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588123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4.黔南州统计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录(2021年版)序号权力类型事项编码权力名称权力依据责任事项责任事项依据办构承机追责对象范围备注1行政处罚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四卜一条规定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四十一条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予以通报: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的;(二)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拒绝答复或者不如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四)拒绝、

2、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的;(五)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体工商户有本条第一款所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L立案责任:对依据监督检查职权或者通过举报、投诉、其他部门移送、上级部门交办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决定是否立案。2 .调查责任:在调资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询问或检查应制作笔录;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

3、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3 .审查责任:对案件的违法事实、收集的证据、办案的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理由等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4 .告知责任: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处罚决定的内容、事由、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中辩、要求听证等权利;当事人依法要求听证的,应组织听证。5 .决定责任: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制作盖有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裁明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权利救济途径等内容;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做出行政处罚

4、决定。6 .送达责任: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决定后七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同意并签订确认书的,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等送达当事人。7 .执行责任: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效的行政处第卜十十十十正政三三三三四二行法十罚五一七八九四办公室单位法定代表人、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具体承办人序号权力类型事项编码权力名称权力依据责任事项责任事项依据办构承机追责对象范围备注处罚决定,对逾期不履行的,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相关规定执行。8.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贲任。序号权力类型事项编码权力名称权力依据责任事项责任事项依据办构承机追责对

5、象范围备注2行政处罚对迟报统计资料,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的行为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四十二条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迟报统计资料,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O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体工商户迟报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L立案责任:对依据监督检查职权或者通过举报、投诉、其他部门移送、上级部门交办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决定是否立案。2 .调查责任:在调查或检查时,

6、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询问或检查应制作笔录: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3 .审查责任:对案件的违法事实、收集的证据、办案的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理由等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4 .告知责任: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处罚决定的内容、事由、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等权利:当事人依法要求听证的,应组织听证。5 .决定责任: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制作盖有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处

7、罚决定书,载明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权利救济途径等内容: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做出行政处罚决定。6 .送达责任: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决定后七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同意并签订确认书的,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等送达当事人。7 .执行责任: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对逾期不履行的,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相关规定执行。8 .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行政处罚法第十五、三十一、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条。办公室单位法定代表人、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具体承办人序号权力类型事项编码权力名称权力依

8、据责任事项责任事项依据办构承机追责对象范围备注3行政处罚对伪造、变造或者冒用统计调查证的处罚统计调查证管理办法第十二条任何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伪造、变造或者冒用统计调查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警告,予以通报。对非经营活动中发生上述违法行为的,还可以处IOOO元以下的罚款。对经营活动中发生上述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但不超过3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还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有关责任人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予以通报,可以处IoOO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

9、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L立案责任:对依据监督检查职权或者通过举报、投诉、其他部门移送、上级部门交办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决定是否立案。2 .调查责任:在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询问或检查应制作笔录: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3 .审查责任:对案件的违法事实、收集的证据、办案的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理由等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4 .告知责任: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处罚决定的内容

10、、事由、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等权利:当事人依法要求听证的,应组织听证。5 .决定责任: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制作盖有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权利救济途径等内容: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做出行政处罚决定。6 .送达责任: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决定后七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同意并签订确认书的,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等送达当事人。7 .执行责任: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对逾期不履行的,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相关规定执行行政处罚法第十五、三十一、三

11、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条。办公室单位法定代表人、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具体承办人序号权力类型事项编码权力名称权力依据责任事项责任事项依据办构承机追责对象范围备注4行政处罚对未经委托,以政府或者政府有关部门的名义实施统计调查的处罚贵州省统计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及有关部门可以根据统计工作需要,委托社会调查机构和其他社会力量进行统计调查,搜集有关统计数据。社会调查机构和其他社会力量应当在受委托的权限和范围内实施统计调查。未经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政府或者政府有关部门的名义实施统计调查。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

12、警告,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L立案责任:对依据监督检查职权或者通过举报、投诉、其他部门移送、上级部门交办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决定是否立案。2 .调查责任:在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询问或检查应制作笔录: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3 .审查责任:对案件的违法事实、收集的证据、办案的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理由等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4 .告知责任: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拟作出

13、的处罚决定的内容、事由、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等权利:当事人依法要求听证的,应组织听证。5 .决定责任: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制作盖有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权利救济途径等内容: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做出行政处罚决定。6 .送达责任: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决定后七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同意并签订确认书的,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等送达当事人。7 .执行责任: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对逾期不履行的,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相关规定执行行政处罚法第

14、十五、三十一、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条。办公室单位法定代表人、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具体承办人序号权力类型事项编码权力名称权力依据责任事项责任事项依据办构承机追责对象范围备注5行政处罚对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统计资料,未经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以及统计资料填报人员在统计报表上签字,并加盖公章的行为的处罚贵州省统计管理条例第十九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统计资料,应当经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以及统计资料填报人员在统计报表上签字,并加盖公章。个体工商户和个人提供统计资料的,应当由本人在统计报表上签字。统计调查制度规定不需要签字、盖章的除外。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十

15、九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限期改正,予以通报: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并处以IoOO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L立案责任:对依据监督检查职权或者通过举报、投诉、其他部门移送、上级部门交办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决定是否立案。2 .调查责任:在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询问或检查应制作笔录: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3 .审查责任:对案件的违法事实、收集的证据、办案的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理由等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

16、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4 .告知责任: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处罚决定的内容、事由、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等权利:当事人依法要求听证的,应组织听证。5 .决定责任: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制作盖有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权利救济途径等内容: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做出行政处罚决定。6 .送达责任: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决定后七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同意并签订确认书的,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等送达当事人。7 .执行责任: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效的行政处罚

17、决定,对逾期不履行的,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相关规定执行行政处罚法第十五、三十一、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条。办公室单位法定代表人、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具体承办人序号权力类型事项编码权力名称权力依据责任事项责任事项依据办构承机追责对象范围备注6行政处罚对公开使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及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不规范、不准确,并与公布的内容不一致的行为的处罚贵州省统计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统计资料依法公布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泄露和公开使用。公开使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及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应当规范、准确,并与公布的内容一致,不得故意篡改和编造。第四十三条违反

18、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按照要求使用统计数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L立案责任:对依据监督检查职权或者通过举报、投诉、其他部门移送、上级部门交办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决定是否立案。2 .调查责任:在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询问或检查应制作笔录: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3 .审查责任:对案件的违法事实、收集的证据、办案的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理由等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

19、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4 .告知责任: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处罚决定的内容、事由、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等权利:当事人依法要求听证的,应组织听证。5 .决定责任: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制作盖有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权利救济途径等内容: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做出行政处罚决定。6 .送达责任: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决定后七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同意并签订确认书的,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等送达当事人。7 .执行责

20、任: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对逾期不履行的,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相关规定执行行政处罚法第十五、三十一、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条。办公室单位法定代表人、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具体承办人序号权力类型事项编码权力名称权力依据责任事项责任事项依据办构承机追责对象范围备注7行政处罚对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行为的处罚全国经济普查条例(2018年国务院令第702号)第三十六条经济普查对象(个体经营户除外)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予以通报;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

21、)拒绝或者妨碍接受经济普查机构、经济普查人员依法进行的调查的:“(二)提供虚假或者不完整的经济普查资料的:“(三)未按时提供与经济普查有关的资料,经催报后仍未提供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体经营户有本条第一款所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1E,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L立案责任:对依据监督检查职权或者通过举报、投诉、其他部门移送、上级部门交办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决定是否立案。2 .调查责任:在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

22、询问或检查应制作笔录: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3 .审查责任:对案件的违法事实、收集的证据、办案的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理由等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4 .告知责任: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处罚决定的内容、事由、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等权利:当事人依法要求听证的,应组织听证。5 .决定责任: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制作盖有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权利救

23、济途径等内容: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做出行政处罚决定。6 .送达责任: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决定后七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同意并签订确认书的,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等送达当事人。7 .执行责任: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对逾期不履行的,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相关规定执行行政处罚法第十五、三十一、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条。办公室单位法定代表人、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具体承办人序号权力类型事项编码权力名称权力依据责任事项责任事项依据办构承机追责对象范围备注8行政处罚对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行为的处罚

24、全国农业普查条例(2006年国务院令第473号)第三十九条农业普查对象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一)拒绝或者妨碍普查办公室、普查人员依法进行调查的;(二)提供虚假或者不完整的农业普查资料的:()未按时提供与农业普查有关的资料,经催报后仍未提供的;(四)拒绝、推诿和阻挠依法进行的农业普查执法检查的:(五)在接受农业普查执法检查时,转移、隐匿、篡改、毁弃原始记录、统计台账、普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有前款所列违法行为之

25、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并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农业生产经营户有前款所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并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农业普查对象有本条第一款第(一)、(四)项所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L立案责任:对依据监督检查职权或者通过举报、投诉、其他部门移送、上级部门交办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决定是否立案。2 .调查责任:在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询问或检查应制作笔录: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

26、制度。3 .审查责任:对案件的违法事实、收集的证据、办案的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理由等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4 .告知责任: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处罚决定的内容、事由、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等权利:当事人依法要求听证的,应组织听证。5 .决定责任: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制作盖有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权利救济途径等内容: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做出行政处罚决定。6 .送达责任: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决定

27、后七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同意并签订确认书的,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等送达当事人。7 .执行责任: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对逾期不履行的,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相关规定执行行政处罚法第十五、三十一、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条。办公室单位法定代表人、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具体承办人序号权力类型事项编码权力名称权力依据责任事项责任事项依据办构承机追责对象范围备注9行政处罚对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行为的处罚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2019年国务院令第709号)第三十九条规定:污染源普查对象有下列

28、行为之一的,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通报有关情况,提出处理意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可以建议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迟报、虚报、瞒报或者拒报污染源普查数据的:(二)推诿、拒绝或者阻挠普查人员依法进行调查的:()转移、隐匿、篡改、毁弃原材料消耗记录、生产记录、污染物治理设施运行记录、污染物排放监测记录以及其他与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有关的原始资料的。单位有本条第一款所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警告,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体经营户有本条第一款所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

29、计机构予以警告,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L立案责任:对依据监督检查职权或者通过举报、投诉、其他部门移送、上级部门交办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决定是否立案。2 .调查责任:在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询问或检查应制作笔录: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3 .审查责任:对案件的违法事实、收集的证据、办案的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理由等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4 .告知责任: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拟作出

30、的处罚决定的内容、事由、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等权利;当事人依法要求听证的,应组织听证。5 .决定责任: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制作盖有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权利救济途径等内容: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做出行政处罚决定。6 .送达责任: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决定后七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同意并签订确认书的,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等送达当事人。7 .执行责任: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对逾期不履行的,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相关规定执行行政处罚法第

31、十五、三十一、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条。办公室单位法定代表人、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具体承办人10行政奖励对检举统计违法行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八条统计工作应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任何单位L受理责任:对申报集体或个人表彰和奖励的材料进行受理。统计法第8条办公室单位法定代表人、分管领导、序号权力类型事项编码权力名称权力依据责任事项责任事项依据办构承机追责对象范围备注功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和个人有权检举统计中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对检举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2 .审查责任:对奖励对象的材料进行审查:提出拟办意见。3 .公示责任:依法对准予公开的内容进行公示。4

32、.决定责任:作出予以表彰或不予表彰决定(不予表彰的,应当告知理由):制发评选表彰文书。5 .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11行政奖励对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作出显著成绩或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和先进集体给予的表彰和奖励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十条对认真执行本条例,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第三十六条对认真执行本条例,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奖励。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第三十四条对在经济普查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由各级经济普查机构给予表彰和奖励。1 .受理责任:对申报集体或个人表彰和奖励的材料进行受理。2 .审查责任:对奖励对象的材料进行审查;提出拟办意见。3 .公示责任:依法对准予公开的内容进行公示。4 .决定责任:作出予以表彰或不予表彰决定(不予表彰的,应当告知理由);制发评选表彰文书。5 .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10条;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第36条;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第34条。办公室、服务业和生态产业科、普查中心单位法定代表人、分管领导、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