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关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的通知》.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582811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关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的通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关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的通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关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的通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2《关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的通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2《关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的通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关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的通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关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的通知》.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为落实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6号)和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补充耕地项目管理严格新增耕地核实认定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2)36号)关于实施补充耕地立项、验收、管护全程监管的规定,利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构建监管体系,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要求,部对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以下简称“新版系统”)。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实施补充耕地项目立项报备为加强补

2、充耕地项目立项选址管理,新版系统增加了补充耕地项目立项报备和坐标预查验功能,利用各类国土空间数据对计划新增耕地进行套合比对分析和逻辑性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不予报备。2022年10月后立项补充耕地项目,原则上应在立项批复后三个月内完成立项报备;2022年10月前立项补充耕地项目,各地可结合实际自主开展立项报备工作。补充耕地项目立项信息由县级填报、市级审核、省级复核。对其他部门组织实施的项目,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做好衔接,符合条件的项目可以纳入立项报备范围。(新增耕地备案信息见附件1)二、实行新增耕地先变更地类再验收报备补充耕地项目竣工后,新增耕地应通过日常变更机制报部核查,核查通过后按规定开展项

3、目验收和报备工作。为加强新增耕地报备与国土变更调查工作衔接,确保新增耕地“地、数、图”一致,部将利用国土变更调查、日常变更核查结果对报备新增耕地进行套合比对分析,未变更地类的新增耕地不予报备入库。补充耕地项目报部日常变更核查的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和举证信息,矢量数据为拟变更新增耕地图斑以及相关单独图层(mdb格式,DLTB图层属性字段参照年度变更调查地类图斑更新过程层,具体属性结构见附件2),举证信息为符合年度变更调查要求的举证成果包(DB格式)和补充耕地项目举证信息表(mdb格式)等,实地举证利用“国土调查云”平台开展。三、完善占补平衡指标核销与补充耕地项目出库机制为完善补充耕地项目日常管理机制

4、,突出监管重点,新版系统根据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入库时间和挂钩建设用地项目使用情况,按照指标先入库先使用的原则,自动建立补充耕地项目、占补平衡指标与建设用地项目的挂钩对应关系,实行占补平衡指标核销与补充耕地项目出库机制。占补平衡指标全部挂钩使用的补充耕地项目,自动退出补充耕地储备库。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占补平衡指标管理,严肃占补平衡指标挂钩使用,不得使用虚假建设用地项目挂钩占用占补平衡指标,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指标使用监管,从严控制解除指标挂钩。四、优化数据逻辑预检规则为从严新增耕地核定监管,新版系统全面启用了“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进一步完善了数据逻辑预检规则,增加湿地地类、城镇开发边

5、界与日常变更调查成果等作为限制性审查内容,将立项前地类检查、图数一致性检查容限设置由5%调整至1%,并与国土变更调查标准衔接,新增耕地图斑(田坎除外)面积低于400平方米的不予报备。(系统数据检查类别及容限设置表见附件3)五、严格补充耕地项目审核与监管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做好项目报备,不得上传涉密文件,不得弄虚作假,不得随意修改项目信息,确保报备信息规范、真实、准确。地(市)级、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按要求对县级报备补充耕地项目逐级、逐项目审核确认,形成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核定表(见附件4)并上传系统。部将进一步加强补充耕地项目监督检查,通过利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分析判读和实地

6、抽查等方式,对在库补充耕地项目开展抽查检查,对报备工作质量不高的地区通报批评,对新增耕地问题突出的地区严肃处理,必要时暂停补充耕地报备和使用。为加大补充耕地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补充耕地信息实行国家、省、市、县四级公开。补充耕地项目报备入库后,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利用新版系统补充耕地信息公开制作功能,组织开展信息公开内容制作及审核把关,报部公开同时,组织做好省、市、县公开工作,做到及时同步公开。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是利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加强补充耕地项目管理,严格新增耕地核实认定的重要监管平台。新版系统(V5.0版本)将于2022年11月18日正式上线,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准

7、确掌握新版系统应用要求,充分依托新版系统加强补充耕地项目报备与监管,不断规范和提升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工作。自然资源部办公厅2022年11月15日附件:1 .新增耕地备案信息2 .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图斑属性结构表3 .系统数据检查类别及容限设置表4 .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核定表新增耕地备案信息(-)立项阶段项目备案信息信息类别序号指标信息信息说明备注项目基本信息1项目类型指新增耕地项目的类型,包括土地整治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等。土地整治项目需备案立项和验收两个阶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指拆旧区复垦为耕地区域,新增耕地指增减相抵后节余部分,有关

8、情况需在备案时说明;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属于新占用和复垦新增耕地增减节余的,依照前述要求执行。2项目主管部门指项目管理的责任主体部门,包括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部门批复文件中明确的法人单位(承担单位)所属部门填写;社会资本项目填写批复立项部门。3项目名称指补充耕地项目名称,需严格按照有关部门批复文件中的项目名称填写。项目名称具有唯一性,如新的项目名称与此前已报备项目名称一致,将不能报备录入。4项目立项批复文件上传项目立项批复文件扫描件,包括项目立项文件和变更文件。项目立项批复日期可填写项目立项批复、项目计划任务和预算批复文件的日期;如项目立项后有变更,以变更文件为准。当项目

9、新增耕地来源为林地的,需在上传立项批复文件入口上传有林草部门参与的论证意见。上传PDF格式扫描件。5计划实施地块现状影像利用统一的外业核查软件逐地块实时定位拍摄立项后、动工前土地利用现状照片并上传系统。同时,根据项目实施前按规定制作的标识计划新增耕地地块位置和项目区范围、符合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保密规定的高清影像图(覆盖范围不超过25平方公里),分割制作并转换形成影像照片图集(PDF格式)后上传系统。信息类别序号指标信息信息说明备注计划补充耕地信息6项目区坐标上传项目计划建设区拐点位置坐标。上传坐标。7补充耕地坐标上传计划新增耕地地块拐点位置坐标;如涉及提质改造,还需上传计划提质改造地块拐点位置坐

10、标。提质改造图斑分为三种类型,“提质”表示仅提升耕地质量,未新增水田;“改造”表示质量未变化,地类由旱地或水浇地变为水田;“提质改造”表示既提升了耕地质量,地类也发生了变化,由旱地或水浇地变为水田。上传坐标。8计划新增指标计划新增数量指标为项目计划新增耕地面积,计划新增水田指标为项目计划新增水田面积与计划改造水田面积之和。单位为公顷,保留小数点后4位。注:项目立项备案编号、项目所在地、填报人员等信息由系统自动生成。(二)验收阶段项目备案信息信息类别序号指标信息信息说明备注补充耕地验收信息1项目验收批复文件上传项目验收批复文件扫描件。上传PDF格式扫描件。2项目竣工验收组负责人填写项目竣工验收组

11、负责人和所在工作单位。3项目建设总规模(公顷)指项目区实际建设范围总面积,依据项目验收批复文件或行政部门批准的相关文件填写,单位为公顷,保留小数点后4位。项目区范围限定在动工范围,不含不动工区域。4验收净增耕地面积(公顷)指项目竣工验收后增加的耕地面积,减去项目实施中占用的原有耕地面积而计算出的净增加耕地面积,依据项目验收批复文件填写,单位为公顷,保留小数点后4位。5验收净增水田面积(公顷)指项目竣工验收后由非耕地变为水田的面积,减去项目实施中占用的原有水田面积而计算出的净增水田面积(不含由旱地或水浇地改造为水田的面积),依据项目验收批复文件填写,单位为公顷,保留小数点后4位。6验收补充耕地平

12、均质量等别指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28407-2012),项目竣工验收时评定的补充耕地平均质量等别,采用面积等别加权平均计算,依据项目验收批复文件填写,保留小数点后1位。7验收提质改造耕地面积(公顷)指项目验收提质改造(含由旱地或水浇地改造为水田及地类未发生变化仅提升耕地质量等别)的耕地面积,依据项目验收批复文件填写,单位为公顷,保留小数点后4位。8验收提质改造水田面积(公顷)指项目验收的由旱地或水浇地改造为水田的耕地面积(不含在原有水田上仅提升耕地质量等别的面积),依据项目睑收批复文件填写,单位为公顷,保留小数点后4位。9验收提质改造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依据项目验收批复文件分别填写项目实

13、施前和实施后耕地平均质量等别,采用面积等别加权平均计算,保留小数点后1位。10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上传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盖章扫描件。若提质改造耕地质量等别提高2个等及以上,需提供耕地质量等别评定专家论证意见(含专家签字表)。上传PDF格式扫描件。信息类别序号指标信息信息说明备注补充耕地验收信息11新增耕地核定表按照通知要求填写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核定表,并经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盖章后扫描上传。上传PDF格式扫描件。12补充耕地现状影像利用统一的外业核查软件逐地块实时定位拍摄反映验收后补充耕地(含提质改造地块)利用现状照片并上传系统。同时,根据项目竣工后按规定制作的标识新增耕地地块位

14、置和项目区范围、符合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保密规定的高清影像图(覆盖范围不超过25平方公里),分割制作并转换形成影像照片图集(PDF格式)后上传系统。补充耕地入库信息13净增耕地面积(公顷)按照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核定表中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最终核实“认定净增耕地面积进行填写,单位为公顷,保留小数点后4位。14净增水田面积(公顷)按照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核定表中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最终核实“认定净增水田面积”进行填写,单位为公顷,保留小数点后4位。15补充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按照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核定表中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最终核实认定的等别进行填写,保留小数点后1位。16提质改造耕地面积(公顷)按照

15、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核定表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最终核实“认定提质改造耕地面积”进行填写,单位为公顷,保留小数点后4位。17提质改造水田面积(公顷)按照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核定表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最终核实“认定提质改造水田面积”进行填写,单位为公顷,保留小数点后4位。18提质改造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按照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核定表中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最终核实认定的等别进行填写,保留小数点后1位。19补充耕地坐标信息包括项目区坐标、实际补充耕地坐标、实际提质改造地块坐标,由系统自动导入项目立项阶段项目区坐标信息,如实施时有变更可据实修改。提质改造图斑分为三种类型,“提质”表示仅提升耕地质量,未新增水

16、田;“改造”表示质量未变化,地类由旱地或水浇地变为水田;“提质改造”表示既提升了耕地质量,地类也发生了变化,由旱地或水浇地变为水田。上传坐标。注:项目验收备案编号、验收新增耕地指标、入库新增耕地指标由系统自动生成。补充耕地项口新增耕地图斑属性结构表序号字段名曾字段代号1项目名称XMMC2标识马BSM3变更行为BGXW4图斑变更面积TBBGMJ5变更前图斑标识码BGQTBBSM6变更前图斑编号BGQTBBH7变更前地类编码BGQDLBM-变更前地类名称BGQDLMC9变更前权属性质BCiQQSXZ10变更前权属单位代马Bgqqsdwdm11变更前权属单位名称Bgqqsdwmc12变更前坐落单位代

17、码Bgqzldwdm13变更前坐落单位名称Bgqzldwmc14变更前扣除地类编码BGQKCDLBM15变更前扣除系数BGQKCXS16变更前扣除面枳BGQKeMJ17变更前图斑地类面积BgqtbdlmjIS变更前耕地类型BGQGDLX19变更前耕地坡度级别Bgqgdpdjb20变更前线状地物宽度Bgqxzdwkd2!变更前图斑细化代招Bgqtbxhdm22变更前图斑细化名称Bgqtbxhmc23变更前种植属性代号Bgqzzsxdm24变更前种植属性名称Bgqzzsxmc25变更前拼地等别BGQGDDB26变更前飞入地标识Bgqfrdbs27变更前城镇村寓性可Bgqczcsxm28变更前描述说

18、明BGQMSSM29变更前海岛名称Bgqhdmc30变更后图斑标识码BC;HTBBSM序号字及名称字及代玛31变更后图斑编号BGHTBBH32变更后地类编马BGHDLBm33变更后地类名称BGHDLMc34变更后权槁性质BOHQSxz35变更后权属单位代驾Bghqsdwdm36变更后权属单位名称Bghqsdwmc37变更后坐落单位代码Bghzldwdm38变更后坐落单位名称BGHZLDUrMC39变更后扣除地类编码Bghkcdlbm40变更后扣除系数Bghkcxs41变更后扣除面积Bghkcmj42变更后图斑地类面积Bghtbdlmj43变更后耕地类型BGHGDLX44变更后耕地坡度级别Bgh

19、gdpdjb45变更后线状地物宽度Bghxzdwkd46变更后图斑细化代码Bghtbxhdm47变更后图斑细化名称Bghtbxhmc48变更后种植属性代驾Bghzzsxdm49变更后种植属性名称Bghzzsxmc50变更后耕地等别BGHGDDB51变更后飞入地标识Bghfrdbs52变更后城穗村属性码Bghczcsxm53变更后描述说明BGHMSSM54变更后海岛名称Bghhdmc55行政区调整类型XZQTZLX56更新时间GXSJ系统数据检查类别及容限设置表序号限制类别加则类型规则内容单位容限设置备注1等误类立项前地类检查2020年1月1日前立项项目:将报备新党耕地坐标套合比对2009年土地

20、利用现状及立项前最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得出新增耕地范围内各地类数据,如报备新增将地面积套合出的2009年非耕地类面积(即非“耕地+可调整地类”)时.认定错误.备窠图斑类型为田坎(TK)的,不做此项检查.将报备由旱地或水浇地改造为水田的坐标套合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及立项前最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存在水田地类的,认定错误;无提质改造水田面积的,不做此项检查.公顷1%列为错误类检查的,系统检查不予通过,需修改.22020年1月1日(含)后立项项目:将报备新增耕地坐标套合比对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三调”统一时点及以此为基础的立项前最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得出新增耕地范围内各地类数据,如报备新增耕地面

21、积套合出的“三调“非耕地类面积(即非“耕地”)时,认定错误.备案图斑类型为田坎(TK)的,不做此项检查将报备由旱地或水浇地改造为水田的坐标套合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三调”统一时点及以此为基础的立项前最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存在水田地类的,认定错误;无提质改造水田面积的,不做此项检查.公顷1%3与变更调查地类一致性检查将报备新增粉地坐标套合国土变更调查.日常变更核查成果,存在非耕地地类的,认定错误;报备新增水田地块范围存在翡水田地类的,认定错误.公顷1%4图斑面积检查新增耕地图斑(田坎除外)面积小于400平米的,认定错误.公顷0.04公顷525度以上地形检查将报备新增粉地坐标套合三调”坡度图,

22、存在25度以上地形重叠,认定错误.(三调耕地图斑属性备注为梯田的除外)公顷0.04公顷6图数一致检查(立项和验收阶段均做此项检查)报备的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坐标图形面积,认定错误;公顷1%报备的新增水田面积新增水田坐标图形面积,认定错误;公顷1%报备的提质改造耕地面积提质改造耕地坐标图形面积,认定错误;公顷1%报备的提质改造水田面积提质改造水田坐标图形面积,认定错误;公顷1%报备的建设总规模项目区坐标图形面积,认定错误.公顷5%JLjL序号限制类别规则类型规则内容单位容限设置备注7错误类新增耕地重叠检查揩报备的新增耕地坐标套合此前已报备入库的新增糖地坐标,存在重叠的,认定错误.公境0.5%列为

23、错谀类检查的,系统检查不予通过,雷修改.8不稳定耕地检查12020年1月I日后立项项目,将报备的新增耕地坐标套合“二调”不稳定耕地中林区、牧区耕地范围和“三调”标注的林区、牧区耕地范围,以及国家下发的河流湖泊岸线及最高水位线范围(黄河灌区采用嫩滩范围),存在重叠的,认定错误.公顷0.5%9自然保护区重叠检查将报备新增耕地坐标套合自然保护区范围,存在重叠的,认定错误.公顷0.5%IO生态保护红线rr-1-将报备新增耕地坐标套合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存在重叠的,认定错误.公顷0.5%11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坐标检查将报备在系统中的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坐标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系统拆旧区坐标套合比对,如增减挂钩

24、节余指标坐标不在拆旧区范围内,认定错误.公顷0.5%12湿地或叠检查将报备新瑞桥地坐标套合湿地范图(红树林地、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沼泽草地、沿海源涂、内陆滩涂、其他沼泽地),存在重叠的,认定错误.公顷0.5%13国有重点林区重如.耨报备新增耕地坐标套合部掌握的国有重点林区范围,存在重叠的,认定错误.公顷0.5%14城镇开发边界重叠检查将报备新增耕地坐标套合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缜开发边界,存在竟叠的,认定错误.公顷0.5%1警示美耕地质量检查将报备新增耕地坐标套合全国最新年度耕地质量等别变更调查成果,报备新增粉地质量等别与套合结果存在差异的,系统予以提醒.等1列为警示类检查工,进二赢实.2建设用

25、地重叠检查将报备新增耕地坐标套合建设用地审批数据,存在重叠的,系统予以提醒.公顷0.5%3采矿权重要检查将报备新增耕地坐标套合采矿权范围,存在重叠的,系统予以提醒.公顷0.5%4项目重叠检查将报备新增耕地坐标套合此前已报备入库土地整治项目范围,存在重直的,系统予以提醒.公顷0.5%5验收后地类检查2020年1月1日前验收项目的新增耕地坐标套合“三调”统一时点成果,存在“三调”非耕地类的,系统予以提醒.公顷0.04公顷6不稳定耕地检查2将报备新增耕地坐标套合“三调”标注的沙荒耕地、石漠化耕地,存在重叠的,系统予以提醒.公顷0.5%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核定表填报时间:单位:公顷备案项目基本信息项目

26、名称验收备案编号项目所在县(市、区)是否完成国土变更调查是口已纳入年度变更口已通过日常变更口否新增耕地来源农用地建设用地其中:田坎未利用地独立图斑信息(非田坎)净增耕地面积其中净增水田面积提质改造耕地面积其中提质改造水田面积(1)(2)(3)(4)田坎信息实施前整治区域田坎实测面积A实施前整治区域田坎实测系数验收后整治区域田坎实测面积B验收后整治区域田坎实测系数田坎产生的净增耕地面积(5)=A-B其中净增水田面积(6)县级主管部门确认情况项目净增耕地面积其中净增水田面积提质改造耕地面积其中提质改造水田面积(7)=(1)+(5)(8)=(2)+(6)(3)(4)项目新增水田面积(9)=(4)+(

27、8)新增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提质改造前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提质改造后耕地平均质量等别经会同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对该项目进行初验和新增耕地认定,L项目选址符合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生态保护等规定要求;2.新增耕地来源图斑(含田坎)已进行实测落图,位置准确,来源清晰;3.已根据项目立项和验收资料,结合项目实施前、竣工后土地利用现状图和高清正射影像,通过内外业逐地块核实新增耕地位置、地类、面积(田坎新增耕地面积为实测田坎净减少面积)、种植现状,并核减不符合要求新增耕地;4.已按要求制作项目实施前、竣工后标识项目实施区域和新增耕地地块位置的高清正射影像图;5.已按规定评定新增耕地质量;6.(其他审查意见)。该项目

28、补充耕地经县级初审合格,申请进行市级审核。(参考示例)(县级主管部门盖章)年月日市级主管部门审核意见核减净增耕地面积其中核减净增水田面积核减提质改造耕地面积其中核减提质改造水田面积认定净增耕地面积其中认定净增水田面积认定提质改造耕地面积其中认定提质改造水田面积认定项目新增水田面积新增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提质改造前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提质改造后耕地平均质量等别经组织相关部门对该项目进行验收和新增耕地审核:1.已根据项目立项、验收资料和县级初审意见,结合国土变更调查数据以及项目实施前、后土地利用现状图和高清正射影像,通过内外业全面核实新增耕地位置、地类、面积、质量和种植现状,并核减不符合要求新增耕地;2.

29、(其他审查意见)。审查认为:该项目补充耕地经市级审核合格,申请进行省级复核。(参考示例)(市级主管部门盖章)年月日省级主管部门复核意见核减净增耕地面积其中核减净增水田面积核减提质改造耕地面积其中核减提质改造水田面积认定净增耕地面积其中认定净增水田面积认定提质改造耕地面积其中认定提质改造水田面积认定项目新增水田面积新增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提质改造前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提质改造后耕地平均质量等别经组织对该项目进行新增耕地复核:1.已根据项目立项、验收资料和县级初审、市级审核意见,结合国土变更调查数据以及项目实施前、后土地利用现状图和高清正射影像,通过内外业全面核实新增耕地位置、地类、面积、质量和种植现状,并核减不符合要求新增耕地;2.(其他审查意见)。审查认为:该项目补充耕地经省级复核合格,同意入库。(参考示例)(省级主管部门盖章)年月日注:1.净增耕地面积二项目竣工验收后增加的耕地面积-项目实施中占用的原有耕地面积。2.省级复核认定面积不超过市级审核认定面积,市级审核认定面积不超过县级确认面积。3.本通知印发后验收的项目均要填报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核定表,经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分别出具意见并盖章,作为补充耕地项目管理材料留存,在报备入库时需扫描上传至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新增耕地核定表”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