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空心墩施工技术交底书.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99534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空心墩施工技术交底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桥梁空心墩施工技术交底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桥梁空心墩施工技术交底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桥梁空心墩施工技术交底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桥梁空心墩施工技术交底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空心墩施工技术交底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空心墩施工技术交底书.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桥梁空心墩施工技术交底书1 工程概况良坪2#特大桥(中心里程D4K457+634),起止里程D4K456+D4K458+,桥梁孔跨布置为42-32m简支T梁,本桥位于曲、直线上。,地震烈度为级。墩身高度为2-45m,一字型空心桥台2个,实体墩23个(70:1实体墩16个(20m以下),45:1实体墩7个),; 空心墩18个,(10-16#和28-38#墩)。2 主要空心墩墩身高度:墩号墩高(m)墩号墩高(m)墩号墩高(m)103716333341.5113728343440.51236.5293535411335.530383630.51434.531433736.51534324538343

2、 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要求1) 总体施工方案实体墩采用定型钢模,20m以下的墩身一次浇筑成型(16个,70:1的模板),20m-30m的墩身一次立模,分两次浇筑成型(7个,70:1的模板),采用泵车入模,软管接长布料,模板立设采用吊车,人工进入水平分层浇筑。空心墩采用定型钢模(内外模),采用翻模施工工艺,下部根据墩身高度,下部采用调整节模板,其余采用高度为3m一节的定型模板。第一次立模高度为调整节+2节3m模板,合计高度不超过10m,采用吊车进行立模,在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15-20Mpa后,拆除下部模板(顶部3m模板留做翻模施工的支撑),每次翻模施工高度6m,空心墩内部设钢管支架工作平台,该平

3、台既可作为施工作业平台,也可承受内模板和内支撑的重量。施工人员上、下墩可由墩外布置的爬梯来完成,爬梯设有有安全防护措施,且每隔3m与墩身进行牢固连接(步梯布置与便道侧,尺寸为6m*3m,内设往返式步梯),优先利用墩身通风孔。模板安装和材料提升采用塔吊配合,塔吊主要解决施工过程中材料、机具、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等的水平和垂直运输。为了提高塔吊的利用率,要求每连续3个空心墩作为一个施工单元,塔吊位于每单元的中间墩的线路左侧(远离施工便道侧,防止其他机械碰撞塔身并减少施工干扰)2) 实体墩施工(70:1和45: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样钢筋制作与安装 模板支立 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养护拆模。a) 施工准

4、备对桥梁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和交底。测量放样。承台墩身截除部位凿毛,并冲洗干净,人工凿除时,。墩身预埋钢筋除锈处理。b) 钢筋绑扎绑扎时应采用钢管搭设脚手架,铺设脚手板,为作业人员提供工作平台,另对墩身钢筋骨架起固定作用。防止刮风时钢筋摆动造成安全隐患。墩身钢筋在钢筋加工区根据设计图纸放大样加工,施工时,在竖向预埋筋上划出箍筋位置,然后绑扎成形。钢筋绑好后在四周支垫保护层塑料垫块,保护层塑料垫块应按梅花形布置,垫块应至少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保护层垫块的尺寸应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符合设计要求,其形状(宜为工字形或锥形)应有利

5、于钢筋的定位,不得使用砂浆垫块,保护层厚度为5cm。钢筋绑扎时,要求纵横向筋相互垂直,交叉点缠绕绑扎,正反扣依次排列保证不歪斜,禁止顺扣绑扎,绑扎按梅花形布置,逐点绑扎。在墩身钢筋绑扎的时候要注意接地钢筋的设置。注意绑扎接触网基础钢筋和接地布置。c) 立设模板墩身采用定型钢模板组合成型,双钢管扣连接,模板加固采用钢绗架和拉杆相配合进行,支撑必须保证牢固。模板拼装要保证满足墩身设计尺寸要求。模板板缝夹止水条并打腻子处理,禁止漏浆。钢模板刨光、刷脱模剂。脱模剂涂抹均匀,从一侧到另一侧依次涂刷,防止漏涂,保证表面干净。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对模板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为:轴线偏位、几何尺寸、标高、板

6、缝处理、大面平整度、接缝错台、垂直度、支撑情况等,发现问题马上处理。(模板的连接螺栓必须全部安装,禁止遗漏)d)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通过泵车注入模型内,或采用吊车吊注入模型内,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浇筑应一次连续浇筑,水平分层进行,。捣固应依次进行,防止漏振。,与侧模应保持510cm的距离,且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处振捣完成后应徐徐提出振动棒,做到“快插慢拔”,同时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平坦、泛浆状。墩身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超过28。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之间的温差应不大于15

7、。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等设施铺助下落;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宜超过1m。墩身混凝土浇筑速度不宜过快,。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按要求及时测试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入模温度等拌合物性能,在浇筑地点取样制作试件,留置足够数量的混凝土试件按规定进行同条件或标准养护,及时填写施工纪录。严禁在拌和站取样制作试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对

8、混凝土进行修整、抹平,等定浆后第二遍压光,支座垫石范围内进行拉毛。夏季气温较高,由于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合,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当运输距离较远时,计算好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坍落度损失,并应在现场作好现场混凝土坍落度的测定,保证施工混凝土的坍落度。e)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养护,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防止表面水分蒸发。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用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于失水

9、干燥。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用麻布、草帘等材料进行覆盖洒水养护。在任意养护时间,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时,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热季节拆模后,若天气发生骤然变化,应采取适当的保温(寒季)隔热(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混凝土终凝后的持续保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f) 拆模,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

10、运模板。一般情况下,结构芯部混凝土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大于20(截面较为复杂时,温差大于15)时不宜拆模。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在寒冷季节,若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宜拆模。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的拆模工艺。拆除模板时,不得影响或中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墩身钢筋绑扎完后,在模板上弹出支座垫石轴线,放出垫石钢筋位置,搭设排架进行支座垫石伸入墩身的竖向钢筋绑扎,预埋支座垫石钢筋位置及伸入墩身的尺寸必须准确。为了保证浇筑墩身混凝土时,支座垫石钢筋不发生位移,将支座垫石

11、钢筋与墩身顶层钢筋点焊成整体,并设置脚手架进行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检查调整,防止施工位移造成墩柱偏斜。3) 空心墩施工空心墩施工时,应在底部(或实体段顶部)设置排水坡,并在墩壁设置排水孔,在离地面5m以上每隔3-5m高度在墩身四周对称交错设置通风孔(直径20cm),同时在横向托盘下部5m处及墩身底部各设置进人洞一个,洞顶进人洞带门,墩底进人洞在墩身施工完成后封闭。墩身设置固定检查梯及墩内检查平台。a) 施工准备对桥梁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和交底。测量放样。承台墩身截除部位凿毛,并冲洗干净,人工凿除时,。墩身预埋钢筋除锈处理。b) 立模浇筑3m实体段采用吊车拼装模

12、板,浇筑实体段混凝土并预埋检查梯角钢和墩身测量控制点。c) 钢筋绑扎绑扎时应采用钢管搭设脚手架,铺设脚手板,为作业人员提供工作平台,另对墩身钢筋骨架起固定作用。防止刮风时钢筋摆动造成安全隐患。墩身钢筋在钢筋加工区根据设计图纸放大样加工,施工时,在竖向预埋筋上划出箍筋位置,然后绑扎成形。钢筋绑好后在四周支垫保护层塑料垫块,保护层塑料垫块应按梅花形布置,垫块应至少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保护层垫块的尺寸应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符合设计要求,其形状(宜为工字形或锥形)应有利于钢筋的定位,不得使用砂浆垫块,保护层厚度为5cm。钢筋绑扎时,要求纵横向筋相互垂直,交叉

13、点缠绕绑扎,正反扣依次排列,d) 立设模板采用吊车进行下部9m以内的墩身模板立设,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布设塔吊基础,*,基础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200Kpa。(为了避免地基处理不均匀并产生沉降,塔吊基础可以与墩身基础连成一体,具体施工方法是在承台浇筑时,预埋部分钢筋,待承台拆模后,将钢筋调直作为塔吊基础钢筋),塔吊基础中心距离墩身外壁最短距离不得小于5m。由于墩身间距为32m,结合单块模板的最大重量和塔吊的施工作业半径,型号选取为自升塔式起重机TC5612,。立设墩身定型钢模板组合成型,墩内搭设钢管支架,扣件连接,模板加固采用钢绗架和拉杆相配合进行,支撑必须保证牢固。模板拼装要保证满足墩身设计尺寸

14、要求。模板板缝夹止水条并打腻子处理,禁止漏浆。钢模板刨光、刷脱模剂。脱模剂涂抹均匀,从一侧到另一侧依次涂刷,防止漏涂,保证表面干净。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对模板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为:轴线偏位、几何尺寸、标高、板缝处理、大面平整度、接缝错台、垂直度、支撑情况等,发现问题马上处理。e)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通过泵车注入模型内,或采用吊车吊注入模型内,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浇筑应一次连续浇筑,水平分层进行,。捣固应依次进行,防止漏振。,与侧模应保持510cm的距离,且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处振捣完成后应徐徐提出振动棒,做到“快插慢拔”,同时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

15、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平坦、泛浆状。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f) 塔吊布设 布设原则,尽量确保一台塔吊同时满足3个墩的吊装施工作业条件,塔吊与中间墩身每隔6m距离进行附着连接(墩内预埋钢板,钢板焊接U型锚固钢筋,钢筋采用25,每次埋设2个,高度一致),防止塔吊失稳。1. 塔吊的配备,浇筑砼,因此选用自升塔式起重机TC5612,作业半径50m,砼由拌和站集中搅拌,砼罐车运输,混凝土浇筑采用料斗,塔吊提升入模。施工要点:优先施工塔吊安装墩身,避免其他墩身超过塔吊高度,影响模

16、板和材料吊装作业。2. 施工方法、工艺 塔吊基础 塔吊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基础上,塔吊基础必须满足承载力要求,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塔吊基础采用C35钢筋混凝土基础,截面尺寸55。施工前先清除场地虚土,然后施工钢筋混凝土基础。 塔吊安装 塔吊安装顺序: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安装底架 塔身底节 压重 加强节 顶升套架 支座及回转支承 塔尖 平衡臂 臂架平衡重 穿绕钢丝绳 电器控制及调试 顶升标准节 清理现场 验收。1) 把底架十字梁连接成整体,然后将其吊放在混凝土基础上,用水准仪调整使十字梁的4个基础连接座孔水平,再紧固螺栓。2) 用4根水平拉杆把十字梁的四角拉住,吊装基础节用螺栓和十字梁连接,搁在基础节两侧

17、。3) 松开底架与地基连接螺栓,安装4根斜撑杆,使基础节与十字梁连成整体,再紧固底架与地基连接螺栓。4) 把其余压重搁在第一层压重上,每边各8块,约65t。5) 将加强节串好吊到基础节上,用高强度螺栓固定。6) 把液压顶升系统调整好,将爬升套架套在底节外面,调节套架上的导向滚轮使四周间隙均匀,保证爬升落入塔身踏步的槽内。7) 在地面将上下支座与回转支承连成整体,然后将此组件吊到塔身上,下端用高强度螺栓将其与爬升架及底节固定。8) 吊装塔顶,吊装前先在地面上将塔顶上的平台、扶梯安装好,平衡重拉杆先销住塔顶,并用铁丝将拉杆捆在塔顶上,将塔顶与回转塔身用螺栓连成整体,驾驶室内所有电器安装齐全,然后将

18、此组件吊到支座上用螺栓固定。9) 在地上拼装好平衡臂,将起升结构装在平衡臂上,然后将平衡臂吊起,用销轴与旋转塔架连接。10) 在塔机附近平整好的枕木上拼装臂架,装上载重小车、小车牵引机构,穿牵引钢丝绳,并与载重小车连接。11) 安装臂架,将臂吊起,把臂根绞点与旋转塔支撑点用销轴连接,然后再将臂头逐渐抬高,用起升葫芦或起升机构钢丝绳将吊臂拉杆逐一与塔顶销住。12) 吊装平衡重。13) 穿绕钢丝绳,起升钢丝绳从起升机构的卷筒拉出,经过塔顶上的导向滑轮进入吊臂根部安装的起重量限制器的测力装置滑轮再绕到载重小车和吊钩滑轮组上,最后将绳端固定在吊臂头部。14) 电器安装及调试,将主电缆固定好,接通电源,

19、进行试运转,各结构正常后进行安全保护装置调试,正常后进行标准节顶升。g) 空心墩施工工艺流程图清理基础顶面灌注墩底实体混凝土混凝土拌制、运输制作混凝土试件测量放样测量放样绑扎墩身钢筋立 模绑扎墩身钢筋养 护灌注空心墩混凝土混凝土拌制、运输制作混凝土试件分节立空心墩模板绑扎墩顶实体钢筋灌注墩顶实体混凝土混凝土拌制、运输制作混凝土试件立墩顶实体模板h) 模板安装1) 外模施工 外模采用定型钢模,底层设调整节,外模分次分节支立,第一次浇筑完成实体段3m,。每节浇筑完成,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拆除下部模板,留一节模板作为上节模板的支承。模板安装采用塔吊逐节起吊安装,螺栓固定,内外模间设带内纹的对拉螺栓

20、,以便利于拆模和避免墩身砼内形成孔洞。2) 内模施工 内模采用定型钢模板现场拼装,采用塔吊提升人工安装,模板内搭设钢管支架作为人工作业平台。内外模之间设置拉筋。3) 支架设计外模在每节模板四周安装角钢,上铺木板作为工作平台,如下图:模板内侧采用48钢管搭设双排腕扣式脚手架,每5m设置一道剪刀撑,剪刀撑角在4560度之间,剪刀撑底、顶端要重叠至少1m并扣紧,钢管支架每5m设置一道对称拉杆连接在已浇墩身上。(不得遮挡预埋的控制测点)4) 墩外爬梯墩身右侧搭设横桥向6m顺桥向4m的矩形支架,内设爬梯作为施工人员上下行的通道,支架每隔5m高度时与墩身预埋件连接。5) 进人洞、检查平台、通风孔、检查梯施

21、工在墩底实体部分上1m墩身正面设置施工进人洞一个,横向托盘下部5m处设置带门的进人洞一个,;。在离地面5米以上,墩身周围对称交错布置带有安全防护设施(直径2-4mm,间距10-20mm的铁丝网)的通风孔,通风孔直径20cm。为了排除施工时墩内积水,应在墩底实体段表面设置排水坡并在墩壁设置泄水孔,竣工后予以封堵。检查爬梯每30cm设一档,坡度10:1,供人上下,沿检查梯每5m设N56支撑角钢一根,并与检查梯角钢焊接,检查梯上端与工作台预埋20螺栓(双螺母)连接。,墩身施工时,预留80mm孔,深25cm插入支撑角钢,其空隙用M20水泥砂浆填实,支撑角钢和检查梯采用焊接。检查梯外侧每60cm设护圈一

22、个,护圈与检查梯采用焊接。i) 混凝土浇筑待模板、钢筋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塔吊提升料斗沿串筒入模,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cm,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要求振捣密实,每次插入下层混凝土不得小于10cm,振动过程中不得出现过振或漏振现象。采用喷洒水的方法进行养护,在墩身周围包裹薄膜,在底节模板底部周遍设喷淋水管。j) 墩顶实体段浇筑在墩顶实心段施工前,预先在可在墩身内壁横向预埋牛腿(采用100的钢棒,施工墩身时预埋PVC管,管内填塞细沙填实,两端采用塑料布封堵,外侧距离墩外壁10cm,内侧伸出30cm,钢棒长度120m,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钢棒的尾端焊设吊环),铺设

23、型钢横纵分配梁形成支撑体系。支架结构和材料选型需要检算,其次浇筑托帽时下一节段混凝土需要达到80%以上的强度,托帽施工时浇筑速度、混凝土塌落度需要现场做好控制。空心墩封顶采用预埋钢棒(间距100cm一道,对称布置)、满铺木板来实现,工字钢型号为I20,间距50cm,。,刚性角尺寸2,(不含刚性角)。4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钢筋加工完成后,要有适当的保护措施,以免发生变形和锈蚀。(2)测量A、在墩中心上两半圆的中心处设置激光铅直仪,测点高出混凝土面2530cm,并设牢固的保护罩。B、墩身每施工一个循环,用全站仪测设中心点与铅直仪校核一次,防止因仪器误差导致墩身偏斜。 (3)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

24、。(4) 墩模板安装后测量其跨度、中线、标高,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混凝土施工。(5)灌注混凝土时,经常检查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尺寸,确保其位置正确不发生变形。(6)其施工接缝处理成一条线,周边预埋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筋或其它铁件,埋入与露出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间距不大于钢筋直径的20倍。(7)墩混凝土的灌注,在整个截面内进行。(8) 墩身混凝土未达到终凝前,不得泡水。(9) 每次施工循环应严格控制拆模混凝土强度(15-20MPa);封顶段浇筑时,下段支撑混凝土强度(28MPa)以上。(10)墩施工完毕后,对全桥进行中线、水平及跨度贯通测量;高墩施工需选择固定的测量方式和测量

25、温差条件,减少外界环境对测量的影响程度。应选早上9:00之前的时间段内完成测量,可减少旁折光、墩身内外温差、光照等因素对定位结果的影响。(11)在高温情况下浇筑体积较大混凝土时,若无冷却管等降温设施,可在优化配比减少水泥用量的同时安排在晚间浇筑为宜。垂直度控制为墩身施工的重点项目,其竖直度控制不同于普通墩身施工。根据本桥墩身特点,主要采用吊垂线及全站仪相结合的方法控制墩身竖直度。由于墩身高,需多次翻模,为保证墩身垂直度和中心位置准确,施工中采用三维空间定位法,采用空间坐标控制墩身十字线与模板交点的坐标,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模型安装完成后,利用全站仪直接测量坐标与计算的理论坐标对比,利用千斤顶调

26、整模型,坐标误差在10mm 以内,然后用不同的后视点重新测量一遍,确保结果一致;利用水平仪检查模板顶标高,误差控制在5mm 以内。在混凝土的浇注过程中,严格沿串筒两边向中间均匀分层浇注,并在浇注过程中,使用1kg 的垂球沿模板外侧测量本节段的垂直度,指导浇注顺序。5 安全措施(1)高空作业的脚手架,采用扣碗脚手架或钢管搭设,必须搭设牢固,必须架剪刀撑,脚手板必须铺设稳定,不得松动和探头板出现。(2)高空作业必须穿防滑鞋,系安全绳,挂安全网。防止人员坠落,或东西砸伤行人。(3)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妨碍通道。(4)高处拆下的物件、余料和废料,不得向下抛掷。(5)高处作业必须配戴相

27、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下拉链必须与下颌部贴紧,保证安全帽不扭动,安全带必须挂在施工人员上方牢固的物体上,严禁在一物体上拴挂几根安全带或一根安全绳上拴几个人,临边作业应设置防护围栏和安全网,悬空施工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6)保持工作平台、吊架踏板面上的整洁,及时清除多余材料和杂物。(7)安全网挂设要牢固,在吊架上作业人员要系好安全带,严禁随意从高空向下抛掷物品,所有墩上墩下作业人员都要戴安全帽。(8)遇大风、大雨及雷电而停工时,注意切断电源,保护好各种设备。(9)经常检查各连接件紧固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处理。6 环境保护工程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应排放进入农田、耕地、供饮水用的水源、灌溉渠和河流。施工期间和完工之后,建筑场地、砂石料场应适当地进行处理以减少对河流和溪流的侵蚀。清洗集料的用水或含有沉淀物的水在排放前应进行过滤、沉淀或采用其它方法处理,以使沉淀物含量不大于施工前河流中所达到的含量。施工期间,施工物料水泥、油料、化学品应堆放管理严格,防止在雨季或暴雨将物料随雨水泾流排入地表及相应的水域造成污染。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应集中处理,不得直接排入附近的水塘(池)对其造成污染。施工的机械应防止漏油,杜绝施工机械运转中产生的油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或维修施工机械时油污水直接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