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的鉴别.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589687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参的鉴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参的鉴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参的鉴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参的鉴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参的鉴别.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参的鉴别为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y.的干燥根。人参商品分为野山参、红参、白参三类。鉴别野山参特征老药工有顺口溜一首:雁脖芦碗,黑兜纹;珍珠疙瘩,枣核丁;文体、武体,八字腿;清晰不乱的皮条须。“雁脖芦碗”是因野山参的茎叶秋枯春生,年复一年,茎基残留,茎叶脱落的茎痕,边缘较平齐,中心凹陷,形如碗状交错层叠而生。又因野山参生长年久形成的芦碗就很长,故俗称之为“雁脖芦碗”。“黑兜纹”是因野山参主体上端,生有紧密的环纹,纹深而细,皱纹略显上兜,皱沟黑褐色,俗称“紧兜纹”或“黑兜纹”。“珍珠疙瘩”是因野山参的须根上生有许多小疙瘩,形如线串珍珠,故名。“

2、枣核丁”是因生长年久的野山参常有附芦而生的不定根13枚,中间膨大,两头渐细,形如枣核,故称之为枣核丁。“文体”、“武体”是因野山参形体多似人形,主根呈短棒状,疙瘩状或菱角状,支根23条八字形分开,如似武夫练功者,故称为“武体”,也称之为“横灵体”。如主根呈圆柱形,支根分开跨度不大,如人之站立者,故称之为“文体”,也称“顺笨体”。“八字腿”是因野山参支根多为23条,上粗下细,分裆处多呈八字形,宽阔而不并拢,与园参明显不同,称为“八字腿”。“清晰不乱的皮条须”是因野山参须根疏生,清秀而不乱,如春天含芽未发的垂柳嫩条,质柔韧而不易折断,故称“皮条须”。野山参以武体八字腿,五形全美者(芦、丁、纹、体、

3、须)为上品。曾流传有描述野山参的打油诗一首,可供鉴别者参考:马牙雁脖芦,下伸枣核丁;身短体横灵,兜纹密密生;肩膀圆下垂,光润皮似锦;短腿二三个,分裆八字形;皮条珍珠须,山参特殊形。野山参多不易得,现供应市场的主要为人参的人工栽种品,称之为园参。园参因加工方法不同,形成的商品规格很多,但主要大路货分红参和白参两类。红参是园参蒸熟后晒干或烘烤干而成。其经验鉴别特征为“芦碗”、“黄马褂”、红棕半透明;断面角质样,苦口又粘牙。看芦碗是鉴别人参的首要环节,凡伪制品均无法造出自然的芦碗。红参的芦碗大多24个。红参身一般为半透明状、棕红色,但体大者略带黄粗皮,俗称之为“黄马褂”。红参的断面磴口,呈角质样有光泽。入口尝之味苦微甜,有明显的粘牙感。白参是园参直接晒干而成。园参经硫黄熏白后即为“全须生晒参,去掉须根晒干者称“生晒参。去须根,刮去外皮晒干者称“白人参”。以上鉴别方法除颜色淡黄白色与红参不同外,其余特征略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