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药物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80841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精神药物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抗精神药物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抗精神药物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抗精神药物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抗精神药物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精神药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精神药物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精神药物,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健康教育小组,1,精神药物的概念 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精神活动的药物,分类:1.拟精神药物:使正常的精神活动变为异常,也称为致幻药。2.抗精神药物:使异常的精神活动变为正常,2,精神药物的概念 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精神活动的药物,抗精神药物分类 1、抗精神病药 2、抗抑郁药 3、心境稳定剂/抗躁狂药 4、抗焦虑药,3,一、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药 主要用于治疗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情感、行为障碍等严重的精神障碍,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控制躁狂发作,以其他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类精神障碍。,4,(一)分类,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阻断中枢多巴胺

2、D2 受体,在治疗中可产生锥体外系副反应和催乳素水平升高。代表药物为氯丙嗪、氟派啶醇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阻断5-HT2A和D2受体。治疗中较少产生锥体外系副反应和催乳素水平升高。代表药物为利培酮、奥氮平、齐拉西酮等。,5,(二) 临床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作用: 1、抗精神病作用,即抗幻觉、妄想作用(治疗阳性症状)和激活作用(治疗阴性症状) 2、非特异性镇静作用 3、预防疾病复发作用,6,1、适应证,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偏执性精神障碍,以及其他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7,2、禁忌证,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急性肝炎、严重肾病,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血液病、造血功

3、能不良、昏迷、抗精神病药物过敏等。老年人、孕妇、儿童慎用。,8,老年、儿童患者从小剂量开始,一般为成人剂量的1/3初始用药从一般小剂量开始,经过12周逐渐加至有效治疗剂量。首发病例、缓慢起病者维持治疗时间至少需25年,多次发病者终生服药。,3、应用原则,9,(三)不良反应与处理,锥体外系反应 体位性低血压 体重增加 过度镇静 胃肠道不良反应 尿潴留 白细胞减少症 恶性综合征(NMS),10,1、锥体外系反应,锥体外系反应是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约5070(1)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三主征:表现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肌强直)、运动缓慢或运动不能,严重者出现吞咽困难。处

4、理:采用减少药物剂量或加抗胆碱能药物如安坦。(2)急性肌张力障碍:挤眉弄眼,似做鬼脸,眼球向上凝视,四肢与躯干扭转性痉挛。处理:肌注东莨菪碱。(出现最早,常在治疗的最初几天)(3)静坐不能:轻者主观感受为心神不宁,重者出现来回走动、焦虑、易激惹。处理:口服心得安、安定等。()迟发性运动障碍:表现为口、舌、身体、四肢有不自主、有规律的刻板动作,如伴鬼脸、伸舌头、咀嚼动作、不停眨眼、手足耸动挥舞等。预防为主。,11,2、体位性低血压,突然改变体位时,出现头晕、眼花、心率加快、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可引起晕厥、摔伤。个别诱发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严重时可呈现休克症状。 处理:1、将患者平卧或头低脚高位

5、,松解领扣和裤带,短时即可恢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随时监测血压的变化。2、年老体弱患者,服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压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医生,严重或反复出现低血压者,遵医嘱减药或换药3、严重者通知医生采取急救措施,遵医嘱应用升压药,如去甲肾上腺素。禁用肾上腺素,因为肾上腺素可使 受体兴奋,血管扩张,使血液流向外周及脏脾,从而加重低血压反应4、患者意识恢复后,安抚患者,同时嘱咐患者变换体位时(起床、如厕),动作要缓慢,如感觉头晕,尽快平卧休息。,12,3、体重增加,大部分抗精神病药可能是由于药源性高催乳素血症引起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变,以及性腺、肾上腺激素分泌失调而引起体重增加。非典型药是由于药物直接作

6、用于进食有关的中枢神经受体而产生。处理:1.指导患者合理膳食,限制糖类脂肪类食物,摄食高纤维、低能量的食物和叶类蔬菜2.增加活动量,消耗体内热量3.消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对饮食及运动制定合理计划。,13,4、过度镇静,在开始使用镇静作用强的抗精神 病药物时,出现过度镇静作用,患者常出现思维、行为迟滞,乏力、嗜睡、注意力不易唤起等。 处理:轻者可不予处理,可逐渐适应或耐受。重者遵医嘱减药。,14,5、胃肠道不良反应,临表:口干、恶心、呕吐、食欲缺乏、上腹饱满、腹泻、便秘和麻痹性肠梗阻。 处理:多出现于服药初期,注意饮食,增加活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开塞露等通便药物。,15,6、尿潴留,具有抗胆碱能

7、药物能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抑制尿道括约肌松弛,引起尿潴留,发生于治疗初期。处理:1、鼓励患者尽力自行排尿,或采取物理方法诱导排尿。2、遵医嘱给予新斯的明1020mg口服,Tid。若无效,遵医嘱行导尿术。3、做好心理疏导,消除紧张情绪,4、密切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及时发现不适,记录处理情况。,16,7、白细胞减少症,周围血白细胞计数低于4109/L。氯氮平、氯丙嗪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症。多发生在治疗头两个月内,氯氮平是引起减少的最常见的药物。临表:乏力、倦怠、头昏、发热等全身症状。继发感染症状,如咽炎、肺炎、泌尿系感染。处理:监测血常规、预防 感染、给予升高白细胞的 药物,17,8、恶性综合症,主

8、要表现高热、意识障碍、震颤、肌强直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如心悸、出汗等。患者可伴发感染、心衰、休克而死亡。 处理:立即停止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给予支持治疗,给氧,物理降温,保持适当体位,防止发生压疮,预防感染,保证充足营养。早期发现,及时处理。,18,二 、抗抑郁药的应用,抗抑郁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间脑,特别是下丘脑,其次是边缘系统。用于治疗抑郁状态和预防抑郁障碍反复发作。部分抗抑郁剂对强迫、焦虑、惊恐发作、躯体化症状有效。,19,(一)分类,、三环类抗抑郁药:丙咪嗪、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四环类抗抑郁药:马普替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临床已较少使用):吗氯贝胺、选择性羟色胺再摄取抑制

9、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其他递质机制的抗抑郁药:米氮平,20,(二)临床应用,、适应证:适用于各类以抑郁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还可治疗焦虑症、惊恐发作、恐惧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神经性贪食等。氯米帕明可治疗强迫症。、禁忌证:严重心、肝、肾疾患禁用,孕妇尽量避免使用。,21,(三)不良反应及处理,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镇静作用 诱发癫痫 共济失调2、对消化系统的影响3、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5、对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22,(三)不良反应及处理,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镇静作用 诱发癫痫 共济失调处理:遵医嘱应用抗胆碱药可

10、对症治疗;建议患者在服药期间如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应避免从事驾驶、机器操作等任务。,23,(三)不良反应及处理,2、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恶心、厌食、消化不良、腹泻、便秘。处理:可饭后服药、小剂量起始可减轻上述 反应。,24,(三)不良反应及处理,3、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口干、便秘、瞳孔扩大、视物模糊、排尿困难。处理:1、药物知识宣教,随着机体对药物适应性的增加,躯体不适的感觉会逐渐减轻;2、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3、对症处理。,25,(三)不良反应及处理,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心电图异常。处理:检测血压、检查心电图,一经发现异常,立即遵医嘱减药或停药。,26,(

11、三)不良反应及处理,5、对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可出现轻微的乳腺胀满、溢乳,多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体重增加。,27,三、心境稳定剂,心境稳定剂既往成为抗躁狂药,除抗躁狂作用外,对双相情感障碍尚有稳定病情和预防复发的作用。主要包括锂盐(碳酸锂)和抗癫痫药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拉莫三嗪等。,28,(一) 碳酸锂,1、适应证:主要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的情感症状、冲动攻击行为。 2、禁忌证:肾衰竭、心力衰竭、急性心梗、室性期前收缩、重症肌无力、妊娠头3个月以及缺钠、限制饮食者禁用。,29,(一) 碳酸锂,3、应用原则 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饭后口服。由于锂盐的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十分相近,在

12、使用中要密切监测药物的副反应。急性期治疗血锂浓度0.81.2mmol/L,维持治疗0.40.8mmol/L,超过1.4mmol/L易产生中毒反应。重要提示:锂盐的不良反应与中毒之间并无截然分界线,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能就是锂中毒的前兆。,30,3、药物反应及处理,1、早期:疲乏、无力、嗜睡、恶心、呕吐、腹泻、手指震颤。 2、后期:多尿烦渴、呕吐腹泻、手指震颤、黏液性水肿、体重增加、甲状腺肿大。3、接近中毒:呕吐腹泻、构音不清、嗜睡呆滞、共济失调、肌张力高、意识障碍。4、重度中毒:呕吐腹泻、手粗颤、构音不清、嗜睡呆滞、共济失调、肌张力高、意识障碍、角弓反张、抽搐发作。处理:早期反应较轻,一般无需处理

13、,可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咸的食物,增加钠的摄入来促进锂的排泄;出现粗大震颤应立即停药;发现意识障碍时应立即停药,给予输液补充钠盐,加速锂盐的排泄,对症及支持治疗,严重者可做血液透析。,31,(二)丙戊酸钠,主要用于急性躁狂发作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和预防。对本药过敏者、严重肝肾疾病者、孕妇以及血液病者禁用。 不良反应:主要引起恶心和胃痉挛,镇静、体重增加、震颤以及脱发。处理:减药或继续治疗可减轻或消失。,32,四、抗焦虑药,抗焦虑药又称弱安定剂,对精神障碍患者无效,但有消除焦虑及紧张、稳定情绪、改善睡眠的作用,此外,尚有中枢性肌肉松弛、抗惊厥作用。长期使用可产生药物依赖,突然停药时可出现戒断症状

14、。,33,四、抗焦虑药,分类:1、苯二氮卓类: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阿普唑仑、 2、非苯二氮卓类:丁螺环酮,34,(一)苯二氮卓类,1、药理作用: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可减轻或消除紧张恐惧和焦虑情绪,大剂量可催眠,并具有很强的抗惊厥作用,有骨骼肌松弛作用。大剂量静脉注射时,可使心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减少,反射性地加快心率。,35,2、临床应用,(1)适应证:临床用于各种神经症、失眠症,伴有焦虑、紧张、失眠、激越的其他精神障碍,还可用于轻度抑郁、癫痫治疗和酒精急性戒断症状的替代治疗。(2)禁忌证:老年人、肝/肾衰竭者慎用,阻塞性呼吸疾病者、严重意识障碍者禁用。妊娠头三个月避免使用,哺乳期妇女避免

15、哺乳。,36,3、不良反应,(1)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头晕/眩晕、无力。(2)过量中毒:多引起嗜睡、血压降低、肌肉松弛、构音困难、心动过缓、兴奋躁动、昏迷等。(3)耐受性与依赖性:长期应用可产生依赖性,包括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突然中断药物,将引起戒断症状。,37,4、药物反应的处理,1、要避免滥用药,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同一种药物; 2、对长期、大量用药的患者,减药的速度应缓慢,突然停药会导致戒断症状。 3、服用抗焦虑药物的同时不能饮酒,因酒可加重其毒性反应。 4、苯二氮卓类药物可引起嗜睡、倦怠、乏力、头昏等不良反应,服用后不宜驾驶和进行高空作业。,38,(二) 常见问题,1、不依从行为 2、卫生/进食/如厕自理缺陷3、便秘4、睡眠形态改变5、有感染的危险6、有受外伤的危险7、焦虑8、知识缺乏9、有对自己、他人施行暴力行为的危险,39,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护士医生的要求服药,按时服药,不能擅自自行停药,改药,如因药物不良反应吞咽困难的患者应注意噎食,避免进食有骨头的食物,必要时要求护士喂食或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便秘患者应注意加强定时排便训练,多运动、多进食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尿潴留的患者应及时处理,给予诱导排尿,必要时给予导尿。体位性低血压、运动不能患者,患者活动或起床时动作要慢、多请求协助、防跌倒。服药后如有不适。立即告知值班医生或护士!,40,谢谢!,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