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ppt课件.pptx(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教生物八年级上册总复习课件,双子叶植物藻类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单子叶植物苔藓植物,植株无根茎叶的分化靠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裸露植株矮小,只能生长在潮湿的环境,有茎叶分化,根仍是假根种子繁殖,种子外有果皮包被两片子叶生活在潮湿的环境,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和输导组织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子叶一片,请你帮忙完成:,植物,有种子,无种子,有果皮,无果皮,一片子叶,有茎叶,无茎叶,有根,无根,假根,两片子叶,A,B,C,D,E,F,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根据动物体内有没有脊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
2、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鱼类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鸟类 哺乳动物,一 动物的进化史,腔肠动物门:简单,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如:海葵 海蛰 珊瑚虫,扁形动物门: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有了系统,但无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涡虫 华支睾吸虫 日本血吸虫,线形动物:身体细长,有口有肛门。如:蛔虫 蛲虫 钩虫,环节动物门: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神经系统趋于完善,靠刚毛等辅助运动。 如:蚯蚓 沙蚕 水蛭,软体动物门,身体大多具有贝壳,如:河蚌 章鱼 珍珠贝,续上表,续上表,节肢动物门:身体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如:昆虫纲(蝗虫 蜜蜂 蝴蝶,三对足,两对翅);蛛形纲(
3、蜘蛛 );多足纲(蜈蚣 马陆);甲壳纲:(虾 蟹),鱼纲: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如:中华鲟 鲫鱼 海马 草鱼 带鱼,世界上种类最多的动物昆虫(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每部分由许多体节组成。(2)胸部有3对足,2对翅,头部有1对触角。足和触角分节。(3)体表有外骨骼,保护内部器官,并防止水分散失。,1.鱼在水中生活的两个特点:一是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2.鱼的外形和体表:流线型,体表被鳞片,分泌黏液;能减少游泳时的阻力。3.鱼的游泳:靠躯干和尾鳍(1个)的摆动产生前进动力。尾鳍改变方向胸鳍(2个)、腹鳍(
4、2个)、背鳍(1个)、臀鳍(1个)维持身体平衡,4. 鱼在呼吸时,口和鳃盖是交替张合的。水从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5. 鳃由鳃盖和鳃丝组成,颜色鲜红。鳃丝富含毛细血管,在此处进行气体交换。6. 流经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变化: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7. 鳃丝在水中展开,利于气体交换。在空气中鳃丝粘连,空气干燥,减少了与氧接触的表面积,易缺氧而死。8 . 鱼在黎明时有浮头现象,是因为此时水中缺氧。,陆地生活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1)适应干燥气候: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如鳞或甲,昆虫的外骨骼。(2)运动:有支持和运动的器官,运动方式多样。(3)呼吸:气管和肺。(4)反应: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
5、和神经系统。,空中飞行的动物1、会飞的动物 :昆虫节肢动物, 鸟类, 蝙蝠哺乳动物2、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1)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2)前肢变成翼;羽毛轻、展开呈扇形,保暖和飞行。(3)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并提供动力。(4)骨骼轻而坚固、中空,减轻体重。(5)食量大、消化快,提供能量。及时排便,不增加体重。(6)心脏比重大,心率快,加速氧气和养料的输送,不断提供能量。(7)气囊辅助呼吸;并且可以较少内脏之间的摩擦,起散热作用,还可以减小身体的比重。,续上表,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 皮肤可辅助呼吸。变温动物。如:青蛙 娃
6、娃鱼 蟾蜍,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变温动物。如:蛇 蜥蜴 海龟 乌龟,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恒温动物。如:家鸽,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高而恒定。,(1)A、B类与C、D、E、F类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 。(2)体腔内有膈的是 ;从 开始具有发达的肺而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3)C类是一类特殊类群,它们在发育方面的突出特征 。(4)E类多数能飞翔,与其生活相适应的身体外形特征:身体呈流线型, ,被覆羽毛等。(5)F类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体腔中特有的结构叫 。(6)A类与B类结构相同之处是身体都由 构
7、成,都属于 。(7)“蝉蜕”实际是昆虫体表的 ; 家兔的犬齿退化、盲肠发达这是与其 相适应的。,脊柱,F(家兔),D(蜥蜴、爬行动物),变态发育,前肢特化为翼,胎生哺乳,膈,体节,无脊椎动物,外骨骼,植食性生活,细菌结构,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1、列文虎克:发现了细菌。巴斯德:证实了细菌的存在,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巴氏消毒法)2、细菌的形态
8、:个体小(电镜和高倍显微镜),有杆状、球状和螺旋状3、细菌的结构:没有细胞核、叶绿体,有细胞壁等结构,有些细菌有荚膜和鞭毛,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4、细菌的繁殖特点:分裂繁殖,繁殖n次,就有2n个。可形成小而轻的芽孢,能够抵御不良环境,落到合适的环境又能萌发成细菌。,真菌1、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2、真菌与细菌的结构、生存环境有哪些异同真菌有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型的细胞核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蘑菇、青霉、曲霉)。细菌是单细胞的。真菌有菌丝,靠孢子繁殖(孢子小而多,类似于种子的作用),细菌靠分裂繁殖,能形
9、成芽孢。真菌和细菌的生存环境相同或相似,都需要一定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它们体内都没有叶绿体,营养类型都是异养型。,青霉与曲霉,青霉结构,曲霉结构,细胞核(多细胞),菌丝,绿色孢子,黑色孢子,扫帚状,放射状,列表比较细菌和真菌的异同,三 真菌繁殖,真菌是靠孢子繁殖的,每个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分裂繁殖,孢子繁殖,叶绿体,十 真菌和细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1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 与动植物共生,腐生、寄生和共生,腐生有些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寄生有些细菌和真菌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和人患病;共生有
10、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酵母菌酿酒、面包、馒头(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使面团膨大松软,酒精则挥发了)乳酸菌酸奶、泡菜曲霉酱油、酱菜,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因: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双名法:属名+种加词+命名者,林奈和双名法,一 生物分类,生物在分类上分为七个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在每一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一个生物便是一个物种)。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
11、的亲缘关系最密切。,二 从种到界,植物界,种子植物门的被子植物亚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目,禾本科,水稻属,水稻(种),猴(种),猴属,猴科,灵长目,哺乳纲,脊椎动物门,动物界,界门 纲 目 科 属 种,包含生物种类,生物相同特征,(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生物分类等级由大到小顺序是:,生物亲缘关系,越来越近,从界到种,分类等级越低,生物的种类就越少,动物之间相似程度就越大;相反,从种到界,分类等级越高,生物的种类就越多,动物之间相似程度就越小。,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利用基因多样性可以按照人类所需改良基因,在同一物种中培育出不同的优良品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包括森林、农
12、田、草原、湖泊、海洋、荒漠、城市等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内在形式,最直接体现,外在形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最为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 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3、科学研究保护 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法律保护,加强法制教育管理,1、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影响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应该采取的措施:建立自
13、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法制管理,3、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4、记住几种我国珍稀动植物国宝大熊猫(哺乳动物)大鲵(又称娃娃鱼)我国特有淡水两栖动物金丝猴分布在川、滇等密林中白暨豚我国特有珍稀淡水哺乳动物中华鲟我国古老的鱼类朱鹮珍稀鸟类扬子鳄被称为“活化石”,生活在长江中下游银杉植物中的活化石珙桐中国鸽子树,也被成为植物中的“活化石”,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
14、中重要的物质,生物的进化,返回,生物进化树,两栖类,哺乳类,被子植物,古代的鱼类进化成古代的两栖类古代爬行类的一支进化成被覆羽毛的鸟类,另一支进化成胎生哺乳的哺乳类。,二、生物进化的历程,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返回,三、生物进化的原因,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
15、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过程: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返回,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而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化学演化学说生命起源过程,原始大气 有机小分子(氨基酸等) 有机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 原始生命(能生长、繁殖、遗传)原始单细胞生物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氨、氢气和水蒸气(注意:没有氧气)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原始海洋,米勒模拟
16、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火花: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 向装置内输入气体主要是:甲烷、氨、氢气和水蒸气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容器中产生了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7人类起源于古猿林奈首先把人类归入哺乳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英国生物学家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人、猿同祖。埃及古猿头骨化石被认为是人猿的同祖的证据之一。 8 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
17、量的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关节囊,关节头,关节腔,关节窝,关节软骨,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骼和肌肉脊椎动物才有关节。关节的结构: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关节腔、关节软骨等构成 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的现象),骨与肌肉的连接:(肌肉分别附着在不同的两块骨骼上)骨骼相当于杠杆,关节相当于支点,骨骼肌提供动力。,运动的产生,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肌肉收缩,骨骼肌牵动骨,骨绕着相应的关节活动,躯体产生运动,屈肘时,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伸肘时,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收缩,舒张,收缩,舒张,4,关节软骨,1,关节囊,3,关节头
18、,5,关节窝,1,关节囊,5,1,关节囊,骨骼肌,神经系统,关节,右图为人的屈、伸肘运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当1 处于收缩状态,2 处于舒张状态时,完成了人体_动作。(2)如果你两手自然下垂,你会感到非常轻松,这是因为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肱三头肌处于 状态;而如果你手提一桶水,容易感到累,这是因为肱二头肌处于_状态,肱三头肌处于_状态。(3)由屈肘和伸肘的实例说明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_相互配合活动的。(4)屈、伸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 到支点、杠杆作用的分别是( )。 A关节 B骨 C骨骼肌 D骨骼(5)由图中可知,肱二头肌的 肌腱至少固定在( )。 A一块骨上 B两块骨上 C多块骨上
19、 D不能确定,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屈肘,舒张,舒张,收缩,收缩,两组肌肉,A B,B,三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分类,先天性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学习行为: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1、动物的基本(内容)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2、先天性行为(由遗传基因决定)常见的先天性行为:觅食、哺育后代、应激行为(缩手、膝跳、眨眼等)等3、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常见的学习行为:山雀偷喝牛奶、黑猩猩钓取白蚁、香蕉,马戏团的动物等,社会行为,1、社会行为的特征:形成一定的组织、有明确的分
20、工、有的还形成等级。2、常见社会动物:蚂蚁、蜜蜂、狒狒、人类等3、有的群体不一定形成社会,比如人工饲养的动物就不构成社会。4、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方式:动作(蜜蜂)、声音(猴、鸟、狮子等)、气味(蚂蚁、蛾类)5、性外激素是雌蛾产生的一种吸引雄蛾的物质,是它们的通讯方式。,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非生物成分(阳光,水,空气,土壤温度等)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从绿色植物处获得食物和能量;微生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和动物)是分解者,将遗体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获得所需的物质和
21、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食物链。正确指出生产者、消费者,数量最多的生物 正确数出食物链的条数(从生产者到最高级消费者) 正确指出最长的或最短的食物链, 能量损失最多的食物链含某种物质浓度最高的消费者(生物富集)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占的营养级,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主要形式。物质循环的特点:反复出现、循环利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进行。生态平衡: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成为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和相对稳定的平衡。一个生态
22、系统的稳定性与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有关。一般地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就能较长时间地维持相对的稳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营养级:生态学上把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称为一个营养级。生产者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第三营养级;依此类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主要是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开始的。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苏教生物八年级上册总复习课件,双子叶植物藻类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单子叶植物苔藓植物,
23、植株无根茎叶的分化靠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裸露植株矮小,只能生长在潮湿的环境,有茎叶分化,根仍是假根种子繁殖,种子外有果皮包被两片子叶生活在潮湿的环境,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和输导组织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子叶一片,请你帮忙完成:,植物,有种子,无种子,有果皮,无果皮,一片子叶,有茎叶,无茎叶,有根,无根,假根,两片子叶,A,B,C,D,E,F,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根据动物体内有没有脊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鱼类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鸟类 哺乳动物,一 动物的进化史
24、,腔肠动物门:简单,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如:海葵 海蛰 珊瑚虫,扁形动物门: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有了系统,但无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涡虫 华支睾吸虫 日本血吸虫,线形动物:身体细长,有口有肛门。如:蛔虫 蛲虫 钩虫,环节动物门: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神经系统趋于完善,靠刚毛等辅助运动。 如:蚯蚓 沙蚕 水蛭,软体动物门,身体大多具有贝壳,如:河蚌 章鱼 珍珠贝,续上表,续上表,节肢动物门:身体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如:昆虫纲(蝗虫 蜜蜂 蝴蝶,三对足,两对翅);蛛形纲( 蜘蛛 );多足纲(蜈蚣 马陆);甲壳纲:(虾 蟹),鱼纲: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
25、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如:中华鲟 鲫鱼 海马 草鱼 带鱼,世界上种类最多的动物昆虫(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每部分由许多体节组成。(2)胸部有3对足,2对翅,头部有1对触角。足和触角分节。(3)体表有外骨骼,保护内部器官,并防止水分散失。,1.鱼在水中生活的两个特点:一是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2.鱼的外形和体表:流线型,体表被鳞片,分泌黏液;能减少游泳时的阻力。3.鱼的游泳:靠躯干和尾鳍(1个)的摆动产生前进动力。尾鳍改变方向胸鳍(2个)、腹鳍(2个)、背鳍(1个)、臀鳍(1个)维持身体平衡,4. 鱼在呼吸时,口和鳃盖是交替张合
26、的。水从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5. 鳃由鳃盖和鳃丝组成,颜色鲜红。鳃丝富含毛细血管,在此处进行气体交换。6. 流经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变化: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7. 鳃丝在水中展开,利于气体交换。在空气中鳃丝粘连,空气干燥,减少了与氧接触的表面积,易缺氧而死。8 . 鱼在黎明时有浮头现象,是因为此时水中缺氧。,陆地生活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1)适应干燥气候: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如鳞或甲,昆虫的外骨骼。(2)运动:有支持和运动的器官,运动方式多样。(3)呼吸:气管和肺。(4)反应: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空中飞行的动物1、会飞的动物 :昆虫节肢动物, 鸟类, 蝙蝠哺乳动物2
27、、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1)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2)前肢变成翼;羽毛轻、展开呈扇形,保暖和飞行。(3)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并提供动力。(4)骨骼轻而坚固、中空,减轻体重。(5)食量大、消化快,提供能量。及时排便,不增加体重。(6)心脏比重大,心率快,加速氧气和养料的输送,不断提供能量。(7)气囊辅助呼吸;并且可以较少内脏之间的摩擦,起散热作用,还可以减小身体的比重。,续上表,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 皮肤可辅助呼吸。变温动物。如:青蛙 娃娃鱼 蟾蜍,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
28、卵壳。变温动物。如:蛇 蜥蜴 海龟 乌龟,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恒温动物。如:家鸽,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高而恒定。,(1)A、B类与C、D、E、F类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 。(2)体腔内有膈的是 ;从 开始具有发达的肺而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3)C类是一类特殊类群,它们在发育方面的突出特征 。(4)E类多数能飞翔,与其生活相适应的身体外形特征:身体呈流线型, ,被覆羽毛等。(5)F类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体腔中特有的结构叫 。(6)A类与B类结构相同之处是身体都由 构成,都属于 。(7)“蝉蜕”实际是昆虫体表的 ; 家兔的犬齿退化、盲肠发达这是与其
29、相适应的。,脊柱,F(家兔),D(蜥蜴、爬行动物),变态发育,前肢特化为翼,胎生哺乳,膈,体节,无脊椎动物,外骨骼,植食性生活,细菌结构,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1、列文虎克:发现了细菌。巴斯德:证实了细菌的存在,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巴氏消毒法)2、细菌的形态:个体小(电镜和高倍显微镜),有杆状、球状和螺旋状3、细菌的结构:没有细胞核、叶绿体
30、,有细胞壁等结构,有些细菌有荚膜和鞭毛,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4、细菌的繁殖特点:分裂繁殖,繁殖n次,就有2n个。可形成小而轻的芽孢,能够抵御不良环境,落到合适的环境又能萌发成细菌。,真菌1、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2、真菌与细菌的结构、生存环境有哪些异同真菌有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型的细胞核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蘑菇、青霉、曲霉)。细菌是单细胞的。真菌有菌丝,靠孢子繁殖(孢子小而多,类似于种子的作用),细菌靠分裂繁殖,能形成芽孢。真菌和细菌的生存环境相同或相似,都需要一定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它们体内
31、都没有叶绿体,营养类型都是异养型。,青霉与曲霉,青霉结构,曲霉结构,细胞核(多细胞),菌丝,绿色孢子,黑色孢子,扫帚状,放射状,列表比较细菌和真菌的异同,三 真菌繁殖,真菌是靠孢子繁殖的,每个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分裂繁殖,孢子繁殖,叶绿体,十 真菌和细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1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 与动植物共生,腐生、寄生和共生,腐生有些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寄生有些细菌和真菌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和人患病;共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
32、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酵母菌酿酒、面包、馒头(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使面团膨大松软,酒精则挥发了)乳酸菌酸奶、泡菜曲霉酱油、酱菜,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因: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双名法:属名+种加词+命名者,林奈和双名法,一 生物分类,生物在分类上分为七个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在每一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一个生物便是一个物种)。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二 从种到界,植物界,种子植物门的被子植物亚门,单子叶植物纲,禾
33、本目,禾本科,水稻属,水稻(种),猴(种),猴属,猴科,灵长目,哺乳纲,脊椎动物门,动物界,界门 纲 目 科 属 种,包含生物种类,生物相同特征,(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生物分类等级由大到小顺序是:,生物亲缘关系,越来越近,从界到种,分类等级越低,生物的种类就越少,动物之间相似程度就越大;相反,从种到界,分类等级越高,生物的种类就越多,动物之间相似程度就越小。,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利用基因多样性可以按照人类所需改良基因,在同一物种中培育出不同的优良品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包括森林、农田、草原、湖泊、海洋、荒漠、城市等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
34、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内在形式,最直接体现,外在形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最为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 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3、科学研究保护 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法律保护,加强法制教育管理,1、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影响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应该采取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法制管理,3、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35、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4、记住几种我国珍稀动植物国宝大熊猫(哺乳动物)大鲵(又称娃娃鱼)我国特有淡水两栖动物金丝猴分布在川、滇等密林中白暨豚我国特有珍稀淡水哺乳动物中华鲟我国古老的鱼类朱鹮珍稀鸟类扬子鳄被称为“活化石”,生活在长江中下游银杉植物中的活化石珙桐中国鸽子树,也被成为植物中的“活化石”,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生物的进化,返回,生物进化树,两栖类,哺乳类,被子植物,古代的鱼类进化
36、成古代的两栖类古代爬行类的一支进化成被覆羽毛的鸟类,另一支进化成胎生哺乳的哺乳类。,二、生物进化的历程,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返回,三、生物进化的原因,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过程: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4意
37、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返回,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而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化学演化学说生命起源过程,原始大气 有机小分子(氨基酸等) 有机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 原始生命(能生长、繁殖、遗传)原始单细胞生物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氨、氢气和水蒸气(注意:没有氧气)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原始海洋,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火花: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 向装置内输入气体主要是:甲烷、氨、氢气
38、和水蒸气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容器中产生了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7人类起源于古猿林奈首先把人类归入哺乳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英国生物学家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人、猿同祖。埃及古猿头骨化石被认为是人猿的同祖的证据之一。 8 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的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关节囊,关节头,关节腔,关节窝,关节
39、软骨,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骼和肌肉脊椎动物才有关节。关节的结构: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关节腔、关节软骨等构成 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的现象),骨与肌肉的连接:(肌肉分别附着在不同的两块骨骼上)骨骼相当于杠杆,关节相当于支点,骨骼肌提供动力。,运动的产生,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肌肉收缩,骨骼肌牵动骨,骨绕着相应的关节活动,躯体产生运动,屈肘时,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伸肘时,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收缩,舒张,收缩,舒张,4,关节软骨,1,关节囊,3,关节头,5,关节窝,1,关节囊,5,1,关节囊,骨骼肌,神经系统,关节,右图为人的屈、伸肘
40、运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当1 处于收缩状态,2 处于舒张状态时,完成了人体_动作。(2)如果你两手自然下垂,你会感到非常轻松,这是因为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肱三头肌处于 状态;而如果你手提一桶水,容易感到累,这是因为肱二头肌处于_状态,肱三头肌处于_状态。(3)由屈肘和伸肘的实例说明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_相互配合活动的。(4)屈、伸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 到支点、杠杆作用的分别是( )。 A关节 B骨 C骨骼肌 D骨骼(5)由图中可知,肱二头肌的 肌腱至少固定在( )。 A一块骨上 B两块骨上 C多块骨上 D不能确定,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屈肘,舒张,舒张,收缩,收缩,两组肌肉,A B,B
41、,三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分类,先天性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学习行为: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1、动物的基本(内容)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2、先天性行为(由遗传基因决定)常见的先天性行为:觅食、哺育后代、应激行为(缩手、膝跳、眨眼等)等3、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常见的学习行为:山雀偷喝牛奶、黑猩猩钓取白蚁、香蕉,马戏团的动物等,社会行为,1、社会行为的特征:形成一定的组织、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2、常见社会动物:蚂蚁、蜜蜂、狒狒、人类等3、有的群体不一定形成
42、社会,比如人工饲养的动物就不构成社会。4、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方式:动作(蜜蜂)、声音(猴、鸟、狮子等)、气味(蚂蚁、蛾类)5、性外激素是雌蛾产生的一种吸引雄蛾的物质,是它们的通讯方式。,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非生物成分(阳光,水,空气,土壤温度等)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从绿色植物处获得食物和能量;微生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和动物)是分解者,将遗体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食物链。正确指出生产者、消费者,数量最多的生物 正确数出食物链的条数(从生产者到最高级消费者) 正确指出最长的或最短的食物链, 能量损失最多的食物链含某种物质浓度最高的消费者(生物富集)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占的营养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