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x原料辊磨结构操作与维护.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584912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8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tox原料辊磨结构操作与维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Atox原料辊磨结构操作与维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Atox原料辊磨结构操作与维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Atox原料辊磨结构操作与维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Atox原料辊磨结构操作与维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tox原料辊磨结构操作与维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tox原料辊磨结构操作与维护.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号34151-30Atox原料辐磨结构操作和维护说明书丹麦FL史密斯公司北京代表处特别提醒本说明书仅为Atox原料辐磨的参考中译本。凡涉及调节控制的各项具体参数值,各位客户必需参照史密斯公司提供给各该客户的英文说明书中所列举的数据执行。因为每一位客户的各项数据是不尽相同的,即使是相同规格的AtoX短磨,各项数据也会有所差异,必需以各自专用的英文说明书为准。务请特别注意,以免有误!附图:装配简图磨盘磨辑磨辑、密封等拉力杆扭力杆空气密封系统磨辐起吊装置34150-30-134150-30-1134150-30-11134150-30-IV34150-30-V34150-30-V134150-30

2、-VII34150-30-VlII参考手册AtOX辑磨,液压设备34171AtOX辐磨,磨损部件的测量34241AtoX辐磨,磨根润滑设备(型号3x7.2)33591动态选粉机33591Atox辐磨减速器33491目录:1 .总论2 .结构、工作原理3 .安装(见独立说明书)4 .操作4.1 开磨4.2 停磨4.3 运行5 .维护5.1 预维护5.1.1. 润滑5.1.2. 清洁5.1.3. 巡查和调整5.1.4. 检查5.1.5. 更换5.2 维修5.2.1. 磨根的拆装5.2.2. 磨盘上磨辑位置的调整5.2.3. 更换磨辑5.2.4. 更换磨辐的耐磨衬板5.2.5. 更换磨辑的轴承和密封

3、5.2.6. 拉力系统的维修6 .附图中零件编号和名称注意根据我们经验,按照本安装说明书说明情况进行操作,是最可能发生情况。没有提供在操作装置/机器/设备时可能发生一切情况的详细叙述。因此,如果发生在说明书中没有预见到事件情况,以及顾主感到不能处理,建议同FLS联系,不要过分耽误,以便及时获得适当行动的忠告。1 .总论Atox磨机是用于研磨和烘干原料的立式辐磨。可以利用热风或废气,如窑尾废气等来烘干原料。2 .结构和运行原理AtOX辐磨由传动装置、研磨部件、环形喷嘴和选粉机组成。关于选粉机,请参考独立的选粉机说明书。2.1 .结构2.1.1 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由电机、联轴器和减速器组成。电机的扭

4、矩通过减速器传递给磨机的磨盘(12)o减速器是FLS或其他制造商的直角减速器。减速器上的推力瓦支撑着磨盘和磨辐。研磨部件的重量和研磨压力通过推力瓦传递给减速器,并从减速器再传递到辐磨的基础。2.1.2附图I和V研磨机构由磨盘(12)、磨辐(31)、中心架(40)和液压拉力系统组成。在磨盘上有一圈磨盘衬板(18)构成的研磨轨道(见图1),磨盘衬板由耐磨材料铭或银合金铸铁制成。图1磨盘衬板(18)由压板(11)固定在磨盘上。挡料圈(08)安装于磨盘的外缘,其作用是汇聚物料,以形成适当的研磨料层。磨盘穿过磨机壳体底板处装有分体密封(16)o刮料板装于磨盘的下部,将从环形喷嘴落下的物料推至溢料口。3个

5、磨辐(31)(见附图Hl和IV)相对于磨机壳体静止,但可绕磨辑轴(38)转动。磨辐轴装有稀油润滑的轴承(42)(46),并同中心辗(40)相连。磨辐轴上装有抛光加工的耐磨环(56)(62)与4个磨辐密封圈(27)(28)形成密封,从而在磨辐内形成油池,并将灰尘挡在外面。空气密封环装在磨辐两侧的轴承盖(52)(66)o磨辐的内部还通过密封空气系统的保护从而避免灰尘进入磨辐。密封空气由密封风机提供,且经过滤网过滤。密封空气穿过辐磨壳体经活动的密封空气管(98)进入中心辄(40),参见附图VIL密封空气由此经内部管道至3个磨根的空气密封。这些密封由圆环构成,并与磨辐密封形成空腔。腔内气压高于外部,物

6、料不能进入磨辐密封,相应地磨辑密封免遭破坏。轴承和磨辐密封的循环润滑是由外设润滑站承担的。参见单独的说明书。磨辐上的耐磨衬板(32)由夹板(30)(37)和通长的螺栓(33)固定的。液压拉力装置由拉力系统和液压站构成。关于液压站,请参考单独的说明书。拉力系统由3个液压拉力杆(76)和3个水平扭力杆(72)组成,见附图I、IlI和VlIo液压拉力杆头(70)固定在磨短轴上,液压拉力杆另一端与液压缸(68)的活塞杆(79)直接连接。在液压缸的拉力、液压拉力杆、中心飘和磨根的重量的共同作用下便产生了研磨压力。另外,液压拉力装置还可以用于提升磨辐。液压缸同氮气蓄能器相连。水平扭力杆(72)在磨机运行过

7、程中保持磨辐的位置。他们通过液压拉力杆头(70)与磨辑连接,并通过缓冲器(75)同根磨壳体相连。环形喷嘴(24)由数块组成,并由螺栓固定在支架(22)o支架(22)焊在辑磨壳体的法兰(23)o参见图2。图2环形喷嘴和磨盘一起形成在竖直面内成45度夹角的径向空气通道,气流由此循环。导风锥(21)装在支架(22)上,强制气流流过磨盘上方。热风经由两根热风管道进入磨机内部由磨机底板和磨盘下部组成的空腔。气流被强制由此经环形喷嘴和挡料圈(08)形成的管道上升。选粉机通过气密法兰装于磨机顶部。参见单独的选粉机说明书。2.2 工作原理原料通过下料溜槽喂入磨中,并落到磨盘上。原料进而流动到研磨轨道上,并在这

8、里被研磨,最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运动到磨盘的外缘。粉碎的物料在自环形喷嘴(24)而出的热风的作用下沿根磨壳体而上。粗粒回到研磨轨道上进行再研磨,细粒则直达选粉机。细碎的物料通过选粉机的静叶片进入转子。静叶片的作用是使物料沿转子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同时使物料与空气的混合物旋转,使物料得以有效地预分离。当细颗粒物料通过转子进而被排出选粉机时,粗颗粒与转子撞击,被沿静叶片方向抛出,落进转子下方的锥体,由此回到磨盘进行再研磨。产品的细度可以通过改变转子转速的方式进行调节。静叶片的位置在调试阶段进行调整以优化运行状态。磨机启动和运行过程中,在磨辐和研磨轨道之间需要有一层物料,以避免磨辑和研磨轨道的直接接

9、触。研磨压力可以通过液压缸压力的增减而升降,从而使磨机的产量增高或降低。产品的细度可以通过调整选粉机进行改变。参见相应的原料磨系统工艺说明书。3 .安装请参考独立的安装说明书。在维修过程中涉及到的拆卸及安装问题,参见第5.2节。4 .运行正常的生产过程中,辐磨是在中控室操作的。磨机的启动和停车已与工厂内其它设备通过中控进行了联锁。参见独立的原料磨系统说明书。磨机也可以以本地、手动方式操作。下面的操作过程可以适用于一些特殊场合,如要求进行手动操作时。参见独立的液压站说明书。4.1 启动4.1.1 启动条件A)密封风机正在运行。B)为辑磨提供热风的热风炉/风机正在运行。C)磨机出口热风温度正常。D

10、)液压站已启动。E)磨辐润滑站已启动,且压力、流量和油温正常。F)磨辐处于最高位置。G)减速器润滑站已启动,且压力、流量和油温正常。4.L2启动4.1.1 中的条件须全部满足。注意:热风炉/风机应提前投入使用工作,以便在磨机启动前磨内温度达到生产所需要的温度。向磨内供热风之前,密封风机必须已处于工作状态。液压站启动后,磨*昆随即升至最高位置,限位传感器指示磨辐已升起,可以按程序启动磨机。A)启动磨机电机,磨盘转动。B)开始少量喂料,落下磨短,设定较低的研磨压力。C)形成必要的研磨层后,逐步将研磨压力和喂料量增加到正常。4.2 .停磨4:2短时停磨(最长15分钟)A)停止喂料。B)停磨机电机。磨

11、辐自动升高,脱离研磨层。液压站、磨根润滑站和减速机润滑站必须保持正常工作。密封风机必须保持正常工作。4.2.2长期停磨A)喂料量减至最小。B)停磨机电机。磨辑会自动抬起。C)停热风炉(如果使用热风炉的话)。D)停高温风机。E)停液压站。磨辐会马上自动落到磨盘上。切记:减速器润滑站工作之前不得启动液压站!F)如果环境温度许可的话,停减速机润滑站。环境温度低时,减速机润滑站最好是保持工作,应为把油温加热到工作温度需要一定的时间。G)如果环境温度许可的话,停磨辑润滑站。环境温度低时,磨辐润滑站最好是保持工作,因为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把油温加热到工作温度。H)停磨2小时后停密封风机。4.3 运行正常的生

12、产过程中磨机由中控室控制。启动和停磨与工厂内其它设备有次序上的联锁关系。参见原料辐磨系统工艺说明书。4.3.1在生产过程中磨机电机自动跳停是由于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磨机的原因:无密封空气,风机停转。磨机出口温度过高或过低。振动过大。磨辑润滑站的原因:油箱内油温过低。油箱内油温过高。回油温度过高。油箱内油位过低。供油管流量不足。液压站的原因:油箱内油位过低。油压过低。油箱内油温过高。减速器的原因:减速器润滑站油箱内油位过低。减速器润滑站供油量不足。供油油压过低。减速器油温过高。高压油压力过低。高压油油量不足。如磨机电机跳停,就必须在磨机重新启动前查找出引起跳停的原因并加以消除。请参考独立的减速器

13、说明书和液压站说明书。4.3.2 振动的监测减速器底座上装有一个振动监测器。如磨机的振动值达到了预先设置的预报警条件1,则报警信号就会传递给操作员。如果振动值达到了预先设置的极限2,就会触发报警信号,磨机电机将自动跳停。5 .维护维修日常巡查每8小时有关人员应对磨机和选粉机进行如下检查:一听听有无异常噪音。查看减速器周围有无漏料。查看液压拉杆密封。一检查刮料板(14)是否工作正常。一检查各个泵站有无异常现象。检查油箱内油位,油的损耗应予以及时报告。如需添加,油品必须和油箱内的油品相同。检查过滤器,如有阻塞应及时报告。一当回油温度达到工作温度时,检查回油是否连续。参见单独的说明书。检查管路有无漏

14、油。检查油位是否正确。5.1预防性维护,勘查.1润滑.2清洁.3巡查和调整.4检查.5更换(含润滑油).6性能测试Pos.名称.1.2.3.4.5.6OOAtox磨机SM14刮料板18磨盘衬板M27磨辐密封4A28磨根密封4A29密封环T31磨馄TM32磨馄衬板M82关节轴承T75缓冲器M83拉力杆密封M88液压站TT89润滑站参见独立的说明书D=每运行8小时S=每周M=每月A=每年T=见说明书中的内容字母前面的数字表示频度。如2M表示每月2次。5.1.1润滑见FLS单独的润滑油索引说明书。说明书中相应规定了应该使用的润滑油。1.1.1.1磨帽(31)的润滑参见单独的说明书。1.1.1.2磨辑

15、密封(27/28)的润滑参见单独的说明书。打开堵头(05/06),插入润滑枪接头。参见附图IV。注入润滑脂KLUBerConstracgli501mgo重新装上堵头(05/06)和其护板(07)o5.1.13球面轴承(82)水平扭力杆的球面轴承(80)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润滑。液压拉力杆头的球面轴承(82)也无需润滑,但应该在轴承盖处加入润滑脂以消除磨辐提升时产生的噪音。该部分润滑脂也应按要求及时更新。润滑脂可用:KLUBERCOSTRACGL1501MGo5.1.2 清洁AtOX磨机本体(OO)磨机本体和磨机周围进行清理清扫。液压站(88)换油时油箱须要清洗。关于换油,参见5.1.5节。5.1

16、.3 巡检和调整液压站(88)检查蓄能器氮气压力。参见单独的说明书。5.1.4 检查AtOX磨机本体(00)检查磨辐在研磨轨道上的位置,必要时进行调整。参见523节。检查缓冲器橡胶垫完好无损,在缓冲器支架内无堆积的物料。检查中心拢(40)、环形喷嘴(24)、磨机机壳和其他内部零件等处有无异常磨损和物料结块。检查拉力杆系统及其密封。检查密封空气系统。检查磨辐润滑系统的软管是否完好。检查磨辐衬板、磨盘衬板和中心飘上所有螺栓的螺母的预紧力是否满足图纸要求。检查其护帽安装是否正确。磨机第一次启动或维修之后的生产过程中,应在磨机运行8小时后对螺栓的拧紧力进行检查,24小时后再进行检查,直至图纸所要求的力

17、矩保持不变为止。把磨辐、磨盘上所有的螺栓拧紧到图纸规定的力矩。扭矩值见装配图。用随设备提供的模板测量磨盘衬板和磨帽衬板的磨损量。测得的数据予以记录。在磨机投入运行之前:用随机提供的模板测量磨盘衬板和磨辑衬板以确定其原始状态,以后大约每运行Iooo小时测量一次。填写磨损测量表格,并标明测得的数据、总的运行时间(小时)、总产量(吨),随后将填完的表格返回FLS总部。磨辑(31)检查磨根的润滑状况。参见独立的磨根润滑站说明书。一般情况下,磨根的轴承每年检查一次。检查可安排在更换其它部件或是由于其它原因停磨时进行。检查的方法是人工转动磨辑(磨根此时升至最高点),检查磨辑的转动是否自如。磨辑润滑油的理化

18、指标也能间接指示轴承的状态。检查磨根是否漏油,尤其是法兰端面处是否漏油。刮料板(14)检查其紧固件及其与磨机壳体底板的距离。刮料板必须能够掠过磨机壳体底板上方,并不得有任何磕碰。液压站(88)每6个月从油箱内取油样进行化验以检查以下指标:&油的纯度。b.油的粘度c.油的酸碱度d.水分已抗起沫性能同初次添加的油相比,如油的粘度有15%的变化,就应该更换油了。如油的酸度超过L5mgK0Hg或水分超过0.05%(重量百分比),都必须换油。液压缸(68)检查活塞和活塞杆密封的密封性是否良好。参见独立的液压站说明书。5.1.5 更换5.1.5.1 液压站(88)更换液压油是否更换依油样实验结果而定。参见

19、5.1.4节。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空气中粉尘浓度高,可能更换液压油的时间间隔比较短,如每运行IoOO小时更换一次。更换油时对环境清洁度要求很高。油箱内的沉淀物应用塑料刮板刮去,不得使用棉纱或布料!清洗回油管滤芯和滤油泵滤芯。更换空气滤清器滤芯。更换过滤器中的滤芯。在打开油桶之前对塞子周围仔细清理。用循环泵向油箱内注油。油品:只能使用符合FLS润滑油索引(36501)要求的高品质液压油:油品FLSHY-46FLS HY-68运行过程中液压油的极限温度34-71042-81油量:液压站停止工作时油箱内的油位比工作时高出很多。铭牌上的油量仅指示油箱的容积。实际总的油量要大一些。过滤器(89)

20、如差压计显示滤芯堵塞,应更换滤芯。5.2整修磨内工作时的安全事项:在磨内整修需要磨辐升起时,磨辐要可靠地固定在其抬起的位置。在液压缸活塞杆上安装防护套,然后落下磨辑,这样磨辑就间接地由这些防护套支撑。这时,可以停液压泵,允许进入磨内工作。5.2.1 磨辐的拆卸和安装5.2.1.1 拆卸参见附图I、In和VIII。拆装磨辐的工具和中心班的支架(IlO)可以随同设备供货。按以下步骤拆卸磨卷A)使用液压系统把磨辐升至最高点。B)拆下磨根润滑系统的软管,并用堵头堵塞。C)拆开磨机大门。D)将3个支架(HO)固定在中心飘(40)下面,同时也与中心挽固定。E)使用专用的液压工具使液压拉力杆头(70)与磨辐

21、轴(38)脱离。液压拉力杆头(70)可以固定于磨机壳体上。F)从中心飘(40)上卸开防护帽(92)和密封空气管(98)oG)启动减速器润滑站高低压泵,盘动磨盘,直到磨辐的位置合适为止。注意:减速器润滑站高低压泵正常工作前,不得转动磨盘。H)安装葫芦大梁(Ill)和葫芦。葫芦的起重钩拉紧磨根,使滑轮吃力。I)将磨辑从中心规上拆下。J)利用起吊装置,可将磨辑从磨内移出。5.2.1.2 安装磨辐安装的次序同5.2.1.1节相反。磨根轴用螺栓同中心较连接,如附图I所示。磨根安装前,磨辐轴和中心物的结合面必须仔细清理去除油脂,保持干燥。将O型圈(47/48)放置于磨辐轴法兰面的槽内,参见附图I,O型圈上

22、抹以黄油。使用过的O型圈不得再次使用。磨辐轴的法兰担在中心挽法兰面的凸起上。结合面接触后不得有横向移动,否则会损坏O型圈(47/48),从而使供油和密封空气出问题,由此引起磨辐密封和轴承的破坏。法兰须用专用液压工具上紧至规定的扭矩。磨机运行8小时、24小时后将螺栓各拧紧一次,直至螺栓的扭矩保持不变为止。最后一次拧紧螺栓后把防护帽上好。拆除葫芦和葫芦大梁。磨机大门复位。安装密封空气和润滑管路。5.2.2 磨辐的调整调整磨辐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液压系统和减速器润滑系统必须处于工作状态,以便转动磨盘,升降磨辐。磨辐的位置通过在缓冲器(75)和其支座(73)之间加垫片(74)的方式进行调整。检查磨辐的位置

23、:把磨辐落在磨盘上(不得施加研磨压力),磨盘转动一周。磨辐静止于磨盘上,也没有任何液压力(参见液压站手册)。减速器润滑站工作后,可以利用减速器和电机之间的联轴器手工盘动磨盘。注意:减速机润滑站高低压泵正常工作前,不得转动磨盘。调整磨辐的位置是为了使磨辐在磨盘上所处的位置合理。如其差别在5mm以内,就说明磨辐的位置调整正确。参见图3。图35mm如磨盘转动一周后磨辐在磨盘上的位置相同,则调整是准确的。否则,要重复以上过程。如果只是把扭力杆从液压拉力杆头上拆掉,则磨辐的位置不需要调整。5.2.3 磨盘衬板的更换旧衬板的拆除A)拆掉挡料圈(08)和(09)oB)拆掉夹板(11)o利用钢棒和千斤顶通过孔

24、(13)使衬板脱离磨盘。C)磨辐升至最高位置,转动磨盘使要拆卸的磨盘衬板处于合适的位置。注意:减速机润滑站高低压泵正常工作前,不得转动磨盘。D)把拆卸的磨盘衬板推到磨盘边缘,利用葫芦和能沿选粉机上轨道运动的搬运工具把衬板移出磨机。参见附图VIII。安装衬板:参与研磨活动的零件如磨盘衬板和磨辑衬板等均由铭或银合金制成,当运输或处理这种零件时,必须格外小心。衬板硬度很高,极其耐磨,韧性较低。对衬板的打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经FLS同意后方可实施。不允许焊接和火焰切割衬板。由于是易脆件,如处理不当衬板就会破断。所以必须小心搬运,小心安装。衬板经不起剧烈磕碰。清理磨盘。从磨盘内安装衬板的夹紧螺栓。安装中心

25、盖板(17)并加以紧固。安装定位销(19)o利用专用工具把磨盘衬板吊到磨盘上,并推靠到磨盘内缘(一次一块衬板)。如衬板和磨盘内缘接触不良,需要改善的话,可以打磨衬板,但事先须经FLS的同意。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打磨过程中决不可加热衬板。在衬板和磨盘外缘之间安装塞块,并加垫片进行调整以减小或消除此处的间隙。参见装配图。安装内外缘夹板(Il),参见装配图。安装挡料圈(10/09/08)O检查挡料圈相对于研磨轨道的高度。挡料圈的高度可以使用不同高度的挡料圈(09)进行调整。参见磨盘装配图。并使保证挡料圈接口错开排列。注意:磨机运行8小时后按图纸要求扭矩紧一遍压紧磨盘衬板的螺栓,24小时后再重复一次,

26、直至螺栓的扭矩保持不变为止。关于拧紧力矩,参见有关图纸。5.2.4 更换磨根衬板当更换磨辐衬板的时候,也应当同时更换其螺栓和夹板。5.2.4.1 拆卸磨松衬板A)抬起磨辑,使其与磨盘保持足够的空间可以自由转动。用支架支撑中心飘。B)转动磨辑,使待拆卸的磨根衬板朝上。然后固定磨辐,使其不能转动。C)卸下夹板(30/37),再使用专用吊装工具夹紧磨辑衬板。D)运用小车(113),参见附图VHL将磨辑衬板移至磨机大门并吊走。5.2.4.2 安装磨根衬板用螺栓(50)把夹板(30)固定在轮毂上。在夹板的锥面上敷施含二硫化铝的油脂。使用专用的吊装工具,将磨辑衬板安放在轮毂的顶部圆柱面上,夹板的对称线和磨

27、辑衬板重合。保证衬板和轮毂面贴合好。如发现有不符的情况,原因必须查明,再加以修正。没有FLS的同意,不得在衬板上打磨。穿螺栓(33),螺栓端面须与夹板表面平齐。如装配图所示,在螺栓上缠绕玻璃绳,以防物料进入螺栓孔。安放夹板(37),在其锥面上和螺栓的螺纹段涂抹含二硫化铝的油脂。装上垫圈和螺母,用液压工具按图纸要求的扭矩的一半上紧螺母。用同样的方法安装其余的磨辑衬板。衬板须沿磨辐圆周方向均布。按图纸要求的扭矩100%上紧螺母,同时检查衬板和轮毂是否压实。最后上螺栓螺母的防护帽。磨机运行8小时后再紧一遍磨辐衬板螺栓,24小时后再重复一遍,直至螺栓的扭矩值保持不变为止。5.2.5 更换磨辑轴承和密封

28、参见附图In和IV。5.2.5.1 拆卸1)按5.2.2节所述拆下磨根。把中心飘的油管和风管均用堵头堵上。2)放置好磨辐,使磨辐轴处于水平位置。拆下风套(53/54)和轴承盖(52)及磨辑密封(28)o轴承盖上钻有拆卸螺栓孔。3)再重新放置磨辑,使磨辑轴的法兰面朝上,轮毂支撑稳固,磨辐轴端面留足够的空间以便安放液压螺母。4)而后支好磨辑轴端面,同时也在液压螺母下方放置支撑,以便液压螺母松开时安全地落在其支撑上。5)吊车拉紧磨辐轴,拆开涨紧套。6)小心地把磨辑轴从轴承内取出。注意莫使圆柱滚珠滑出跌落,造成损坏。7)拆下风套(64)、轴承盖(66)及磨辐密封(28)。8)拆下轴承(42)、隔套(3

29、4/35)和轴承(46)的外圈。轮毂上有拆卸油道。9)从磨辑轴上拆下轴承(46)的内套圈。525.2轮毂、磨相轴和轴承的装配.1轮毂的准备工作轮毂内清洁无污物。把轮毂加热至高于环境温度120,装入轴承。如无法加热轮毂,则可采用下面的方式:将干冰和酒精混合,用来冷却轴承(42)和轴承(46)的外套圈。其温度不得低于一5(TC0轮毂的温度为+2(TC0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要清除均温过程中出现的冷凝水,尔后在轴承上抹上防锈油以避免生锈。放置好轮毂,以便装入轴承(46)的外套圈、隔套(34)和轴承(42)o如轴承(42)和(46)的外径相同,则可临时装上轴承盖(66),然后使轮毂的敞开端朝上,这样轴承

30、和隔套可以座在轴承盖上。注意!如轴承上有润滑槽,轴承外套圈上有润滑孔,这些孔必须堵上以便将来拆卸轴承之用。.2磨相轴的准备工作密封空气通道和油道必须用干燥清洁的压缩空气清理。竖直放置磨辑轴,法兰面朝下。在安装轴承和密封环处敷施抗腐蚀油脂,如Neverseezo先把风套(67)装上。再安装耐磨密封环(56/62)和滚柱轴承内套圈。安装这些零件采用热装(加热使其温度高于环境温度120。C)方式。装内隔套(35)0紧钉螺丝(44)防止内隔套绕磨辐轴转动。在磨根密封(27)外圈涂抹一层KLUBERNoSOLUTA4或同等的油脂,然后放进轴承盖(66)内。勿忘间隔环(26)0在轴承盖(66)上装内侧风套

31、(64)。小心地把整装的轴承盖(66)套装在磨辑轴上的耐磨密封环(62)上。勿使磨根密封(27)过载。随后将轴承盖支好,勿使其滑过耐磨密封环的后缘。轮毂和磨短轴的组装把装有轴承的轮毂小心地安放在磨辐轴上。在轴承(46)的滚子上事先涂抹一层油。轮毂须顺畅无碍地落下,直至轴承(42)落在隔套(35)上。检查轮毂是否居中O接下来必须首先把轴承盖(66)同轮毂连接。按图纸要求拧紧螺栓。参见装配图。然后在磨辑轴和轴承内套圈之间装涨紧套(41)0涨紧套的沟槽应象图4所示的那样位于水平位置。图4把液压螺母(45)装在涨紧套(41)上,并使其全部螺纹咬合。液压螺母的活塞须面背轴承(42)0装上靠板(43),使

32、其油孔对准涨紧套的油孔。拧紧螺栓,直至靠板顶紧液压螺母。见图5。图5吊转磨辐,使磨辐轴处于水平位置。在液压螺母和涨紧套上装上液压工具。其所用油品,参见零件明细表。向涨紧套(41)加压。转动磨辐轴,直至轴承对中为止。向液压螺母加压,即可顶紧涨紧套。注意!液压泵的最大允许压力为IooMPa。检查轴承(42)的游隙,并不断转动轴承。当游隙达到50100m时,停止顶进。将涨紧套泄压,再次检查游隙,如游隙不在上述范围内,重复上述顶进过程。直至游隙满足要求为止。卸下液压工具。测量涨紧套端面至轴承(42)内套圈的距离(x)。参见图6o图6按测得的尺寸(X)改制锁紧环(59),使其与涨紧套和轴承内套圈顶紧。再

33、按图纸要求的扭矩拧紧螺栓。.4安装外侧轴承盖磨根密封(28)的外缘涂以KLUBERNOSOLUTA4或与其等同的油脂。然后将其置于轴承盖(52)内。勿忘间隔环(25)0把外侧风套(53)装在轴承盖(52)上。最后把整装好的轴承盖(52)小心地安放在轮毂上,按图纸要求的扭矩拧紧。.5风套安装风套(54)0检查风套(54/53)之间、(64/67)之间的缝隙不超过0.5mm。5.2.6液压拉力系统的维修参见附图V。5.2.6.1 拆卸如果液压拉力杆的密封(84)和耐磨衬套(83)是分体式的,则直接将他们拆开。否则,将他们卸下,并沿液压拉力杆放下,从而液压拉力杆头和液压拉力杆的结合面周围有足够的施工

34、空间。利用专用液压工具沿法兰面拆开液压拉力杆头和液压拉力杆。利用专用液压工具从磨辐轴上拆下液压拉力杆头,并利用吊装设施把它从磨内移出。拆下液压拉力杆的密封和耐磨衬套(如果此前尚未拆下的话)。它们的结构形式依磨机型号的不同各异。参见装配图。如果活塞杆(78)和液压拉力杆也需要拆开,则要支撑固定好液压缸。此处的螺栓也要用专用的液压工具松开。如果液压缸需要从底座(Ol)上拆开,则要在需要把结合面处加热至20(TC,以破坏此处的粘结剂Araldite.参见5.2.6.2.2节。5.2.6.2 重新安装液压拉力杆系统参见附图V和VIo.1球面轴承球面轴承通常安装于液压拉力杆头(70)的内孔。球面轴承内装

35、了锥套后,再把轴承装在液压拉力杆头中。锥套的小直径端面与轴承平齐。有时锥套需要改制。在即将安装前方能打开轴承的包装。不得用任何清洗剂清洗轴承,只需用棉布在轴承表面擦扫即可。轴承外圈有开口。安装时该开口应与所受载荷方向成90。把直径和轴承外圈相同的管子置于轴承外圈上,用榔头敲击管子,将轴承打入。.2液压缸如果是拆下的液压缸重装抑或是装新的液压缸,则,安装步骤如下:仔细清理底座(Ol)的孔。确保孔和销轴(57)无油污。在销轴和孔内涂以粘结剂Aralditeo注意Araldite的凝固时间!在即将安装前才能涂粘结剂。在销轴的最大直径面上和底座的最小直径孔内涂粘结剂。如图7箭头所示。认真仔细对做好这项

36、工作非常重要。图7安装销轴和液压缸。勿忘间隔环!支稳液压缸。.3液压拉力杆头的安装把风套(79)装在液压拉力杆头(70)上。检查风套(54/70)之间的间隙是否为0.5mm。仔细清理磨辑轴(38)的锥面和锥套的内面。把液压拉力杆头装在磨馄轴(38)上。装压板(55),轻轻拧紧螺栓。压板只是用于顶紧的工具,可以用产品的正式零件更换。见装配图。通过脑短轴端油孔打压,同时拧紧压板上的螺栓,直至压板与磨辑轴端面紧密贴合。保持液压压力,把所有螺栓按图纸要求扭矩拧紧。撤除液压工具及软管。如采用的是临时压板,则需要换上正式的产品零件。.4安装液压拉力杆液压拉力杆头安装完毕后,磨辑落到磨盘上,这时清理液压拉力

37、杆头和液压拉力杆的结合面,利用螺栓和夹板(77)拉起液压拉力杆(76)o注意!有些形式的磨机中,应事先将拉力杆密封套入。另外有些形式的磨机的拉力杆密封是分体式的(不需要事先套入)。参见装配图。利用专用的液压工具拧紧螺栓,见装配图和液压工具使用说明书。1 .选用合适的工具(零件明细表中有规定)。2 .确定预紧压力。预紧力在装配图中有规定。3 .清理螺栓螺母。检查一下螺母能否用手拧动。如果螺母上有印迹,那么,印记应朝外。4 .用手工工具按对角方位轻轻上紧螺母。5 .检查螺栓伸出螺母部分的长度符合装配图的要求。6 .关上油泵的回油阀。打压,直至达到所需要的压力为止。螺栓应按对角方位分三次依次拧紧,以

38、避免法兰错位。参见液压工具使用说明书。在液压拉力系统附近进行焊接工作时,必须采取措施以防损伤其任何零件。因为该系统的零件是采用高合金材料制成的,所以,焊接造成的任何损伤将会产生应力集中点,从而使零件发生断裂。在处理和运输液压拉杆的过程中也应小心仔细。把液压拉力杆(76)和液压缸活塞杆(78)上的法兰面贴合密实(可以利用液压站)。安装夹板(77)及其螺栓,按.4条中的步骤拧紧螺栓。如果拉力杆密封是分体式的,可以在此时按图纸要求安装该密封。使用辅助工具连接扭力杆(72)、液压拉力杆头(70)和缓冲器(75)o在磨盘上找正磨辐和中心魏,把扭力杆和缓冲器安放于图纸所示的位置。勿忘垫片(74)o安装扭力

39、杆的耐磨护板(71)o6.附图、简图中的零件编号和名称0104050607液压缸底座推力轴承堵头堵头护板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挡料圈中间挡料环底部挡料环压板磨盘磨盘衬板拆卸孔刮料板磨盘密封环磨盘密封中心盖板磨盘衬板定位销磨壳导风锥环形喷嘴支座法兰环形喷嘴隔环隔环磨辐密封磨辑密封夹板25262728303132333435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96062646667687071轮毂磨辐衬板螺栓外侧间隔套内侧间隔套承母承轴辗套轴螺轴圈圈圈盖风密环圈密板辑栓心紧面板栓压子型型头栓型承侧套板磨轴紧型磨夹磨螺中涨球夹螺液滚O O堵螺O轴外风压耐销锁。耐内侧风套内侧轴承盖风套液压缸液压拉力杆头护板杆器拉杆轴力座片冲压板塞套面扭支垫缓液夹活风球72737475767778”8034150-30-VII34150-30-VII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