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内河防汛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583577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内河防汛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内河防汛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内河防汛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内河防汛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内河防汛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内河防汛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内河防汛工作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年内河防汛工作方案为有效抗御洪涝灾害,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开展防汛工作,按照上级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继续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主动防范、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各项防汛准备,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涝灾害损失,为全县经济社会稳步、快速发展提供基本保障。(二)总体目标确保全县在规定的防洪标准内,防洪河道堤防不决口,除涝河道不漫溢,田间沟渠不阻水,交通干线正常运行,企业正常生产,群众正常生活。二、主要任务(一)骨干河道防汛Lxxx渠。XX渠在我县境内长60公里,为我县内河防汛的重点。沿渠的乡(

2、镇)、办事处要认真落实防汛分工责任制,各个交通路口、排水涵洞、提排灌站、堤防薄弱地段,必须备足土牛和抢险料物,并实行专人管护。按照防洪设计标准,天然文岩渠大车警戒水位(黄海高程,下同)为64.91m,保证水位为65.91m。当大车水位达到64.91m,孟岗桥水位达到64.50m,桑园桥水位达到64.00m,赵堤桥水位达到63.50m,孙庄桥水位达到63.40m,其他地段水位距右堤顶0.8m时,沿渠乡、村的防汛抢险队伍要上堤巡查,每公里堤防要有5人防守;达到保证水位时,每公里要有10人防守;超过保证水位时,每公里要有20人防守。出现险情,要及时上报处理,做到水涨堤高,保证不决口、不漫溢。2.xx

3、河。XX河担负着上游涝水的北排任务,当裴固闸闸前水位达到67.00m,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大功河北排时,常村镇要加强对河道堤防的巡查防守,密切关注水情、工情,保证下泄30m3s情况下的堤防安全。(二)内涝排除根据我县当前排涝工程设计和建设标准,要求在连续3日降雨20Omm时,涝水及时排,沟渠不漫溢,耕地不受淹。要根据天然文岩渠和金堤河两个流域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排除内涝。黄河滩区的排水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天然文岩渠右堤以东的涝水,要抓紧在上游客水到来之前,通过涵洞自流抢排;二是天然文岩渠水位壅高不能自排时,要迅速关闭堵复涵洞,防止渠水倒流;三是滩区生产堤以东的涝水,不经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同意,不

4、得向西排放,以防涝灾扩大转移。XXX沟及其支流是我县主要排水河道,要强化汛期管理和巡查。同时,丁栾沟、文明渠也是引、蓄水的主要河道,为防止旱涝急转,造成内涝灾害,当地乡(镇)、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在主汛期要慎重引水,有度蓄水,小屋闸、肖官桥闸、聂店闸、满村闸、王寨闸等要根据水情,及时启闭;二是在遭受大暴雨侵袭时,要关闭引黄闸门,开启蓄水闸门,使涝水尽快下泄;三是出现内涝要组织疏浚田间沟渠,使田间积水尽快排出;四是出现较大内涝时,所有河道只能疏,不能堵,防止人为扩大灾情,并对死洼地区要积极组织抽排,努力把涝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三)涵闸等水利设施的管护各水管单位要对所有闸门进行全

5、面检修,对启闭机械进行试车和保养,保证启闭灵活。对重要水闸,防守抢险实行属地负责,其中冯楼引水闸由芦岗乡负责;左寨引水闸由恼里镇负责;大功一干、二干、三干渠首闸由常村镇负责,排房闸、杜村闸、苏寨闸、何寨闸由南蒲办事处负责;王寨闸由丁栾镇负责;满村闸由满村镇负责;肖官桥闸、小屋闸由张三寨镇负责;青岗闸、小屯闸由樊相镇负责;聂店闸由蒲北办事处负责。以上水闸要成立10100人的护闸队,明确专人负责。出现大汛时,护闸队要立刻上岗防守,保证闸体安全。在汛期,所有闸门归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调度,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启闭。在汛前,各乡(镇)、办事处要把机(电)井、桥涵的维护作为防汛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机

6、(电)井、桥涵等设施要进行维修或加固。(四)行业防汛各级各部门都要落实防汛措施,尤其是交通运输、粮食、教育体育、通信、电力等部门要根据实际,制定本行业的防汛方案,对影响安全度汛的设施要抓紧整修,确保在防洪标准内安全生产和运行。(五)防旱抗旱坚持防汛抗旱并举,积极推进“两个转变”(即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和由以农业抗旱为主向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全面主动抗旱转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加强对洪涝和干旱灾害的预测分析,科学合理地管理和调配水资源,在保证防汛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需求。在抗旱中,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和抗旱新技术,充分发挥政府及抗旱服务组织的作用,确保抗旱夺丰收

7、。三、主要措施和要求(一)抓紧调整各级防汛机构,尽快开展工作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了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并对指挥部责任分工进行了调整。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设3个办公室: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黄河防汛办公室、城区防汛办公室。各乡(镇)、办事处和各行业、企事业单位要立即建立和调整防汛指挥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做好辖区内、系统内的防汛工作。新任领导要尽快熟悉防汛工作,切实担当起防汛工作重任,正确进行防汛抢险决策指挥。各级防汛指挥机构都要建立系统完善的防汛工作制度,并认真履行职责,严明工作纪律,准确掌握气象状况和汛情、工情变化。遇超标准洪水时,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并动员社会一切力量,采取一切有效措施

8、,努力搞好抗洪抢险工作,确保安全度汛。从6月1日9月30日,要坚持24小时值班,保证信息上传下达和政令畅通。(二)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实行行政首长总体负责,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是搞好防汛工作的关键。各级领导要迅速上岗到位,积极开展工作。各防汛责任人都要对分管的防汛任务、防御措施及存在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各防汛指挥办事机构要加强防汛值班,及时准确地掌握、分析、通报雨情、水情、汛情及工情变化,为各级领导指挥防汛抢险当好参谋。县发改、财政、交通运输、水利、气象、民政、电力、卫生、新闻宣传等部门要按照XX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切实履行防汛职责。(三)抓

9、紧进行度汛检查,做好清淤、清障工作各乡(镇)、办事处要在前期检查的基础上,再次组织人员对重点防洪排涝工程进行认真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分类排队、登记造册、研究措施、限期处理,确保河道工程完整和正常运行。有关部门和行业,都要按照职责分工,全面搞好汛前检查。当前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1 .天然文岩渠右堤部分涵闸年久失修,浇地暗管较多,大汛期间易出现倒灌险情,需进行维修或遇水堵复。2 .在建济东高速堵河问题。济东高速施工便道堵塞了沿线的文明渠、唐满沟、丁栾沟等多条骨干河道,造成河道断面缩小,直接影响防洪除涝,当地乡(镇)政府、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督促施工单位(宏力集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10、,遇大汛彻底清除阻水障碍,确保度汛安全。3 .随着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部分跨河建筑物由于原建标准低,年久失修,出现损毁,直接影响涝水排泄。建筑物施工中,个别工程留有土坝尾工,责任单位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在汛前彻底清除。(四)加强抢险队伍建设,认真落实防汛料物各防汛指挥机构必须抓好防汛抢险队伍的组建工作,XX集团(200人)、XX集团(IOO人)要抓好骨干抢险队伍的组建及培训演练工作。各乡(镇)、办事处和村要组织以青壮劳力为骨干的抢险队、护闸队,建立起高素质的防汛抢险队伍,保证抢险时拉得出、抢得上、守得住。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按照防汛物资筹备、管理和使用办法,分层次

11、、多渠道,备全备足防汛抢险和救护物资。防汛物资要登记造册,实行专库、专人管理,并制定调运管理办法,严格调运程序。紧急情况下,有关部门储备的物资必须服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调用。群众筹备的梢秸料、编织袋等,采取“号料登记、备而不集”的办法进行储备。(五)加强通信设备检修和雨情、汛情测报工作通信部门要对通信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出现故障要立即抢修,确保通信联络畅通。气象、水文部门要及时提供气象、水情预报,努力提高预报、测报速度和精度。各渠道(灌区)管理单位要对主要桥、闸标志水位警戒线,汛期要固定专人,及时准确地测报水情。大汛期间,县电视台要根据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命令,及时播报汛情和调度命令等。(六)做好灾

12、害统计和减灾效益分析工作各级防汛指挥办事机构要高度重视洪涝灾害统计、减灾效益分析工作,对统计报表严格执行审查、签批制度,确保上报灾情不漏、不错、不虚,做到及时、准确、可靠。民政部门要会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严格掌握,禁止乱报、错报或弄虚作假。(七)严明防汛纪律,坚持依法防汛防汛工作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要顾全大局,团结协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等有关法规和上级下达的调度运用计划执行。对违抗、拖延执行洪水调度命令,干扰工程管理和防汛秩序,拒不清障或另设新障,破坏或盗窃防汛工程设施、防汛物资和通信、水文测报设施的,要严肃追究责任;情节严重违法有关法律法规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