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及提高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92724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及提高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及提高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及提高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及提高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及提高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及提高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及提高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与提高,房同明2015年5月,内容提要,一、当前安全标准化运行存在问题,1、集团公司安全标准采用形式: 1.1、 AQ/T 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30个专业标准 1.2、AQ3013-2008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6个指南 1.3、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指导意见(建办质201311号)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和企业安全标准化评价表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当前安全标准化运行存在问题,2、安全标准化存在问题: 2.1、思想认识不到位,

2、不能体现全员参与的原则。有些主要负责人或其他管理人员认为,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安全部门的事。不明白安全标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2.2、对安全标准化规范理解不足,对员工培训力度不够。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13项一级要素、42项二级要素、87条具体条款,对这些要素内涵理解不够,造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安全标准化没有经济兑现,企业未能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定期的培训活动,使职工掌握标准、执行标准、依标作业。还有的企业不能把标准化文件上的“教条主义”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2. 3、文件编写作嫁接,不“贴地气”,实际运行是“假唱”,有的还没

3、有唱。特别是危险源辨识和隐患排查混淆,以隐患排查代替危险源辨识,个别单位抄袭别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安全风险管理只有临时的检查,没有平时的监管。 2. 4、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与安全标准化内容两张皮,唱做脱离。安全标准化的创建和监管部门的验收、持续运行和日常监管相脱离。 综上所述,安全标准化存在着只有创建,没有运行监督,没有持续改进的考核,运行操作是好是坏没有奖惩的现象。一项只有布置、没有检查落实、更没有责任追究的工作任务是不可能很好地完成的。,当前安全标准化运行存在问题,二、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2.1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依据,1、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技术规程;2、企业制定的安

4、全生产方针与目标;3、企业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4、企业安全标准化支撑文件;5、企业内部、外部发生的变化。,2.2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要求,1、发布安全标准化文件,并进行宣贯,确保安全标准化文件便于相关人员获取、掌握;2、企业各部门、单位及员工按标准化文件规定的要求实施;3、提供体系有效运行的必要资源,包括组织保障、技术保障、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等。,4、标准化工作小组成员全过程跟踪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记录;5、按安全标准化文件要求定期进行绩效测量;6、根据绩效测量的结果及时制定改进措施,纠正偏差,持续改进。,2.3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过程控制,1、企业各部门、单位按标准化文件要求落实相应的职责,

5、并按标准化文件要求进行检查和记录;,2、明确参与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调查、跟踪和监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3、及时报告所有不符合事项、事故、事件;,4、确保员工不因报告了不符合事项、事故或事件而遭打击报复;,5、对所确认的不符合事项,明确所应采取的措施,并落实到位;,6、按标准化系统文件要求进行绩效测量和监视。,2.4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文件记录与保持,三、安全标准化运行案例介绍,要素1: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1.1安全标准化建设指南要求:体现企业的风险特点与核心业务 阐明总目标:防止伤害,预防疾病,减少财产损失 突出两个承诺:遵守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 方针的要求:(1)建立文

6、件化的制度;(2)确保员工参与方针的制定,并相关方沟通;(3)通过适当方式确保所有员工熟悉和理解方针; (4)主要负责人签发;(5)定期评审;(6)根据内外部条件变化及时修订。,张贴、印在安全手册中、作为培训内容,1.2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运行,依据的制度,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管理制度,执行的工作,安全生产方针的制定、发布、宣贯、评审、修订 安全生产目标的制定、实施、考核、评审、修订,保留的记录,发布的安全生产方针文本或文件、宣贯培训人员签到、记录、评审或修订工作记录等;安全生产目标的文本、安全生产目标的分解记录;安全生产目标的实施计划、考核表等;,(1)反映系统绩效的目标:如工伤和职业病(人数、

7、频率等);生产安全事故损失(经济损失、工作日损失等);安全培训(人数、时间、比率等);设备设施(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检测检验等);安全活动(工前安全确认等);危害控制(隐患整改、危险源监控、危害监测等),1.3安全生产目标的类型,目标类型:管理类目标、整改类目标和事故类目标,(2)反映系统改进的目标:如工伤和职业病发生频率下降10%;单位产值安全事故损失成本下降5%;隐患整改的立项率和完成率提高5%;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的次数减少10%;班组危险预知活动(KYT)的普及率提高10%;员工和相关方抱怨或投诉的次数减少10%等,1.3安全生产目标的类型,要素2: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2.1法律法规与其

8、他建设指南要求:建立文件化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与人员,对员工的法律法规意识进行识别;并对识别方法、频次及意识提升、跟踪要求做出规定。目的:了解员工对依从法律法规重要性的认识;对法律法规所赋予权利与义务的熟悉程度。意识识别方法:知识竞赛;问卷调查;事故、事件分析;其他,2.2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运行,依据的制度,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执行的工作,调查员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获取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融入、修订,保留的记录,意识调查问卷或报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清单;,需求识别与获取方法,1意见箱,2调查表,4其他,3互联网,法律法规获取途径,1颁布 部门,2主管部门,3中介机

9、构,4其他,融入对象,责任制和管理制度;文件;操作程序或规程; 过程或活动;培训内容等,评审与更新,确保有效性,2.3法律法规识别、获取、融入、评审,要素3:安全生产组织保障,3.1建设指南要求:应建立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应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有关规定和企业实际,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安委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应定期开会,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会议纪要中应有工作要求并保存。应建立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等环节内容的管理制度。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应对各级管理层进行安

10、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的培训。应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适宜性评审与更新。,3.2安全生产组织保障运行,依据的制度,执行的工作,保留的记录,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管理制度(包括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等环节内容),设立机构、任命安全管理人员编写全员责任制,以正式文件下发,组织定期评审、考核与更新(保持适宜性)组织培训,责任制文本、考核、评审和更新记录;书面任命文件;定期会议记录;学习文件、讨论安全工作方案、操作规程文本;文件管理制度;评估评审材料,3.3安全生产组织保障运行,最高管理者职责应包括: 制定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制定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计划;确保实现目标所需资源;在日常会议讨论安全生产

11、问题;与员工一起讨论安全生产问题;至少每3个月进行1次安全生产巡视;参加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至少每年评审1次标准化系统;参与风险评价;参与标准化系统评价;参与安全生产培训;认可安全生产表现;参与安全生产检查;参与安全生产事故、事件调查;至少每月回顾纠正行动。,3.4安全生产组织保障运行,中层管理者职责应包括: 在日常会议讨论安全生产问题;与员工一起讨论安全生产问题;至少每3个月实施1次安全生产巡视;参加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至少每年评审1次标准化系统;参与风险评价;参与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评价;参与安全生产培训;认可安全生产的表现;参与安全生产检查;参与安全生产事故、事件调查;至少每月回顾纠正行为。

12、,要素4:安全教育与培训运行,4.1安全教育与培训建设指南要求: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制度;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对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持证进行登记培训;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对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依据的制度,执行的工作,保留的记录,安全教育与培训管理制度,调查员工安全意识;开展安全教育;安全培训需求调查;安全培训计划;开展安全培训;培训教师评估;培训效果评估,安全意识调查报告;培训需求识别报告;培训计划文本;培训记录、评估报告等,4.2安全教育与培训运行,4.3安全教育与培训运行,教育培训重点关注:(1)方针

13、;(2)职责与规程;(3)应急程序;(4)工作场所特别要求;(5)事故/事件报告程序;(6)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7)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8)个人防护配备和使用要求;(9)违章指挥和不安全作业行为等。,作业现场特定要求(以班组为主),文艺表演;知识竞赛;安全展览,奖励与处罚,意识输入与提升途径,4.3安全教育与培训运行,(1)制定培训计划:对象、时间、地点和方式;教师;大纲与教材;考核方式;培训经费预算;计划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等。,(3)评估培训结果:数量与效果评估对象:教师、学员、教材或教案教 师 评 价 表,(2)评估途径:学员反馈;员工安全绩效改善;管理层反馈;测试结果分析;员工

14、现场应用能力跟踪等。,4.4安全教育与培训运行,要素5:作业安全,5.1作业安全建设指南要求:建立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定置管理,现场无“跑、冒、滴、漏”现象,应有一个看板式的定置示意图;物品、物料、工具、防护器具等应定点存放;应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建立“三违”行为检查制度等,依据的制度,执行的工作,保留的记录,5.2作业安全运行,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定置管理制度,危险与隐患辨识;设置危险标志牌或警告标志牌;危险场所确定,列出清单;建立表面高温设备台账;安全违章违制行为考核;办理危险作业操作票,各类危险作业的审批手续

15、,如动火作业审批单等;危险作业项目登记表、危险作业安全对策措施表KYT危险因素分析表,维修作业安全指导书;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场所清单;安全违章行为通知单,双控管理,KYT危险排查,5.3作业安全危险辨识与控制程序,如何结合现行的分析、评估方法开展设备风险评价,5.3作业安全危险辨识与控制程序,设备危害识别,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持续风险识别方法),使用前检查;计划任务观察;设备检查;班前安全检查确认;定期安全检查定期检修;安全标准化系统评价;班组危险预知KYT;,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要求:简明扼要;步骤清楚、完整;危险源辨识全面;关键步骤确定准确;安全措施齐全。,5.3作业安全危险辨识与控

16、制程序,要素6:隐患排查,6.1隐患排查建设指南要求: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隐患排查工作方案;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验证和效果评估;开展安全检查,6.2隐患排查运行,依据的制度,执行的工作,保留的记录,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定置管理制度隐患排查工作方案;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验证和效果评估;开展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文件;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整改通知单;验证和效果评估;统计分析表;各类安全检查表,6.3隐患排查的组织方式,隐患排查的组织方式主要有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 综合检查是以落实岗位安

17、全责任制为重点,各专业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 专业检查主要是对特种设备、电气设施、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危险物品、运输车辆、避雷设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设施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及在装置开、停机前、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行等时期进行的专项安全检查。 季节性检查是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检查。 节假日检查主要是节前对安全、保卫、消防、生产准备、备用设备、应急预案等进行检查,特别对节日各级管理人员、检修队伍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原辅料、备品备件、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等进行重点检查。 日常检查包括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导和生产工艺、设备、电气、安全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经常性

18、检查。 不论采取何种隐患排查都要制定检查表,无表的检查是无的放矢,6.4排查隐患采取的措施,运行要素表,四、安全标准化运行监督与评价,运行监督,运行检查,运行评价,4.1 安全标准化运行监督,监督目的,监督机构及人员,企业应明确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的监督机构和人员,并规定相应的职责和权限。,企业应明确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的监督机构和人员,并规定相应的职责和权限。,监督方式: 抽样调查、访谈,查阅记录、图纸档案,现场检查、检测检验,考试与考核,系统评审与回顾等。监督频率: 应严格按照颁发的安全标准化文件的规定执行。,(1)监督的结果应记录整理归档,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反馈给相关方; (2)安全生产

19、标准化管理部门根据监督,提出整改意见和 改进措施;(3)对整改意见和改进措施进行跟踪复查。,监督方式与频率,监督结果处理,4.1 安全标准化运行监督,4.2 安全标准化运行检查,1、检查目的,2、检查范围,3、检查程序,为了发现和消除隐患,改进安全绩效。,所有场所、活动、设备、设施、人员和管理,检查准备工作,实施检查,分析判断,作出处理决定,整改后复查,检查准备工作,1、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2、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3、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危险因素;4、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5、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6、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记录表

20、格或记录本;7、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培训等。,实施检查,检查方式:,询问、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察看现场,仪器测量,演练或演示,分析判断,作出处理决定,整改后复查,依据检查获得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判断,找出人、物、环境、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确定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验证,以实现安全检查工作的闭环。,4、检查要求,(1)企业应制定安全检查制度,确保所进行的安全检查覆盖企业所有的作业场所、活动、设备、设施、人员和管理。(2)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反馈渠道。(3)企业应对所有执行安全检查人员进行培训,使

21、其熟练掌握各类安全检查方法和技巧。(4)执行各项检查前,最好事先制定相应的检查表。,(5)在检查发现的问题未彻底消除前,应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临时措施,以避免隐患被触发引起事故。(6)企业应定期对安全检查的效果进行评审,并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时更新检查内容和方法。(7)所有检查均应记录存档,并可获取。(8)检查的结果应作为改进安全生产绩效的依据。,5、检查类别与内容,巡回检查,例行检查,专业检查,综合检查,季节性 检查,5,6、安全检查的方法,安全检查的方法归结起来主要有:“听、问、查、验、练”。,4.3 安全标准化运行状况评价,定期对安全标准化系统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采取进一步控制措施的重要依据

22、。 安全标准化是动态完善的过程,企业应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定期和不定期对安全标准化系统进行评价,不断提高和完善安全标准化的水平,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整个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审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建立安全标准化评审小组;批准评审安全标准化系统文件。,安全职能部门,负责整个企业范围内的安全标准化评审的日常工作;提出安全标准化评审的整改方案;对安全标准化评审的控制进行监督。,4.3.1评价的组织领导,4.3.2 评价内容,(1)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符合性、适用性;,(2)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是否反映企业风险特点和真实情况;,(3)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是否体现国家相关最新法律

23、法规、技术标准及规范要求;,(4)评价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是否反映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绩效的完成情况。,五、安全标准化改进与提高,改进与提高阶段是根据监督与评价的结果,改进安全标准化系统,不断提高安全标准化水平和安全绩效。,一、安全标准化文件的修订与更新的条件 二、体系运行控制的改进与提高 三、保障措施的改进与提高 四、作业现场的整改与提高 五、设备设施维护管理的改进与提高 六、应急预案管理的修订与更新 七、持续改进系统,5.1安全标准化文件的修订与更新的条件,外部、内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发现重大问题或发生重大事故、事件,运行周期届满,外部、内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1)生产经营单位因兼并、重

24、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时; (2)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时。 (3)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时; (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时; (5)生产经营单位管理机构、人员或者职责发生变化时等。,发现重大问题或发生重大事故、事件,(1)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问题;(2)发生死亡事故时;(3)发生其他重大事故、事件等。,运行周期届满,当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了一个周期,经过评审,认为有必要对安全标准化文件进行修订与更新时。,5.2 体系运行控制的改进与提高,(1)明确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控制机构与人员职责、权限。(2)明确体系运行控制的方式、方法

25、;(3)明确体系运行控制的范围(全员、全过程、全方位)(4)明确体系运行控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应关注的事项。,5.3 保障措施的改进与提高,(1)组织保障应能满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体系运行的管理需要;(2)资金保障应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标准化体系运行的需要;(3)技术保障应能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变化的需要;(4)人力资源应能满足企业安全生产、体系运行所要求的管理、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需要。,5.4 作业现场的整改与提高,(1)作业现场、作业环境发生变化时,及时发现问题,并落实整改;(2)作业现场所涉及到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发生变化时,及时修改作业现场的相关的管理

26、和技术措施;(3)作业现场、作业环境出现安全隐患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确保作业现场符合安全生产条件。,5.5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的改进与提高,(1)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时;,(2)规程规范发生变化时;,(3)检测检验发现重大不符合时;,(4)发生重大设备设施事故时;,(5)设备设施不能满足生产所需时;,(6)设备设施已达到服务年限时;,5.6 应急预案管理的修订与更新,6.几点建议,6.1、注意文件编写的技巧和事项。标准的实施,是生产单位采用系统化的理念、标准化地管理方法,达到实现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的目的。现代安全管理就是按照OHSMS 、HSE 等的模式建立一个“安全管理体系”,就是系

27、统化、标准化、文件化的体系运行模式就是P(计划)、D (实施)、 C (检查)、 A (改进)动态循环的戴明管理模式。,6.2、提升文件的格式。6.2.1责任制和管理制度修订格式(1)、目的(2)、适用范围(3)、编制依据(4)、术语与定义(5)、职责要求(6)、控制要求(工作内容、工作程序)(7)、考核激励(8)、相关文件与记录,6.2.2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修订格式(1)、目的(2)、主要危险源(3)、上岗条件(4)、操作前准备(5)、安全操作要求(6)、考核激励(7)、相关文件与记录,6.3、合流年终安全考核和标准化内部评审。年终安全评比考核与安全标准化评审不挂钩,导致安全标准化流于形式。为

28、了评比要把台帐重新整理,形成两本帐,浪费人力和时间。建议年终安全考核和标准化内部评审合流,以安全标准化的内容为标准,作简化版考核。简化版的标准化要体现当年内工作要求和特点。年终安全考核和标准化内部评审合流一举实现既检查了各单位责任制落实情况,又检查了安全标准化运行情况。 6.4、要统一安全台帐检查标准。安全台帐检查考核标准:一是通过安全标准化评审单位按标准化要求做档案;二是未搞安全标准化单位以连安【2009】60、121号文要求做档案,6.5制定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标准1责任制2安全机构设置3安全教育4安全管理5事故处理6设备设施7易燃物品材料场所8工厂建筑9劳动保护.按规定为员工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29、。.超过2米以上的登高作业,制订了作业规程和防范措施。 .职业卫生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10机械设备11工业梯台 ,根据本单位的情况,谈谈如何做好本单位危险源辨识和监控工作(答案提纲)? 简述本单位情况。做好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工作: 一、落实责任,分工负责。 二、坚持实事求是,全面辨识不留死角。一是班组、车间、职能部门全面参与;二是辨识范围要全面,不留死角 三、采用定量定性评价法确定重大危险源。一是采取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 二是对危险性分值D的评价;三是重大危险源的鉴别和评价 四、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风险的一般控制措施:降低风险的方法有终止(避免或减少在危险中的暴露)、处理(控制损失)、容忍(降为可接受的风险)、转移(参加保险或外包)。 五、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审、检查。持续改进。,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