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科研育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582805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科研育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科研育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科研育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科研育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科研育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科研育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研育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完善科研体制机制,营造优良治学氛围,提升教师志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求真求实的科研作风,打造一批高水平科研育人队伍,建立教研一体、学研相济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回归大学根本职能的目标,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独立的研究能力、卓越的开拓能力、严谨务实的治学精神、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攻坚克难的探索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二、工作思路L科研队伍育人:优化科研环节和过程,完善科研评价标准,改进学术评价方法,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科研育人队伍,引导教师围绕教学搞科研,鼓励科研反哺教学,发挥教师队伍

2、科研育人主体作用。2 .科研成果育人:实现前沿科研成果科普化,将科研与教学相融合,建立科教联动机制,将人类社会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和学科科技创新成果融入教材、走进课堂,通过多渠道、多环节向学生传授。3 .科研精神育人:用制度管理和精神传承提升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水平,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踏实的治学精神,同时用科教榜样实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精神。4 .科研实践育人:创新平台建设,开放实验室,整合校内外科技资源,吸引和鼓励学生加入到科研活动中,引导学生在科研工作环境中开展参与式、互动式和研究式的学习,积累实践经验,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三、工作举措(

3、一)优化学校科研管理制度,明确科研育人功能,改进科研环节和程序,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全过程,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组建科斫团队的底线要求。L优化科研管理制度,高度重视对科研队伍政治方向的引领和意识形态的把关。利用自主科研项目,引导学校科学研究瞄准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树立研究人员科研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意识,鼓励科研人员凝练和产出好成果,并将成果积极孵化、转化运用到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升级改造中。(二)建立教研一体、学研相济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制定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计划。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统筹安排教学资源与科研资源,配套设计教学

4、大纲与科研计划。5 .进一步深化科教协同和产学研协同育人。面向国家发展战略、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探索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完善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与民航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6 .鼓励高水平教师将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开设学科前沿、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方法等全校性选修课,供全校学生选择。(三)建立科研育人激励机制,完善科研评价标准,改进学术评价方法,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标准和科研成果评价办法。7 .在学术评价方面强调科研育人,对标“双一流”的评价标准,建立分类评价体系,开展多元评价,注重标志性成果,与同行专家的业内评价相结合,在不同职业发

5、展阶段有不同评价导向。同时,通过健全人事人才机制,建立系统的人才评价体系、可进可出的聘任和激励机制。8 .激励高端成果,促进技术转化,鼓励学科交叉,强化协同创新;在各类科技奖励申报中,前置考核立德树人与师德师风情况,引导科研人员注重科教融合。(四)健全优秀成果评选推广机制,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9 .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加强优秀科技成果宣传,组织成果交易会、合作洽谈会、报刊、网站、橱窗、宣传栏等渠道或通过知识产权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科普工作日等活动加强对优秀成果的专题宣传报道,鼓励出版专著等向师生推广,并积极组织各类优秀成果

6、推荐申报各类奖项。10 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鼓励科研人员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五)构建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11 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制度化建设。构建全覆盖宣讲教育体系。针对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新上岗研究生导师、新入职教师和青年科技工作者等不同群体,量身打造针对性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宣讲教育活动。12 推进科研诚信教育进教材、进课堂。组织专家编写师生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规范及警示读本,让科研诚信教育入课本;在研究生中开设科研诚信公共选修课,使科研诚信教育入课堂。13 .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学术道德专门委员会负责受

7、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投诉或者举报,及时严肃地组织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调查和认定,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六)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搭建师生科研交流互动舞台,培养师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14 .建立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智库等各类创新平台向本科人才培养开放的长效机制,吸纳更多优秀学生参与科研工作,接受科研素养训练,将教师指导研究生所取得高水平学术成果、学科竞赛成果等纳入研究生教育绩效,促进科研资源向教学活动中集聚,将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七)推动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培育支持计划,制定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工作方案,引导师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和科研训练,及时掌握科技前沿动态,培养集体攻关、联合攻坚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15 .将“科研育人”作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设立的主要任务之一。通过项目实施培养学生理论结合项目的实际能力,激发学生科研实践潜能,教导学生养成家国情怀、使命担当、科研创新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