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九常见的酸和碱讲练.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00034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九常见的酸和碱讲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九常见的酸和碱讲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九常见的酸和碱讲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九常见的酸和碱讲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九常见的酸和碱讲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九常见的酸和碱讲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九常见的酸和碱讲练.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9 常见的酸和碱(讲练)1、说出石蕊和酚酞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中所显示的颜色,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认识常见酸(盐酸和硫酸)的主要性质;了解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3、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了解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掌握中和反应的定义;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一、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性质1、浓盐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强腐蚀性。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呈黄色。浓盐酸在空气中打开瓶口,会在瓶口处形成白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跟空气中的水蒸气

2、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缘故,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2、浓硫酸:纯净的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浓硫酸有较强的吸水性,因而常用作气体干燥剂;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因而使用时要特别小心。3、如果不慎将硫酸或盐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刻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到5%的碳酸氢钠溶液,以防止烧伤皮肤。4、稀释浓硫酸: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原因是防止酸液沸腾溅出伤人。5、思考:如果把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敞口放置空气中,下列情况发生什么变化?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浓盐酸变小不变变小变小浓硫酸不变变大变大变小二、酸的化学性质1、

3、酸与酸碱指示剂作用,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不变色。2、 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活泼金属=氢气+盐(常见:铁、铝、锌、镁是活泼金属;铜、金、银为不活泼金属)(1)盐酸与镁条反应的现象:放出气体;镁逐渐溶解至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的方程式:Mg+2HCl=MgCl2+H2。(2)盐酸与铁钉反应: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同时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单质铁和酸反应时,生成物中铁显+2价,所得溶液是浅绿色。)3、 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金属氧化物=水+盐(1)盐酸与生锈的铁钉反应的现象:铁锈逐渐溶解至消失;溶液由无色逐

4、渐变为黄色。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含Fe3+的溶液是黄色。)(2)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的现象:黑色氧化铜逐渐溶解至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4、 酸与碱反应:酸+碱=水+盐(1)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NaOHHClNaClH2O。(2)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5、 酸与部分盐反应:(1)与碳酸盐反应(含碳酸根离子的盐):酸 + 碳酸盐=水+ 二氧化碳 +盐石灰石和盐酸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CaCO3CaCl2H2OCO2。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的化学

5、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2)与其它盐反应:酸 + 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盐酸与硝酸银反应方程式:HClAgNO3AgClHNO3;现象:生成白色沉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方程式:H2SO4BaCl2BaSO42HCl;现象:生成白色沉淀。6、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于水都能解离出氢离子;具有差异性是因为酸根离子不同。三、盐酸和硫酸的用途:1工业上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除金属秀。2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帮助消化。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用它做干燥剂,但不能干燥与浓硫酸反应的气体,如氨气。四、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1、氢氧化钠:纯净的氢氧化钠具有: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6、,溶解时放出热量;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逐渐溶解,因此可做干燥剂;强腐蚀性,故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2、氢氧化钠一定要密封保存是因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能跟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而生成碳酸钠。3、氢氧化钙:纯净的氢氧化钙是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为石灰水。有腐蚀性,是熟石灰、消石灰的主要成分。4、氢氧化钙的制取:从石灰石到生石灰再到熟石灰:CaCO3 CaOCO2;CaOH2OCa(OH)25、如果不慎将强碱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五、碱的化学性质1、碱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7、红。2、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碱+非金属氧化物=水+盐(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2)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3、碱与酸反应:碱+酸=水+盐(1)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NaOHHClNaClH2O。(2)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4、碱与部分盐反应: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不溶性碱: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氢氧化镁(白色沉淀)】(1)2NaOHCuCl2Cu(OH)22NaCl现象是生成蓝色沉淀。(2)Ca(OH)2Na2CO3CaCO32NaOH现象是

8、生成白色沉淀。(3)Ca(OH)2MgCl2Mg(OH)2CaCl2 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5、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具有差异性是因为阳离子不同。六、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用途:1氢氧化钠:(1)氢氧化钠固体可以吸收水蒸气用作干燥剂。(2)化工原料:造纸、印染、炼油、制造化学纤维、生产橡胶;2氢氧化钙:可以改良酸性土壤,检验二氧化碳体存在,处理工业废水中的酸,与蓝矾、水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等。七、中和反应 1、定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实质:其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3、温馨提示:中和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基本反应类型有:、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分解

9、反应化合反应;但是中和反应属于其中的复分解反应。4、应用:(1)、用于医药卫生、胃酸过多可以服用某些碱性物质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Al(OH)3,其治疗胃酸的化学方程式3HCl + Al(OH)3 =AlCl3 + 3H2O。、因为铝元素对人体的健康有影响,现在普遍采用Mg(OH)2代替Al(OH)3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Cl + Mg (OH)2 = MgCl2+ 2H2O。(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如:酸性土壤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3)处理工厂的废水 如:硫酸厂的污水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化学方程式:H2SO4 +

10、 Ca(OH)2 = CaSO4+ 2H2O。(4) 调节溶液的酸碱性八、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溶液的pH与酸碱性关系、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即:OH-的浓度越高碱性越强。 pH值: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1)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滴在pH试纸(试纸不能预先用水润湿)上,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读出溶液的pH(注意:读数精确到整数。(简记为:放、蘸、滴、对、读)(2)pH

11、试纸不能用水预先润湿否则,若溶液是酸性的则酸性减弱pH会偏大;若溶液是碱性的则碱性减弱pH会偏小;若溶液是中性则没有影响pH不变。3、酸碱性与酸碱度关系:指示剂pH值石蕊酚酞酸性7,显碱性,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反应的实质、氢氧化钠和盐酸量的多少,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经典例题】【2019.河南】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示意图。(1)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有哪些?(2)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请写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答案】(1)钠离子和

12、氯离子;(2)H+OHH2O。【解析】(1)由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反应的实质(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趁热打铁】1、【2019广西来宾一模】下列做法利用了酸碱中和反应原理的是()A用食醋腌木瓜放入食盐进行调味 B用稀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C焙制蛋糕时加入碳酸氢钠使蛋糕膨松 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答案】D【解析】A、用食醋腌木瓜放入食

13、盐进行调味,没有发生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是利用了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C、焙制蛋糕时加入碳酸氢钠使蛋糕膨松,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受热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D、Al(OH)3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正确。故选D。2、【2019贵州省黔东南一模】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4、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D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答案】D【解析】A、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KOH,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钾溶液中,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是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硫酸,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15、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3、【2019黑龙江绥化】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p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_滴入到_中。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溶质为_(填化学式)。(2)测定某酸溶液pH时,如果放pH试纸的玻璃片上的水没有擦干就进行测定,会使测得的pH_(填“偏大”或“偏小”)(3)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答案】(1)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H2SO4、Na2SO4; (2)偏大; (3)氢氧化钙。【解析】(1)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

16、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硫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2SO4、Na2SO4。 (2)测定某酸溶液PH时,如果放PH试纸的玻璃片上的水没有擦干就进行测定,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性减弱,会使测得的PH偏大。 (3)氢氧化钙具有碱性,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题型四 溶液酸碱性【经典例题】【2019山东临沂】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液体胃液唾液胆汁胰液pH0.91.56.67.17.17.37.58.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胆汁和胰液显碱性B胃液比唾液酸性弱C胰液比胆汁碱性强D服用含氢氧化铝Al(O

17、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答案】B【解析】A、胆汁、胰液的pH均大于7,均显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胃液的pH比唾液的小,胃液比唾液酸性强,故选项说法错误。C、胰液的pH比胆汁的大,胰液比胆汁碱性强,故选项说法正确。D、氢氧化铝能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且无毒、无害,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趁热打铁】1、【2019湖南郴州】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是()A澄清石灰水BNaCl溶液 C稀硫酸DKNO3溶液【答案】A【解析】A、澄清石灰水显碱

18、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故选项正确。B、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故选项错误。C、稀硫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D、硝酸钾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故选项错误。故选:A。2、【2019湖南邵阳】下列食物的pH如下:果汁(2.93.3)、葡萄汁(3.54.5)、牛奶(6.3-6.6)、鸡蛋清(7.68.0)。其中胃酸过多的人最适合吃()A牛奶 B鸡蛋清 C葡萄汁 D苹果汁【答案】B【解析】胃酸过多的人适合吃一些碱性食物,中和过多胃酸 故:B。3、【2019山东省济南一模】某同学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盐酸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3,他判断

19、这是一种酸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A方法正确,测量结果正确,结论正确 B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小,结论正确C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错误 D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正确【答案】D【解析】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某同学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盐酸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稀释了待测溶液,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则使溶液的酸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大,但结论正确。A、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正确,故选项错误;B、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正确,故选项错误;C、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正确,故选项错误;D、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