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学总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91072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7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地质学总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环境地质学总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环境地质学总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环境地质学总复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环境地质学总复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地质学总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地质学总复习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绪论,总论 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环境与地质环境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一般原理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课程大纲,2,课程大纲,分论 若干地质环境问题的论述,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地下水污染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荒漠化湿地退化,3,环境地质学的研究主题,环境地质学主要研究的四个科学问题,绪论,4,1 环境与地质环境,环境的概念广义定义、狭义定义地质环境的概念地质环境;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地质环境系统;全球地质环境系统;局域地质环境系统的时空尺度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地质环境系统的开放性;地质环境系统的层次性;地质环境系统的演化特性;地质环境系统的自然-社会双重属性地质环境系统的组成

2、要素及结构地质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时空结构、功能,总论 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5,系统演化的基本概念演化与变化;宏观与微观;信息与信号;稳定与平衡;输入-响应-输出;涨落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外部条件输入与响应的关系;信号变换的滞后、延迟与叠加效应;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外部条件(影响因素的种类、个数、强度、速率、排列次序)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内在机理地质环境系统的协同作用及自组织;地质环境如何从稳定走向失稳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几个阶段稳定-失稳-稳定态重建;地质环境系统失稳的形式,2 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一般原理,6,3 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地质属性的分类地质环境问题的定义;地质环境问

3、题的分类地质灾害的概念灾害的内涵;地质灾害的概念;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的区别地质环境问题的环境地质学分类分类方案地质灾害与渐进性地质环境问题的联系地质灾害渐进性地质环境问题的三种联系方式,7,3 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我国地质环境问题中国的地质环境问题类型、严重性、成因分析地质环境问题的调查、评价调查、评价的基本原则;调查方法;现在地质环境问题的识别及详细调查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途径地质灾害防治的两个基本途径,8,1 地震,分论 若干环境地质问题的论述,地震相关的基本概念地震、地震波、震级、烈度世界及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地震带;我国强震带的空间分布地震效应振动破坏效应;地面破

4、坏效应(砂土液化);次生灾害效应,9,1 地震,地震的形成机理及发生原因断层学说;地震的力学成因;地震发震的原因(自然地质作用形成的地震;人为活动诱发的地震-水库诱发地震)地震的活动特点及地震防范地震活动的特点(重复性、迁移性、填空性、累进突发性);地震的预报(时间、空间);地震的监测,10,2 崩塌,崩塌的概念及分类崩塌的定义;按崩塌发生地点、崩塌物岩性特征、分离面特性等进行分类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斜坡体系统结构、斜坡体系统外部环境作用;崩塌的形成机理;崩塌的模式;潜在崩塌体稳定性分析地质历史分析法、刚体极限平衡法、数值模拟法、地质力学模拟实验崩塌的防治防护措施、地质体改造措施,11,3

5、 滑坡,滑坡相关的基本概念、滑坡分类滑坡的定义;滑坡的空间形态特征;滑坡的野外识别;滑坡的分类(6种分类方法)我国滑坡灾害的发育情况全国滑坡灾害易发分布区滑坡的成因机理应力分布特征;力学成因;形成滑坡的主要因素(内部因素:岩土体类型、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外部因素:降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滑坡发育的阶段;滑坡发育过程中的变形迹象,12,滑坡的稳定性分析自然历史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数学力学计算法、长期监测法、非线性数学法滑坡的预测预报时间预报;空间预测滑坡的防治滑坡防治的原则;6大类防治方案及其具体工程措施、防治原理,3 滑坡,13,泥石流的定义泥石流的定义;泥石流的运动特征;泥石流的分类

6、;泥石流沟谷的发育阶段中国泥石流发育区的分布及危害我国泥石流发育区的分布概况;泥石流的危害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泥石流形成必备的三个条件;,4 泥石流,泥石流的野外识别现代泥石流的识别;古泥石流的识别泥石流的预测预报时间预报;空间预测泥石流的防治措施泥石流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不同泥石流区域的具体防治工程措施,14,地面塌陷的概念地面塌陷的定义;地面塌陷的分类地面塌陷的危害地面塌陷的危害种类我国地面塌陷的分布特点岩溶塌陷区的分布特点(南方岩溶、北方岩溶);矿山采空区地面塌陷的分布特点,5 地面塌陷,15,地面塌陷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地面塌陷的形成条件(岩土体内部条件:空洞、洞穴围岩状况;岩土体的外部条

7、件:降水、河湖倒灌、地震、人为活动);地面塌陷的发生机理(矿山采空区地面塌陷机理;岩溶地面塌陷机理:潜蚀作用、真空吸蚀效应)岩溶塌陷的稳定性评价岩溶塌陷的地质模式;岩溶塌陷的稳定性评价(塌陷体的稳定性评价、土洞的稳定性评价、浅埋岩溶洞隙的稳定性评价)地面塌陷的防治岩溶地面塌陷的预防;岩溶地面塌陷治理的具体工程措施及其机理;矿山采空区地面塌陷的预防及治理,5 地面塌陷,16,基本概念地面沉降的定义;地面沉降所造成危害的种类我国地面沉降现状我国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区域及城市,及其发育特征地面沉降形成机理及规律饱水多孔介质的失水压密原理,即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抽水条件下、注水条件下、地面加载条件下);不

8、同类型岩土失水压密特点(砂泥质土、粘性土)地面沉降的时空特征垂直位移的变化规律;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抽水对地地面沉降的影响规律;地层对地面沉降的影响,6 地面沉降,17,地面沉降主要特点区域易发性;时间累进性;过程渐变性;成因复杂性;难以逆转性地面沉降的调查与评价调查评价的内容、方式地面沉降监测与预测监测方法(基岩标、分层标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水准监测网);预测方法(统计模型、理论模型、数值方法)地面沉降防治如何有效的预防地面沉降,或其发展强度,6 地面沉降,18,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海水入侵、海侵);海水入侵造成危害的种类;海水入侵发生必备的两个条件我国海水入侵现象的发展现状我国海水入侵的分

9、布海水入侵的原因海水入侵的根本原因(“地下水-海水”压力失衡、),7 海水入侵,19,海水入侵的形成机制海水入侵的过程;海水入侵稳定分界面的静力平衡模式;海水入侵稳定分界面的动水压力平衡模式;实际工作中咸淡水分界面的判别海水入侵的调查评价海水入侵调查的内容及方法手段海水入侵的防治海水入侵防治所基于的两个基本原理;地下水系统软结构的调整;地下水系统硬结构的调整,7 海水入侵,20,基本概念水土流失的定义,及其与“土壤侵蚀”定义的区别;水土流失的类型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我国水土流失的分布区域及特点;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的形成过程产流过程-侵蚀过程-搬运过程-堆积过程;水力侵蚀的形式(坡面侵蚀、沟谷

10、侵蚀、山洪侵蚀)水土流失的发育条件外界条件(降雨、人类活动);内部结构(坡形、土壤及母岩的性质、植被覆盖);衡量土壤抗侵蚀能力的指标水土流失的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的基本措施,9 水土流失,21,基本概念土壤盐渍化的定义我国土壤盐渍化的特点我国土壤盐渍化的分布区域及特点;土壤盐渍化的危害土壤盐渍化的机理形成条件(外部条件:地形、气候、地表水、土壤冻融、人为活动;内部条件:潜水的埋藏深度、潜水的矿化度、包气带岩性结构、潜水含水层的透水性);包气带与外部环境间的盐分交换(双向模式);盐渍土形成的基本模式(盐分单向输入的土壤盐渍化模式 、盐分双向输入的土壤盐渍化模式 )土壤盐渍化的分级盐渍土的分类;盐渍土的分级土壤盐渍化的防治盐渍土的危害;土壤盐渍化的预防;土壤盐渍化防治的基本原则(减少土壤盐分输入、增加土壤盐分排出、改善包气带岩性结构),10 土壤盐渍化,22,自学内容,8 地下水污染,11 荒漠化,12 湿地退化,23,考试内容及方式,考试时间2011年1月14日,周五,上午9:0011:00考试地点考试方式开卷考试考试内容一、概念陈述(6题5分/题=30分)二、辨析题(判断下列提法是否正确,必须陈述理由,5题 8分/题=40分) 三、论述题(2题15分/题=30分)考试成绩卷面成绩(70%)+ 平时成绩(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