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寄生虫药 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8081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寄生虫药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抗寄生虫药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抗寄生虫药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抗寄生虫药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抗寄生虫药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寄生虫药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寄生虫药 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寄生虫药,1,第一节 抗疟药 (antimalarial drugs),疟原虫主要种类1.恶性疟原虫 (恶性疟,多器官功能不全) 2.三日疟原虫 (三日疟) 3.间日疟原虫 (间日疟)4.卵形疟,良性疟,2,3,4,疟原虫生活史和各类抗疟药的作用部位,蚊体有性生殖,人体无性生殖,红细胞外期 (短潜伏期),红细胞外期(长潜伏期),子孢子,子孢子,迟发型,速发型,红细胞内期,配子体,病因性预防: 乙胺嘧啶,防止传播:伯氨喹(迟发型子孢子)控制症状: 氯喹奎宁甲氟喹 青蒿素病因性预防: 乙胺嘧啶(未成熟裂殖子),根治良性疟:伯氨喹,5,抗疟药的分类,1.主要作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 氯喹、奎宁、青蒿

2、素等2.主要作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药物 伯氨喹3.主要作用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药 乙胺嘧啶、磺胺类等耐药性: 恶性疟对氯喹、奎宁及乙胺嘧啶可产生耐药,且各药间有交叉耐药性。,6,常用抗疟药,一 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药物 (杀灭红内期) 氯喹(chloroquine)人工合成的4-氨喹啉类衍生物,7,氯喹,【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分布广,组织浓度高(肝、脾、肾、肺),被疟原虫侵袭的红细胞中浓度高,Vd大。t数天至数周50药物肝脏代谢,原形及代谢产物经肾排泄,8,氯喹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抗疟作用氯喹对间日疟、三日疟以及敏感的恶性疟原虫的红内期裂殖体有杀灭作用, 是控制症状的首选药。 高效、速效、长

3、效(24-48H症状消退,48-72H血中疟原虫消失)预防性抑制疟疾症状发作:1次/周对良性疟配子体有效,防止良性疟传播耐药性从体内排出药物增多和代谢加速,9,浓集于疟原虫体内升高虫体pH值,干扰代谢抑制血红素聚合(疟色素),溶解疟原虫细胞膜影响DNA复制与转录,抑制分裂繁殖,【抗疟机制】,10,氯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AR, 抗肠道外阿米巴病作用 阿米巴肝脓肿 其他作用:类风湿性关节炎,蝶形红斑狼疮【不良反应】1.治疗疟疾时,毒性小,仅有轻度头晕、头痛、胃肠不适和皮疹等,停药后迅速消失。2.与伯氨喹合用时不增加其毒性;3.视力障碍以及肝、肾损害(大剂量长疗程用药)。,11,奎宁(quinin

4、e),奎尼丁的左旋体【抗疟作用】 杀灭红内期裂殖体,控制症状,疗效不及氯喹; 对间日疟、三日疟配子体有效。【机制】与氯喹相仿,还可干扰疟原虫糖代谢【应用】:耐氯喹或耐多药的恶性疟,尤其是严重的脑型疟,不用于症状抑制性预防,12,奎宁,【不良反应】P4641.金鸡纳反应2.心血管反应3.特异质反应 少数恶性疟患者急性溶血4.子宫兴奋 孕妇忌用5.中枢神经抑制 有微弱的解热镇痛作用,也可引起头晕、精神不振等,13,甲氟喹(mefloquine)改变奎宁结构而得杀灭红细胞内期裂殖体,用于控制症状,生效较慢。单独或与长效磺胺和乙胺嘧啶合用,对耐多药恶性疟有一定疗效。半衰期较长(约30天),用于症状性预

5、防,一次/2周咯萘啶(malaridine) 我国研制,能杀灭红细胞内期裂殖体,对耐多药恶性疟有较强作用,不良反应小,14,青蒿素(artemisinin,qinhaosu),2011年拉斯克奖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其中的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15,【抗疟作用】 对红内期滋养体(早期和后期)有杀灭作用;速效 机制 自由基,干扰疟原虫表膜及线粒体功能;【临床应用】 治疗间日疟和恶性疟; 对耐氯喹虫株有良效; 抢救凶险的脑型疟有效 耐药性 与氯喹只有低度交叉耐药性,与伯氨喹合用可延缓耐药的发生【缺点】 复发

6、率高【不良反应】肝损害、胚胎毒性,16,二、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药物,伯氨喹(primaquine)【药理作用】对间日疟红外期和各种疟原虫的配子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临床应用】 与氯喹等合用,根治间日疟和控制疟疾传播最有效,17,伯氨喹,【不良反应】 毒性较大治疗量即可致头晕、恶心、呕吐、紫绀、腹痛等,停药后可消失。少数特异质者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本质是红细胞缺乏G-6-PD,18,三、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药,乙胺嘧啶(pyrimethamine)病因性预防的首选药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对恶性疟和间日疟某些虫株的原发性红外期有抑制作用(病因性预防),作用持久(t1/2

7、 95-118h);对红内期未成熟的裂殖体也有抑制作用,对已成熟的裂殖体无效能阻止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孢子增殖(控制传播)。【机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联合用药】磺胺类,19,乙胺嘧啶,【耐药性】耐氯喹恶性疟原虫对乙胺嘧啶-周效磺胺合剂有交叉耐药性【不良反应】 (治疗量不良反应轻微)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成人长期大量服用;治疗:甲酰四氢叶酸2.急性中毒 略带甜味,儿童误服 3.偶可致皮疹,20,抗疟药的合理应用,1 抗疟药的选择1)控制症状, 2)脑型疟, 3)耐氯喹的恶性疟, 4)休止期, 5)预防用药2 联合用药发作期:氯喹+伯氨喹休止期:乙胺嘧啶+伯氨喹,21,1.能引起金鸡纳反应的药物是

8、A. 乙胺嘧啶 B. 氯喹 C. 奎宁 D. 伯氨喹 E. 青蒿素 2.耐氯喹的脑型疟疾患者,宜选用 A. 伯氨喹 B. 周效磺胺 C. 二盐酸奎宁 D. 甲氟喹 E. 乙胺嘧啶3.控制疟疾发作的最佳药物是 A. 乙胺嘧啶 B. 氯喹 C. 奎宁 D. 伯氨喹4.进入疟区时,作为病因性预防疟疾的常规用药是 A. 氯喹 B. 青蒿素 C. 奎宁 D. 乙胺嘧啶 E. 伯氨喹 5.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是 A. 奎宁 B. 青蒿素 C. 乙胺嘧啶 D. 伯氨喹 E. 周效磺胺 6.伯氨喹引起特异质者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其原因是 A. 叶酸缺乏 B. 胃粘膜萎缩致“内因子”缺乏,影响VitB

9、12吸收 C. 肾近曲小管管周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D. 红细胞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E. 伯氨喹用量过大 7.对血液中疟原虫配子体无杀灭作用,但进入蚊体后可阻止孢子增殖的药物是 A. 磺胺嘧啶 B. 乙胺嘧啶 C. 甲氧苄啶() D. 氨甲喋呤E. 伯氨喹,22,第二节 抗阿米巴病药,23,24,阿米巴病: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人体引起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生活史 包括包囊和大小滋养体三个时期:包囊 小滋养体 包囊无症状排包囊者 二氯尼特、卤化喹啉类 大滋养体 阿米巴痢疾 甲替硝唑、(去氢)依米丁 肝、肺、脑等器官 肠外阿米巴病 氯喹,25,(一)肠内外抗阿米巴原虫药,甲硝唑(metron

10、idazole,灭滴灵)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抗厌氧菌作用抗阿米巴原虫 对大滋养体有直接杀灭作用,治疗急性阿米巴痢疾和肠外阿米巴病效果最好;对肠腔内阿米巴小滋养体、包囊无明显作用。抗滴虫作用 首选抗贾第鞭毛虫病 首选,26,依米丁(吐根碱)和去氢依米丁,对组织中的阿米巴滋养体有直接杀灭作用刺激性强,口服致呕,只作深部肌肉注射仅在急性阿米巴痢疾和肠外阿米巴病病情严重、甲硝唑疗效不佳时用胃肠反应,对心肌有严重毒性(住院监护),27,(二)肠内抗阿米巴原虫药,二氯尼特(diloxanide)有效杀灭肠腔内的小滋养体,最有效的杀包囊药应用:对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的排包囊者有良效;对急性阿米巴痢疾可肃

11、清肠腔内的小滋养体,预防复发;不良反应轻微巴龙霉素 直接杀灭阿米巴滋养体;抑制肠道菌群共生,28,(三)肠外抗阿米巴原虫药,氯喹杀灭阿米巴滋养体,口服后肝中浓度高而肠壁分布少,仅用于甲硝唑无效或禁忌的阿米巴肝炎或肝脓肿病人,肠内阿米巴病无效,29,阿米巴肝脓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据国内近10年的文献报告,该病的误诊率高达27%-64%,从发病至最后确诊的时间平均约70天,长者可达14个月甚至5年。患者可表现为从低热到高热的缓慢起病,也可表现为突发急腹症。误诊的病种达40余种,其中以肺脓肿、胆囊炎、胆石症并发感染或原发性肝癌较为多见,分别占16%-20%,此外还可能误诊为肝结核、结核性胸膜炎、黄疸型肝炎、脓毒症、溃疡病穿孔、细菌性肝脓肿等。,30,1简述甲硝唑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2. 简述氯喹抗疟疾的作用机制。3. 治疗急性阿米巴痢疾和肠外阿米巴病首选何药?若要根治阿米巴痢疾应加用何药?为什么?4. 氯喹为什么对阿米巴痢疾无效,而对阿米巴脓肿和肺脓肿有效?5. 为什么乙胺嘧啶与周效磺胺合用,能增强抗疟疗效?,思考题,31,谢谢!WLX-LISA126.COM,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