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心得四篇范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587549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心得四篇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心得四篇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心得四篇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心得四篇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心得四篇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心得四篇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心得四篇范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体会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安宁,更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从立法目看,该法不是为了规制家长、约束家长,而是更好地引导家长,协调社会、职能部门,共同做好未成年家庭教育的工作,让未成年人在家庭这一重要学习环境里,更好成长,而这与每一位家长的“生养”目的是一致。所以,家长们不必紧张或担心自己不能自由教育孩子。1、家庭责任方面:首先,就是将家长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责任从过往的传统观念、道德观念上升为法律条文。以白纸黑字、定律条文的方式加以明确。事实上这些规范要求都是我们每一个负责人的父母千百年来一直在做的,只不过是从无形要求转变为看得见

2、的文字要求。其次,就是将父母家长需要在家庭教育方面具体要做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划分和规定。从家庭关系、价值观念、人生观等等,全面规定家长在未成年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成长中要做的、要关注的、要学习的。2、国家支持方面:规定了自中央至地方的各级政府在家庭教育促进方面各自应承担的职能,省级以上重点在与制度和政策制定,县区一级重点在于政策落实。重点在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服务、重点人群关怀、家庭教育市场服务监管等方面,体现国家部门在家庭教育促进方面的作用。3、社会协同方面:全方位的规定了涉及未成年人成长的重点环节、相关机构的法定职能义务。具体体现在村居社会对家长监护人的指导监督、学校教育机构的支持、

3、医保照护机构的关怀、文化机构对未成年人的素质教育支持等。4、法律责任方面:仅有七条,从面上较为笼统地规定了对相关机构和个人在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促进方面不履职做出了宽泛规定。整体上看并没有类似于治安处罚法或者刑法那样的较为严厉的惩戒性规定(仅仅是在涉及违法犯罪时,依据相关法律处置),这与家庭教育中各方的责任程度相关。通过对家庭教育促进法有所学习和了解,让我在教育理念上有所升华:原来家庭教育不只是你一个家庭的事情,更是国家和全社会的事情,从单一的“血缘”责任升华为“法律”责任。我们要加强家庭教育技能提升,教育孩子不只是给他吃饱穿暖,不只是每天的几句啰嗦。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涉及到文化、

4、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家长自身没有充足的储备,当然不能做好“依法带娃”的细致性的要求。我们要摒弃“束缚”观念,放手去教育。立法的目的不是为了约束家长,而是引导和规范家长家庭教育行为,更多的是在指引家长如何去教育未成年人,事实上是在帮助家长实施家庭教育。基于此,所有家长都无需因为家庭教育立法化而担忧自己的“教育权”。更直白地说,你只要不是用违法犯罪的方式去教育,都不会受法律制裁。但如果你要想做的更好,你要想自己的孩子教育的更好,你就应该遵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去实施。最后,希望家庭教育促进法能真正地帮助中国家长,更好地做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工作。这既是每个家长的期待,更是国家的责任。家庭教育促进法

5、心得体会10月23日,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古语有训:子不教,父之过。这家是说,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到位,父母应承担一定的错过。这一传统的教育理念,如今有了新的法律注释一一家庭教育促进法。父母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永远都是无法低估:有些家长教育理念错误;有些家长养而不教;有些家长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些家长不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总之,重智轻德、重知轻能、重养轻教的现象在生活中颇为常见。一些家长的家庭教育很不科学、很不规范,起不到积极的护航作用,令人遗憾。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谈何成功的家庭教育?所以,最近几年,父母应持证“上岗”的呼声不绝于耳。从2

6、018年开始,我们就开始酝酿家庭教育法规,经过几次征集、修改、更正和完善,2021年10月23日,家庭教育促进法终于走完了研究论证、民意征集、起草草案和审议通过的程序,真正成为第一部关于家庭教育的法规。该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谁都想将孩子培养成于社会用的人才。可是,父母不能完全把孩子的教与育推给学校,自己也必须承担其相应的教育之责,特别是在“育”的层面,父母应承担更多。家庭教育促进法不仅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同时也表示,政府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家庭教育促进法三审时,删除了“拒不改正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五日以下拘留”就

7、是不想让公权力过多干预父母的家庭教育,让家庭教育归位于家庭。从这一点也能看,这部法规的重点不是如何处罚“违规”的家长,而是强调社会和政府应提供帮扶、支持,让家长出色地完成家庭教育,比如举办家长学校,比如传授家教知识,等等。事实上,家庭教育促进法既有倡导性、引领性规范,也有强制性规范。如果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明显差错,村(居)委会、父母所在单位都有批评教育和督促的权力;倘若,导致了严重的不良后果,乃至未成年的孩子走上歧途,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也可以出门干预,并对强制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施作出具体规定。家长在法规的引航下依法带娃,实施积极的家庭教育,配合学校,减轻课业,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休

8、息、娱乐、锻炼的时间;预防他们沉迷网络,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做好他们的榜样,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是社会和民众对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期待。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家庭教育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短板。有的是父母或监护人未尽教育职责,有的是父母或监护人不懂如何教育,一些社会问题由此而生。民有所呼,法有所应。从前期调研,到进入立法规划,再到今年的三次审议,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诞生,体现了顶层设计的重视,更彰显出对民意的回应与关切。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庭、国家和社会在促进家庭教育方面扮演的角色,引导父母和监护人了解家庭教育是什么、怎么做,最终目

9、标是促进各方合力推动家庭教育发展。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概念、要求和方式方法,并为家庭教育划定底线标准,立法对家庭教育进行规范、指导和监督。“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这些方面家庭教育都得管起来。怎么管,可以协商和学习,但如果拒绝、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甚至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将视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他们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时下教育领域最受人关注的“双减”,也在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得到体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管理”“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

10、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这给家庭教育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依法带娃,还得科学带娃,树立理性的成才观,将其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当然,父母和监护人并不是孤军奋战。在一个个家庭背后,还有XX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在草案二审阶段,“家庭教育法”更名为“家庭教育促进法”,两字之差,背后的导向不言而喻一一家庭教育促进法旨在构建“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促进家庭教育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家庭教育促进法也是其中的有机组成和有益补充。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为促进家庭教育立法是个良好开端

11、,后续还得做好贯彻、落实和执行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升家庭教育能力,更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2021年10月23日,家庭教育促进法通过审议,自2022年1月I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具有里程碑意义。孩子在家庭中孕育诞生,首先接受的就是以父母为代表的家庭成员的抚养和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应当做好言传身教的责任,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父母应时刻正面引导孩子积极阳光、乐观、向上、善良和包容的品质。在家里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有效的陪伴,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的心里充满被关注被爱的自足感,给

12、孩子足够的关注,让孩子从小充满自信和安全感。在未来走入社会后才能有强大的力量抵御挫折,也能把更多的爱奉献给社会。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心得家庭教育促进法表决通过,把家庭教育上升到了立法的程度,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家长,该如何紧跟XX要求,在“双减”的背景下,把家庭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和学校一起,共同把孩子孕育成未来的栋梁之材,我们小家庭在这几天认真的进行了一番讨论,也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双减”和“立法”之下,我们家长的教育理念需要有哪些转变?我们觉得:1、应该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童年生活充满“快乐”的回忆;2、维持和谐的亲子关系,营造轻松有趣的家庭教育氛围;3、尊重孩子选择,同时积极地引导,和孩子

13、共同探索最适合的教育模式;4、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拥有良好的习惯和品格。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更多了,如何进行亲子沟通?我们觉得,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这件事情上,平等和尊重是最重要的,我们家长要和孩子做朋友.另外,和孩子交流时不应主观地加上自己的意见与批评,要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真的认可引导孩子的观点。然后,当孩子在生活或社交中遇到困难和不自信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效地给予孩子引导和启发,并多多鼓励,积极表扬进步,这样孩子才会更愿意敞开心扉和我们交流。如何做到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发展的需求,包括:健康、情感、社交、家庭、自我认同、自我照顾能力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陪伴孩子的过

14、程中考虑到,然后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协助孩子解决,这也是高质量陪伴最核心的东西。这里就不得不搬出哈佛大学的叩EERE高质量陪伴孩子五大法器来进一步加强我们的家庭教育氛围。暂停:看见孩子的需求。当我们看到孩子的一个举动时,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都应该停下手头的事情,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在关注她。我们尤其应该杜绝回家就抱着手机不理孩子的习惯。参与:加入孩子的活动。父母可以提出一个能激发孩子好奇心的问题,然后让自己和孩子共同参与到这件事情中去,也就是用问题或其他方式,给孩子颁发一张我们可以参与的“入场券”。鼓励:支持孩子的想法。无论孩子的回答如何,我们的态度一定是鼓励她去尝试,即使失败也不要紧。反馈:真诚交流想法。把我们真实的感受告诉孩子,给她最真实的反馈,平等交流,让她感受到被尊重.衍生:扩展孩子的视野。也许孩子本身的思维只是在单一方向上,这时就需要我们能给出更多的视角去扩展她的想法和思路,举一反三。在日常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每天都在努力的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方式,毕竟,孩子是第一次当孩子,我们也是第一次当家长,我们也应该学会坚持学习,尤其是学习政策方向,顺应时代,让孩子的成长之路走得更稳,以后才能站得更高,成为栋梁之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