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建筑设计教材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97411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览建筑设计教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博览建筑设计教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博览建筑设计教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博览建筑设计教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博览建筑设计教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览建筑设计教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览建筑设计教材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博览建筑设计,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2013.09,1 博览建筑概述,1.1 博览建筑的性质与任务1.2 博览建筑在人民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1.3 博览建筑发展概述,1.1 博览建筑的性质与任务,博览建筑是供搜集、保管、研究、陈列有关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的实物与标本的公共建筑。 博览建筑是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自然标本的重要储存库,也是人们从事各种科学研究,用现代的陈列方法对科学技术进行展览,以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文化基地。 三大中心任务:藏品的收集保管、科学研究、文化教育。,1.2 博览建筑在人民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重要作用: 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推动科

2、学技术交流,促进新产品的推广。同时,博览建筑以其丰富的藏品,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是人们在社会、自然、文化、艺术活动中取得成就的可靠见证。 博览建筑的建设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1.3 博览建筑发展概述,1.3.l 西方博览建筑的发展1.3.2 中国博览建筑的发展,1.3.l 西方博览建筑的发展,西方早期的博览建筑是供奉女神的殿堂。公元前285年,埃及的亚历山大宫,设讲演室、植物园作为研究所,这是最早的博览建筑。 中世纪由于教民对教皇遗物的崇拜,对大量的美术品建立了专门的房间,组织陈列展出。 文艺复兴时期,对古代藏品进行了保存展览、比较研究,从普及文化到科学研究,各国开始建

3、立陈列馆、美术馆、博物馆。 19世纪工业革命后,由于自然科学的普及与发展,各国先后建立了各类公共博物馆。 1920年,博览建筑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应用新设备、新的采光方法,对旧的博物馆进行了改造。 近代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展出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1.3.2 中国博览建筑的发展 1,中国早期殷商时代就有保存典册的府库。 12世纪宋代宣和年代,建稽古、博古、尚古等阁,是规模较大的收藏建筑。宋代在西安建立了碑林,是我国最早较为完整的博览建筑。 明代的尔雅楼、天籁阁是当时有名的收藏建筑,收藏了许多名画、书法。 清代收藏名画、古玩、铜器、钟鼎更为盛行。 1906年震旦大学旁建立了陈列室、研究室、试验室和

4、图书馆,这是我国现代博物馆的开端。,1.3.2 中国博览建筑的发展 2,建国后对各地既有博物馆进行整顿、修营与保护,同时在各主要城市,先后建立了各类陈列馆、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保护地等。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各地对于石刻艺术也加强了维修与保护,如龙门石窟、云岗石窟。 经济建设的发展也促进了建筑遗迹的发掘与整理,在原建筑遗址的基础上修建了大型的博物馆,例如西安半坡村博物馆、西安兵马俑博物馆。 同时,各地也建立了革命纪念馆,如韶山毛泽东旧居陈列馆,南昌八一纪念馆。,2 博览建筑的主要类型,博览建筑主要的内容应涵盖博物馆、美术馆、陈列馆、展览馆、纪念馆、水族馆、科技馆、民俗馆、博物园、

5、博览会等十种类型,它们之间除了共性之外,都有各自的特殊要求。2.1 博物馆2.2 展览馆 2.3 美术馆2.4 纪念馆2.5 民俗馆,2.1 博物馆,博物馆系对有关历史、自然、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的实物、资料、标本等进行搜集、保管、研究,并陈列其中一部分供人们参观、学习的专用建筑。2.1.1 博物馆的基本特点2.1.2 博物馆的类别,2.1.1 博物馆的基本特点 1,(1)博物馆的藏品一般收藏量较大,藏品大多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设有不同类型的文物库,以便于藏品的保管与储存。 (2)博物馆为便于藏品的整理与研究,多设有研究部分,并附设各类实验室、化验室、研究室、资料室等。,2.1.1 博物

6、馆的基本特点 2,(3)博物馆的陈列展出部分期限较长,陈列方式较为固定。通常根据博物馆的性质,分基本陈列、临时陈列和专业(专题)陈列三部分。 (4)陈列展出的内容多系实物,有平面和立体两种。感官感觉 (5)陈列展出内容,一般都成系列组织,前后具有一定连贯性,故参观路线要求顺序性较强。,2.1.2 博物馆的类别,根据博物馆藏品的特点可分以下几大类别。 (1)历史博物馆,如:民俗博物馆;革命史博物馆。 (2)自然博物馆,如:古生物学博物馆;动物学博物馆;天文博物馆。 (3)艺术博物馆,如:绘画艺术博物馆;戏剧博物馆。 (4)遗址博物馆,如:西安半坡村博物馆;西安兵马涌博物馆; (5)专业(专题、主

7、题)博物馆,如:手工造纸博物馆;纺织博物馆;茶史博物馆。,2.2 展览馆,展览馆系根据国家政治思想、生产建设、科学技术、文教卫生等内容进行组织,陈列展出国家的建设成就,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广先进经验等的专用建筑。2.2.1 展览馆的基本特点2.2.2 展览馆的类别,2.2.1 展览馆的基本特点 1,(1)展览馆的陈列展出系根据任务要求,定期或临时加以组织,展出内容具有时间性。 (2)展览馆基于展出的内容随时进行调整、补充、变更,陈列室需要较大的空间。 (3)展览馆的展品大多为实物,配合图片模型、电影、电视、广播加以陈列。有的实物尺寸较大,应考虑室外展览场地与运输方法。,2.2.1 展览馆的基本特

8、点 2,(4)展览馆的参观人流较为集中,参观路线有一定的顺序,但要为观众自由选择参观创造一定的条件。需有方便的交通组织和足够的停车面积。 (5)展览馆有时有不同的展出内容,不同的展出内容在设计时应考虑其单独对外展出的可能性。 (6)展览馆一般以自然采光为主,必要时辅以局部照明。,2.2.2 展览馆的类别,(1)综合性展览馆: 可供多种内容分期或同时展出,例如: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北京展览馆。 (2)专业性展览馆: 展出的内容仅限于某类活动范围,如工业、农业、交通、文艺等的专业展出。例如:北京农业展览馆、日本大阪国际园艺展览馆。 (3)商贸中心: 这类展览馆,除具有展览馆的组成内容以外,还附设有交

9、易市场、会议中心,以及商贸活动的一些辅助设施,例如:深圳展览中心、美国费城贸易交流中心。,2.3 美术馆,美术馆以陈列展出美术工艺品为主,主要收集有关工艺、美术藏品,进行版面陈列和工艺美术陈列,有的设立美术创作室。由于美术馆对藏品的陈列、保护有特殊的要求,可视为是博物馆的一种特例。2.3.1 美术馆的基本特性2.3.2 美术馆的类别,2.3.1 美术馆的基本特性,(1)美术馆陈列的展品,一般要求实物的美术作品。因而它对于光线的要求,无论是照度、方向、显色性都应使展品能很好的展示。 (2)参观的时间较长,能使观众有充分的时间加以欣赏,应具有良好的陈列空间环境。 (3)参观路线较灵活自由,使观众可

10、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不同的对象。 (4)展品一般都配有固定的陈列橱、柜。 (5)展品由于色彩、颜料关系,对于光线、阳光、尘埃都较敏感,应加适当的保护措施。 (6)为便于美术馆与社会的联系,馆内有的附设有专门的创作室、研究室和一定的工作室。,2.3.2 美术馆的类别,(1)综合性的美术馆,收藏的藏品较多,具有一定的研究机构,例如北京中国美术馆。 (2)附设一定的工作室、创作室和研究室的美术馆,例如北京画院。 (3)以陈列展出为主要目的的美术馆,例如上海美术馆、南京美术馆。 (4)专业性美术馆,内容较为单一,例如工艺美术馆、绘画馆等。,2.4 纪念馆,纪念馆是伴随着名人、遗址、纪念地而建立的

11、建筑,陈列展出伟人、名人、史迹、文物、资料、纪念品等,以供人们的学习、瞻仰、凭吊。2.4.1 纪念馆的基本特点2.4.2 纪念馆的类别,2.4.1 纪念馆的基本特点,(1)纪念馆多与历史遗迹、名人活动地和出生地有关,具有特定的环境。 (2)纪念馆建筑本身,多采取庄严、肃穆的格调,以强化纪念的气氛,有一定文脉信码。 (3)纪念馆的陈列展出内容,与史迹、名人事迹、专著有关。 (4)纪念馆有时附建有关碑、亭、厅、像,以加强纪念的性质。 (5)纪念馆的陈列展出较为灵活,参观自由,流线通畅。 (6)书、画名家的纪念馆有时附设研究室、工作室和临摹室。,2.4.2 纪念馆的类别,(1)名人纪念馆,例如:鲁迅

12、纪念馆、朱德旧居纪念馆。 (2)革命纪念馆,例如:淮海战役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3)遗址纪念馆,例如:上海“一大”纪念馆、西柏坡村纪念馆。 (4)事件纪念馆,例如:唐山地震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5 民俗馆,2.5.1 民俗馆的基本特点2.5.2 民俗馆的类别,2.5.1 民俗馆的基本特点,(1)民俗馆以陈列展示各地不同民族、居民的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民族的分布、生活习惯、存在的历史、生活制度、婚丧习俗、文化艺术、家具服饰等内容。 (2)民俗馆系一个地区或某一民族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有时也包括宗教信仰、婚丧嫁娶和民族禁忌等。 (3)民俗馆的建设大多具有地方

13、建筑的文脉和民族的特色。 (4)民俗馆有的是利用旧的民居或旧建筑加以改建而成,以利于地方民族风情的体现。,2.5.2 民俗馆的类别,(1)地方民俗馆: 综合陈列展出某一地区的人民社会生活、历史发展、地方习俗、文化艺术、地方特产、制作工艺等。 (2)民族民俗馆: 为便于对一个民族的全面了解和认识,对某一民族各方面进行全面的陈列展出。 (3)专业性民俗馆:就各地的具有特色的文化、艺术、工艺等单项展出的民俗馆,如苏州的砖雕、大理的蜡染、杨柳青的年画等。,3.博览建筑的组成与功能分析,3.1 博览建筑的组成内容3.2 博览建筑各组成部分面积分配3.3 博览建筑的规模与分类3.4 博览建筑功能关系分析,

14、3.1 博览建筑的组成内容,博览建筑大多包括六大部分:即藏品贮存、科学研究、陈列展出、修复加工、群众服务、行政管理。3.1.1 藏品储存部分3.1.2 科学研究部分3.1.3 陈列展出部分3.1.4 修复加工部分3.1.5 群众服务部分3.1.6 行政管理部分,3.1.1 藏品储存部分,藏品储存包括接纳、登记、编目整理、暂存库房、永久库房、特殊库房、消毒间等。有时为了专业研究的需要,藏品库还可以对专业人员开放,供研究之用。这种库房就成为开架式的藏品库,附设有更衣、办公、化验、珍品库等房间。,3.1.2 科学研究部分,科学研究包括各种专业的分析室、鉴定室、试验室、研究室、摄影室、编目室、资料室、

15、阅览室等。作为美术馆、艺术博物馆,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作室。,3.1.3 陈列展出部分,根据陈列的内容,陈列展出部分包括基本陈列室、专题陈列室、临时陈列室。大型博览建筑设有室外展场;雕刻博物馆设有室外雕刻陈列场;农业展览馆有时需设室外培植场。,3.1.4 修复加工部分,修复加工部分包括各种技术用房、模型室、标本室、加工房、修复工场、文物复制、展品加工等。,3.1.5 群众服务部分,群众服务部分包括集会厅、报告厅、放映厅(有时合并为一个)、教室、咨询室、资料室、培训部以及纪念品销售部、小卖部、茶室、小吃部、文化服务设施、休息室、车场等。有的为了扩大业务范围,附设有文娱、游乐和商业部分。,3.1.6

16、 行政管理部分,行政管理包括行政办公、会议、接待、信息中心、对外交流及库房等。,3.2 博览建筑各组成部分面积分配,陈列展出部分是博览建筑的主体,其建筑面积约占总建筑面积的50%80%,其中博物馆偏低限,展览馆偏高限。至于藏品储存建筑面积,展览馆偏低,博物馆偏高,博物馆的藏品储存面积约为陈列展出面积的1/41/3。,3.3 博览建筑的规模与分类,各地博览建筑有不同的名称和不同的组成内容,有世界性的,有国家级的,也有地方性的。其规模相当悬殊。按其性质大抵可以分为五类: 3.3.l 特大型博览建筑3.3.2 大型博览建筑3.3.3 中型博览建筑3.3.4 小型博览建筑3.3.5 陈列室,3.4 博

17、览建筑功能关系分析,3.4.1 主要组成部分关系3.4.2 博览建筑功能关系,3.4.1 主要组成部分关系,根据博览建筑六大组成部分,其相互间的关系,可利用图式进行原则性的排列。,博览建筑六大组成部分,按建筑的不同性质和规模各有不同的侧重。陈列室、陈列馆、美术馆、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的功能关系,分别见右图:,3.4.2 博览建筑功能关系,4 博览建筑选址与设计要点,4.1 博览建筑基地的选择4.2 博览建筑设计要点,4.1 博览建筑基地的选择,4.1.l博览建筑在城市体规划中应选定较为恰当的位置。一般多位于城市社会活动中心地区、城市近郊或临近城市公园附近。4.1.2 博览建筑的观众流量较大,

18、应有方便的交通条件和足够的停车面积。4.1.3基地应为藏品和展品运送创造便利的条件。有时尚需考虑铁路直达,与港口、航空或火车站应有方便的联系。4.1.4基地应尽量不受烟尘和有害气体污染,以影响藏品的保存。4.1.5基地应有满足观众服务的设施和休息空间。4.1.6基地应远离噪声源、易燃易爆储存库,以策安全。,4.2 博览建筑设计要点 1,4.2.l 大、中型馆应全面规划,一次或分期建设,同时应独立建造。小型馆若与其它单位合建时,须满足馆的环境和使用功能要求,应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4.2.2 除得到当地规划部门的允许外,新建馆的基地覆盖率不宜大于40%,并有充分的空地和停车场地。4.2.3

19、馆内一般应有陈列区、藏品库区、技术及办公用房以及观众服务设施等四个功能分区。4.2.4 功能分区应明确合理,使观众参观路线与藏品运送路线互不交叉,场地和道路布置应便于观众参观集散和藏品装卸运送。,4.2 博览建筑设计要点 2,4.2.5 陈列区不宜超过四层。二层及二层以上的藏品库或陈列室要考虑垂直运输设备。4.2.6 藏品库应接近陈列室布置,藏品不宜通过露天运送和在运送过程中经历较大的温湿度变化。4.2.7 陈列室、藏品库、修复工场等部分用房宜南北向布置,避免西晒。4.2.8 如当陈列室、藏品库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时,必须有可靠的防潮和防水措施,配备机械通风装置。,5. 博览建筑设计要求,5.1

20、 门厅设计要求5.2 进厅设计5.3 陈列室设计5.4 藏品库区设计要求 5.5 博览建筑光环境设计要求,5.1 门厅设计要求,5.1.1 合理组织各股人流,路线简洁通畅,避免重复交叉。5.1.2 垂直交通设施的布置应便于观众参观的连续性和顺序性。5.1.3 合理布置供观众休息、等候的空间。5.1.4宜设问讯台、出售陈列印刷品和纪念品的服务部以及公用电话等设施。5.1.5 工作人员出入及运输藏品的门厅应远离观众活动区布置。,5.2 进厅设计,5.2.1 进厅设计要求5.2.2 进厅形式,5.2.1 进厅设计要求,(1)与陈列室联系直接,空间宽敞,便于观众进出。 (2)根据陈列内容的性质,有更换

21、陈列序言、屏风的可能性。,(1)走廊:方性强,不受其他流线干扰。如图:(2)过厅:较紧凑,有过渡性。如图:,5.2.2 进厅形式,(3)前厅:与数个展室联系,空间宽敞,观众人流在这里组织。如图: (4)中庭:将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陈列室围绕一核心空间组织。如图:,5.3 陈列室设计,5.3.1 陈列室设计要求5.3.2陈列室布局5.3.3陈列室空间,5.3.1 陈列室设计要求,(1)基本陈列室应布置在陈列区中最醒目便捷的位置,陈列室之间的空间组织应保证陈列和参观的系统性、顺序性和选择性。(2)临时展室展览内容需要经常更换。在设计中应单独设置,并尽量设计成大空间。(3)根据陈列内容的性质和规模,

22、确定陈列室布置方式。(4)大、中型馆应设报告厅,位置既接近陈列室又相对独立。(5)陈列室内应简朴无华,不要喧宾夺主,以免影响陈列效果。,5.3.2陈列室布局类型 1,5.3.2陈列室布局类型 2,5.3.3陈列室布局要求,(1)满足陈列要求 1、根据陈列内容性质,满足不同的参观路线要求。 2、展出有灵活性,观众可全部参观或局部参观。 3、争取好朝向,避免日晒。(2)满足参观要求 1、人流组织合理,路线简洁,防止逆行和阻塞。 2、合理安排观众休息场所。(3)满足管理工作要求 1、陈列室工作人员的房间与陈列室要联系方便,并与参观路线不交叉干扰。 2、便于组织观众参观、净场和展品保卫工作。,5.3.

23、4陈列室空间 1,(1)跨度:与结构形式和陈列布置等有关,一般隔板长度为48m,观众通道为23m,当单线陈列时,跨度应不小于7m。如图所示:,5.3.4陈列室空间 2,(2)柱网:应满足陈列布置的灵活性,当双线陈列时,进深应不等跨布置,开间应不小于7m。(3)高度:应突出陈列内容,并保证室内通风,采光良好,净高一般不高于5m。,5.4 藏品库区设计要求,(1)藏品库区内不应设置其它用房。每间藏品库房要单独设门。(2)重量较大的藏品宜放在多层藏品库区的地面层。(3)藏品暂存库应设在藏品库房的总门之外,并单独密闭成间。(4)藏品库房要按藏品的质地进行分间,每间面积不宜小于50。珍品库房若设在普通藏

24、品库区内时,应有严格的防火、防盗分隔措施。(5)藏品库房尽量少开窗,以免外界阳光人射和温湿度变化较大,其窗地比一般不超过120。(6)藏品库房的净高应不低于2.4m。若有梁或管道等突出物时,其底面的净高应不低于2.2m。,5.5 博览建筑光环境设计要求,5.5.1 一般要求5.5.2 消除或减轻眩光的措施5.5.3 采光口型式5.5.4 采光口型式选择,5.5.1 一般要求,(1)陈列室照度要求(2)照明宜采用少紫外线灯具。(3)避免光线直射损害陈列品和产生眩光。 (4)配合陈列布置,采光口不占用或少占用陈列墙面。,5.5.2 消除或减轻眩光的措施,眩光是当观众注视陈列品时,在视线范围内出现光

25、源、反光物体,或陈列室内有强烈的明暗对比、一次反射和二次反射等引起的。消除或减轻眩光有下列措施:(1)正确决定采光口型式和人工光源位置。(2)选择适当的陈列方式。(3)设置调光装置,避免阳光直射室内,控制室内照度分布,使室内光线均匀。(4)利用人工照明,提高陈列品照度。,5.5.3 采光口型式,(1)侧窗式: 这是最常用的采光方式。(2)高侧窗式: 一般将侧窗口提高到地面以上2.5m,以扩大外墙陈列面积和减少眩光。(3)顶窗式:即在顶棚上开设采光口的采光方式。,5.5.4 采光口型式选择,(1)美术馆 1、雕塑陈列室,要求光线带有方向性,最好将主要光线自斜上方投射在雕塑上。宜用高侧窗或顶窗。 2、大型绘画陈列室要求光线均匀柔和,宜用顶窗。 3、中小型图画陈列室,布置在陈列柜中的水平陈列品,应采用高侧窗或低侧窗。布置在墙面上的陈列品,应采用顶窗或高侧窗。(2)博物馆 基本陈列室的陈列在较长时间不变,应根据陈列品的表现形式选用采光口型式。临时陈列室经常更换陈列,一般宜采用高侧窗。,6 博览建筑发展的趋向,6.1 博览建筑是国家、地区精神文明的标志6.2 博览建筑类型在增加6.3博物馆在扩大、发展6.4 博览建筑成为社会第二教育基地6.5 新技术在博览建筑中广泛应用6.6 藏品储存与陈列展出多样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