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79105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静脉留置针适应症与并发症,1,浅静脉留置针的定义,静脉留置针又称为静脉套管针。它是由不锈钢的针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齐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2,小夹子,针柄,针尖,肝素帽,白色隔离塞,延长管,导管,留置针基本组成,小夹子,3,浅静脉留置针的种类有:,开放式留置针密闭式留置针安全型留置针防逆流留置针,4,临床上型号的选择:,流速,应用,1925ml/min,小儿/脆小血管,3336ml/min,输液,5565ml/min,输血,76105ml/min,手术室/急诊,头皮针,5#,7#,9#,12

2、#,规格,24G,22G,20G,18G,颜色,5,留置针适应范围,适用范围:输液时间长、输液量较多的患者老人、儿童、躁动不安的患者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危重的、手术的病人输全血或血液制品的患者需做糖耐量试验以及连续多次采集血标本的患者(内分泌)注入造影剂禁用范围:输入发疱剂药物胃肠外营养液pH值低于5高于9的液体或药物,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Osm/L的液体时禁用,6,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7,常见并发症概述,8,01,导管堵塞,9,一、常见并发症导管堵塞,导管堵塞是指血管内置导管部分或完全 堵塞,致使液体或药液的输注受阻或受限。最基本的2种类型是:血栓性导管堵塞非血栓性导管堵塞

3、,导管堵塞,10,临床表表现,不能抽回血,滴注停止,无法冲管,滴速减慢,流速一天天变慢,常见并发症导管堵塞,11,相关因素,胃肠外营养输注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技术-封管液种类、用量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血液凝结药物沉淀或脂肪乳沉积药物PH值变化,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12,导管堵塞预防,选择合适部位、血流丰富的血管选择合适功能的穿刺工具-防堵管留置针选择合适型号的穿刺工具,导管堵塞的预防,13,导管堵塞预防,选择合适正确的冲封管两种药物之间冲管用药后、输注血液或血制品以及输注TPN冲管输注速度减慢、抽血前后应冲管停止输液后需每6-8小时冲管1次执行脉冲-正压封管手法留置针保留3-5天,不超7天,导管

4、堵塞的预防,14,如清洗导管失败,需拔除导管。 患者教育,应遵照说明书清除导管阻塞,必要时遵 医嘱应用药物及负压方式清除导管阻塞。,可尝试推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如若阻力较大不可强行推注,以免将形成的血栓推入血流中。,解 读,导管堵塞的处理,15,导管堵塞的处理原则:1、静脉导管堵塞时,应分析堵塞原因,不应强行推注生理盐水。2、确认导管堵塞时,PVC应立即拔除,PICC、CVC、PORT应遵医嘱及时处理并记录。,导管堵塞的处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16,02,静脉炎,17,静脉壁内膜的炎症,一种进行性并发症。 类型:,化学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警惕:拔针后的静脉炎

5、, 以上任何 一种都有可能!,二、静脉炎概念,静 脉 炎,18,静脉呈条索状,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色条纹,红、肿、热、痛,滴速减慢,穿刺点出现脓性分泌物,常见并发症静脉炎,临床表表,19,20,病人状况:年龄、免疫、疾病、皮肤、营养、既往静脉穿刺状况液体和药物渗透压、pH值和种类,以及微粒输液装置导管的规格、长度和材料穿刺部位、留置时间穿刺者的导管置入知识和技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相关因素,血液稀释不充足:与输液速度有关(小静脉, 粗导管) 留置时间过长 消毒剂未干 刺激性药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冲管,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化学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22,化学性静脉炎预防,充分的血液稀释 首选合理选择输液工

6、具刺激性的药物输注后及时进 行冲管合理酸碱溶液稀释,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23,导管留置状态导管与穿刺点反复移动导管在关节部位过度或不合适的活动固定不良,在更换敷贴或延长管时引起导管移动过大的导管型号,细小静脉送管时绷皮技术不好,送导管速度过快微粒物质:玻璃碎屑、棉花、沉淀物、无法吸收的、未充分溶解的微粒物质,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24,机械性静脉炎预防,满足输液的前提下,选择最 细最小的导管避开关节部位穿刺稳定固定导管和输液管,减 少移动必要时可使用手臂固定托或 其它固定辅助工具,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25,操作者洗手不彻底无菌技术、观念不强(皮肤消毒、连接口消毒)皮肤消毒

7、/消毒剂使用不良;污染溶液(包装破损、效期)非密闭式固定,敷料污染潮湿穿刺技术不当:导管接触皮肤;多次穿刺,细菌性静脉炎的预防,细菌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26,细菌性静脉炎预防,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消毒程序密闭式固定避免二次穿刺,细菌性静脉炎的预防,27,反复穿刺使导管前端出现劈叉、毛刺、皱褶,形成微血栓静脉内膜划伤,形成微血栓,运动过度,血液回流形成血栓血压过高,导致血液回流形成血栓非正压封管,导致血栓形成未封管或封管保留时间超过标准,血栓性静脉炎的预防,血栓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28,血栓性静脉炎预防,熟练掌握操作技巧穿刺角度大,避免划伤血管 内膜穿刺后送管速度稍慢,避免刺破血 管后壁使用防堵管留

8、置针自动 正压封管,血栓性静脉炎的预防,29,老年人皮肤、组织松弛,拔针后不能马上愈合拔针后伤口没有及时处理造成感染最后一次输液后拔针前未冲管可能是前四种静脉炎的任何一种,拔针后静脉炎的预防,拔针后静脉炎的相关因素,30,拔针后静脉炎预防,满足输液的前提下,选择最 细最小的导管避免在关节部位穿刺拔针后及时进行消毒,覆盖 无菌敷料,提醒病人要防水老年人特别要注意伤口防护,拔针后静脉炎的预防,31,静脉炎预防,严格无菌操作,合理选择工具,合理留置时间,使用带有过滤装置的精密输液器,长期输液者有计划的更换输液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的一条血管反复穿刺,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32,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静脉炎

9、发生率应低于5或更低(INS标准),如果静脉炎的发生率高于5,应寻找原因并予以排除。,33,作用: 具有抗炎、促进水肿和血肿吸收,抑制血栓形成和生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受损组织再生的功能 可迅速缓解疼痛和压迫感 禁忌: 开放性伤口和破损的皮肤禁用,局部涂擦喜疗妥软膏,静脉炎处理,34,如意金黄散为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大黄、白芷、姜黄、天南星等。,作用: 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血管通透性、迅速恢复血管弹性等特点 尚可激活巨噬细胞,达到灭菌作用 除了单纯的收敛作用外,还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硬结型,静脉炎的处理,注意:开放性伤口和破损的皮肤禁用,35,03,药物的渗出/外渗,36,渗出/外

10、渗,输液渗出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非刺激性药液或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输液外渗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输入的发疱剂及刺激性药液或液体进入了周围组织。区别:外渗易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三、常见并发症渗出和外渗,37,没有症状,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2.5厘米,皮 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在2.5-15厘米之间, 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大于15厘米, 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 的疼痛,可能有麻木感,4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皮肤变色,有瘀伤,肿胀,水肿范围的 最

11、小处直径大于15厘米, 可凹性水肿,循环障碍,中度到重度的疼痛,任何容量的血液制品、刺激性或腐蚀性的液体渗出,0级,1级,2级,3级,药物外渗的分级,38,临 床 表 现,常见并发症渗出和外渗,39,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40,护士因素1、护士穿刺技术不过关2、护士巡视不及时3、血管选择不当,一个部位反复多次穿刺4、使用钢针进行输液5、穿刺部位在关节或骨突处6、一根静脉上长时间输液或使用注射泵7、留置针留置的时间过长8、外周静脉使用刺激性或发疱性药物9、PICC导管体内破损导致药液外渗10、交接班只观察输液是否通畅,不观察穿刺部位,41,病人因素1、小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在输液中

12、,小儿天生好动,难于固定,所以小儿外渗多于成人,严重外渗也多于成人。2、老年人由于行为功能减退,导致疼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容易引起注射针头移位,造成静脉输液外渗。3、患者输液时间过长或是挂水过程中如厕等。4、无法沟通的患者、昏迷患者。此类患者由于烦躁、感觉和知觉障碍,容易发生外渗。,42,药物原因1、 药物酸碱度(pH值)2、 药物渗透压3、 药物浓度(稀释程度)4、 药物毒性作用及变态反应,43,血管收缩药物: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高渗性溶液:20%甘露醇、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碳酸氢钠、悬浮红细胞、高渗盐水等。静脉高营养:脂肪乳、氨基酸、高浓度葡萄糖等。血管刺

13、激性药物:葡萄糖酸钙、氯化钙、 氯化钾、七叶皂甙钠 放射增强造影剂:碘海醇化疗药物:长春新碱、顺铂、表阿霉素、环磷酰胺等。,临床常致渗漏性损伤的药物种类,44,不同输液方式,外渗/渗出的发生率不同,75%外周钢针,20外周留置针,5深静脉,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工具因素正确的穿刺工具选择,导管的型号,导管的材质,45,1、由于穿刺次数增多,增加患者痛苦2、耽误危、急、重患者的抢救时间3、增加外渗几率,导致组织坏死4、易使血管内膜损伤,造成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形成5、增加护士工作量,易发生职业暴露6、最重要的是头皮钢针对血管的损伤是终身不可修复的,留置针替代头皮钢针 是中国临床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药

14、物外渗的相关因素,钢针的危害,46,不同输液时间与液体外渗发生率的关系,输液时间越长,外渗的发生率越高。有研究认为,同一静脉不能长时间、多次接受不同浓度、不同pH值、不同药物等理化因素的刺激。,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47,Company Logo,药物外渗的预防,药物外药物外渗重在预防,充分发挥静疗组作用,确保静脉输液安全,48,护理人员要求:1、用药前识别所输入药物的性质。2、提高穿刺成功率。3、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教。4、具有及时识别及处理药液外渗的专业技能。,药物外渗的预防,49,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持续刺激性药物治疗、TPN、pH值4.1或pH值9、渗透压 600 mOsm/L的液体及化疗药

15、物建议选用中心静脉导管(PICC、CVC、PORT)实施治疗。 如病人拒绝则应告知病人相关风险并签署拒绝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知情同意书,防范医疗纠纷。,50,如经外周静脉输注外渗高危药物,则注意:1)使用静脉留置针;2)选用弹性好、粗直、不易滑动的血管穿刺;3)除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外一般不宜下肢静脉给药;4)经常更换穿刺部位,切勿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5)如输注发疱剂或强刺激性药物,应尽量建立新的静脉 通道进行给药,且使用后不宜保留。6)经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禁止使用注射泵或输液泵7)静脉输液过程中,重视患者主诉,对于化疗药物的外 渗,不能只局限于肿胀这一外渗显著特征的观察,患 者只要主诉输液部

16、位有烧灼感或疼痛,不论局部是否 肿胀,都应立即停止用药,按外渗程度予以处理。,51,静脉输液药物外渗一经发现,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作出适当的处理。,原则:将创面局限,避免扩大损伤,输液外渗处理,52,一般药物外渗处理,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的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用50%硫酸镁或95%酒精湿敷,也可以用新鲜的马铃薯切成薄片贴敷外渗部位。如局部肿胀明显,可抬高患肢。,53,血管收缩药处理,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处理:立即用酚妥拉明5mg-10mg加生理盐水10ml15ml作局部环形封闭或采用酚妥拉明稀释液(生理盐水50ml加酚妥拉明40m

17、g)局部湿热敷(40左右),禁止冰敷。 原理:酚妥拉明能阻断 受体的兴奋作用,扩张血管,使周围血管痉挛解除,改善微循环。,54,甘露醇外渗处理,使用留置针静滴甘露醇时,应同时用75%-95%的酒精纱布湿敷上段血管,因酒精具有局部麻醉及止痛功效,因此可以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在使用甘露醇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静脉炎或外渗,应立即给予妥善处理。停止在该处继续输液,抬高患肢,外渗时应选择热湿敷。研究提示,在寒冷环境下,热湿(47)敷对甘露醇所致的局部组织损伤效果良好。用50 %硫酸镁液浸过的纱布局部湿敷,纱布稍大于组织肿胀面积,2 h 更换1 次。,55,造影剂外渗处理,用50%的硫酸镁局部湿冷敷,绝

18、对不能热敷,因热敷会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使血管内向外 渗出更多,肿胀更明显。马铃薯片外敷或康惠尔透明贴局部外贴;如肿胀明显,抬高患肢,促进局部静脉回流;,56,化疗药物外渗处理,1、如果病人诉输注部位疼痛,即使没有外渗现象,也应立即停止输液;2、用针筒尽量吸出局部外渗的残余药液;3、发疱性化疗药外渗,必须给予局部封闭;4、局部冰敷12-24小时,及时更换,注意观察,防冻伤(奥沙利铂除外);5、抬高注射部位肢体48小时,病人注意休息;6、24小时后局部可行红外线、超声波等理疗;7、使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软膏;8、避免外渗部位受压;,57,渗漏的好帮手,土豆片,喜疗妥,硫酸镁,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58

19、,喜疗妥,水晶胶体,富林蜜,可以有效地改善细小动脉以及微血管、毛细血管的痉挛。稳定细胞膜作用,有效的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喜疗妥软膏的有效成分是组织性肝磷脂,属粘多糖雷,具有抗凝、抗炎、抑制胶原纤维细胞增殖,促进透明质酸合成的作用。 康惠尔水晶胶体的作用原理为闭合性敷料形成低氧张力,可刺激释放巨噬细胞及白细胞介素,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为创面营造微酸性环境,凝胶特有的精氨酸是创面愈合最重要的氨基酸。,硫酸镁,喜疗妥,硫酸镁,水晶胶体,富林蜜,喜疗妥,硫酸镁,喜疗妥,硫酸镁,喜疗妥,硫酸镁,水晶胶体,富林蜜,喜疗妥,硫酸镁,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59,24小时内冷敷:可使神经末梢及细胞的敏感性降低,

20、 血管收缩, 减少药物吸收, 从而减少疼痛及对组织细胞的损害。24小时后热敷:局部温热敷可以加快外渗药物的吸收与分散,减轻药物外渗所致皮肤伤害。,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60,药物渗出与药物外渗处理原则,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应立即停止在原部位输液,抬高患肢,必要时通知医师及护士长,给予对症处理。观察渗出或外渗区域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变化及关节活动和患肢远端血运情况并记录并报护理不良事件,做好交接班追踪观察。,61,04,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62,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现并存在病原微生物的增长,可以是局部的、全身的,或两者兼有。类型: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四、常见

21、并发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全身感染症状同菌血症、败血症。,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硬、温度改变和渗出,常见并发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临床表表,64,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相关因素,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遵循不好 手卫生 皮肤消毒 输液装置系统(是否密闭) 药物的效期及包装破损 微生物污染导管,相关因素,65,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手卫生原则皮肤消毒准备定期检查静脉留置装置,注 意留置导管的通畅情况避免微生物污染导管加强观察及早发现感染征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66,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处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处理原则 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立

22、即停止输液,拔除PVC,暂时保留PICC、CVC、PORT,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67,一旦确定导管相关性感染,要遵医嘱拔除导管、重新置管。如怀疑输注液体发生污染,要遵医嘱送培养,如有导管相关感染的征象应通知医生。遵医嘱采集导管和外周静脉血标本做培养,以确定是否存在导管相关感染。,观察、评估、记录患者感染的临床表现 和严重程度。,解 读,遵医嘱给予局部药物外敷、湿热敷,或全身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处理,68,04,注意事项,69,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注意事项,注意事项,70,留置针封管的生理盐水量应根据导管的长度适当掌握。,对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同时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保护血管。,注意事项,注意事项,71,每次输液前先抽回血,再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如无回血,冲洗有阻力时,应考虑留置针导管堵管,此时应拔出静脉留置针,切记不能用注射器使劲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造成栓塞。,注意事项,注意事项,72,Thank You,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