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安全培训《电工作业》完整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77801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PPT 页数:189 大小:8.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种作业安全培训《电工作业》完整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特种作业安全培训《电工作业》完整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特种作业安全培训《电工作业》完整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9页
特种作业安全培训《电工作业》完整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9页
特种作业安全培训《电工作业》完整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种作业安全培训《电工作业》完整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作业安全培训《电工作业》完整课件.ppt(1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工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安全,顾名思义,即“无危为安,无缺为全”,这是传统认识;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前 言,电工作业(含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工等);,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含焊接工,切割工);,起重作业(含司机、司索工,安全与维修工等);,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含2米以上登高、拆除、维修工等);,锅炉作业(含承压锅炉的水质化验工);,压力容器作业(含大型空气压缩机操作工等);,爆破作业(含地面工程爆破、井下爆破工);,矿山作业、采掘作业;,危险品作业(含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的操作、运输押运工和储存保管员

2、)。,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特种作业包括:,2002年6月29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国家规定,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教育,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并获得证书后方可上岗。,第一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与职业规范,1.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 1.2 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1.3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与岗位职责,1.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1.安全生产法有关知识,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从业人员的安

3、全生产权利,知情权、建议权,批评、检举、控告权,合法拒绝权,遇险停、撤权,保(险)外索赔权,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遵章作业的义务,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义务,安全隐患报告义务,2.劳动法有关知识,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两种资格证才能上岗。即:特种作业资格证(即技术等级证)和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即安全生产培训合格证)。两证缺一即视为违法上岗或违法用工。,3.工伤保险条例有关知识,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和权利。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

4、得到及时救治。,4.安全生产主要法律制度,(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即安全生产要受到: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对安全生产社会中介机构、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的监督。,(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事故隐患报告 安全生产法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对事故隐患或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报告或举报。国家对报告有重大事故隐患或举报安全生产违法人员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生产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按照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

5、管理职责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3)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制度 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的要求:制定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制定应急救援人员)。 事故的调查处理制度的内容:坚持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事故的具体具体调查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和性质不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结案;事故统计和公布。,(4)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安全生产法规定:任何生产事故的责任人都必须受到相应的责任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既包括生产经营单位中对造成

6、事故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也包括生产经营单位中对安全生产负有领导责任的单位负责人,还包括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或有失职、渎职情形的有关人员。,(5)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基本条件:年满18周岁;无妨碍从事电工作业的病症和生理缺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技术要求: 对所有电工作业人员的要求:熟练掌握现场的触电急救方法和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熟练、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掌握安全用具的检查内容并正确使用;会正确选择和使用灭火器材。,(5)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技术要求: 对低压运行维修人员的要求:熟练掌握异步电动机的控制接线;熟练掌握异步电动机启动

7、方法及接线;能够安装使用漏电保护装置;熟练进行常用灯具的接线、安装和拆卸;能够正确选择导线截面、连接导线。 对高压运行维修人员的要求:熟练掌握变压器巡视检查内容和常见故障的分析方法;熟练掌握少油断路器的巡视检查项目并能处理一般故障;能够进行仪用互感器运行要求、巡视检查和维护作业;能正确进行户外变压器安装作业;能安装、操作高压隔离开关和高压负荷开关,并能够进行巡视检查和一般故障处理;熟练掌握高压断路器的停、送电操作顺序;能分析与处理继电保护动作、跳闸故障;能安装阀型避雷器并进行巡视检查;熟练掌握本岗位电力系统接线图、调度编号、运行方式;能正确填写倒闸操作票;能熟练执行停、送电倒闸操作。,(5)特

8、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培训与考核: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作业技能和及时进行知识更新。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积极主动参加培训与考核,既是法律法规的规定,也是自身工作、生产及生命安全的需要。,1.2 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我国安全生产的工作格局: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行政监察部门,1.3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与岗位职责,1.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 安全为公的

9、道德观念 即每个特种作业人员不仅要保证自身的安全,还要有安全为大家的道德观念。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安全责任比别人重要,要求也应该更严。 精益求精的道德观念 即特种作业人员应对自己加工的产品在质量上、精度上应有更高的要求标准。 好学上进的道德观念 即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好好学习、善钻研。通过学习尽快掌握现有的设备、技术,为保证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允许的条件下,还可以自己进一步改进设备,使其达到本质安全型设备的要求。,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对从事工作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必须熟悉本岗位全部设备和系统,掌握构造原理、运行方式和特性。 在值班、作业中严格遵守安全操

10、作的有关规定,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防范措施,不准违章作业,发现违章作业应制止,对违章作业领导要提出意见,并向有关领导或部门反映。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工作中不做与工作任务无关的事情,不准擅自乱动与自己工作无关的寄居和车辆。 经常检查作业环境及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保证运行、备用、检修设备的安全,设备发生异常和缺陷时,应立即进行处理并及时联系汇报,不得让事态扩大。 定期参加班组或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学习,参加安全教育活动,接受安全部门或人员的安全监督检查,积极参与解决不安全问题。 发生因工伤亡及未遂事故要保护现场,立即上报,主动积极参加抢险救援。,第二章 电工基础

11、知识,2.1 几种常见电路 2.2 安全用具与安全标识,2.1 几种常见电路,电路:为了某种需要而由电源、导线、开关和负载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电流的通路称为电路。电路的主要功能:进行能量的转换、传输和分配。实现信号的传递、存储和处理。电路的作用:产生、分配、传输和使用电能。,1.电路,通过电阻元件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与电阻成反比。即,2.电路的欧姆定律,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有电流通过时,两端必有电压,这个电压习惯上叫做电压降。,3. 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通过同一电流的每个分支称为支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称为节点。电路中任一闭合的路径称为回路。,图示电路有3条支路,2个节点,

12、3个回路。,(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任一瞬时,流入任一节点的电流之和必定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电流之和。即,如果规定流入节点的电流为正,流出节点的电流为负。则基尔霍夫定律又可表示为 在任一瞬时,通过任一节点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对任一回路,沿任一方向绕行一周,各电源电动势的代数和等于各电压降的代数和。即,在运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时应注意,先选定绕行方向,回路中凡是与绕行方向相同的电动势或电流取正号,反之取负号,电动势方向从负到正。,例: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动势 、 和各电阻 、 、 ,试求各支路电流。,解:由基尔霍夫定律得:,将上面三个方程联立

13、求解,即可求出三个支路电流。 在应用基尔霍夫定律解题时必须注意电流、电压、电动势的方向及所选定的绕行方向的关系。,4. 电阻的串、并联及混联,(1)电阻的串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依次相连,中间无分支的连接方式。,性质:串联电阻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上电压降之和; 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流过各个电阻中的电流都相等。,用途:限流、分压。,两个电阻串联的分压公式为:,(2)电阻的并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接在电路中相同两点之间的连接方式。,性质:并联电阻的总电流等于各电阻支路电流之和; 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之和;各个电阻两点之间的电压都相等。,用途:电压

14、恒定、分流。,两个电阻并联的分流公式为:,(3)电阻的混联:,既有电阻的串联,又有电阻的并联的电路。,分析计算混联电路的方法: 应用电阻的串、并联关系逐步简化电路,求出等效电阻; 由等效电阻和总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总电流; 由总电流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求各支路的电压和电流。,例如,电气安全用具是保证操作者安全地进行电气工作时必不可少的工具。电气安全用具包括绝缘安全用具和一般防护用具。,1.绝缘安全用具,绝缘安全用具,基本绝缘安全用具,辅助绝缘安全用具,绝缘强度足以抵抗电气设备运行电压的安全用具,绝缘强度不足以抵抗电气设备运行电压的安全用具,2.2 安全用具与安全标识,一、安全用具,基本

15、绝缘安全用具,高压设备的基本绝缘安全用具,低压设备的基本绝缘安全用具,绝缘棒、绝缘夹钳、高压验电器,绝缘手套、有绝缘柄的工具低压试电笔,辅助绝缘安全用具,高压设备的辅助绝缘安全用具,低压设备的辅助绝缘安全用具,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垫、绝缘台,绝缘台、绝缘垫、绝缘鞋(靴),(1)绝缘棒,材料:一般用电木、胶木、塑料、环氧玻璃布棒或环氧玻璃布管制成。,结构:由工作部分、绝缘部分、手握部分组成。,作用:用以操作高压跌落式熔断器、单极隔离开关、柱上油断路器及装卸临时接地线等。,(2)绝缘夹钳,材料:一般用电木、胶木或在亚麻仁油中浸煮过的木材制成。,结构:由工作部分、绝缘部分、手握部分组成。,作用:用

16、来安装或拆卸高压熔断器或其它类似工作。,(3)验电器, 高压验电器,高压验电器,发光型高压验电器,声光型高压验电器,风车式高压验电器,使用高压验电器注意事项,使用前应将验电器在确有电源处试测,证明验电器确实良好。 使用时注意手握部位不得超过隔离环。 使用时,应逐渐靠近被测物体,直到氖灯亮;只有氖灯不亮时,才可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 室外使用时,必须在天气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是使用;在雪、雨、雾及湿度较大的情况下,不宜使用。,高压验电器用来检测635KV的配电设备、架空线路及电缆等是否带电的专用工具。, 低压验电器,低压验电器用来检测380V及以下的电压系统和设备上使用,当用验电笔的笔尖接触低压带电设

17、备时,氖灯就会发出红光;且电压越高发光愈亮,电压愈低发光愈暗。,低压验电器的几种用法: 区分相线与零线;区分交流电与直流电;区分直流电的正负极;区分直流系统接地的正负极;区分电压的高低;相线碰壳的判断;相线接地的判断;判断三相设备的中性点偏移;判别线路接触不良或不同电气系统的相互干扰等用法。,(4)绝缘手套和绝缘靴,作用:使人的两手与带电体绝缘,防止人手触及同一电位带电体或同时触及不同电位带电体而触电,使用范围很广。,注意:绝缘手套的规格有12KV和5KV两种。 前者在1KV以上的高压区作业时,只能用作辅助安全防护用具,不得接触有电设备;在1KV以下的电压区作业时,可作为基本安全用具,即戴手套

18、可以接触1KV以下的带电设备。 后者在1kV以下的电压区作业时,用作辅助安全用具;在250V以下电压区作业时,可作为基本安全用具;在1KV以上的电压区作业时,严禁使用。, 绝缘手套, 绝缘靴,作用:使人体与地面绝缘,防止试验电压范围内的跨步电压触电,只能作为辅助安全用具。,注意:绝缘靴(鞋)有20KV绝缘短靴、6KV矿用长筒靴和5KV绝缘鞋。 20KV绝缘靴的绝缘性能强,在1220KV高压区可用作辅助安全用具,但不能与有电设备接触,对1KV以下电压也不能作为基本安全用具,穿靴后仍不能用手触及带电体。 6KV长筒靴适于井下采矿作业,在操作380V即以下电压的电气设备时,可作为辅助绝缘安全用具。

19、5KV绝缘鞋适用于电工穿用,在1KV以下作为辅助安全用具,1KV以上禁止使用。在5KV以下的户外变电所,可用于防跨步电压对人体的伤害。,(5)绝缘垫和绝缘台,绝缘垫:是一种辅助绝缘用具,一般铺在配电室的地面上,增强操作人员的对地绝缘,防止接触电压与跨步电压对人体的伤害。 绝缘台:是一种辅助安全用具,可用来代替绝缘垫或绝缘鞋,一般用干燥、木纹直且无节的木板拼成。可用于室内或室外的一切设备。,2.一般防护用具,(1) 携带型接地线,作用:对高压停电设备或进行其它工作时,为了防止停电设备突然来电和邻近高压带电设备对停电设备所产生的感应电压对人体的危害,需用携带型接地线将停电设备已停电的三相电源短路接

20、地,同时将设备上的残余电荷对地放掉。,组成:短路各相的导线、接地用的导线及连接器组成。,装设要求:装设接地线必须两人进行。若为单人值班,只允许使用接地刀闸接地,或使用绝缘棒合接地刀闸。 装设时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并应接触良好。 拆除时先拆导体端,后拆接地端。 接地线应采用多股软裸铜线,其截面不得小于25平方毫米;接地线必须用专用线夹固定在导体上,严禁用缠绕的方式进行接地或短路。 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或戴绝缘手套。,(2) 隔离板和临时遮拦,在高压电气设备上进行部分停电工作时,为了防止工作人员走错位置,误入带电间隔或接近带电设备至危险距离而采取的防护装置。,(3) 安全腰带,是防止

21、坠落的安全用具,用皮革、帆布或化纤材料制成。有一定的拉力,不允许用一般的绳带代替安全带。,二、安全标识,1. 安全色,安全色是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色,红色,蓝色,黄色,绿色,表示禁止、停止,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表示警告、注意,表示指示、安全状态、通行,对比色,黑色,白色,红白 黄黑 蓝白 绿白,对比色是为了使安全色更加醒目的反衬色,国家规定的为黑、白两色。,安全标识包括安全色与安全标志等。,在电气上用黄、绿、红表示L1、L2、L3三个相序;涂成红色的电器外壳表示其外壳有电;灰色的电器外壳表示其外壳接地和接零;工作零线用淡蓝色 表示;明敷接地扁钢或圆

22、钢涂黑色;用黄绿双色绝缘导线表示保护零线;直流电中的红色代表正极,蓝色代表负极;信号和警告回路用白色。,注意,2. 安全标志,安全标志是提醒人员注意或按标志上注明的要求去执行,保障人身和设施安全的重要措施。它一般应设在光线充足、醒目、稍高于视线的地方。,在工作地点、施工设备和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或施工设备的开关和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该标示牌,如果线路上有人工作,应在线路开关和刀闸操作把手上悬挂该标示牌,在室内、外高压设备或构架上工作,应在工作地点四周的围栏上悬挂适当数量的该标示牌,在工作地点悬挂此标示牌,在工作人员上下用的铁架和梯子上,应悬挂此标示牌,在临近其它可能误登的带电构架上

23、,应悬挂此标示牌,标示牌的资料,第三章 触电与急救,一 触电事故种类和方式,二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三 触电事故规律,四 触电急救,电能是人们生活和生产中最基本的和不可替代的能源,但是当电能失去控制时,就会引发各类电气事故,其中对人体的伤害即触电事故是各类电气事故中最常见的事故。下面先看几个触电事故的案例。,2004年4月,广东揭阳市中润钢铁公司扩建工程工地发生一起特大触电伤亡事故。工人在搬移钢架工棚时碰上高压输电线路,造成11名工人当场触电身亡,4名受伤,其中1人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共造成12名工人死亡,3人受伤。,案例一,2005年6月,长春市双阳区新安镇徐家三社农民柳占东为了浇灌自家一垧多地

24、的水稻,当日早去修理水田中的变压器时被电死。事情发生后,死者家属就变压器损坏时间、保险丝是铝丝、出事后工作人员来迟问题和新安镇供电所各执一词,导致死者悬尸一整天。,案例二,案例三,2003年4月1日下午5点左右,30多名当地村民正在四境村槽门一水田中架设电杆,当架到第九根电杆时,立杆突然往一边倾倒,立杆上牵引的钢绳绞到了旁边一处220V的带电电源线上,正在拉扯钢绳的十余人瞬间被电流击到,5人当场死亡,1人受重伤,5人受轻伤。其余赤脚站在水中打桩作业的村民也被电流击得乱跳。田埂上一名拉扯钢绳的村民也因电击被抛出几米远。幸亏田埂上一名经验丰富的老电工及时用长竹竿拨开缠绞在钢绳上的火线,才避免了更大

25、伤亡。,案例四,2003年9月24日,沈阳市苏家屯区青松西路附近数百居民目睹了骇人一幕苏家屯区供电局一名21岁的电工在维修万伏变压器时遭到电击,身体燃烧达20分钟之久,现场触目惊心。业内人士猜测事故系拉错电闸所致。,案例五,2005年06月14日,一青年男子在淮海西路442弄110支弄的一根电线杆上接电线时触电身亡,事后了解,他爬上去是为了帮平房里的居民接电线。,案例六,2004年11月3日,两名临时工在为一酒店悬挂广告条幅时,两人移动高约5米的铁架。由于铁架装有四个轮子,两名工人均双手攥着铁架移动。当铁架移至变压器附近距离变压器还有十多厘米时,铁架突然奇迹般粘上万伏变压器。两人同时发出惨叫声

26、,身上还蹿出道道蓝光,两人的手臂、脚部不断冒出白烟,直到两人倒地后,蓝光才消失。随后,120急救车赶往现场无效,两名男子已经死亡。,人的身体能导电,大地也能导电,如果人的身体碰到带电的物体电流就通过人体传入人大地,这就是触电。 触电按照电压的高低,可以分为高压触电和低压触电。而电压的高低划分有两种情况,即从人身安全角度划分:低 压:250V及以下的电压; 高 压:250V以上的电压。从设计、制造、安装的角度划分: 低 压:1000V及以下的电压; 高 压:1000V以上的电压; 超高压:220KV或330KV及以上的电; 特高压:1000KV及以上的电压。,一、触电事故的种类和方式,1触电事故

27、的种类 (1)电击: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是最危险的伤害。 主要特征:伤害人体内部;体表没有显著痕迹;致命电流较小。,电击的分类,直接接触电击:指人触及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时带电体而发生的电击。,间接接触电击:指人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时意外带电的导体而发生的电击。,(2)电伤: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效应对人造成的伤害。,电伤的分类,电烧伤:电流热效应造成的伤害。,皮肤金属化:在电弧高温作用下,金属熔化、汽化、金属微粒渗入皮肤,使皮肤粗糙而张紧的伤害。,电烙印: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痕。,机械性损伤: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强烈

28、收缩等作用导致的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电光眼:发生电弧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2触电的方式,(1)单相触电: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其中的一相时,电流通过人体入地的触电现象。对于高压带电体,在人体虽然未直接接触,但小于安全距离时,高电压对人体放电,造成单相接地引起触电,也属于单相触电 。,(a) 中性点直接接地; (b) 中性点不直接接地,这种触电事故约占总触电事故的75%以上,是危险的。通常是由于碰触、搭接、断线、碰壳等情况造成的触电事故。,(2)两相触电: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或在高压系统中,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相带电导体,而发生电弧放电,电流从一

29、相通过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一个闭合回路的触电。,两相触电,两相触电的事故较少发生,约占总触电事故的5。但这种事故由于电压较高,电流损害人的心脏,因此危险性很大。,(3)跨步电压触电: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流散,在地面上形成电位分布时,人在接地点周围行走,两脚之间产生电位差,从而引起的触电。,发生这种触电事故的次数虽然不很多,但因此类触电而电死牲畜的事故常有发生,人们遇到这种危险场合,应立刻合拢双脚跳出接地点20m之外,这就可以保障人身安全。,触电时先是脚发麻,后跌倒。当受到较高的跨步电压时,双脚会抽筋,并立即倒在地下。跌倒后,由于头脚之间距离大,故作用于人身体上的

30、电压增高,电流相应增大,而且有可能使电流经过人体的路径改变为经过人体的重要器官,如从头到手和脚。经验证明,人倒地后,即使电压只持续2s,人身就会有致命危险。,可能发生跨步电压触电的情况和部位: 高压导体故障接地处,流散电流在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 接地装置流过故障电流时,流散电流在附近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 正常时有较大工作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流散电流在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 防雷装置接受雷击时,极大的流散电流在其接地装置附近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 高大设施或高大树木遭受雷击时,极大的流散电流在附近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

31、电压电击。,影响跨步电压大小的因素:接地电流的大小、鞋和地面特征、两脚之间的跨距、两脚的方位以及离接地点的远近等。,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1.电流的作用机理和征象,电流的作 用机理,生物学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电流的作 用征象,小电流通过 人体,数安以上的电 流通过人体,使人产生刺激和兴奋行为,使人体活的组织发生变异,使人体器官因热量增加导致功能障碍,引起体内液体物质发生离解、分解导致破坏,使机体各种组织产生蒸汽,乃至发生剥离、断裂,会引起麻感、针刺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呼吸困难、血压异常、昏迷、心律不齐、窒息、心室颤动,除引起以上症状外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烧伤,2.电流对人

32、体作用影响因素,(1)电流大小对人体的影响,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感觉越强烈,从而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险就越大 。,表31 不同大小的电流对人体的影响,根据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感觉和反应不同可将电流分为:,感知电流:在一定概率下,通过人体引起人有任何感觉的最小电流(有效值);成年男子平均感知电流为1.1mA,成年女子为0.7mA。,摆脱电流:在一定概率下,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成年男子平均摆脱电流为16mA,成年女子为10.5mA。,室颤电流:通过人体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在小电流(数百安以下)作用下,电击致命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引起

33、心室颤动。,高压触电事故中,可能因为强电弧或很大电流导致的烧伤使人致命;低压触电事故中,一旦发生心室颤动,数分钟内即可导致死亡。,注意,(2)电流持续时间对人体的影响,电击持续时间越长,则电击危险性越大。,表32 工频电流对人体的作用,(3)电流途径对人体的影响,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及至心脏停跳而导致死亡;通过中枢神经及有关部位,会引起中枢神经强烈失调而导致死亡;通过头部,会严重损伤大脑,可能使人昏迷而死亡;通过脊髓会使人截瘫;通过人的局部肢体可能引起中枢神经强烈反射而导致严重后果。,表33 电流途径与通过人体心脏电流的百分数,人体最危险的电流途径:从左手至脚,注意,(4)电流种类对人体

34、的影响,不同种类电流对人体伤害的构成不同,危险程度也不同,但各种电流对人体都有致命危险。,直流电流的平均感知电流约为2mA;300mA以下的直流电流没有确定的摆脱电流值;300mA以上的直流电流将导致不能摆脱或数秒至数分钟以后才能摆脱带电体。,冲击电流即作用时间不超过0.110ms的电流;其对人体的作用有感知界线、疼痛界线和室颤界线,没有摆脱界线。,(5)电源频率对人体的影响,常用的5060Hz工频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最为严重,频率偏离工频越远,交流电对人体伤害越轻。在直流和高频情况下,人体可以耐受更大的电流值,但高压高频电流对人体依然是十分危险的,各种电源频率下的死亡率如下表所示。,表34 各

35、种电源频率下的死亡率,(6)个体特征对人体的影响,试验和分析表明电击危害与人体状况有关。女性对电流较男性敏感,女性的感知电流和摆脱电流均约为男性的三分之二;儿童对于电流较成人敏感;体重小的人对于电流较体重大的人敏感;人体患有心脏病等疾病时遭受电击时的危险性较大,而健壮的人遭受电击的危险性较小。,3.人体阻抗,人体阻抗:是人体的皮肤、血液、肌肉、细胞组织及与其结合部在内的含有电阻和电容的阻抗。,说明:人体阻抗可等效为人体电阻与电容的并联,由于人体电容很小,工频条件下可忽略不计,所以人体阻抗可看作是人体电阻。,人体电阻主要包括人体内部电阻和皮肤电阻,而人体内部电阻是固定不变的,并与接触电压和外界条

36、件无关,约为500左右。皮肤电阻一般指手和脚的表面电阻,它随皮肤表面干湿程度及接触电压而变化。,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除皮肤厚薄的影响外,皮肤潮湿、多汗、有损伤或带有导电性粉尘等,都会降低人体电阻;接触面积加大、接触压力增加也会降低人体电阻。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见下表所示。,表35 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不同类型的人,皮肤电阻差异很大,因而使人体电阻差别很大。一般认为,人体电阻在10003000之间。此外,女子比男子人体电阻小,儿童比成人小,青年人比老年人小。,电压对人体电阻的影响,随着电压的升高,人体的电阻则相应降低。若接触高压电而发生触电时,则因皮肤破裂而使人体的电阻大为降低,此时,通过

37、人体的电流即随之增大。此外,接近高压电时,还有感应电流的影响,因而是很危险的。电压高低对人体的影响情况如表26所示。,表36 电压对人体的影响,三、触电事故规律,1.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3.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5.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触电事故多,6.不同行业触电事故不同,7.不同年龄段的人员触电事故不同,8.不同地域触电事故不同,四、触电救护,人体触电后会出现肌肉收缩,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跳停止等征象,表面上呈现昏迷不醒状态,此时并不是死亡,而是“假死”,如果立即急救,绝大多数的触电者是可以救活的。关键在于能否迅速使触电者

38、脱离电源,并及时、正确地施行救护。,1.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原则: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安全、有效的方法,让触电者脱离电源;但是必须注意,救护人员既要救人,又要保护自己。,2.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伤员的应急处置,神志清醒的伤员: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神志不清的伤员:就地仰面躺平,保持气道通畅,呼叫或轻拍其肩膀,需抢救的伤员: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用耳朵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指试颈动脉有无搏动,3.触电的急救措施,如果触电伤员的呼吸和

39、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照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即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心脏法,正确进行就地抢救。,(1)通畅气道,具体措施:清除伤员口内的异物,采用仰头抬下颌法,通畅气道。,(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a)清除伤员口内异物 (b)仰头抬颌法,具体步骤:,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用手捏住伤员的鼻翼,救护人员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定心跳已经停止,必须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

40、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c)救护人员向伤员吹气 (d)救护人员让伤员自由排气,(3)人工胸外按压法,具体步骤:,救护人员位于触电人一边,最好是跨跪在触电人的腰部,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心窝稍高一点的地方(掌根放在胸骨的下三分之一部位),中指指尖对准锁骨间凹陷处边缘, 如图(a)、(b)所示,另一只手压在那只手上,呈两手交叠状(对儿童可用一只手)。,救护人员找到触电人的正确压点,自上而下,垂直均衡地用力挤压,如图(c)、(d)所示,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注意用

41、力适当。,挤压后,掌根迅速放松(但手掌不要离开胸部),使触电人胸部自动复原, 心脏扩张,血液又回到心脏。,人工胸外按压法,胸外按压应匀速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反复进行。,注意,4.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1)按压吹气1分钟后,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情况的再判定。,(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时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3)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

42、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5.抢救过程中的移动、转院与伤员好转后的处理,(1)心肺复苏应坚持在现场就地进行,不可随意移动伤员。,(2)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或在其背部垫平硬宽木板,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坚持抢救。,(3)尽量创造条件,用塑料袋装入碎冰块作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露出眼睛,使其脑部温度降低,争取心肺脑完全复苏。,(4)如伤员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操作,但还要严密观察,随时准备再次抢救。,(5)初期恢复后,伤员会出现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动,应设法让其安静。,6.杆上或高处触电

43、急救,原则:救护人员必须确认触电者已脱离电源,且救护人员所涉及环境安全距离内无危险电源时,才能施救,同时注意防止高处坠落。争取及早在杆上或高处开始抢救;伤员脱离电源后,应将伤员俯卧在自己的安全带上,并注意保持其气道通畅,然后迅速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再进行抢救。为使抢救更为有效,应及早设法将伤员送至地面抢救。,触电急救八字方针,迅速 - 争分夺秒为触电者脱离电源;,就地 - 必须在现场就地抢救;,准确 - 心肺复苏法的动作要准确;,坚持 - 只要有 1% 的希望,就要尽 100% 的努力去抢救。,电烧伤,电流灼伤: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由电能转换成热能造成的伤害。,电弧烧伤:由弧光放

44、电造成的伤害。,直接电弧烧伤: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发生电弧,有电流流过人体的烧伤。,间接电弧烧伤:电弧发生在人体附近对人体的烧伤,包含熔化了的炽热金属溅出造成的烫伤。,返回,第四章 接触电击防护,1.绝缘,2.遮拦和阻挡物,3.电气间隙和安全距离,4.漏电保护装置,5.安全电压和电气隔离,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二、间接接触电击防护,1.IT系统,2.TT系统,3.TN系统,4.接地装置,为防止直接触及带电体,可采取绝缘、遮拦和阻挡物、电气间隙和安全距离、安全电压和安全电源、漏电保护等防护措施。,1.绝缘,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 。良好的绝缘是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触电事故的

45、重要措施。,(1) 绝缘材料 电工绝缘材料的电阻率一般在109m 以上;象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 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即绝缘材料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容许的最高工作温度分为若干级,称为耐热等级。,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2)绝缘破坏 电击穿:绝缘物在强电场作用下被破坏,丧失绝缘性能的现象。一般气体绝缘击穿后都能自行恢复绝缘性能,而固体绝缘击穿后不能恢复绝缘性能。,固体绝缘破坏的原因,击穿,其它,老化,热击穿:绝缘物在电压作用下,由于流过泄漏电流引起温度过分升高所致的击穿。,电化学击穿:由于游离、化学反应等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的击穿,在正常工作情况下,

46、绝缘物会因为逐渐老化而失去绝缘性能。,如腐蚀性气体、蒸气、潮气、粉尘、机械损伤等也会降低绝缘性能或导致破坏。,(3)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是衡量绝缘性能的基本指标。足够的绝缘电阻能把电气设备的泄漏电流限制在很小的范围,防止因漏电引起的触电事故。,几种主要线路和设备应当达到的绝缘电阻值:,吸收比:即从开始测量起60s的绝缘电阻R60对15s的绝缘电阻R15的比值。,注意:绝缘受潮后,R15比较接近R60;对于干燥的材料,R60比R15大的多。如一般没受潮的绝缘,吸收比应大于1.3,受潮或有局部缺陷的绝缘,吸收比接近于1。,2.阻挡物和遮拦,屏护:即采用遮拦、护罩、护盖、箱闸等屏护装置将带电体同外界隔

47、绝开来。,注意: 采用阻挡物保护时,对于设置的障碍必须防止:身体无意识的接近带电体;在正常工作中,无意识地触及运行中的带电设备。 开关电器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包绝缘,而需要屏护。 某些裸露的线路及高压设备必须采取屏护或其它防止接近的措施。 变配电设备应有完善的屏护措施。 凡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必须将屏护装置接地或接零。,3.电气间隙和安全距离,目的:防止人体触电,避免车辆或其它器具碰撞或过分接触带电体造成事故,防止火灾、过电压放电和各种短路事故以及操作方便等原因。 安全距离的大小决定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类型、安装方式等因素。,(1)线路间距,导线与地面或水面的最小距离(m),几种线路同杆架

48、设时,必须保证: (1)电力 线路在通讯线路上方,高压线路在低压线路上方。 (2)通讯线路与低压线路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5m;低压线路之间不得小于0.6m;低压线路与10KV高压线路之间不得小于1.2m;10KV高压线路之间不得小于0.8m。,另外,10KV接户线对地距离不应小于4.0m;低压接户线对地距离不应小于2.5m;低压接户线跨越通车街道时,对地距离不应小于6m;跨越通车困难的街道或人行道时,不应小于3.5m ;直埋电缆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 。,导线与建筑物的最小距离(m),导线与树木的最小距离(m),(2)设备间距,变配电设备的最小允许距离(mm),(3)检修间距,目的:防止

49、在检修工作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触及或接近带电体。 注意: 低压工作中,人体或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m; 高压无遮拦操作中,人体及其携带工具与带电体间的最小距离,10KV及以下不应小于0.7m;2035KV不应小于1.0m; 在线路上工作时,人体或所携带工具与邻近线路带电导线的最小距离,10KV以下不应小于1.0m;35KV不应小于2.5m。,4.漏电保护装置,低压配电线路的故障主要是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及接地故障。短路故障的短路电流很大,可用熔断器、断路器来自动切断;接地故障的接地电流相对较小,不能靠熔断器、断路器来自动切断,必须采用专门的装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CD)

50、:即利用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会产生剩余电流,从而利用这种剩余电流来切断故障线路或设备电源而保护电器,称为漏电保护器。,(1)漏电保护器的分类,按运行方式分:不需要辅助电源的RCD和需要辅助电源的RCD。 按安装形式分:固定安装和固定接线的RCD和带电缆的可移动使用的RCD。 按极数分:单极二线RCD、两极RCD、两极三线RCD;三级RCD、三极四线RCD、四极RCD。 按保护功能分:不带过载保护的RCD、带过载保护的RCD、带短路保护的RCD、带过载和短路保护的RCD。,按动作时间分:快速型RCD和延时型RCD。 按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可调性分: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可调的RCD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