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的诊治与颈髓损伤所致尿崩、低钠血症的研究进展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98618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崩症的诊治与颈髓损伤所致尿崩、低钠血症的研究进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尿崩症的诊治与颈髓损伤所致尿崩、低钠血症的研究进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尿崩症的诊治与颈髓损伤所致尿崩、低钠血症的研究进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尿崩症的诊治与颈髓损伤所致尿崩、低钠血症的研究进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尿崩症的诊治与颈髓损伤所致尿崩、低钠血症的研究进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尿崩症的诊治与颈髓损伤所致尿崩、低钠血症的研究进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崩症的诊治与颈髓损伤所致尿崩、低钠血症的研究进展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修光辉,尿崩症的诊治与颈髓损伤所致尿崩、低钠血症的研究进展,2,尿崩症,下丘脑-神经垂体分泌AVP不足:中枢性肾脏对AVP反应缺陷:肾性 临床综合征 主要表现: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 尿、低渗透压尿,French JA, Pedley TA. N Engl J Med 2008;359:166-76.,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9肽, 分子量1084,下丘脑SON及PVN神经细胞合成、分泌。AVP-NPII:信号肽、AVP序列、神经垂体素 转运蛋白II序列、残基多肽(39a),AVP的结构与合成,4,AVP的结构与合成,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 AVP-NPI

2、I分泌颗粒 纤维束通路 垂体后叶贮存 血浆容量, 血渗透压感受器 释放入血,下丘脑神经垂体肾,G蛋白偶联受体, 加压素/催产素受体家族成员 V1aR:血管和肝脏 参与调节器节血管活性和肝糖原代谢 V1bR:垂体ACTH细胞、肾脏、肾上腺、子宫肌层 V2R:肾小管调节体内水代谢 基因突变致肾性尿崩症,AVP的受体,NaHCO3,NaCl,NaCl,K+,K+,Mg2+,H2O,2Cl-,Ca2+,Ca2+,Na+,GscAMPPKA,K+,H2O(+ADH),H+,K+,2Cl-,Na+,皮质部,髓质部,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集合管,AVP作用部位,H2O,Na+,浓缩,稀释,浓缩,V2,A

3、QP-2,7,AVP的作用机制,调节体内水代谢,维持水平衡 AVP远曲小管和集合管AVPR结合 激活蛋白激酶,膜蛋白磷酸化AQP2表达水份重吸收促进平滑肌收缩:周围及内脏小动脉(失血和失水时)催产、排乳作用(微弱)直接促进ACTH释放其它:增加记忆功能、促进肝糖原分解,AVP的生物效应,AVP的释放调节作用,渗透压调节(最主要):280284mmol/L时,AVP分泌血容量及血压调节:血容量感受器:左、右心房腔V、肺 V 压力感受器:颈A窦和主A弓; 卧位到立位,AVP上升2倍神经调节:组织胺、激肽酶、ACh刺激,AngII, ANP(-)糖皮质激素:提高AVP释放的渗透阈值药物影响:卡马西平

4、,氢氯噻嗪,氯磺丙脲,10,AVP的释放调节作用,French JA, Pedley TA. N Engl J Med 2008;359:166-76.,AVP的生理变化,昼夜节律:深夜及清晨最高,午后最低随着年龄增大,AVP随血浆渗透压增高的反应性增强,血浆AVP浓度进行性升高在正常给水时,健康人24小时从脑垂体释放AVP231400pmol(4001500ng),从尿中排出AVP2380pmol(2590ng);,AVP的生理变化,禁水2448小时后,AVP的释放增加35倍,血及尿中水平持续增加; AVP主要在肝脏和肾脏灭活,近7%10%的AVP以活性形式从尿中排出。尿AQP2浓度与血AV

5、P浓度呈正相关,中枢性尿崩患者由于AVP缺乏,尿AQP浓度极低,可用于尿崩症的诊断。,正常人血、尿渗透压及尿量的变化,血渗压:280310mOsm/L(平均300)尿渗压:6001000mOsm/L(平均800) 禁饮12h后 应该850mOsm/L尿渗量血浆渗量:34.5:124h尿量:10002000ml;昼尿:夜尿=34:1; 12h夜尿750mlSG:1.020以上或SG最高最低0.009血浆AVP: 2.37.4pmol/L,禁水后明显上升,血浆渗透压与AVP以及尿渗透压、尿容量的生理关系,血渗压在280284mOsm/kgH2O时,AVP分泌,病因及发病机制,中枢性尿崩血浆渗透压感

6、受器敏感性受损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合成AVP-NP或异常轴突通路或垂体后叶受损,原发性:占1/21/3:神经元数目减少,AVP合成酶 缺陷,抗分泌AVP细胞抗体继发性:颅内肿瘤(颅咽管瘤、松果体瘤)、感染、 浸润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外伤(10%)遗传性:可能为渗透压感受器缺陷 20号染色体上编码AVP-NP基因突变 Wolfram综合征,垂体手术后:半数出现尿崩, 多一过性, 3-7天恢复,肾性尿崩症肾脏对AVP反应的各环节损害 AVP受体缺陷(基因突变) 酶或细胞膜钠泵的抑制 腺苷环化酶活性降低 靶细胞数目减少 钙在肾沉积,遗传性:X 连锁隐性遗传:编码肾AVP受体基因突变(90%) 常

7、染色体隐性遗传:编码水孔蛋白2基因突变(10%)继发性:肾小管功能损害,慢性肾盂肾炎,药物,电解质 紊乱,病因及发病机制,妊娠期尿崩症妊娠中期开始,分娩后终止可能原因 肾小管对AVP敏感性下降 肾脏产生PG增加, 拮抗AVP 胎盘产生AVP酶, AVP代谢廓清增加 未妊娠前已有轻的中枢性尿崩症,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任何年龄,青少年多,男女(2:1);多尿、烦渴、多饮,急起,起病日期明确;24h尿量 5-10L/d ,最多不超过18L/d,偶有40L/dSG在1.005以下,尿渗透压常为50-200 mOsm/L,尿色淡如清水部分患者症状轻,24h尿量在2.5-5L,限制饮水,SG可达1.

8、010,尿渗透压可超过血渗透压,在290-600mOsm/L,称为部分性尿崩症。继发性尿崩症尚有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尿比重: 多1.005, 部份达1.010血渗透压正常或增高尿渗透压降低:300 mOsm/kgH2O高渗盐水试验: 3% NS 0.1ml/kg/min滴注禁水加压素试验DDAVP治疗试验:2-4ug,IH,Q12h, 共2d,禁水加压素试验,原理:正常人:禁水血容量AVP分泌尿量减少,尿渗透压,血渗透压无改变中枢性尿崩:禁水血容量AVP分泌不足尿量不明显减少,尿渗透压不,血渗透压可升高对加压素有反应肾性尿崩症:禁水血容量对AVP反应不足尿量不明显减少,尿渗透压不

9、,血渗透压可升高对加压素无反应,结果分析:正常人:禁水后尿量渐少,尿渗透压渐高, 血渗 透压不变, 可耐受18h, 注射加压素后 尿渗透压不变 长期精神性烦渴患者可呈现不正常反应完全性中枢性尿崩症: 血渗透压300mOsm/kgH2o 尿渗透压血渗透压 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50%,结果分析部份性中枢性尿崩症: 血渗透压300mOsm/kgH2o 尿渗透压/血渗透压1,1.5 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950%肾性尿崩症: 禁水反应与中枢性相同 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9%,禁水加压试验鉴别不同原因的尿崩症,辅助检查,血AVP检测: 正常人血浆AVP(随意饮水)为2.3-7.4pmol/L,禁水 后可明显

10、增高,本病患者不能达到正常水平,禁水后也不增加或增加不多。影像学检查 蝶鞍X光检查 垂体CT或MRI(诊断价值更高) 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中枢性尿崩特征改变其它检查:电解质、肾功能、激素、眼底检查,诊断标准,1) 尿量 410L/d2) SG: 1.0051.0033) 尿渗透压150mmol/L)5) 血浆AVP下降6) 禁水试验尿渗压尿比重不能增加7) ADH可明显改善症状,治疗,(一) 激素替代治疗1.去氨加压素DDAVP:为人工合成的加压素类似物,其抗利尿作用强,无加压作用,不良反应少,为目前治疗尿崩症的首选药物。鼻腔喷雾剂、口服片剂、肌注剂;用药需个体化.( 10-20g bid i

11、nhal;0.1-0.4mg bid-tid po;1-4g qd-bid im )2.鞣酸加压素注射液:5U/ml, 首0.1-0.2ml,一般注射0.2-0.5ml,效果可维持3-4天。3.垂体后叶素水剂: 5-10U/次作用仅能维持3-6小时,需多次注射, inhal或IVpump,(二)其他抗利尿药物(1)氢氯噻嗪:25 mg tid,可使尿量减半, 尿中排钠增加,体内缺钠,肾近曲小管重吸收增加,到达远曲小管原尿减少。副作用有低钾、高尿酸血症。 (2)卡马西平:刺激AVP分泌,0.2 tid。副作用有粒细胞减少、肝损害、疲乏、眩晕。(3)氯磺丙脲:刺激AVP分泌和增加肾小管分泌cAMP

12、的生成 ,0.2 qd。副作用有低血糖、水中毒。 (三) 病因治疗,治疗,颈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是一种临床重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其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创伤。在所有脊髓损伤的类型当中,以颈脊髓损伤的发病率最高,高达75%以上。,颈脊髓损伤,当患者的脊髓受损后,支配膀胱的神经受到影响,造成患者的正常排尿功能受损,极易发生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尿崩、低钠血症等,当病情严重时,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研究表明:颈髓损伤患者出现尿崩症的时间为伤后3-7d, 尿量每日平均4200mL( 3500-9700 mL), 所有患者均出现低钠血浆, 血钠平均120 mmol/L,黄祖珍.颈脊髓损伤致

13、尿崩症22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4):375-376.,创伤性尿崩症的临床特点,病因: 脑部创伤、手术损伤垂体和下丘脑 1. 暂时性尿崩症:术后第一天发生,数天内恢复 2. 持续性尿崩症:持续数周者可形成永久性尿崩症 3. 三相性尿崩症(垂体损伤): 急性期:尿量增加,尿渗压下降,持续45天。原因 为神经原性休克(AVP不释放) 中间期:尿量减少,尿渗压上升,约57天。此时 AVP溢出损伤神经元 持续期(永久性尿崩症):神经元损伤,垂体柄损伤时三相性变化,外伤后立即出现尿崩症持续710天,显著多尿, 加压素不适当增加, 低钠以及需要禁水。10天后, 尿崩症消失。,可能机制,1

14、.颈髓严重损伤后,全身血管因失去交感神经支配,血管舒张,循环血量减少,加之骨骼肌瘫痪后,小动脉后毛细血管、小静脉和静脉因失去肌肉支持而舒张,静脉回流减少,心室充盈减少,动脉血压降低,均可引起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减少,最终出现多尿。,井永敏等.外伤性颈髓损伤患者早期并发症与损伤程度的相关性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10):999-1003.,2.低血压和低氧血症可导致垂体或下丘脑缺血缺氧暂时性功能障碍,使精氨酸加压素(AVP)产生、运输、分泌受阻,产生尿崩症。,可能机制,黄祖珍.颈脊髓损伤致尿崩症22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4):375-376.,3.颈髓损伤后

15、BNP和ANP水平升高导致低钠血症,血渗透压减低,抑制ADH的分泌。同时,BNP和ANP水平升高,也可直接抑制ADH的分泌,导致尿崩。4.其他:脊髓损伤多为高坠伤,间接导致颅脑的损伤,特别是垂体柄的损伤。,可能机制,颈脊髓损伤所致低钠血症,急性颈髓损伤尤其是高位颈髓损伤的早期在出现尿崩症的同时,往往会出现以血钠降低为主要表现的低钠血症,而且通常为顽固性,较难纠正。低钠血症与尿崩相互影响。关于低钠血症发生的时间文献报道不一。,一般认为(国外报道):从颈髓损伤到出现低钠血症的时间: 6.4d-8.9 d;颈髓损伤至血钠降低至最低水平的时间: 8.7d-17.3d;血钠降至最低到血钠开始回升的时间:

16、 21.8d10.2d;患者出现低钠血症至低钠血症消失的时间: 30.4d6.0d.,Peruzzi WT et.al. Hyponatremia in acute apinal cord injury. Crit Care Med.1994,22(2):252-258.Gowishankar M ,et.al.Profound natriuresis, extracellular fluid volume contraction,and hypernatremia with hypertonic losses following trauma.Geriatr Nephrol Urol,199

17、7,7(2):95-100.,国内报道:平均出现低钠血症时间为伤后:(5.31.6)d,出现低钠高峰时间为伤后:(7.92.1)d低钠持续时间:(18.75.1)d,最低血清钠浓度为:(112.73.8)mmol/L。,发病机制存在争议。目前对于其发病机制有两种学说:即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 和脑耗盐综合征(CSWS)。其他观点:颈髓损伤后BNP和ANP水平升高是低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胃肠对钠的吸收能力下降,以及使用速尿等利尿剂都可能引起低钠血症。,脊髓损伤所致低钠血症发病机制,SIADH:是由于ADH分泌增多,导致体内水分增加,出现低钠血症,尿渗透压高于血

18、渗透压,低钠而无脱水,中心静脉压增高的一种综合征。(水潴留、尿排钠增多以及稀释性低钠血症)CSWS:是由于尿钠丢失,导致低钠血症和细胞外液量减少,渗透压增高,中心静脉压降低伴随体重减轻的一种综合征。(低钠血症和脱水),SIADH and CSWS,SIADH 引起的是低渗性低钠血症和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尿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并非真正缺钠。治疗原则:限制入量而不是补钠。CSWS 是指继发于急、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肾保钠功能下降, 尿钠增多, 血容量减少而引起的低钠血症。治疗原则:补钠、补液。,SIADH and CSWS,1.尿崩症指AVP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中枢性尿崩症),或肾脏对AVP

19、不敏感(肾性尿崩症),致肾小管吸收水障碍,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2.神经-内分泌调节,其主要机制是受AVP-V2R-AQP2信号通路调节,维持渗透压及血容量平衡。,结 论,结 论,3.颈髓损伤临床上常常是尿崩症与低钠血症同时存在,相互影响。4.颈髓损伤所致尿崩不是经典的尿崩症,多可为短暂性、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也可为肾性尿崩症、完全性、永久性尿崩症。机制不清,可能与植物神经紊乱、低血压、低血氧、ANP、BNP密切相关。,5.脊髓损伤所致低钠血症通常为顽固性的,较难纠正。机制不清:两种学说:即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 和脑耗盐综合征(CSWS)。两种学说的治疗原则完全不同。另外,同样可能与BNP、ANP相关。,结 论,结 论,4.治疗上:激素替代治疗有效,可先使用短效的垂体后叶素,再改为长效的去氨加压素DDAVP。辅以其他抗利尿药物:氢氯噻氢、卡马西平、氯磺丙脲,辅助药副作用大。5.维持水盐电解质平衡,保护肾功能。6.积极治疗原发病。,Thank you very muc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