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5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584475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5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5篇2022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篇1关键字:粮价上涨粮食安全引言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近年来全球粮价飙升,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世界银行相关报告显示截止今年二月底,过去三年里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181%,食品价格上涨83%o仅2007年国际粮价就上涨了42%。目前新的粮食危机正在形成已达成共识,面对粮食危机针对粮食安全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一、粮食安全的概念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最必需的物质资料,粮食的生产和分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1996年11月,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

2、动计划中重申:“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事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可以看出粮食安全包括:(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食品;(2)最大限度地稳定食品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食品的人都能获得食品。二、世界粮食问题的现状世界粮食计划署于2008年4月22日发表声明说,粮价上涨就像一场“沉默的海啸”,世界粮食计划署正面临着成立45年来最大的一次挑战。自2008年3月27日,作为国际米价标杆的泰国,其B级大米出口报价从每吨580美元涨到每吨760美元,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让米价暴涨了30%,随后4月17日,泰国大米再次爆出

3、IOOo美元/吨的天价。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国际粮价上涨将使贫穷国家的1亿人口更加贫困,而就在粮价节节上升的同时,全球粮食储备降低到了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公认的安全储量是至少满足全球70天的需求,而如今的全球粮食最多还能维持53天。三、粮食危机产生原因分析引发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可以从需求供给角度来分析,这一轮全球粮价上涨的实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五条:一是全球粮食总产量因严重自然灾害而降低。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灾害严重。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给世界粮食生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近年来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减产量更多。二是全球粮食消费量因经济复苏而增加。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世界人

4、口增加,各国GDP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民众有能力消费更多的粮食和食用植物油。对肉蛋奶鱼等动物蛋白食品消费量快速增长,从而导致消耗更多的饲料粮。三是燃料乙醇异军突起消耗大批粮食资源。出于应对“石油价格暴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目标,替代性生物清洁能源备受青睐。燃料乙醇是生物清洁能源的一大品种,一些国家利用大量玉米等粮食生产燃料乙醇。导致粮食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促使世界市场粮食价格上涨。四是生物柴油迅猛发展消耗了大量植物油资源。生物柴油是生物清洁能源的另一大品种。欧盟是利用菜子油、大豆油等作原料生产和消费生物柴油的主要地区。由于欧盟各成员国对生物柴油生产的投资迅速增加,因而生产能力迅猛扩大。这自然会

5、导致植物油料供应紧张。五是全球粮食储备量猛降。一方面,全球粮食总产量下降;另一方面,粮食消费量增长。两种相反的作用必然导致全球粮食储备量下降。迄今,全球粮食储备量已减少到30年来的最低水平,给世界粮食安全笼罩上阴影。四、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面对世界性质的粮食危机,中国在开放市场条件下,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粮食安全问题:(一)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努力扩大优势产区发展粮食生产。根据我国现有的自然条件和各地比较优势,加大对粮食优势产区的投入力度。重点加强这些地区良种引育、农技、农机、信息等服务体系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粮食增产奠定牢固的物质基础。(二)主攻单产,稳定增加粮食总产。在稳定基

6、本粮田和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科技兴粮战略,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努大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大力调整粮食生产结构,积极推进粮食向优质化、专用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粮食质量。(三)加大优良品种和种粮技术的推广,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是今后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把科技因素作为增产粮食的重中之重,努力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最终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好中国的粮食问题。(四)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增强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关键要加大对连接田间地头的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五)严

7、格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发展粮食生产,关键是建立起耕地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长效机制。建立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长效机制,把耕地减少控制在最低限度,协调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矛盾,不断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为提高粮食产出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六)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的长效机制。粮食生产面临着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的机制,提高种粮农民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制度创新,建立风险规避和损失补偿机制。健全粮食期货市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作用。2022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篇2粮食安全中的“1+12”“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安全是国家

8、安全的重中之重,一个装满的“粮罐子”,给予我们面对“大变局”的底气。我们要深知“种子”与“耕地”在粮食安全中的关键作用,既要大力研发优质的国产种子,也要严格保护耕地的数量与质量,实现两手都抓,两手都硬。然后善用“科研成果转化”,以“合力”之势产生“1+12”的神奇效果,把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牢牢抓紧。抓牢攥紧“种子”这个“1”。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把这件大事抓好。由于种子研发需要经历选种、育种

9、、验证等漫长步骤,这注定将是一场持久战与资源投入战,不能单纯以经济效益来考量种业科技研发。要采用“政策输血”与“资金输血”相结合的方法,大力支持种业科技创新,让科研单位没有经费的后顾之忧。要“下”好种子技术攻关全国“一盘棋”,打破科研院所之间的研究“壁垒”,实现研究资料共享,研究成果共享。要搭建全国性的种业研究平台,建立国家种业科技“人才库”,采用大科研团队的形式,联合攻关大豆、西红柿、茄子等“卡脖子”的种子,早日实现关键“痛点”的“药到病除”。同时也要针对种业研究的特殊性,建立科学的种业科研评价体系,给科研人员一个敢尝试、能容错的科研环境。严防死守“耕地”这个“1”。4月1日,第7期求是杂志

10、发表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文章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应当看到,保护耕地是保证粮食产量的最直接方法,这就要求在“耕地数量”和“耕地质量”两方面都有所作为。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耕地数量。要带领群众开垦合适的“四荒”土地,引导林果业、畜牧业上山上坡发展,落实土地占补平衡政策。要加强耕地保护的“科技化”水准,采取数字化、图表化、科技化的耕地面积测绘技术,不断监测、研判辖区内耕地面积情况,切实保证耕地总量和粮食播种量稳步提升。要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对任何违法违规

11、占用耕地的行为坚决不留情面,并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让保护耕地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严格保护现有耕地的“健康”状态。积极宣传绿色耕种的好处与意义,落实绿色耕种的相关奖补政策,从而引导群众采取绿色种植模式,保证耕地长期的“生命力”。要加强环保督察力度与频率,对于污染耕地的行为坚决不留情面,做到从严查处。善用“科研成果转化”这个“,实现“1+12”o在经得起验证的好种子研究出来后,要善于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可采取政策支持的形式,缩短国产好种子的入市审批时间,宣传好种子的优良特性,加速种子上市。可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国产好种子的购买价格,让农民朋友们愿意选择“中国种子”。要积极地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技

12、术保障人员,及时解决耕作中的各项问题,保障作物产量,帮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从而进一步打开国产好种子的销路,构成“研发促进增收,增收反哺研发”的良性循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只要一步一个脚印,不懈努力、不断创新,我们定能做好“保护耕地”与“攥紧中国种子”这两件大事,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2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篇3维护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自1981年起,有关国际机构、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这一天都要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旨在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今年世界粮食日的活动主题是“齐成长

13、、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我国的系列宣传活动主题是“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目的在于进一步唤醒全民的粮食安全意识,用实际行动端牢中国饭碗。粮食问题一直是全球问题。当前,全球粮食紧缺问题是难以克服的“瓶颈”,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76.33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2亿人面临饥饿,相当于每9人就有1人在挨饿。在发展中国家里,每5个人里就有1人营养不良,有20%的发展中国家人均粮食占有率是无法保障的,全球大约每4秒钟就有1人死亡,饥饿每年夺走上千万人的鲜活生命。今年由于蝗灾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更加严峻。粮食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民以食为天,十几亿人

14、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我国虽然粮食连年丰收,看起来供应充足,但中国的食物资源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粮食安全问题仍是头等大事,不得不慎。我国致力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并在产业规划、精准施策、细化服务、技术护航等各方面大力扶持,让农村拥有大批能创业、懂创新的新农民,保住了耕地红线,促进了农作物优质高产,有效地稳住了农业的根基。粮食安全来自于政通人和。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和强农惠农政策,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地端牢了中国饭碗,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赢得了战略主动。我们

15、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实施藏粮于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6%以上,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跨上70%,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今年以来,广大农民群众涉农企业响应号召,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戴着口罩”及时耕种,做到了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全年我国确保谷物面积稳定在14.2亿亩以上,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粮食安全得益于全民行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段时间以来,餐桌上、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严重,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也给粮食安全问题带来极大隐患。作为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保持

16、“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带头践行“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新风正气,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带动全社会形成节约之风,杜绝奢侈浪费。要加强全民教育引导,通过各种宣传形式,让干部群众自觉参与“光盘行动”,让节约粮食入脑入心、付诸行动、成为习惯、形成美德。要充分发挥监管力度,对严重浪费行为坚决惩处,对过度消费行为要正确引导。要守住耕地红线,做到能种尽种,最大限度保证粮食生产的自给率,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2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篇4增减双措并举保障粮食安全国家领导在向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当前,新冠肺炎

17、疫情全球蔓延,粮食安全面临挑战,世界各国应该加快行动,切实减少世界粮食损耗。应对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保障粮食安全,我们要增减双措并举,做到“开源节流”,“开”增产“之源”,“节”减损“之流”。“开”粮食增产“之源”,提高粮食产量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虽然近些年,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仓縻充足,粮食安全也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但面对我国粮食需求将随人口增长而刚性增长,和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的双重挑战,我们必须增强粮食安全意识,通过增高粮食亩产量、强化农业生产科技支撑等方式,“开”粮食增产“之源”,提高粮食产量,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食为政首,地为

18、粮本”,提高粮食亩产量,不仅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绝不触碰耕地红线这条“高压线”,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统筹规划建成高标准农田,保护好、利用好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也要所有人一起行动起来,不为一己私欲,占用耕地,让耕地“非农化”,也不在耕地上实施任何“非粮”行为,让耕地“非粮化”。强化农业生产科技支撑,我们要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我们有袁隆平院士研究出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要做“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追求者和践行者,将现代化和高科技作为确保粮食安全的支撑,向生产科技要亩产、要收益。“节”

19、粮食减损“之流”,减少粮食损耗现在,粮食减损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并存在于粮食生产、运输、销售等各环节。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粮食减损现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表现不同,发展中国家损失严重,发达国家浪费严重。对此,我们既要建立本国粮食减损的长效机制,也要以大国担当,推动国际社会建立国际粮食减损合作机制。建立本国粮食减损的长效机制,要在思想上形成节约粮食意识,在实践中推广粮食减损技术。受资源和环境双重因素的影响,粮食的增产空间是有限的,我们必须树立减少粮食损耗就是节约资源的意识,纠正“自己掏钱,丰俭由我”的错误观念,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推广粮食减损技术,要做到精细播种、精细收获,“颗粒归仓”,

20、适度加工,标准物流,“颗粒少损”,将减损技术贯穿于从播种至消费的全过程。推动建立国际粮食减损合作机制,要全球携手合作,共享信息、交流技术、培训人员,也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对粮食损失严重的国家和地区,采取提供先进技术支持,加强技术研发合作,援助多余食物等方式助其减少粮食损失;对粮食浪费严重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传播节约粮食经验做法,加强沟通交流等方式纠正浪费粮食行为,齐心协力减少全球粮食损失浪费,维护全球粮食安全。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我们既要端稳自己手中的饭碗,也要帮助他人端牢他们手中的饭碗。“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我们要在全球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保障粮食安全的行动中,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

21、案,以大国担当推动构建全球共同节粮减损的良好氛围,增强任何风险下世界粮食的安全韧性。2022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篇5读懂“9个感叹号”背后的粮食安全之“重”“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近日,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文章中先后用“9个感叹号”对“三农”问题提出“重”要求,既体现了对做好“三农”工作、确保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也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充分认识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坚决扛起维护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坚决守住耕地这个粮食安全的“命根子”,坚决抓好种子这个粮食安全的“

22、核芯片”,坚决支持农民这个粮食安全的“主力军”,切实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必须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底线。“我们土地是不少,但同14亿人口的需求一比,又是稀缺资源!”“各省区市现有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必须保住,不能再往下降了!”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也是我们赖以吃饭的家底。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这个数量红线底线,也必须坚决守住“农田就是农田,农田必须是良田”这个质量红线底线。只有把耕地资源保护好、利用好,才能端牢中国饭碗,我们要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绝不能置若罔闻破底线,更不

23、能私搞变通破防线,以“保护文物”和“保护大熊猫”的警醒意识和责任意识,拿出“长牙齿”的硬措施,立下耕地保护的“军令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现有耕地一亩不少、新增耕地一亩不假、乱占耕地一亩不让。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摞荒地”治理利用,全面开展复耕复种,推广秸秆还田、深耕深松、休耕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模式,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和农田生态保护水平。要创新耕地动态监测方式,采用田长“实地查”、卫星遥感“天上看”、视频监控“实时管”、公众参与“随手拍”等技防、人防相结合手段,加强对耕地保护的监督,真正让“藏粮于地”落实落细,使每一寸

24、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切实筑牢粮食安全的根基。种子是粮食安全的“核芯片”,必须坚决发展种业自主自强。“这设备那设备,这条件那条件,没有良种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像大豆、棉花、玉米小麦等一些大宗农产品生产,要抓紧研究部署,该扩大产量的要果断下决心,不能让人家拿住我们!这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大事!”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之母,是粮食安全的“核芯片”,也是粮食安全的命脉所在。近年来,我国现代种业“芯片”不断创新突破,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种业发展基础仍不牢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育种创新水平不高、一些“卡脖子”技术还没有攻克等问

25、题。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确保粮食安全,就是要紧盯种业安全这个核心关键,围绕“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总目标,全力以赴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加快完善种业产业链、强化种业科技链,打造种业创新链,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新机制,通过资源、收益共享等方式,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贯通,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强化自主创新和科技支撑,突出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基础品种培育技术创新,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科研团队+实验基地+农民”的种业发展新格局,推动“藏粮于技”落实落地,为守护粮食安全

26、插上科技的“智慧翅膀”。农民是粮食安全的“主力军”,必须坚决支持农民种地种粮。“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奖补力度,决不能让重农抓粮吃亏!”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大部队”。粮食是由农民来种的,从目前看,2亿多的小农户仍然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体。农民是农业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只有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才能更好地增加农民种粮的信心,粮食安全才能有保障。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农业的价格和补贴政策,以生产补贴、专家指导、耕地轮作等政策的“组合拳”激活农民在结构调优上的积极性,不折不扣、不差毫厘地把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真正在丰产增收的实惠中切身感受种粮的收益,增强种粮信心、激发种粮动力,切实提高农民种粮务农积极性,让农民愿种粮、爱种粮、种好粮。要强化农民种粮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精准服务,充分发挥好农民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发展,提高种粮综合效益,有效促农增收。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智慧农业步伐,强化农民种粮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力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筑牢粮食生产的基石,切实为发展粮食生产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