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 翻译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93808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衡传 翻译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张衡传 翻译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张衡传 翻译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张衡传 翻译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张衡传 翻译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衡传 翻译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衡传 翻译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A,1,张衡传,后汉书,范 晔,A,2,范 晔,A,3,作者简介,范晔(398445年),字蔚宗,南朝宋代顺阳山阴(浙江绍兴)人。宋书上说他少年好学,博通经史,善为文章。后因密谋拥戴文帝的兄弟刘义康被处死刑,死时才48岁。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成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体例:10本纪、10志、80列传,A,4,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东汉,班固,,南朝刘宋,范晔,,西晋,陈寿,,纪传体,通史,上起黄,,纪传体,断代史,上起,,纪传体,断代史,,,纪传体,断代史,上起,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如张衡传。,,北宋,司马光主编,编年体,通史,上起战国,

2、下迄五代,如赤壁之战。,帝,下迄汉武帝,信陵君窃符救赵、屈原列传。,史记,,西汉,司马迁,汉高祖元年,下迄王莽地皇四年。,上起汉光武帝,下迄汉献帝,黄巾起义,下迄晋灭吴统一全国。,资治通鉴,上一页,返回,下一页,A,5,传记的一般写法:,先写人名,籍贯,品性 综述,然后按时间顺序选 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A,6,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A,7,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他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

3、的关系。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是日光的反射。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候风地动仪,制造出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还是当时六大名画家之一。有科学、哲学、文学著作32篇,包括数学著作算罔论,天文著作灵宪灵宪图,文学作品二京赋归田赋同声歌等。,人物,A,8,他在浑天仪注中指出天是一个圆球,而不是盖天说中的半圆,地球在天之中类似于鸡蛋黄在鸡蛋内部。,浑天说,A,9,台北故宫博物馆所收藏的地动仪,A,10,记里鼓车,指南车,A,11,范晔,张衡传,作者,史书,传记,内容,张衡,上一页,返回,下一页,多

4、义词,常识,否定词,结束,A,12,y,hi,zh,xun,q,wn,zh,sh,b,p,王侯,时候,阉党,腌渍,迁徙,徒弟,尸骸,惊骇,A,13,第一部分(第1段):叙其学品,包括张衡的学业、人品和文章。侧重写文学造诣。 第二部分(第2-4段):说其术学,主要是张衡的科技成就。重点写候风地动仪。第三部分(第5-6段):明其治才。突出张衡政治的才干。突写任河间相与奸党斗争一事。,A,14,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今河南南阳,写文章,在三辅一带游学,洛阳,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虽而:虽然但是,骄傲自大

5、,通晓,贯通,A,15,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举止稳重,淡泊宁静,(被)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去任职。辟:召。就:任职。,接续,没有谁,过渡奢侈,摹仿,仿照,用它来讽喻规劝。因:用。以:来。,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也作“附会”,以为罕见(形容词意动用法),A,16,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

6、,言甚详明。,指器械方面制造的巧妙,用心思,天文、气象、历法,常听说,雅:素常,关于术数方面的学问,指天文、历算,公车特地征召,两次迁升,研究考验,精妙地研究透了测天仪器的道理,历法书,算术书,论述很详尽,阴阳之学,A,17,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转任两次,又做了太史令,不趋附当时的权贵。慕:趋附。当世:指权臣大官,他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A,18,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

7、,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又,一种测验地震的仪器,是用纯铜铸造的,圆的直径,凸,高,粗大的铜柱,设置关键(用来)拨动机件,枢纽和(各种)机件的巧妙构造,缝隙,尊:通“樽”,古代酒器,通“旁”,周围,通“圆”,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上下相合盖住,图案,伸出,A,19,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指声音清脆响亮,守候仪器

8、的人,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按照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方向,就,以事验之,状语后置用事实来检验,符合、相合,宾语前置:未有之也,指洛阳,没有应验,驿站上传送书文的人,地震,从哪个方向发生,都,A,20,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 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古代臣子上给皇帝的奏章,指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出意见,痛恨,给他递眼色,目:名作动:使眼色,不用实话对答,对宦官的蔑称,成为他们的祸患。

9、,说别人的坏话,图谋,认为,祸福相因,幽:幽深。微:微妙。明:看清楚,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意,陈述事情,请,A,21,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出京做河间王(刘政)的相。出:离开(朝廷),典章法制,豪族大户。右族:豪族,官吏初到任,治理严厉,暗中查知,通“擒”。捕捉、捉住,政治清明,指官员到职工作,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征召授予官职,不合法的事,严肃恭敬,活了,死,A,22,一,二,三,少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二京赋,无骄尚之情

10、,从容淡静,善机巧,灵宪 算罔论,浑天仪,候风地动仪,治威严、整法度,文学,科学,政治,性情,文章结构,张衡,苏轼曾说:“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们读名人的传记,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他们的生平事迹,更重要的是在了解这些伟人的过程中探寻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汲取智慧和力量。请同学们再次研读课文,谈谈在此篇传记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张衡?(超世之才、高尚品格),知人论世,超世之才 “善属文”,作二京赋文学 “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科学发明 “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科学著作 “善政事”,为河间相,称为政理,A,25,治学态度:谦虚谨慎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11、为人品行:淡泊名利 质朴 超逸 “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品行端正,忧国忧民: 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禽奸党。,高尚品德:,A,26,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

12、语之准确。,A,27,1、衡不慕当世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4、行道之人弗受 5、夫仁义智辩非所以持国也 6、赵王畏秦,欲毋行 7、愿将军勿虑 8、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上一页,返回,下一页,否定词,副词,不, 没有,不曾, 没有, 副词,不, 不是, 不, 别,不要, 副词,不要,A,28,通假字 员径八尺形似酒尊一时收禽傍行八道,通“圆”,通“樽”,通“擒”,通“旁”,古今异义词: 1、寻其方面2、衡下车3、常从容淡静,“方向”,现指相近的几个人物事情之一。,“初到任”,现为从车上下来。,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A,29,4、公车特征拜郎中 5、举孝廉不行 6、覆盖周密无际 7、上下肃然,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A,30,词类活用: 大将军奇其才文言句式: 未之有也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果地震陇西讽议(于)左右视事三年,(意动用法),(宾语前置),(被动句),(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省略主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