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582875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一、学生分析本班共有学生55人。其中男生3人,女生25人。他们经过前几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微小世界、地球的运动、工具与技术、能量、四个大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

2、表象及内部结构、物体与物体的运动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概念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微小世界单元引导学生从放大镜开始,认识一些微生物,从微观处揭示生命世界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将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结合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地球的运动认识白天黑夜产生的原因,四季的更替日食和月食的产生让你产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产生探究问题的意识,通过对运动与静止现象的观察、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等活动,理

3、解静止与运动相对性的道理;工具与技术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和使用的技术,使学生明白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工具和技术的进步;能量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形式,明白节约能源的重要性,通过实验验证电能和磁能的互相转换,懂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含义。三、总体教学目标(一)科学态度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二)科学概念与科学探

4、究1 .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中的一类。2 .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3 .观察生活中运动静止相对性的事例,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表示距离和实践的关系,直到物体运动需要的位置、方向和快慢等(三)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2 .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3.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四、教学

5、重点、难点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病毒与生命健康、物质的运动等。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如根据发霉馒头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

6、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五、教学措施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六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或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

7、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六、教学进度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备注1第一单元1.放大镜11第一单元2.怎样放得更大12第一单元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2第一单元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3第一单元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13第一单元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14第一单元7.微生物与健康14第二单元1.我们的地球模型15第二单元2.昼夜交替现象15第二单元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16第二单元4.谁先迎来黎明16第二单元5.影长的四季变化17第二单元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17第二单元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18第三单元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18第三单元2.斜面19第三单元3.不简单的杠杆19第三单元4.改变运输的车轮110第三单元5,灵活巧妙的剪刀110第三单元6.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111第三单元7.信息的交流传播111第四单元1.各种形式的能量112第四单元2.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112第四单元3.电和磁113第四单元4.电能和磁能113第四单元5.电磁铁114第四单元6.神奇的小电动机114第四单元7.能量从哪里来115综合复习216期末测试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