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生产(修改)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98221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3.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标准化生产(修改)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农业标准化生产(修改)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农业标准化生产(修改)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农业标准化生产(修改)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农业标准化生产(修改)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标准化生产(修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标准化生产(修改)课件.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农业标准化生产 现代农业建设重要标志,2013年10月13日,2,主要内容,第一个部分 农业标准化第二个部分 绿色食品标准概述,3,农业标准化,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 农业标准化概念 农业标准化的分类 农业标准化的作用农业标准化的制定原则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原则 标准化生产主要模式,4,(1989)-(1991)。2003年5月,农业部启动“农业七大体系”建设将农业标准化体系纳入其中。2006年7月,农业部部署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指出,全面实行农业标准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一、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5,2001年,温家宝总理指出: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

2、03年4月,回良玉副总理指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治本之策。2007年4月,胡锦涛主席指出: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中央一号文件每年都在提农业标准化。,6,一、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1.标准(Standard)的概念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 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二、农业标准化的概念,为了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协商一致制定,以共同和重复使用为依据,对活动或其结

3、果制定的统一规定,实现某种目的所进行的活动,标准文件、技术规范、规程、法规等多种形式,制定标准的基本出发点,标准产生的基础,标准产生的依据,标准的本质属性,标准的对象,标准的形式,2.标准化(Standardization)的概念标准化: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行为规范的活动。(GB/T 20000.1-2002),9,二、农业标准化的概念、内容及特点1.农业标准化(Agricultural Standardization)的概念观点1:为了在农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 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观点2:就是以农业为对象的

4、标准化活动。农业标准化: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 统一、协调、选优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 转化成标准,加以实施,并取得最佳经济、社会 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过程。(掌握),10,2.农业标准化的对象种植业 养殖业 农业加工业 为农业服务的部门具体包括农业技术行业: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和渔业)、林业、农用 微生物业、农业加工业等农业服务行业:农业行政管理、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村建 设、农业金融等,11,3.农业标准化的内容-研究农业标准化活动的一般程序、规律-研究农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研究农业标准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运动规律-研究对农业标准化活动的科学管理,春秋左传中记载的“二

5、至、二分”等二十四节气,至今仍在沿用,是农民普遍遵守的规则,作为农业生产的时令指示标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14,1、按标准发生作用的有效范围分为不同的级别。 从世界范围来看,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性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 我国目前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三、农业标准化的分类,15,国家标准 是由国家标准团体制定并公开发布的标准(ISO/IEC指南2)。主要国家标准代号 我国国家标准是指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国家标准由国务

6、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和组织草拟,并统一审批、编号和发布。,16,行业标准 我国行业标准是指我国全国性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制定: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已正式公布的部分行业代号,17,地方标准 我国地方标准是指在某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需要统一的标准。地方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抵触,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实施后,地方标准自行废止。制定: 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地方标准代码:使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18,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

7、是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在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并向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的同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标准代号: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行政主管部门加以规定。例如:Q/。,2、根据法律约束性分,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 是国家技术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20,范围: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管理办法规定: 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农药和劳动卫生标准;产品生产、贮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及劳动安全标准;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环境保护和环

8、境质量方面的标准;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产品标准等。,21, 推荐性标准:又称为非强制性标准或自愿性标准。 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 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是对仍处于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采用。,22, 技术标准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而制定的标准。主要是事物的技术性内容。 工作标准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针对具体岗位而规定人员和组织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职责、权限,对各种过程的定量定性要求以及活动程序和考核评价要求等。,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

9、3、根据标准的性质分,23,管理标准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称为管理标准。 按其对象可分为 技术管理标准; 生产组织管理标准; 经济管理标准; 行政管理标准; 业务管理标准等。,24,4、根据标准化的对象和作用分, 基础标准 产品标准 方法标准 安全标准 卫生标准 环境保护标准,25,基础标准 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称为基础标准。按其性质和作用的不同,一般分为: 概念和符号标准; 精度和互换性标准; 实现系列化和保证配套关系的标准; 结构要素标准; 产品质量保证和安全、卫生标准; 环境条件和环境保护标准; 量和单位。,26

10、,产品标准 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特性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品种、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要求等。 方法标准 以试验、检验、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等方法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例如:试验方法、检查方法、分析方法、测定方法、抽样方法、设计规范、计算方法、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生产方法、操作方法及包装、运输方法等。,27,安全标准 为保护人和物安全制定的标准。 性质:一般均为强制性标准,由国家通过法律或法令形式规定强制执行。 种类:专门的安全标准;在产品标准或工艺标准中列出有关安全的要求和指标。 内容:劳动安全标准、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标准、电气安全标准

11、和消费品安全标准等。,28,卫生标准 为保护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而制定的标准。 环境保护标准 为保护环境和有利于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噪声、振动等环境质量、污染源、检测方法以及其他事项制定的标准,称为环境保护标准。,29,是我国加入WTO的需要 ;是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需要;是实现农业生产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是发展品牌农业,创名牌产品,保证产品质量的需要; 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需要;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需要;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四、农业标准化的作用,30,一、农业标准化是解决我国农业面临的国际问题的重要手段,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非常大:成就

12、巨大,面临的问题不少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生产上,面临食品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的双重挑战在市场上,面临国内、国际双重竞争,31,我国加入WTO后,必须遵循WTO的规则。我国农业是弱势产业,入世后受到的冲击最大。外国农产品质优价廉,随着关税壁垒的减消,国外农产品将大量涌入我国。洋货将抢滩我国市场。目前我国进口的农产品种类超过70种。不但挤占我国市场,而且大量进口需要大量外汇。去年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高达94亿美元。 近几年有些农产品进口剧增, 如水果、奶粉等洋货充斥市场。,32,提高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农产品迎接洋货挑战的现实出路;这就要求我国的农业必须实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的生产与质量与国

13、际接轨。,33,二、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保障,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形势(成就与负面效应),规模化、产业化快速发展;科技革命,新技术推广;农产品日益丰富;生产效益不断提高; 农产品供应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农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生产缺乏科学指导;标准化程度较低;劣质产品、假货,甚至有毒或有害产品充斥市场;产品质量和安全令人堪忧;能源的高消耗;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破坏,劣质或有害农产品威胁人类健康,在生产环节中,生产者为追求产量或效益的最大化,违规使用农业生产用品,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埋下隐患。配合饲料为畜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现在因在其中滥用违禁添加剂、 兽药,造成的药物和有害物

14、质残留,甚至中毒事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 如:瘦肉精残留猪;含致癌物质苏丹红的红心鸭蛋新的饲料添加剂、促生长剂还在不断研发之中。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 绿色、安全?,在种植业中,同样存在滥用农业生产用品现象。 如:滥用农药、化肥和植物生长刺激剂、催熟剂等。 这些漂亮的水果和蔬菜可能是用催熟剂的催出来的。在农产品加工、贮运和销售过程中, 不法企业和商贩为追求效益最大化, 违规使用农业生产用品。 市场上五颜六色的食品可能是添加剂的杰作,用化学药物催生豆芽;用福尔马林泡海参、鱿鱼等;市场上发现的“毒豆奶”、“毒奶粉” 、“毒大米”、“毒食油”、含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猪肉、苏丹红的红心鸭蛋、

15、含孔雀石绿的桂花鱼等等。 掺假使毒食物应有尽有,令人瞠目结舌2005年全国发生了150余起有报告的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2637 人、死亡135人。 消费者: 我们还能买什么? 我们还敢吃什么?以上问题除市场监管不力外, 农产品标准化不够是其重要原因。 扑杀涉嫌食用苏丹红鸭,37,农牧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种植业的农药、化肥污染1996年美国公布的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有129种,我国有52种,其中涉及农业领域的有6种农药:西维因、除草醚、敌敌畏、对硫磷、艾氏剂、狄氏剂。欧洲禁用的有机磷化合物在我国仍在使用。加之我国农民环保意识不强,农产品农药残毒经常超标。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药污染

16、农田已经达到1.36亿亩。农作物秸秆污染我国每年约产生5亿吨一6亿吨农作物秸秆。每年都因焚烧秸秆产生大量污染。,秸秆不烧怎么办? 要为秸秆找出路。 草食家畜饲料、还田、沼气 生物循环秸秆变油、纤维素乙醇计划:重要科研成果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假如我们每年将6亿吨秸秆变成油或乙醇 将要消耗多少能量,折合多少吨油? 产生30亿吨酸性废渣,将要造成多大的环境污染?,39,生物污染外来动物、植物品种的入侵转基因产品要解决农牧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最根本性的措施就是推行农业标准化。提高农民科学种田、养畜、用药、用肥和规范生产管理的自觉性。只有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食品质量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三、农

17、业标准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标准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哪?生产方式的差距传统的生产方式,以满足温饱为目的,自给自足为基础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落后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农业标准化建设上的差距长期忽视管理与执法上的差距不到位,无法可依,执法不严社会观念、生产者的素质、科技普及等差距,41,总之,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所必需,对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合理利用资源,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42,五、农业标准化的制定原则,过程标准要全(各个指标的独立性和相关性)第一,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和每个环节须有统

18、一标准。第二,标准之间的技术水准和对接口径要高度一致,防止在实施过程中标准脱节,技术脱钩,让生产者难以选择和把握。,43,2. 操作性要强简化明了,通俗易懂,一目了然如农药使用技术,规范必须明确农产品及病虫害类型,药物及施用浓度、时间、间隔期、次数等。,44,3. 推广效益要显著(增效、增收、增强竞争力)从产量上讲,应当比传统常规方法增产10-15。从品质角度讲,优等品率应提升20。从生产成本上讲,应当比传统方法节约5-10。从人力耗费上讲,应当节约劳动力10。从资源利用上,应当是可持续合理的开发利用。食用农产品的安全合格率应达到95以上。,45,4.与农业贸易相适应 标准是贸易的产物,为贸易

19、服务农业标准的实施推广,要满足两个基本需要国内贸易需要服务于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服务于农业的市场化和商品化服务于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品牌化 国际贸易需要符合国际惯例符合进口国的通行做法做到过程可追溯,质量可考核,贸易可对接,46,5. 必须与农业科技活动相一致 (生产与研究)农业标准化的过程,就是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实践经验相互融合、相互优化的过程。 农业标准实施推广和农业科技推广活动是互为支撑,互为前提,互为依存,互相促进。,47,成功典范地膜覆盖技术、滴管技术等科技含量高操作简便效益显著适用范围广配套措施到位,48,六、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原则,长久以来,农业标准化工作重制定、轻实施重产品抽检、

20、轻标准的宣传与推广推广和引导农产品生产者实施标准是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各级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和职责,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法定要求(安全法)。,49,1、实施推广标准是制定标准的根本目的如何制定农业技术标准?第一,要做广泛的调查研究第二,要进行深入的实验验证第三,要符合相关法律标准制定的过程,也就是各种技术选择、优化和集成的过程,更是各种技术满足大范围、大面积推广示范和发挥群体效应的过程。,50,2、实施推广标准是一项重要的科普活动我国农业生产个体小,规模不大,广大生产者技能差,先进的科技知识和成果难以短时间大面积推广使用,并且使用过程中常因使用者技能差异而导致效果差距大。

21、,将各种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和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统一制定成技术标准,是消除各种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在实施推广过程中变形、走样的重要措施,也是解决实施推广行为主体资质不一的有效办法。,51,七、标准化生产主要模式,基地示范型 市场准入型 认证促进型 龙头企业型 行业自律型 品牌创建型 产销对接型 种养大户型,52,1. 基地示范型,特征以政府推动为主,以项目实施的方式进行方式“政府基地农户”型“政府协会基地农户”型“政府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型主要措施一是政府制定规划二是科学选定标准三是广泛进行培训四是积极创办样板,53,2. 市场准入型,特征涉及安全、卫生方面的标准必须强制执行 在标准实施结果考核上达

22、到法律、法规规定的最低准入条件对农产品的生产而言主要是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方面的规定和市场准入要求基本方面一是标准强制二是实施自律三是检查例行四是处罚严厉,54,3. 认证推动型,特征通过专门技术机构,按照相应程序,促进使用者推行标准,通过检查做出科学评价,颁发证明贯标标志。世界各国普遍推崇,国家积极倡导和推行。标准实施率和实施效果的到位率都接近100。 主要环节一是科学选定标准二是全员培训贯标三是全程考核验收四是颁证与监督,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55,4. 龙头企业带动型,特征龙头企业利用资金和品牌,通过标准化手段,将企业的加工、贸易行为和周边的散户农民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合约

23、的方式,形成“生产技术品牌资金”相融的利益共同体。主要的内容打造品牌、浓缩标准、签约实施、按标收购。适合商品化、产业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和行业。特别适合于出口基地、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56,5. 行业自律型,特征行业协会通过标准将产销有机衔接起来,运用协会的技术与组织资源,将规模做大、品牌作响,市场做活。主要的措施第一,摸清行情和优势第二,选准技术和标准第三,加强培训和督导第四,统一品牌和销售,57,6. 产地品牌创建型,特征围绕知名品牌和产品,通过标准化的手段和统一的标准实施推广,将品牌产品规模做大、质量做强、效益做高。主要措施一是挖掘和打造品牌(三品一标)二是配套制定标准三是加强培训和技术指

24、导四是统一包装上市和销售,58,7. 市场产销对接型,特征产销双方根据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签订合作协议最为成功有效的标准实施推广模式 通过消费拉动生产,通过市场需求促进生产标准化 主要措施第一步是订立合同第二步是建立相互检查方式第三步是共同确认上市标识 第四步是加强监督和信息反馈,59,8. 专业合作社型,最具推广价值,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 是解决千家万户的散户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管理的最有效办法。主要做法有一是瞄准市场 二是选定标准 三是过程控制 四是分级销售,60,第二个部分 绿色食品标准概述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概述绿色食品标准执行问题解析,61,农业标准化与绿色农业的结合,提高对优质安全农产

25、品的认识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平衡完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保障体系,62,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概念,63,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64,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65,我国绿色食品标准分A级和AA级 A级 产品是限量使用限定的人工有机化学物质的产品。 AA级 产品是不使用任何人工有机化学合成物质的产品(相当于国外的有机食品)。,66,绿

26、色食品标准体系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产品包装标准和储藏、运输标准。,67,有机食品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生产出来的经过有机农产品颁证组织颁发证书的一切农产品。,有机农业生产的环境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GB 309582有机农业生产用水水质应符合有关标准在土壤耕性良好、无污染、符合标准技术规范 有机(天然)食品生产技术规范 有机(天然)食品加工技术规范 有机(天然)食品贮藏技术规范 有机(天然)食品运输技术规范 有机(天然)食品销售技术规范 有机(天然)食品检测技术规范 有机农业转变技术规范,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共同点:

27、 环保、安全、健康有机食品 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高品位的食品,受到国际承认且正流行的环保食品,具备可持续农业产品的特征。绿色食品 包容着有机食品和可持续农业产品的特征。无公害食品 包容着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可持续农业产品的特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区别,71,绿色食品标准定义: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所制定的,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守,在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性文件。,一、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概述,72,绿色食品标准的定位与属性,定位:不低于国家标准,在生产条件许可的条件下,与发达国家标准接轨(CAC、欧盟、美国、日本)。属性: 是国家农

28、业行业标准 是推荐性标准 对于绿色食品企业来说,是强制性标准。,73,绿色食品标准总数,农业部累计颁布标准:204项 现行有效使用标准:126项 其中通则类标准:16项 产品类标准:110项 (其中24项产品标准新修订即将颁布),74,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组成,产地环境标准; 生产技术标准; 产品标准; 包装、贮藏运输标准。,75,产地环境标准主要包括选址、土壤、水分、大气条件等。,76,生产技术标准主要包括施肥、管理等,这是打造品牌的关键。,77,产品标准,78,包装、贮藏运输标准,80,绿色食品标准的特点,(一)强调无污染 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生产过程中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投入品,

29、强调对环境不产生污染。,Cultivation,81,(二)体现安全产品标准:在遵循国家基本安全标准上,绿色食品标准要严于国家或发达国家标准。,表1. 绿色食品茶叶的卫生指标与相关标准比较 (单位:mg/kg),表2. 绿色食品大米产品标准中有机磷农药与相关标准比较 (单位:mg/kg),绿色食品标准的特点,82,(二)体现安全生产工艺:绿色食品严格控制产品生产工艺,禁止高温油炸食品、纯净水、水培蔬菜和叶菜类酱腌菜等产品的申报。,水培生菜,酸 菜,绿色食品标准的特点,83,(三)体现优质 大部分产品标准“理化指标中质量或品质”都要求达到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一级、一等或优级”以上要求。,绿色食品标准的特点,84,谢 谢!,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