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方与圆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9780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方与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主题—方与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主题—方与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主题—方与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主题—方与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方与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方与圆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题,方,圆,与,1,PPT课件,概念诠释,2,PPT课件,圆和方,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图形有柔和圆满之美,方形有工整方正之美。圆和方,体现了刚与柔的完美结合。方与圆,合天地两极,也代表着阴与阳的两种至高境界。还可看作是为人处世的原则:“智欲其圆道,行欲其方正”。就说话而言:方则针锋相对,有理有据;圆则通融达变、八面玲珑。,3,PPT课件,“圆”可以解读为灵活性。凡事讲变通,善于随机应变,能屈能伸;做人讲圆融,于人方便于己方便,注意换位思考。 “方”可以解读为原则性。做人中规中矩,棱角分明;做事讲究章法,遵从规则,按部就班。,4,PPT课件,天圆地方也是 “天人合一”的一种注解。 中国传统文化提

2、倡“天人合一”,讲究效法自然,推崇“天圆地方”原则,就是对这种宇宙观的一种特殊注解。 圆,是中国道家通变、趋时的学问;方,是中国儒家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圆方互容,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5,PPT课件,理性思辨,6,PPT课件,外圆内方亦圆亦方宁方勿圆取圆补方,以“方与圆”来对应“为人处世”为例,7,PPT课件,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轮方为心圆为术,8,PPT课件,“方如行义,圆如用智。”“方”是方正的世界观, “圆”是圆通的方法论。为人要方,方是做人的脊梁; 做事要圆,圆是做事的锦囊。,9,PPT课件,将方与圆互补,自然将因此而更精彩;将方与圆互补,社会将因此而更和谐。 为人

3、处世,该方则方,该圆则圆;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事务,也需时方时圆,把握分寸。,10,PPT课件,没有方正,圆流于圆滑; 没有圆佐,方失于刚直。太“方”则不柔,太“圆”则无刚; 太“圆”会失去原则,太“方”会超越标准。,方中有圆,圆中存方,方方圆圆,方圆相济。这就是中国人追求处世之理想境界。,11,PPT课件,刚正不阿的“方”是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坚守原则的“方”是对世俗的蔑视和自身的超脱。,12,PPT课件,喜爱“方”的中国人,该补“圆”了圆比方更懂得包容;圆还有一种方所不具备的韧劲。 圆代表了一种从容自若的态度; 圆代表了一种不畏阻力的智慧; 圆代表了一种对完美的不懈追求。,13,PPT课件,一:

4、“大方小圆” 即:大是大非讲原则,小是小非讲风格。 二:“内方外圆”即:待人接物要“柔中寓刚,圆中有方” 。 三:“己方人圆”即:对自己方,对别人圆,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四:“时方时圆”即:从具体情况出发,该方时方,该圆时圆。,将方”与“圆”有机地结合,大致可作如下演绎,14,PPT课件,援事析理,15,PPT课件,儒家两位主将为人处世的原则从他们的作品中就可看出。论语心平气和,诲人不倦;孟子慷慨激昂,锋芒毕露。这正代表了两位“圆”与“方”的人生哲学。 我们在局部的战役中要采用“方”的战术,在人生的战场上要秉承“圆”的战略。“方”是一种锐气、力量,“圆”是一种睿智、成熟;“方”是铿锵有力的

5、冲锋号,“圆”则是宛转悠扬的圆舞曲。 ,16,PPT课件,“方”代表一种坚毅与刚强,是不败的勇气,是顽强的意志,是执硬的风骨;“圆”代表一种恬淡与温柔,是婉顺的性情,是柔韧的精神,是和善的态度。 如果人生是航海,那么“方”的那部分教会我们在风平浪静时直航,而“圆”的那部分告诉我们在狂风骤雨时转舵而最终的目标,都是那理想的彼岸。,17,PPT课件,课文链接,18,PPT课件,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鲁迅白莽作序林则徐 “苟

6、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之”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屈原“世间混沌我独清,世人沉醉我独醒。”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19,PPT课件,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苏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20,PPT课件,理论论据,21,PPT课件,周髀算经认为: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三国志:“苍天如图盖,大地如棋局”。辞源:“古人以为天圆地方,亦以圆方作天地的代称”。 说明了中国古代先人在认识自然、体验自然、道法自然的过程,已经初步

7、知道了源于自然的“天圆地方”。,22,PPT课件,“圆则杌棿,方为吝啬”是西汉杨雄的哲学命题。“圆”,指天,杌棿,指动荡不定;“方”,指地,“吝啬”,指收敛。“圆则杌棿,方为吝啬”,就是说:天圆则产生运动变化,地方则收敛静止。 (追求发展变化,我们才会事业的成就,人类才会不断进步; 希望静止稳定,我们才会有安逸的生活,世界才会和平共处。),23,PPT课件,时事开掘,24,PPT课件,2007年4月26日北京奥组委向全球发布了“北京2008奥运火炬标志”,同步发行了“北京奥运火炬金银砖”。其设计正是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的文化精神。“奥运火炬金银砖”正面设计为天坛和北京奥运的标志“中国印

8、”,背面则是北京奥运火炬图案。,25,PPT课件,传统建筑奥运会主会场“鸟巢”、贝聿铭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国石拱桥的圆拱方墩等明清时修建的天坛和地坛就是遵循天圆地方原则修建的。 天坛是圆形,圆丘的层数、台面的直径、四周的栏板,都是单数,即阳数,以象征天为阳。地坛是方形,四面台阶各八级,都是偶数,即阴数,以象征地为阴。而北方的“四合院”民宅,则是天圆地方学说的典型代表。普通百姓,常常在方形小院中修一个圆形水池,或者在两院之间修一个圆形的月亮门,这些也是天圆地方的体现。,26,PPT课件,书法术语,从用笔上讲究方圆之术,如元代刘有定衍极称:“执笔贵圆,握管不可不直,直则方。字贵方,得势不可转,转则圆。篆圆也,圆其用而方其体;隶方也,外虽方而内实圆。”从字的形体上讲究方圆之术,如南宋姜夔续书谱称:“方圆者,真草之体用。真贵方,草贵圆,方者参之以圆,圆者参之以方,斯为妙矣。”从流派上讲方圆之术的,方就是楷书中以欧体为代表,圆就是以颜体为代表。欧阳询的字就属于中间比较紧,但向四周发展,四个角的张力比较强;颜真卿的字可说是没有棱角或棱角不多,里面很空,很宽博,显得比较饱满,较为圆润。,27,PP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