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安全知识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92844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9.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氨安全知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液氨安全知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液氨安全知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液氨安全知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液氨安全知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氨安全知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氨安全知识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液氨安全知识,2015.昆山,1,主要内容, 液氨介绍 液氨的泄漏 液氨的危险性 液氨对环境的影响 个人防护 应急响应 储存 事故案例,2,液氨介绍(概况) 液氨/ 液体无水氨( Anhydrous Ammonia, Liquefiedunder Pressure) 作为工业原料或制冷剂主要用于生产硝酸、尿素和其他化学肥料,还可用作医药和农药的原料。在国防工业中,用于制造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可用作有机化工产品的氨化原料,因为液氨在气化后转变为气氨,能吸收大量的热,被誉为“冷冻剂”,同时液氨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所以在家禽养殖业中,被用于杀菌和降温制冷作用。 2006 年我国液氨产量为990.6万

2、吨, 从整体产量上看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合成氨生产大国。 液氨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其本身的独特理化性质和泄漏状态下的事故特征迫使人们不得不更加重视及加强管理。,3,2013年液氨泄漏事故统计 2013年1月9日,如皋一家食品厂的维修工人在对厂区罐体进行维修检查时,一只装载200公斤液氨的罐体阀芯突然脱落,罐内液态氨迅速泄漏。 2013年2月26日,浙江侨朋化工厂由于员工操作不当导致液氨发生泄漏,疏散了周围街道近100余名群众。 2013年4月21日,四川省眉山市金凤食品厂生猪屠宰场冻库的事故造成4人死亡,22人急性氨中毒。 2013年5月20日,山东省烟台市一辆液氨车上的液氨钢瓶突然爆

3、炸,氨气泄漏,9人中毒。 2013年6月3日,吉林省德惠市一禽业公司发生氨气爆炸,造成119人遇难。 2013年8月31日,上海宝山区翁牌冷藏库发生液氨泄露事件。造成15人死亡,30多人受伤。 2013年11月11日,新疆八钢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一车间发生液氨爆炸,造成6死6伤。 2013年11月28日,山东省乳山市合和食品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共造成7人死亡。 12月10日,湖北长阳县一冷库厂房发生氨气泄漏,经消防官兵半个多小时的抢险,妥善控制住险情,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4,液氨介绍(液氨理化性质) 液氨是沸点在-33,蒸发成气体比空气轻。 液氨容易气化, 降低压力就急剧蒸发,并吸收大量的

4、热。 液氨与水剧烈反应,释放大量的热量。 液氨有非常重的刺激性气味,在5-10ppm的浓度下人可以直接吸入。由于液氨的这种气味可以让人在造成损伤之前被直接嗅到,这样给了液氨一定的安全度。 液氨是由空气中的氮气和氢气在金属催化剂和高温高压下生成的。以氢气为原料的合成氨法中的氢气是由煤或者是其他碳氢化合物经过气化重整过程得到的。 液氨密度约为639g/cm3, 1KG液氨在大气压力和15的条件下体积为: 1% ,4m3; 400ppm,3500 m3;10ppm,140000 m3,5,液氨介绍(氨理化性质) 液氨气化后成为氨气 常态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 有强烈的明显刺激性恶臭味。 氨分子式NH

5、3,分子量17.03,标准状态下氨沸点-33.33, 熔点-77.7。 氨气密度小于空气( 标准状况下为0.771g/L),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6。 氨容易被液化, 在1个大气压下把氨冷却到-33.4, 或在常温下加压到78 大气压, 氨就能冷凝成无色的液体并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引燃温度():650。,6,液氨介绍(氨安全标签(1) 氨的可燃性级别应标识为: R10 可燃 氨的毒性,标识为:R23 吸入性中毒 氨的腐蚀性,标识为:R34 可导致烧伤 氨对环境的影响,标识为: R50 对水生生物有剧毒 对于氨必须使用以下标志:,CAS # 7664-41-7EINECS # 231-

6、635-3,7,液氨介绍(氨安全标签(1), S1 保持封闭 S2 远离儿童 S9 保持通风良好 S16 远离火源不能吸烟 S26 如果进入眼睛,马上用大量的清水进行 清洁并需求医疗救助 S36/37/39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眼镜 或面具 S45 如果发生事故或感觉不适,马上需求医 疗救助(可能的话向医生出示氨的标识) S61 不可直接排放。,8,液氨的泄漏(形态)泄漏位置和形态: 比较容易泄漏的位置是管系(包括:连接管道、边缘、阀门或者焊点)。 从液氨储罐的罐体直接泄漏的非常少见。 有可能以气体形式泄漏 也可能以液体形式泄漏,9,-75 ,液氨的泄漏(后果),(1)以气态形式泄漏,当液

7、氨蒸发成为气体,液体温度会减低。 理论上讲,如果不继续从周边环境中吸热,16%的液氨将会从-33 的储罐中蒸发掉。,(2)以液态形式泄漏,液氨从压力储罐中泄漏后会立即气化并与水结合成雾状。温度会降到-75。这个雾比空气要重(含有小液滴)。这个雾在里面所含的小液滴蒸发之前会一直紧贴地面。当小液滴蒸发后气体会开始上升。,氨气泄漏呈重气特征,10, 当氨物中的小液滴蒸发时,将会从空气或者 液滴中吸收热量。 所需的大量蒸发热将会导致温度降到非常低。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氨凝结成为气态会使温降加剧。当到达冷凝温度,凝结就会开始。 这个现象可以在液氨泄漏时用来控制氨的扩散。氨雾可以被收集和重新凝结。 在氨

8、雾被防水帆布罩覆盖后,氨可以凝结成液态并被回收。 液态氨要比雾态更容易处理,它可以被泵到一个合适的容器里去。 如果发生大量的液氨的泄漏,这将是一个控制扩散的很好的方法。 液氨从一个管道的泄漏口流出。绝大部分液氨被防水帆布罩收集了起来。重新凝结的氨被导流到盆内。,液氨的泄漏(再凝结),11,氨的危险性(可燃性) 液氨只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燃烧: 氨一般在密闭的容器中才能达到15-26% 这样的易爆浓度。 氨水上方蒸发出来的氨与空气的混合物是易爆的。 引燃温度非常高:650 。 点燃氨与空气的混合物所需的能量很高。 一点小的火花无法点燃氨与空气的混合物。 氨的燃烧:,1.氨需要很高的温度和能量才能被

9、点燃! 2.点燃后燃烧速度很慢最高8厘米/秒。 3.也就是说,氨只可能在密闭的容器中发生爆炸。 4.在混合物聚集的区域需要使用防火设备。,12,氨的危险性(毒性) 氨是有毒的: 会损伤眼睛,皮肤和鼻黏膜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燃烧和爆炸 如果以液态泄漏,将会使温度降到很低 极易与水发生反应 对水生生物有毒,13,氨的危险性(毒性) 如果吸入高浓度的氨将会导致呼吸系统痉挛,呼吸困难。 氨可以溶解在体液中,例如眼睛,可以腐蚀眼睛,产生疼痛感并且很难挣开眼睛。 会溶解于皮肤表面或深层的水分中,例如眼睛,口腔,鼻腔,会导致轻微或重度烧伤,取决于浓度和暴露在其中的时间。 没有报告表明氨会长期残留于人体内对人体

10、造成长期的损伤。 氨造成的损伤是急性的。 氨气在对皮肤和眼睛进行全面的清洗后基本不会带来长期的损伤。 如果有可能接触到氨,请不要佩戴隐形眼镜。 压力容器外的液态氨,温度非常低(小于等于-33 )。 如果直接接触液态氨会导致很难治愈的严重烧伤,它会很快蒸发并使空气中氨的浓度非常高。,14,27/10/2009,氨的危险性(氨气烧伤) 烧伤无防护的皮肤 伤愈后并无永久性的损伤 请注意其实只要简单的防护就可以避免这样的伤害,正如此图所示,短袜和衬衫就可以阻挡氨气的伤害。,15,氨的危险性(总结),1、液氨泄漏常发生在管系中;2、液氨泄漏后吸热蒸发,氨气比空气轻;冷凝后呈氨气雾滴,比空气重;3、氨气仅

11、在密闭空间,达到足够的浓度,在较大的能量下才能点燃、爆炸;4、氨气具有毒性,对人体、眼睛、皮肤有毒害。,16,氨对环境的影响 (1)泄漏到空气中: 在空气中氨会氧化成为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会生成酸雨。这样会造成环境 的富营养化。,(2)泄漏到水中: pH 值升高 鱼对水中溶解的氨非常敏感 致死浓度为低于1 ppm 氨会自然分解 氨不会在食物链中堆积 氨是氮循环的一部分,17,人体防护(基本要求), 泄漏的液氨温度极低 进行涉及到液氨的工作时必须使用: 穿着不吸收氨的材料制成的衣服 有过滤器的气体面具 绝缘手套 硬底鞋 耐低温的材料,需设置洗链器清洗眼睛,18,防护眼镜,手套,夹克要护住喉咙,夹克

12、袖子要盖住手套,裤子要盖住靴子,人体防护(防护装备),安全帽,面罩,19, 现场必须准备防毒面具 直接接触氨时候要始终带着防毒面具(装载、卸载和维护) 直接接触氨的时候必须要摘下隐形眼镜 如果不能很快撤离现场,要用呼吸设备,人体防护(应急装备),20,Page 52,液氨泄漏防护器械,液氨装卸防护器械,人体防护(防护器械),21,应急响应(初发应对),当有事故发生, 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转移到与风向成90度的地方 警告周围的人 拨打火警 更多信息可以从安全技术说明书上获得(SDS) 遇到紧急事故时,要说明液氨事故,并描述事故状态,22,应急响应(接近泄漏源), 如果你在大楼里面 关上所有的门窗

13、关掉机械通风系统 如果需要,用湿毛巾盖住脸呼吸,23,应急响应(阻止氨气蔓延), 水雾可以有效的阻止氨气的传播, 永远不要把水直接倒在液氨上面,24,存储(一般要求), 总体要求, 必须根据国际标准设计, 必须根据公认代码设计减压系统(两个压力缓解阀门和两个真空阀门), 基本的安全培训, 安全技术说明书 应急预案(包括如何清空容器), 所有的存储和操作区域都需人身保护, 现场人员信息 安全检查和跟踪,25,存储(操作规程), 储存操作, 过程信息, 安全程序评估 操作规程, 修正或处理参数及设备 技术安全障碍 能力及培训, 预启动安全检查, 储存规程, 卸货程序 仓储操作, 水锤现象, 避免在

14、液氨管道里有水,这取决于管道的长度,直径和流量特点。, 防护墙, 应做风险评估决定是否安装防护墙,以及是否需要包括防止液氨的变流装置及液氨蒸汽喷射装置。 采取非独立的防护墙/足够的准备防止储罐被车辆撞击。,26,储存(储罐维护),程序,检查维护和测试程序,检查间隔,对储罐区的检查间隔时间要依照国家法律执行,但至少应:,环境和安全检查;,年度检查,目测检查以及对阀门/仪器和安全装置的可靠性检查;,对在储罐外壳和第一个阀门关闭处之间管内液体出口检查;,3-6年检查,内部和外部的目测检查,和无破坏性测试。,月度检查,每日操作,文件记录操作;,应由有资质的人对液氨储存装置包括缺陷进行日检,并提供报告;

15、报告应每天与负责维护的人员进行讨论;,在工作区域应设立工作许可体系。, 管道,管道检查(范围和频率)应基于风险评估进行。,27,储存(压力储罐及紧急切断系统), 基于安全和保护设备,液氨储存装置应装备自动切断系统。, 系统应根据程序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应有文件记录。 系统应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报警点的设定值应收集到受控文件里。,紧急切断系统,压力储罐, 设计,最低设计温度应该是容器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在这里应该是零下33度。, 压力释放 在制作结束,应消除储罐压力,此后,在储罐里不应有进一步的产生热量 并导致压力变化的作业,除非设计要求执行本地压力释放,否则应被禁止 这些作业。, 强制要求 对

16、于压力储罐,应配有不低于1M围堰,以便100%容纳储罐的泄漏。在墙的 上方,要有护边防止小滴液氨流出。在一个区域应只有一个储罐,区域内 增加储罐时,应有充足的理由。,28,储存(初次卸货), 准备和测试 储罐上所有第一次使用的阀门都需要切换并做压力测试。 生产和维护人员应检查储罐内部(温度/压力/液位计量/喷淋系统)。 所有仪器循环/报警和系统应该检查并文件记录。 用氮气进行吹扫: 在储罐合适位置安装阀门以便用氮气吹扫,应制作阀门列表标明所有 阀门位置。这些位置应在特定的技术文件中标明。 从上到下用氮气吹扫。, 压力测试, 在储罐上合适位置安装阀门做压力测试。应根据要求的位置列出阀门表, ,这

17、些位置应该标记在技术文件中说明。, 将阀门压力增加到KG,但要低于安全阀的压力。, 所有的连接/阀门和仪器连接应该做缺陷检查。,29,储存(卸货程序), 当运输到达时应告知对方货物信息。, 现场应提供安全信息和去往装货/卸货区的驾驶方向标识。, 在装卸点,操作工应指导驾驶员到准确位置,除非驾驶员已有自己装卸资格。, 资质, 需明确指出对装卸人员进行哪些必要培训。, 每年一次紧急演练确保现场人员有能力处置紧急情况。, 参与危险货物处理和运输的人员应有国家规定资质,每年培训并考核。,运输产品符合质量。,运输数量应该符合要求,并安装有效控制设备。,储罐能接受运输种类的产品。, 运输车辆状况良好。,合

18、格的资质(储罐的安全证明,运输车辆的安全证明,司机的从业资质)。, 转换接头和设备正确。, 车辆在固定区域,保卫应注意其他移动车辆,避免场地爆炸风险。, 软管应连接良好,避免松动,以免连接不善发生事故。, 检查、确认, 标识,30, 紧急安全装置(洗眼/喷淋/报警/关闭装置等保护装置和工具/阀门等)应处于可用状态。 运输商明白且有资格可以执行与操作工一起连接。 运输商有资格在客户现场卸货。 现场人员可以拒绝为车辆状况不好的槽车和火车罐车装货。 离开前,必须目检确保所有连接已关闭,运输商有相应的运输文件。, 安全区域, 应该以连接处为点设立半径为5-10M的安全区域,这个区域内,在卸货操作过程中

19、, 只有被授权的人员才允许入内。, 气体探测和视频监控, 在装卸液氨的区域,应该在灌装区域附近安装液氨气体探测装置,在装卸过程中, 远程关闭装置应该处于热备用状态。, 这一区域应该处于远程视频监控状态。, 控制灌装数量,避免过量灌装, 为避免过量灌装,应该采用两种独立的方式检查,并由专人现场验证,将液位控制 在可接受的水平,用于控制的装置应该维护/校准并贴标签。, 为了防止过度灌装应安装液位报警。,储存(卸货程序),31,储存(最大灌装量), 灌装时,应注意灌装比。储 罐通常会标明15 时的最 大灌装量。, 在灌装时,切记因为温度引起的密度变化。液氨温度越 低,最大灌装液位就越低。,32,20

20、13年6月3日6时10分许,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主厂房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121人死亡、 76人受伤。17234平方米主厂房及主厂房内生产设备被损毁,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事故案例,33,(1)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主厂房一车间女更衣室西面和毗连的二车间配电室的上部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并燃烧;,1、符合高能量、受限空间的爆炸条件;2、爆炸后液氨泄漏,导致作业场所人员高浓度氨毒害,34,2)火势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 主厂房内大量使用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和聚苯乙烯夹芯板(聚氨酯泡沫燃点低、燃烧速度极快,

21、聚苯乙烯夹芯板燃烧的滴落物具有引燃性) 一车间女更衣室等附属区房间内的衣柜、衣物、办公用具等可燃物较多,且与人员密集的主车间用聚苯乙烯夹芯板分隔。 吊顶内的空间大部分连通,火灾发生后,火势由南向北迅速蔓延。 当火势蔓延到氨设备和氨管道区域,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35,火灾事故现场过火的车间只剩下钢框架结构,车间内堆满了过火后的废墟。1.7万平方米的失火车间,全部是使用彩钢板和苯板组成的易燃材料建成。多位幸存者介绍,火灾突发时,厂房不仅没起到阻火作用,反成为火灾中的燃料库。火势蔓延迅速。有工人告诉记者:“大火仅用了3分钟便烧遍了整个车间。”该类

22、厂房应该使用B1级阻燃材料。却使用了B2级。,36,3)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起火后,火势从起火部位迅速蔓延,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材料大面积燃烧,产生高温有毒烟气,同时伴有泄漏的氨气等毒害物质。 事发时多数门反锁,造成逃生不及。事故发生时,车间仅有一个侧门打开,而其他出入口均被反锁。(平时为方便管理,上班时间会将大部分车间门关闭,以防止随意走动扰乱工作秩序。火灾断电,消防设备无法使用) 主厂房内没有报警装置,部分人员对火灾知情晚,加之最先发现起火的人员没有来得及通知二车间等区域的人员疏散,使一些人丧失了最佳逃生时机。 未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员工缺乏逃生自救互

23、救知识和能力。逃生混乱,发生踩踏。幸存者都表示,从来没人告诉他们氨气是什么,也没有人说过氨气有毒,还有爆炸危险。,37,38,4)事故间接原因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厂房建设违规施工,从未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规章制度未执行落实,违规安装布线,未整改隐患。 公安消防部门履行消防监管不力;未定二级消防,多次火灾未查处。 建设部门监管缺失;未审查建设工程主体资格。 地方政府监管职责落实不力。未监督检查,对下级工作失察。,(2)事故性质:生产安全责任事故。,39,(3)事故损失。计算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4)责任追究 1)刑事处理:长春市公安消防支队净月消防大队长吕彦东,德惠市公安消防大队防

24、火参谋高伟,德惠市米沙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真祥,宝源丰公司董事长贾玉山,宝源丰公司总经理张玉申等19人移送司法机关。 2)行政处分。吉林省副省长兼公安厅厅长黄关春记大过处分,长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姜治莹(副省级)记大过处分。吉林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李树田记大过处分,副总队长刘军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长春市副市长李祥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长春市公安消防支队党委书记、政委赵子魁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长春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王喜春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德惠市委书记张德祥撤职处分,市长刘长春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涛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副市长兼公安局长王华安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3)公司取缔和行政处罚。依法对宝源丰公司予以取缔,对所涉及的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40,结论强化红线意识、汲取血的教训、加强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产。,41,谢 谢!,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