学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细 菌 学,第二篇,1,第十一章 肠道感染细菌,是一类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细菌,主要包括,肠杆菌科,弧菌属,幽门螺杆菌,弯曲菌属,2,肠杆菌科概述,一、概念 是一大群寄居于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生物学性状相近的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大部分为正常菌群(如埃希菌属);有些为肠道致病菌(如志贺菌属、沙门菌属、致病性大肠杆菌等)。 肠道杆菌种类繁多,分27属、110个种,3,二、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大肠杆菌1000,大多菌属有菌毛。多数有鞭毛(志贺菌属除外)。少数菌属有多糖构成的包膜(如大肠杆菌、伤寒杆菌),1.形态与结构均为G- 中等大小杆菌。各属细菌在形态、排列上无区别。,4,2.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

2、高,普通培养基中均能生长。所有肠道杆菌菌落特点相似,无鉴别意义。,3. 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十分活泼,是鉴定肠道菌的重要依据。,5,鉴定中最重要的生化反应,乳糖发酵试验,肠道非致病菌(埃希菌属)发酵乳糖、产酸产气,肠道致病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等)不发酵乳糖 ,6,4. 抗原构造复杂 肠道杆菌抗原构造十分复杂 菌体抗原“0”抗原 细菌细胞壁中脂多糖,为群特异性抗原。 “0”抗原 特异性由脂多糖未端重复结构的多糖残基侧链决定.具有“0”抗原 细菌菌落呈光滑型(S);丢失多糖侧链的细菌菌落呈粗糙型(R).R型菌的致病性明显降低.,7,核心多糖,8,鞭毛抗原“H”抗原 多数肠道杆菌具有鞭毛,化学本质为

3、蛋白质.特异性强.包膜抗原 位于 0 抗原 外侧,常可阻遏 0 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如大肠杆菌中K抗原伤寒杆菌中的Vi抗原。菌毛抗原化学成分是菌毛蛋白质,也可干扰0 凝集,加热后即可破坏。肠道菌共同抗原(enterobacteria common antigen,ECA) 存在于肠道菌表面,为氨基糖聚合物,所有肠道菌均有ECA,在肠杆菌鉴定中有一定意义,9,5.抵抗力 抵抗力较弱。6.变异性 肠道杆菌易发生变异,尤其可经基因转移和重组造成耐药性变异。,10,第一节 埃希菌,埃希菌属(Escherichia)包括5个种,众多型别。其中模式菌种为大肠埃希菌(E.coli)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一

4、般为肠道内正常菌群(非致病性大肠杆菌),少数血清型有致病性(致病性大肠杆菌),11,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大肠埃希菌 1000,革兰阴性,短杆状,不规则排列,12,生化反应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最重要的生化反应:乳糖发酵试验,肠道菌鉴定中常利用乳糖发酵试验作为区别大肠埃希菌与肠道致病菌的主要指标,13,其它生化反应IMViC 试验 (与产气杆菌区别),IMViC试验结果,吲哚试验(I) +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甲基红试验(M) + ,VP试验(Vi) +,枸橼酸利用(C) +,IMViC + + + +,14,抗原性抗原结构: O抗原 170多种 H抗原 56种 K抗原 100种 (分

5、L、A、B)三型鉴定后大肠杆菌血清型命名法: O:K:H 如 O157:K58(B1):H7,15,二、 致病性,致病因素,1.黏附素:特异性高,包括,定植因子抗原I、II、III集聚黏附菌毛I、III束形成菌毛、P菌毛、Dr菌毛侵袭质粒抗原,2.外毒素:包 括,志贺毒素I、II耐热肠毒素a和b不耐热肠毒素I、II溶血素A,16,所致疾病,1.肠道处感染:,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泌尿道感染,2.胃肠炎:,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17,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腹泻机理,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ente

6、rotoxigenic E.coli; ETEC临床表现- 旅游者腹泻、婴幼儿腹泻常见O血清型 - 6,8,148,159.致病机理-定居因子、肠毒素,18,1、定居因子(colonization factor) 现认为为菌体表面结构(菌毛) 人类致病性大肠杆菌定居因子分为CFA、CFA二种。抗原性强,其抗体可阻抑细菌的粘附,因此可作为免疫预防的手段。 2、肠毒素 二种,不耐热肠毒素 LT加热6530分钟失活,耐热肠毒素 ST加热100分钟不失活,19,LT化学结构与致病机理大肠杆菌LT与霍乱弧菌肠毒素有80%同源性,受体GM1,细胞膜,腺苷环化酶,ATP,cAMP,H2O CI- Na+大量

7、分泌,腹泻,腹泻,腹泻,20,ST 组成及作用机理ST与霍乱弧菌肠毒素间无同源性,毒性中心,鸟苷酸环化酶,cGMP,腹泻,腹泻,腹泻,水电解质平衡率乱,21,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coli, EIEC临床疾病-痢疾样腹泻 主要侵犯较大儿童与成人 脓血便、里急后重主要致病因素-破坏结肠粘膜上皮细胞侵犯部位-结肠常见O血清型 - 28ac,152,144.,本菌无动力,易与志贺菌混淆,应注意鉴别!,22,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pathogenic E.cole; EPEC所致疾病- 婴儿腹泻(严重者可致死)致病因素- 菌毛粘附(小肠) 刷状缘破坏、 绒毛

8、萎缩 上皮细胞功能受损 腹泻常见O血清型 - 2,55,111,158.,23,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HEC主要疾病- 出血性结肠炎 剧烈腹痛及血便 常可造成流行致病因子- 菌毛 志贺样毒素(shiga-like toxin,SLT) SLT1又称 Vero毒素,是主要致 病因子主要O血清型- O157:H7,24, 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aggregativeE.coli; EAEC主要疾病-引起婴儿持续性腹泻 致病因子- 集聚粘附上皮细胞,阻止液 体吸收,25,三、微生物学检查, 肠道菌分离鉴定步骤,标本,肠道鉴别选择培养基(

9、SS、中国兰),注,肠道鉴别选择培养基成分基础培养基乳糖+指示剂抑制杂菌生长、有利于肠道致病菌生长的药物,细菌分离,26,挑选可疑菌落进行下一步生化反应鉴定,SS培养基,中国兰培养基,发酵乳糖菌落,大肠杆菌,不发酵乳糖菌落,肠道致病菌,27, 生化反应,常用培养基-双糖铁试管,观察指标:葡萄糖、乳糖发酵、H2S、动力,上层固体斜面:乳糖+指示剂,下层半固体:葡萄糖+指示剂+FeSO4,28,大肠杆菌在双糖铁培养基中表现:,未接种管,大肠杆菌生长管,记录:葡萄糖 +乳糖 +动力 +H2S ,29, 血清学鉴定如疑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需作血清学鉴定。,已知分型Ab,分离菌,直接法玻片凝集试验,+,30

10、, 水、食品中大肠杆菌检查卫生学检查:意义- 饮用水、饮料、食品中是否有肠道致病菌污染的指标指标- 大肠菌群数 饮用水 3个/1000ml 瓶装汽水、果汁 5个/100ml,31,第二节 志贺菌属,志贺菌属(Shigella) 通称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teria)引起疾病 细菌性痢疾,32,一、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 - 同大肠杆菌 无鞭毛生化反应 - 葡萄糖 + (产酸不产气) 乳 糖 (宋内氏迟缓发酵),动力 ,动力,动力+,33,一、 生物学性状,分类,A群:痢疾志贺菌B群:福氏志贺菌C群:鲍氏志贺菌D群:宋内志贺菌,各类中又分为不同型、亚型,我国以福氏、宋内氏流行多见,

11、34,二、致病性,致病物质 主要致病物质为菌毛侵袭力、内毒素,少数菌株产生外毒素。1、侵袭力-,菌毛,粘附并穿入回肠未端、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粘膜固有层上皮细胞增殖、炎症,菌毛粘附及穿入是致病的首要因素!,35,2、内毒素志贺菌仅在肠道内增殖,一般不侵入血流各菌株均可产生强烈内毒素,引起典型痢疾症状,内毒素,全身表现:内毒素血症、发烧、神志障碍、严重者中毒性休克,破坏局部粘膜,加重坏死及溃疡形成刺激肠壁植物神经-肠功能紊乱,典型痢疾症状脓血粘液便、腹痛、里急后重等,内毒素是志贺菌致病的主要因素,内毒素是志贺菌致病的主要因素,内毒素是志贺菌致病的主要因素,内毒素是志贺菌致病的主要因素!,36,3、

12、外毒素 A群志贺菌I型和II型产生,称志贺毒素 机制:,破坏核糖体,阻止蛋白质合成,上皮细胞损伤,少数,溶血性尿毒综合征,37,所致疾病 细菌性痢疾 -夏秋季节肠道传染病传染病流行三环节传染源- 病人、带菌者(尤为重要!)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易感者- 人类普遍易感,且敏感性较高,少 量菌体即可致病潜伏期 1-3天,38,病程表现:急性菌痢 症状典型,预后较好。慢性菌痢 治疗不彻底者易转成慢性(病程2个月以上),症状不典型,慢性带菌者是重要传染源。中毒性菌痢 小儿多见,可无消化道症状,表现为中毒性休克,死亡率高。,39,三、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取注意事项 脓血粘液部分,及时送检,细菌分离培养与鉴

13、定 SS、中国兰平板(挑取可疑菌落), 快速诊断-免疫标记技术(荧光、协同凝集试验), 双糖铁培养基(初步鉴定),40,挑选可疑菌落进行下一步生化反应鉴定,SS培养基,中国兰培养基,发酵乳糖菌落,大肠杆菌,不发酵乳糖菌落,肠道致病菌,41,痢疾杆菌在双糖铁培养基中表现:,未接种管,大肠杆菌生长管,记录:葡萄糖 +乳糖 动力 H2S ,痢疾杆菌生长管,无动力为要点!,无动力为要点!,无动力为要点!,无动力为要点,42, 血清学鉴定用已知志贺菌分群、分型血清作血清学鉴定。,已知分型Ab,分离菌,直接法玻片凝集试验,43,Enteric bacilli 肠道杆菌Escherichia 埃希菌属ent

14、erotoxigenic E.coli,ETEC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coli, EIEC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e,EHEC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E.coli; EAEC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Shigella 志贺菌属dysentery bacteria 痢疾杆菌,本 章 专 业 英 语,44,简述肠道杆菌的共同特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种类及致病机理肠道杆菌分离培养的步骤肠道鉴别选择培养基的成分及原理简述志贺菌的致病机理,本 章 要 点,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