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海南省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基本要求.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584480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海南省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海南省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海南省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海南省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海南省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海南省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基本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海南省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基本要求.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南省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海南省中小学校教学管理常规等文件精神,结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版)的教学建议等内容,特制定海南省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基本要求。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升自主可控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应反映数字时代正确育人方向,构建逻辑关联的课程结构,遴选科学原理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内容,倡导真实性学习,强化多元评价的素养

2、导向作用。一、计划与准备1 .研读课程标准。正确理解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性质,在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明确课程目标,明晰互联网应用与创新、物联网实践与探索、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三个模块的课程内容和学业要求,深入研读实施建议,做到“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评价”。2 .解析教材。依据教材编排体系,综合考量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在各单元、各教学内容中的具体体现,把握教材特点,认真研读教材,熟悉教师用书,明确教材各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弄清教材编者“究竟说了什么”“想要说什么,教师“能够说什么”“应该说什么”,用好教材,用活教材。3 .分析学情。注重收集和记

3、录学生运用信息科技的认知基础、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等相关表现,了解学生日常基础信息技能掌握情况,掌握学生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将其作为教学设计及实施的起点。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数字化平台、工具和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4 .制定阶段计划。根据学校总体工作部署,结合科组和年级组的教学计划,通过集体研讨制定个人教学计划,包括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做好课时安排,落实好教师备课、教学实施、检测评价、总结反思等环节的具体日常安排和进度。注重不同学年、学期的内容、目标的总体研究,进行整体设计。5 .开展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集体备课,倡导资源、成果共享,角色、任务分担

4、,并做好每一次集体备课记录,扎实有效助力教学。集体备课次数不低于一月一次,形式多样。基于信息科技教研现状,鼓励跨区域、跨学段、跨年级开展集体备课;鼓励建立线上备课研修小组,积极采用单元式、问题式、项目式等方式。在集体备课基础上,教师个人细化内容与要求,把握教学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精细备课。6 .准备教学资源。组织科组力量,可跨学校、跨区域协同开发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资源,熟悉模拟、仿真、演示等数字化教学手段。利用国内自主研发平台,学生通过创建场景,表达信息,交流想法,体现个性与创意,构筑跨学科学习场景。探索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好研网”“海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

5、务平台”等平台,构建开放共享的初中信息科技课程资源体系,协同开发主题式、项目式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规范化信息科技实验教室,为落实跨学科主题,帮助学生直观深入地理解信息科技背后的科学原理、技术突破及应用创新提供宝贵经验。设计丰富多样、可操作性、具有时代性的信息科技“实验”,涵盖“理工,“社会,“技术伦理,及“心理,等方面实验,覆盖核心素养所涉及的各个维度,突出初中信息科技学科特点。7 .做好教学设计。按照课程标准中初中学段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情分析,依据教材,围绕核心素养确定具体、指向性强、可观察可检测的教学目标,探索、实践”场景分析一一原理认知一一应用迁移”的教学设计模

6、式,把握以学生为中心和经历问题解决过程两个要点,从生活中的信息科技场景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分析、探究现象的机理,学习、理解相应科学原理,尝试用所掌握的原理解释相关现象或解决相关问题。关注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进步情况,分析学生能力表现、思维过程、情感态度等发展状况,全面评价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把握核心素养整体发展情况,高质量、准确设定教学目标。二、课堂教学1 .聚焦信息科技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初中阶段应着重从互联网应用与创新、物联网实

7、践与探索、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跨学科主题互联智能项目设计等方面发展学生全面的信息科技学科素养。注重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联性,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将核心素养体现在教学要求中,每一个教学目标的确定都应充分考虑核心素养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的达成情况。例如:进行无人机互联表演课堂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无人机的控制飞行技能,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无人机对于智能交通、智能灌溉、智能运输的作用,感受物联网对于未来的影响,分析其中的利弊,从而实现对于学生信息社会责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2 .倡导项目式学习。在学科内容适合的前提下,提倡以项目式教学为基本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

8、主体的方式开展,一般通过“确定主题、制定目标、分解问题、任务探索、成果展示、评估总结”几个环节进行教学,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调节具体实施环节。在项目式学习的教与学过程中,着重强调体验和生成,即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确定问题,从而制定任务、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生成知识,获得经验。教师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需要强调项目情境主题的真实性,即应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而非完全由教师凭空创造的、无法激发起学生同理心的情景;突出项目探究执行的灵活性,即学生在项目探究时应尽量开放包容,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发挥创造力;注重学习成果的丰富性,教师应支持学生设计不同的项目解决方案,完成丰富多样的成果,而非一味强调“标准答

9、案”;讲究评价方式方法的多元性,研究“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等多维度评价模式,尽量做到项目路演、随堂测评、合作过程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例如:进行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在不同天气条件下会选择何种交通工具到校的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实现运用人工智能对同伴出行交通工具进行预测,创设人工智能预测出行项目式课堂,代替传统的知识结构型课堂设计,使课堂氛围更具真实感和趣味性。3 .加强跨学科融合。将信息科技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应用其他学科资源,为信息科技的学习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提高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也为教师教学提供新

10、的沟通机制和丰富的媒介资源,有效优化课程教学。例如:在线数字气象站项目需要通过物联网技术制作在线数字气象站,完成天气预报不能解决的准确获取校园小气候的功能。数字气象站中各种传感器实时描绘校园气象的状态,探寻数据变化规律,尝试得到一般性的结论。该项目综合运用信息科技、地理、物理等知识,让学生感受在较长时间、特定空间和大量数据环境下提取有效信息、发现规律的一般过程。合理地将信息科技与其他学科融合创新,引导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实践,能较好地实现各个学科教学目标的统一,提高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4 .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具体的项目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数字化平台、

11、工具和资源,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沟通合作、创新发展;注重发挥数字化学习跨时间跨地域等优势,适应个性化培养需要,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合理规划、管理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例如:学生在完成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视频制作的跨学科主题项目时,部分学生因为自己英语水平不够,而想放弃任务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索同学间合作优势互补、利用智能翻译工具等方式方法,完成项目任务。三、作业布置与批改1 .科学合理布置作业(1)布置作业应做到要求明确、形式丰富、难度适宜,容量恰当。作业内容须结合单元学习目标和学情来制定,作业目的在于巩固信息科技理论基础和强化动手实践应用,侧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切实发挥作业对课堂教学的巩

12、固、诊断与反馈功能。(2)作业次数依照教学活动开展情况有效安排,作业的发放和回收应体现信息科技学科特点。对于理论知识检测,可借助问卷星等信息化工具下发和回收作业;对于单元项目作品,应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合作、展示分享。(3)依据学情差异合理设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合理安排不同类型作业的比例,避免设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加强学科组作业统筹,合理规划设计学科作业结构,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和课后作业量,加强作业内容、数量、质量监督。2 .注重作业批改反馈。作业批改要及时、准确,作业批改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运用合适的信息化手段对作业情况进行记录,运用师生共同认可和理解的符号进行批改和批注,注重启发性和趣味性,

13、根据作品完成情况及学科核心素养达成情况综合打分,指导学生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反思回顾。根据作业情况适当安排弥补性教学或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学习。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严禁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四、课外辅导L有效开展课外辅导。利用好课后辅导时间,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学科价值信念。在实施过程中,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断深化。进行课外辅导时,杜绝加大学生课业负担,布置额外作业。3 .自觉规范辅导行为。课外辅导不占用综合实践活动时

14、间及节假日休息时间。严禁有偿辅导,不得在辅导时讲授新课,不得以辅导为名滥发、兜售辅导资料。创造条件加强学生线上线下课外阅读,有效拓展互联网应用与创新、物联网实践与探索、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三个模块,让学生充分了解信息科技,开阔视野。4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借助信息科技学科特点,以赛促学,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学科活动。如模型竞技、机器人展演、科技周等,融合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组织学生参加实践体验活动和跨学科项目学习,发挥信息科技课程育人、协同育人作用,激发学生学科技、爱科技、用科技的热情。五、考试与评价1 .基于核心素养和教学目标的评价。认真研读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关于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的内

15、容,明确具体的学业要求和评价要求。课程评价以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据,利用多元方式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采集学习数据,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态度,坚持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体现“教一一学一一评”的一致性,强调评价对“教”与“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发挥评价导向功能。2 .强化过程性评价的运用。过程性评价侧重反映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情况,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参与程度、学习内容掌握程度、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等方面。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观察、提问、记录等方式,根据学生的差异,灵活采用口头鼓励或引导,对学生的

16、学习态度、活动行为、交流合作、技能掌握等状况作出评判,引导学生树立信心、积极反思、改进学习方法,发挥评价的促学功能。大力推进项目式教学法,在适宜开展项目式教学的课程内容中,严谨制定每堂课具体的项目子任务,通过评价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及时发现学生交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思维的不足,加以疏导和指点;再通过任务的完成、展示情况,实现学生口头互评和教师点评,加速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我成长。重视作业的评价功能,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类型,如电子作品创作、仿真实验、系统搭建、数据分析、现象解释、实验报告等。充分考虑学情,结合教学实际,建立多层次弹性作业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3 .完

17、善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建立完整的电子档案袋。每位学生每堂课、每个学期完成的练习、作品及评价情况,均存放在教师机或班级计算机磁盘中,形成了每位学生专属的电子档案袋。档案袋里的内容充分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小组学习成果展示。通过学习成果分析学生表达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过程、情感态度等发展状况,全面评价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把握核心素养整体发展情况。合理安排期末考试测验。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制订命题框架,创设试题情境,确定任务难度,科学命制题目。根据本校教学、场地等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如纸笔测试、上机实践等。通过测验,检测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课程目标达

18、成度,为改进教学提供指导。依据海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2020年修订),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及时给学生做信息科技等级认定,严格完成每学年学生的海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信息表和海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六、教学总结1 .做好各阶段教学总结。教学总结,是对教学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体评价,对教师改进教学,促进自身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划分为:课时总结、周总结、月总结、学期总结和学年总结。目前,每班的信息科技课程周授课时为1节,可以整合课时总结和周总结,横向对比在各班授课情况;可以通过月总结,纵向对比一个班4个周的教学情况;可以通过学期和学年总结,对一学期

19、和一学年的教学情况进行梳理。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有一定深度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学总结,或一篇有一定质量的教学心得体会文章,或经典课例的教学设计在学科组或校内交流,以不断提升教师个人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智慧O2 .切实加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围绕“教”与“学”两方面的亮点与不足展开,聚焦教学活动的设计、学习氛围的营造、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目标的达成等。同时要考虑“评”的工作,是否与“教”“学”达成了一致。利用经常性多样化的课后反思小结,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诊断,不断改进教学,呈现方式可以是“课后记”“教后感”“教学札记”“教学随笔”等。聚焦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开展专项研究,主动承担校内外

20、公开课任务,积极参加观课议课活动,认真记录及时整理,提炼形成有价值的课例分析报告。3 .寻找解决问题途径。要从查找问题的角度,通过反思,找出课堂教学的不足,追问造成不足的原因一一是理论、理念不到位,还是学科重难点知识体系没理清,或是教材研究不充分、文本解读不到位、情境设置不合理、学习任务不合适、教学艺术性不够,等等。发现问题后,要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同伴互助等方式,研究改进措施。如果是共性问题,可以将问题课题化,进行专题研究,将反思所得转化为教学研究成果。在“教学一研究一培训”一体化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改善教学成效。4 .充分体现实践价值。构建“设计一实践一反思一改进”的持续循环教学研究结构,提倡写单元反思、专题类反思,对整个单元(专题)的教学设计、重难点的突破、小组合作的实施效果、学生的反馈等情况进行复盘与探究。以实践的方式,让教学得以基于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使学科核心素养、大概念应用和服务生活世界、改善和提升生活世界。信息科技实践是科学世界、生活世界和个体内心世界相互砥砺、互构互成的学习方式,使身体与心理、感性与理性、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得到有机统一,在循环迭代中不断优化信息科技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