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588057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史】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党史】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党史】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党史】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党史】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史】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史】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党史】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闪现着一群英姿飒爽、青春昂扬的女兵们。她们活跃在革命队伍的一线上,英勇无畏、一往无前。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称呼她们为“女将们她们是我军建军以来人民军队中的第一批女兵。1927年2月12日,是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非常特别的一天。国共合作创办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又称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在这一天举行开学典礼。183位穿着灰色军装、戴着灰色军帽、紧束皮带、打着绑腿的女兵,醒目地站在队列里。同一天,在汉口四维路五号开办的妇女政治训练班(又称中国

2、国民党妇女党委训练班)正式开学,宋庆龄担任训练班主任。训练班以训练妇女政治能力、培养妇女干部为目标,号召妇女参加革命,培养妇女革命军。后来,从“女生队”和妇女政治训练班走出了一批如赵一曼、胡筠、张瑞华、彭援华、刘志敏等赫赫有名的巾帼人物,成为革命事业中的妇女骨干。南昌起义中的女兵共30余人,她们大多来自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女生队”,少数来自妇女政治训练班,被分派至南昌起义各部队,担任宣传或救护等工作。南昌起义中的女兵队伍并不是同一天集结完毕的,也没有特别的称谓和独立编制。除少数几人较早加入部队工作外,大多数如散落在各处的星星之火,自发奔赴南昌起义军。1927年6月15日,妇女政治训练班结

3、业,许多毕业生决心深入到军队、农村等革命一线中去。“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发生后,革命形势急转而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女生队”解散,“女生队”中的共产党员和一部分不愿离队回家的女兵,一部分被分配至叶挺率领的第11军第24师和贺龙率领的第20军,另一部分编入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以及第二方面军军医处等。女兵们奔赴四面八方,走上各自的革命道路。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所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两万多人,在南昌城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全歼守敌3000多人,占领了南昌城。根据中央原定计划,起义军于

4、8月3日陆续撤离南昌,南下广东。谭勤先等11名“女生队”女兵随军从武汉乘船赴九江,与第11军政治部的女兵周铁忠、苏同仁等会合。7月30日晚,女兵们随队冒雨翻过庐山,由狮子岭抄近路南下鄱阳湖,在星子换船,沿赣江偷渡去南昌。得知起义军去向后,在接近南昌时,女兵们在军服外罩上印有红十字记号的白大褂,于李家渡上岸,步行至抚州与起义军大部队会合。在抚州,贺龙率领的第20军中,也陆续集结起了一支女兵队伍。除了随第20军赴南昌参加起义的女兵何柏华、陈兆森等,王鸣皋、杨庆兰、孙格非等女兵,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抚州追赶上第20军的队伍。“女生队”解散后,女兵王鸣皋被分配到第二方面军军医处当卫生员。她随队到达九江

5、后,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便下令缴械,开始在部队“清共”。王鸣皋等及时召开党员紧急会议,决定秘密出发到南昌寻找贺龙率领的第20军。他们一共10多人,其中5名女兵,于当日下午出发,辗转跋涉,于8月5日到达南昌。此时,起义军已经南下,他们随即向南追去,沿途不断打听消息,终于在抚州赶上部队,找到第20军第1师政治部。女兵杨庆兰、孙格非等在随军校野外演习途中,得知了南昌起义的消息,经过几天急行军,也在抚州追上了起义军,加入第20军宣传队。宣传工作是女兵们随队南下途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让百姓了解共产党的革命任务和政策主张,女兵们常常走上街头,通过张贴革命标语、发表演讲、自导自演文艺节目等方式,开展宣传

6、工作。书写标语、走上街头张贴是吸引群众、开展街头宣传的好办法。女兵们在路边书写“打倒军阀”“开展土地革命”“工农革命万岁”等标语,四周便聚拢来围观的群众。标语写完了,群众也集合好了。女兵们站在凳子上,高声演讲,宣传党的土地政策,号召农民参加土地革命斗争。为了增强宣传效果,女兵们还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其中彭援华编排的老母亲念经备受欢迎。老母亲念经讲述了江西乡村的一户农家原本过着安定的生活,因受国民党军阀压迫而流离失所、生活凄惨的故事。节目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现状,揭露了国民党对百姓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号召百姓行动起来开展斗争。女兵们以真实生活作为创作蓝本,用生动逼真的演出,让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产生了共

7、鸣,引发热烈反响。8月,正值盛夏酷暑,女兵们每日都要随队行军走上八九十里路。经过十多天的行军,女兵们脚上都磨起了水泡,却没有一人掉队。向瑞金进军时,在壬田遇到涨水,为避免与敌遭遇,部队走小路前进。这一路都是涉水前行,一走就是一天一夜。夜里涉水行走困难,女兵们滑倒在水里又相互拖扶起来,就这样一直向瑞金方面奔走。起义军经过一个月的行军战斗,减员近万人。中共前委决定改道经福建长汀,再沿汀江、韩江进入东江地区。队伍向福建汀州出发时,王鸣皋等女兵留在瑞金照看伤员,王鸣皋担任护士长。在缺医少药的条件下,救护工作十分困难。有的伤员负伤失血过多,急需抢救输血;有的身上有弹片,急需开刀取出;有的需及时消炎,防止

8、伤口腐化和感染恶化由于条件有限,女兵们只能极尽所能为伤员们治疗,鼓励他们和伤病作斗争。待把需要住院治疗的伤员都移交给汀州医院后,她们才整装出发,再次奔赴起义军。杨庆兰、何柏华、谭勤先等女兵跟随起义军南下到潮、梅地区,在枪林弹雨中传送命令、运送弹药,直接参与战斗。女兵们还积极动员当地群众支援起义军。在东江地区,绝大部分妇孺老人都留守在家,占当地人口的三分之二。大革命兴起后,妇女们是当地农会的主要成员。在女兵动员下,妇女们主动为部队担米、做坂、送水。战斗最为激烈时,女兵们把数百名妇女组织起来,侦察敌情、运送弹药、救护伤员,发挥了重大作用。起义军占领潮州后,为进一步掌握敌情,革委会派胡毓秀、谭勤先和

9、苏同仁等到邮政局、电报局收发情报。谭勤先在执行任务中负了伤,她们和部队失去联系。在医院工友的帮助下,她们三人在挂着“女厕所”牌子的房间里躲了一个星期。谭勤先伤好以后,一位医生为她们换了便服,让其充当医院的看护,照看在医院里养伤的起义军伤病员。后来,在红十字会的帮助下,她们三人离开潮州,经汕头乘船前往上海。起义军到达潮汕后,敌众我寡,作战连连失利。女兵们根据组织安排,一部分在潮州红十字会的医院里担任护理员,后来乘船转移到上海;周开壁、曹泽芝(又名曹泽之)等女兵随队到了海陆丰地区,加入彭湃领导的农民运动;彭援华、肖凤仪等女兵随朱德率领的起义军余部,转战于闽粤赣边界。进入赣南地区后,环境越来越艰苦,朱德派人与武汉中共党组织取得联系,动员女兵到武汉做地下工作。随后,这批女兵几经周折到了武汉,走上了新的革命征途。南昌起义军中的女兵们,是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周恩来曾对女兵们说:“女将们,你们这一路表现很不错,又勇敢又有毅力将来革命发展了,要做的事情多得很。这一路,看得出你们女同志能够和男同志同样过严格的军事生活,将来也可以和男同志一样担负重要的革命工作南昌起义军中的女兵们用不断向困难作斗争的决心和勇气、对革命的一片赤诚真心,为第一支人民军队的诞生增添了新鲜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