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综合规划.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9837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综合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山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综合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山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综合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山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综合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山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综合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综合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综合规划.doc(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综合规划晋政办发201516号附件山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0年)二一五年三月前 言集中力量推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举措。根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的总体目标要求,到2020年,全国将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其中,“十二五”期间建成4亿亩。规划分配给山西省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20年建成1900万亩。其中,2015年建成819万亩。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依据国务院关于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3111号),按照省政府要求,由省发改委牵头,会同

2、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等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借鉴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山西新增1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10-2020年)、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规划(2013-2020年)及各有关部门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的已有成果,编制了山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邀请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论证,充分征求了各有关部门意见,经多次修改,形成了本规划。规划在总结近年来我省农田建设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大意义,梳理了现阶段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3、的有利条件,并以土地管理法、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GB/T30600-2014、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NY/T2148-201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TD/T1033-2012等国家法律法规与国家、行业标准为依据,提出了“十二五” 期末及 “十三五”期间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建设标准,分五个类型区明确了具体建设内容和建成要求,测算了投资需求,明确了资金筹集的原则和渠道,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提出了确保规划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本规划所述高标准农田(well-facilitated farmland),是指土地平整、

4、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规划是我省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基本依据。规划基准年为2013年,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 目 录第一章 农田建设成效及现状分析1一、耕地现状1二、农田建设成效2三、农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4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意义7五、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利条件10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建设目标12一、指导思想12二、基本原则13三、建设目标16第三章 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17一、建设标准17二、建设内容23第四章 区域布局与建设重点28一、区域布

5、局28二、田间工程分区建设重点32三、建设任务安排35第五章 建设监管和后续管护37一、规范建设程序,严格项目监管37二、建立标准体系,规范竣工验收38三、明确管护责任,强化资产管护40第六章 投资测算与资金筹措42一、投资测算42二、资金筹措43第七章 效益分析45一、经济效益45二、社会效益46三、生态效益46第八章 保障措施47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47二、科学规划统筹兼顾48三、严格落实部门责任48四、切实加大投入力度49五、推进资金统筹整合50六、强化考核激励等相关机制50七、完善项目管理机制51八、建立技术支撑体系52附图山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布局图附表附表1 山西省2011-20

6、1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统计表附表2 全省各区域农业基本情况统计表附表3 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基本情况表附表4 分区区域特征及建设重点汇总表附表5 高标准农田建设田间工程分区域建设标准一览表附表6-1高标准农田建设田间工程分县建设任务表附表6-2 重点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工程分市分县任务表附表6-3 耕地质量综合监测站建设分市分县任务表附表6-4 高标准农田建设分部门任务表附表6-5 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年度任务表附表7 总投资测算表附表8 资金筹措汇总表附表8-1 高标准农田建设田间工程资金筹措表附表8-2 分部门建设资金筹措表附表8-3 国土部门分年度资金筹措表附表8-4 农业综合

7、开发部门分年度资金筹措表附表8-5 农业等部门分年度资金筹措表第一章 农田建设成效及现状分析一、耕地现状(一)耕地数量与质量状况。 山西省是粮食自求平衡省,同时亦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之一。据国土部门统计,。其中,水田、,%;%的耕地都是“靠天吃饭”的旱耕地。按照农业部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标准划分,全省耕地分为三等:一等地为高产田,%;二等地为中产田,%;三等地为低产田,%。(二)中低产田状况。 按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划分为六个类型:,%,%;,%,%;,%,%;,%,%;,%,%;沙化型耕地320万亩,%,%。这些中低产田基础设施薄弱,肥力水平

8、低,抗灾能力差,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是制约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主要瓶颈,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省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选择。二、农田建设成效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田基本建设,不断加大投入,通过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土壤改良培肥、农业农机装备配套等方式,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夯实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以工补农,各级政府不断增加在农田建设方面的投资,先后实施了“旱作节水农业工程”、“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和“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新增粮食产能工程、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建设、节水示范园区建设等工程。从2010年开始,我省加快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先后实施了

9、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据统计,2011-2013年,其中,国土部门建成123万亩,农业、(详见附表1),为我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积累了成功经验。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区田、水、渠、林、路得到综合治理,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耕地抗拒自然灾害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产量实现四连增。2013年,基本实现了总量的自求平衡。(一)农田灌溉条件明显改善。“十一五”以来,我省先后开展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建设、小泉小水水源工程建设、灌溉水网工程建设,。其中,(水利部门提供),%。其中,%;,%;,%;(),%;。农田

10、灌溉条件的改善使我省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二)农业科技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十一五”以来,我省农业科技应用步伐加快,通过推广良种良法、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深耕深松、旱作节水、农林病虫害统防统治等一批稳产高产防灾减灾实用技术,促进了粮食的连续稳产高产,粮食平均亩产水平达到250公斤以上。截止到2013年底,全省主要粮食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0%,商品化供种水平达6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4%。 (三)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步伐加快。“十一五”以来,我省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截止2013年底,;

11、%,%,%;,。三、农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省农田建设有了一定基础,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从整体上看,全省农田建设还处于低水平整治阶段,工程建设还没有形成大规模整体推进的格局,再加农田自然禀赋差,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农田质量及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农田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我省大型水利骨干工程主要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梯田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筑,农田节水灌溉设施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示范推广。自实行农村联产承包以来,农田公共基础设施缺乏专人和专项经费维护,一些水利渠系、梯田、机耕路等农田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期间虽然实施了农田建设

12、工程,但由于工程设计标准低、配套差,效益衰减等问题依然突出。现有灌溉面积中多数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老化失修,大多灌排泵站带病运行、效率低下,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仍很突出。占全省耕地面积70%以上的旱地,立地条件差,大多田块支离破碎、小而不平,水土流失严重,农田防护设施不完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特别是关键农时遭遇自然灾害影响,极易导致大面积受灾。(二)耕地质量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一是旱耕地面积大。现有中低产田中,旱耕地中低产田3780万亩,%。这些旱地防旱抗旱能力差是造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二是坡耕地面积大。我省6-25。其中,(6-15、15-25);(6-15、15-25)。未建

13、成梯田的坡耕地由于地形坡度大,田面不平整,大雨季节极易造成田毁苗亡和水土流失;已建成的梯田面积,由于大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年久失修,地埂塌毁,水土流失依然较严重。三是盐碱地类型复杂,改造难度较大。由于其具有地形相对平坦的地理优势,水肥资源、交通等条件也较优越,改造后增产潜力较大。但由于我省盐碱地属内陆盆地的盐碱地类型,盐分种类多而复杂,改造难度相对较大。四是管理粗放,部分区域耕地质量退化与污染趋势加剧。东西两山立地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农田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加之长期以来只用不养或粗放经营,导致部分地区耕地土壤有机质下降、养分比例严重失衡、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下降等问题十分突出;中南部盆地

14、部分保护地和菜地,由于过于追求高产出,盲目加大施肥量,致使土壤次生盐渍化趋势明显。另外,长期以来受大气环境、工业“三废”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全省的工业企业区、城市郊区及污水灌溉区的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农产品安全缺乏基础保障。(三)工程建设管理现状欠佳,投资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一是缺乏统一规划。长期以来,我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均是各部门分别编制规划,分头组织实施,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缺少整体功能上的考虑,影响了投资效益的发挥。二是缺乏统一建设标准。各部门在项目实施中,主要依据部门的要求和资金规模确定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且多数标准偏低,措施不配套,与实际需要差距大,致使农田基础设施使用寿命短、整体

15、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三是工程措施与农艺农机结合不紧密。多数农田建设重工程措施,轻土壤改良培肥等农艺措施和农机应用;重基础设施建设,轻农业科技应用,致使基础设施建成后的农田科技承载能力差,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四是建后管护措施落实不到位。由于长期以来田间工程设施产权归属不明确,管护机制不完善,加之管护经费缺乏,致使建设成果得不到有效利用,投资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意义多年来,我省耕地质量水平低、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需加强。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灌溉保障、田间灌排、保土保水保肥能力、农田道路等各项基础工程建设和耕地土壤肥力水平,是

16、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要求,对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和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一)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日趋加快,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会持续增长,保障供给的压力会日益加大,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必须切实改变农田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提高耕地产出能力。我省“十一五”以来,通过实施农田建设等重大工程,粮食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年均粮食总产比“十五”。“十二五”前三

17、年,实现了“四连增”。但从长远来看,巩固现有粮食生产能力,尽快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保持稳定粮食总产和实现持续增长的压力仍然非常大。一是水资源利用问题仍比较突出。尽管我省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了兴水战略、开展了应急水源、农田水利灌溉等六大工程建设,“十二五”又启动了山西大水网工程建设,全省供水能力提高到91亿立方米,实现了“水瓶颈”向“水支撑”的转变,水资源不再是制约因素,但已有的灌溉农田中,农田节水设施尚不完善,灌溉保证率多数不及75%;旱地中抗旱水源工程覆盖面积不足旱地面积的2%,灌溉保证率不足50%,水资源调蓄能力很低,有些地方在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重发和异常发生面前仍然束手无策。二是耕地质

18、量水平总体偏低。“十五”期间我省耕地数量明显减少;“十一五”以来,加快了土地开发力度,基本实现了占补平衡,但城市和工矿建设占用的多数是灌溉设施较为完备的高产稳产农田,补充的耕地多处偏僻丘陵山区,粮食生产能力低下,导致我省高产田比例下降,由“十五”期间的30%。虽然近年来实施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工程,但涉及面积仅约占现有耕地的1/3。因此,在水土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确保粮食安全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二)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现代农业是先进物质装备、科学技术、现代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的有机结合,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不断提高资源

19、配置效率、利用水平和经济效益的过程。目前我省农业经营方式及粮食生产还是以传统的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农业经营粗放,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单方水的粮食综合产出率平均不足1公斤,平均肥料利用率在30%左右。农业应对旱涝灾害的能力低,因各种旱涝灾害损失的粮食产量占所有灾害损失的50%以上,%,社会化技术服务难以大规模开展,促进单产提高的农业科技潜力受到抑制。随着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培育壮大,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林成网”,使农田具有较高的技术承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必将为提高土地产出率与资源利用率、创新粮食生产技术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

20、、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创造条件。(三)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尽管农民收入增长较快, 201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154元,%,但因我省农业大多局限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再加之近年来种粮成本偏高,农民从事种植业生产的收入并没有明显增加,和城镇居民收入比较差距进一步加大。从2005-2010年统计看,:1。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过程中,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十一五”期间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实践看,改造后的农田平均每亩至少可增产粮食50公斤,按户均6亩耕地计算,每户可增产300公斤,增收约600元。在晋南运城、临汾的部分地区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

21、,实现灌溉有源,有利于在宏观层面开拓冬季农业发展空间,挖掘复种指数潜力;在微观层面可扩展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途径,实现多种一季作物,增加一季收入。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还可以有效克服土壤障碍因素,提高土肥水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资料不合理投入,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此外,耕地质量和生产条件的改善,还有利于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农产品品质的提高,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农民通过投工投劳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投资的40%可转化为农民技工现金收入,并将有力促进运输、机械设备制造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在当地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收入水平。五、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利条件(一)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高度

22、重视。2009-2014年连续6个中央1号文件都强调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及“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一系列有利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2006年,省政府印发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的意见(晋政发20063号);2009-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每年争取改

23、造中低产田200万亩,提高和改善山西农业生产条件,并从2009年开始省政府把中低产田改造列为我省农业重点工程项目;从2012年起省政府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纳入我省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二)农田建设的投资不断加大。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财政向“三农”倾斜力度不断增强,用于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资逐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十一五”期间,“十二五”期间的前三年,同比增长100%。(三)各部门积极探索并积累了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近年来,各相关部门都非常重视农田建设。围绕工程建设,国土资源部门以田块整理、土地开发、农田基础设施改善为重点,保证我省耕地的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农业

24、综合开发部门通过水、田、路、林、科综合治理,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田基础设施;水利部门以发展节水灌溉、扩大水浇地面积为突破口,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农业部门在调查摸清全省耕地类型及分布状况的基础上以土壤改良培肥为重点,大力加强土肥水相关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全省不同区域组织实施了坡耕地综合治理、旱薄地培肥和盐碱地综合治理等土壤改良与培肥工程,探索出了一批成功的技术模式,培养了一批组织与指导土壤改良和培肥的技术队伍。扎实的实践,为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为农田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省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5、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截止到2013年底,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3380家、10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800多户。随着国家土地确权、流转工作的开展,将进一步调动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田建设、培肥地力、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科技及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新型“职业农民”将大量涌现,亦将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一支新生力量。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着眼于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和生

26、态安全,立足于夯实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加强统筹规划,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科学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培肥地力,实现田、土、水、路、林、电综合配套,稳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和耕地产出率;着力规范建设标准,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部门间协调推进机制;着力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管护主体,建立健全建管结合、用养并重的耕地质量建设管理长效机制;着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不懈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合理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综合考虑区域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

27、粮食生产能力等条件,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选择重点建设区域,合理确定农田连片规模,统一规划设计。在资金投入和项目安排上优先考虑国家新增粮食产能县、粮食主产区,同时兼顾其他农产品优势区。项目建设原则上应安排在已划定的基本农田范围内。已规划的项目要采取集中投入、连片治理、整体推进的建设方式,确保建设一片、建成一片。(二)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的原则。因地制宜、抓住关键,把田间灌排工程建设和地力培肥摆在优先位置。根据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状况和现有农田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工程建设措施,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实行工程、农艺、农机综合配套,田间工程与农业科技应用并重

28、,实现土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农艺农机技术先进适用,使农田基础条件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相适宜,为推动我省粮食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打下坚实基础。(三)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原则。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建设相结合、相统一,在建设和利用高标准农田过程中,切实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耕地集约节约利用等多方面统筹考虑,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在生产、生态、景观等方面的综合功能,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相协调。(四)坚持政府主导、多渠道融资的原则。完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坚持以中央和省级投资为主、市县投资为辅、新型经营主体为

29、重要补充的原则。在稳定现有投资渠道和投资规模的同时,努力拓展新的资金渠道,为长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更新完善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投资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护。充分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作用。尊重农民意愿,鼓励和引导项目区广大农民群众筹资筹劳,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五)坚持统筹安排、分工协作的原则。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和完善部门协调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建立以县级为基础的整合平台,以县为单元,编制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落实技术标准,充分发挥相关部门优势,统筹安排各种渠道资金,按照渠道不变、各司其职、统一标准

30、、连片治理的原则,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六)坚持建管并重、良性运行的原则。各类项目建设按标准化要求建成后要明确土地权属,及时确权登记,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收益权。建立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农户、专业管护人员以及专业协会等共同参与的管护体系,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管护义务,办理移交手续,签订管护合同。管护主体应对各项工程设施进行经常性检查维修,确保长期有效稳定利用。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要全部纳入永久性基本农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三、建设目标2014-2020年全省规划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1530万亩。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

31、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要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其中,“十二五”期间建成4亿亩。规划分配我省建设任务为:到2020年建成1900万亩,其中,到2015年建成819万亩。据省相关部门统计和认定,截止到2013年底,其中,国土资源部门建成123万亩,。完成国家规划,还需我省在2014-2020年规划建设1492万亩。考虑到与相关规划的衔接,为保证各专项规划的圆满完成,本规划拟定规划目标为1530万亩,其中2014-2015年建设412万亩;2016年到2020年末,建设1118万亩。通过规划实施,耕地地力提高一个等级,亩均粮食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旱作农田粮食亩产达到3

32、00公斤以上,灌溉农田粮食亩产达到600公斤以上,盐碱地粮食亩产达到400 公斤以上。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田块平整,配套水、电、路设施完善,农田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生态修复能力得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同时,、农业实用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其提质增效、亩增粮食稳定在100公斤以上,力争“十三五”期末全省粮食生产能力提升19亿公斤以上。第三章 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一、建设标准(一)高标准农田建设田间工程建设标准。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及农电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农田生态良好、抵御自然抗灾能力强、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实现与现代农业生产

33、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田、土、水、路、林、电、技、管要达到以下标准:(1)农田连片规模:山地丘陵区连片面积500亩以上,田块面积45亩以上;平川区连片面积5000亩以上,田块面积150亩以上。(2)田面平整及地埂修筑:田面坡度旱作农田1/500-1/800、灌溉农田1/1000-1/2000;地面坡度6-25的坡耕地,基本修筑成水平梯田,田面平整,并构成1反坡梯田,梯田化率达到90%;修筑的田埂稳定牢固,石埂稳定可防御20年一遇暴雨,土埂稳定可防御5-10年一遇暴雨。(1)通过客土改良,消除土壤过砂、过粘、过薄等不良因素,改善土壤质地,使耕层质地为壤土;通过加厚土层,沟坝

34、地、河滩地等土层厚度不少于60cm、一般农田在100cm以上,具备优良品种覆盖度达到100%水平的土壤基础条件。(2)通过土壤培肥和改良,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西北部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2g/kg以上,中南部农田达到15g/kg以上。(3)通过合理耕作,耕作层厚度达25cm以上。(4)通过修复治理,使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标准。水资源利用标准:输水、配水渠系(管道)、桥、涵、闸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完好率大于95%,使用年限不低于15年,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1)旱作农田:每20亩农田有不少于30立方米的地表径流拦蓄设施,根据地形条件,因地制宜适当

35、修筑集雨旱井(窖)等,配套微灌设施,使自然降水利用率达到50%左右。(2)灌溉农田:灌溉保证率达50%-75%,灌水利用系数达到GB/T50363的规定:,喷灌、,;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标准。 (3)盐碱区域:实施小畦灌溉,作物生育期灌溉用水量保证在150m3/亩-200 m3/亩。排水标准: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水渠系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完好率大于95%。使用年限不低于15年。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GB50288规定要求;防洪、排涝设计符合有关规定,满足农田积水不超过作物最大耐淹水深和耐淹时间,灌溉农田设计暴雨重现期不少于10年,旱作农田暴雨重现期采用5-1

36、0年一遇、1天排除积水;有渍害的区域采用10年一遇、3-5天排除积水,应在春季返盐季节前将地下水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实施田间路(机耕路)和生产路建设、桥涵配套,解决农田“路差、路网结构不合理”问题,因地制宜合理设计路面宽度,提高道路的荷载标准和通达度,满足农业机械通行要求。田间道路(机耕路)的路面宽度3m-6m,路面质量因地制宜选择砂砾石、沥青、混凝土;生产路的路面宽度不超过3m,路面质量以素土为主。在大型机械化作业区,路面宽度可放宽,路面质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砂砾石、沥青或混凝土硬化。田间道路通达度平原区达到95%以上,丘陵山区不低于80%。田间道路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完好率大于95%。实

37、施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建设,解决防护林体系不完善、防护效能不高等问题,扩大农田防护面积,提高防御风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丘陵区沟头沟尾普遍有防护林带,一般农田受防护的农田面积占建设区面积的比例不低于90%,农田防护林网面积达到3%-8%。所造林网,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90%以上。农田输配电工程布设应与田间道路、灌溉与排水等工程相结合,符合电力系统安装与运行的相关标准,保证用电质量和安全。高压输电线路宜采用钢芯铝绞线等高压电缆,一般输送200KV以下的输电电压;低压输电线路宜采用低压电缆,一般输送380V及以下的输电电压,采用三相五线制接法,并

38、应设立相应标识。为满足高标准农田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要求,可合理布设弱电设施。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优良品种覆盖度要达到95%以上,商品化供种水平达到7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度要达到95%以上;基本形成农田监测网络,田间定位监测点覆盖率达到50%以上;保持土壤养分平衡,各项养分含量水平应保持在当地中值水平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度要达到50%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水平达到60%以上。同时,加强地质灾害、土壤污染、地表沉陷等灾害防治的新技术应用,提高高标准农田的防灾减灾水平。依法依规进行土地权属调整,及时科

39、学地实施地类变更管理,加强项目验收、考核、统计及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及时开展耕地质量和地力等级、养分含量等动态监测与绩效评价等;落实高标准农田管护主体和责任,建立奖补机制,引导和激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和村集体等参与高标准农田设施的运行管护;落实管护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完善监测监管系统,全面动态掌握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建后管护、土地利用及耕地质量等级变化等情况。通过明确管护责任、完善管护机制、健全管护措施、落实管护资金,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二)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标准。通过对重点中型灌区灌排骨干工程设施

40、进行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灌排骨干工程条件。灌区范围明确, 设计灌溉面积一般不低于5万亩,不超过30万亩;灌区规划设计合理,符合区域水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和节水灌溉发展规划;灌溉设计保证率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需要;灌区工程设施质量达标,运行管护规范;灌区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完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初步形成。(1)灌溉水源有保障。灌溉水源水质符合GB5084标准。水源及渠首工程(含泵站)总体完好,运行安全可靠。(2)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采补平衡。(1)干支渠(沟)道能保证设计输水能力,边坡稳定,水流畅通。(2)干支渠道衬砌防渗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坚固耐用,寒冷地区抗

41、冻性能好。输水管道、暗渠等设计合理,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项目区单位面积用水量节约15%以上。(3)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涝设计标准不低于35年一遇,主要建筑物防洪设计标准不低于1020年一遇。(沟)系建筑物(1)农桥、涵洞、水闸、渡槽、倒虹吸、隧洞等渠系建筑物分布合理,能满足灌排系统水位、流量、泥沙处理、运行要求,适应群众生产生活需要。(2)渠(沟)系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等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灌溉渠道的进水口、分水口等处配备有必要的量水设施设备系统,可满足灌溉水量调度和计量供水需要。工程管护设施布设合理,可满足工程管护需要。(三)耕地质量综合监测站建设标准。根据高标准农田科技应用指

42、标,按照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在基本农田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优选100个县,每县建立1个集土壤肥力、土壤墒情、作物虫情病情监测为一体的耕地质量综合监测站。建立一个综合化验室,建筑面积至少在120m2以上,配备相关化验设备;设立定位监测点,配置自动墒情监测仪、自动虫情病情监测仪等定位监测设备;重点完成耕地产量、土壤养分变化、农业投入品和土壤墒情、植物统防统治的定位连续监测,确保按农时关键期进行信息采集和发布,为粮棉油生产管理及抗旱减灾、改良培肥土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决策和评价依据。二、建设内容本规划建设内容由高标准农田田间工程建设、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和耕地质量综合监测体系建设三项内

43、容组成。(一)高标准农田田间工程建设。对未修建梯田的6-25的坡耕地顺等高线改造成水平梯田,并配套坡面防护设施,梯田长度100-200米,宽度8米以上,便于机械作业和田间管理。对相对集中连片、地面起伏较小的平地、沟坝地、盐碱地进行平整和畦田改造,畦田长度200-1000米,宽度50-300米。对土层过薄的滩薄地,采取加厚土层措施,保持土层厚度不低于60厘米,土体中无明显粘盘层、砂砾层等障碍层次。充分利用地表水,新建和完善现有水源;完善现有灌溉渠系,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实施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喷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同时,在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利用不充分的

44、盐碱耕地区,积极开发水源,通过新打灌排两用井及发展管灌、防渗渠等节水灌溉措施,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对局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和宜引起洪涝灾害的盐碱地、沟坝地、坡耕地等,通过完善排洪渠道、加固或修复现有坝体等基础设施,减少盐碱危害和洪涝灾害,提高农田排盐抗洪抗旱能力。在坡耕地、河谷川地因地制宜进行小型水源工程建设。结合地形特点,利用自然坡度,通过新建、改造和完善小型集雨、蓄水设施(包括集雨窖、蓄水池、人字闸、截潜流等),并配套节水补灌设备,实行适时补灌,确保作物关键期用水,增强农田抗旱能力。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应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与田、沟、渠、路等工程相结合,与农村居民点景观建设

45、相协调。对受水土流失和风沙影响严重的耕地,新建或补充防护林带(网);对坡面较长的坡耕地,按一定间距修筑梯田,并修建土埂、石埂和生物埂,种植经济效益较好的灌木或草本植物;针对水土流失严重的一些坡耕地、沟坝地、沟川地等,通过修建截流沟、排水沟、排洪渠、护地坝等,防治水土流失,收集和引导坡面径流进入蓄水池(井);对已修建梯田的田埂进行砌石防护,防止暴雨冲刷,增强梯田的稳定性。对盐渍化区域,完善田间林网建设,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地面蒸发,减轻土壤返盐。 田间路布置要适应农业现代化生产的需要,与田、水、林、电、村规划相衔接,统筹兼顾,合理确定田间道路的密度。根据农用物资和农产品运输及农机作业要求,新建和

46、改造田间机耕路和生产便道,完善路桥等设施,以方便农业机械化作业和田间人工作业。一是土壤改良。对质地不良的土壤进行客土改造,改善耕性,使耕层质地在壤土范围,加厚耕层;对旱地应用抗旱保水剂或调理剂,盐碱地应用土壤改良剂,改善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协调土壤保水保肥、供水供肥能力,降低土壤盐碱等危害,满足作物种植需要。二是地力培肥。因地制宜推广秸秆直接还田,增施商品有机肥、沼液沼渣肥,种植绿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使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当地中值以上水平。同时,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协调农田土壤养分,减少不合理施肥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每隔2-3年对农田实施深耕深松,加厚耕作层。三是因地制宜推广地膜覆盖、

47、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良种应用、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各种农业实用技术,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四是污染土壤修复。对污染土壤通过工程、生物、化学等方法进行修复,修复后土壤应符合GB15618标准的规定。农田输电线路要与田间路、灌溉与排水等工程相结合,符合电力系统安装与运行相关标准,保证用电质量与安全。对适合电力灌排和信息化管理的农田,铺设高压和低压输电线路,配套建设变配电设施,为泵站、机井以及信息化工程等提供电力保障。建成后,实现农田机井、泵站等供电设施完善,电力系统安装与运行符合相关标准,用电质量和安全水平得到提高。(二)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对灌区干支渠沟进行疏浚、整修,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

48、,适当新开挖和延长,采用混凝土、石料和土工膜布等材料对渠道进行衬砌防渗。主要包括农桥、涵洞、水闸、隧洞、渡槽、倒虹吸、输水暗管、暗渠、跌水以及非水源型泵站等。加固整修、改造、重建、续建各类渠系建筑物,使渠系建筑物配套齐全,运用自如,以保证灌溉系统正常运行。主要包括放水塔、放水洞改造,进水闸、冲沙闸改建和加固,闸门及启闭机更新改造,水源型提水泵站泵房和机电设备更新改造等。、工程管护设施等建设在干渠进水口和支渠分水口以及农渠进水口等处设立量水设施,为灌区按水量管理及计收水费创造条件。同时,结合工程管理和灌溉调度需要,维修、改建或重建工程管护设施。包括支渠以下斗渠、农渠等固定渠道及其建筑物,田间工程包括临时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