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报》修改注意事项.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00743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学报》修改注意事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质学报》修改注意事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质学报》修改注意事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质学报》修改注意事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质学报》修改注意事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学报》修改注意事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学报》修改注意事项.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质学报 修改注意事项参考文献的引用、请作者一一核对文献,前后一一对应:文中(含图、表中)提到的文献,一定要能在参考文献表中找到;文献表中列出的文献,一定要在文中(含图、表中)提及 (非正式出版物可在正文中用uvwxy等符号,在参考文献前用注释) 。、在正文及其图表中:如文献两个作者或两个作者以上,用“等”或“ .” 举例说明:(, ; ., ; 宋彪等,)。、参考文献表 下面几篇参考文献格式供作者参考(红色表示需特别注意的),参考文献的作者需全部例出。西洋人姓写全,名缩写。如: , , , , , , . . . , (): . 余心起, 舒良树, 颜铁增, 俞云文, 祖辅平, 王彬. .

2、江山广丰地区早白垩世晚期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地球化学, (): . , , , . . . , (): .、格式请按参考:()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作者年份文章名称. 刊物名称,卷号(期号):起始页终止页()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作者年份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起始页终止页()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作者年份文章名称. 见:, ,(等). 主编. 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起始页 终止页()按著者姓氏拉丁字母顺序排列参考文献表(第一作者相同的,按年代先后排列).()文章文献中,题名只有首词和其中的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大写及冒号后的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词均不用大写;而书名、期刊名、出版

3、社名等的所有实词的首字母均须大写正文修改细节说明) 正文和图、表中所有的:“”改为“”;“”、改为“”;“”改为“”; 正文、图中、表格中“”均改为“”。) ,、产状、等,前后的单位符号都不能省略;但是:, , 等可以省略前面的单位符号。) 数值范围号用短波浪纹“”,而非长“”、“”和“”,如“”改为“”)“() ”、“() ”中“和”为斜体,“”、“”为下标。“”改为“”以区别于温度注意稀土、微量、同位素、年龄等的有效位数。表示温压的, 表示时间的等及其他的量符号或一般函数都需要斜体。变量的下角标若为变量则为斜体,如;若为常量或说明性符号,则为正体,如等。常用函数名为正体,如、等;算子名应为

4、正体,如、 等;元素符号一定是正体;、重力加速度、自然对数的底为正体。 地层组的代号中组名的首字母或群名的两个字母应为斜体(注意!不是下角)。如下奥统冶里组:;下奥陶统马家沟群:;永康群馆头组()。【上下角标的注意:如 早白垩世中晚期()】)“公里”已废除在正式科技期刊中,用“”“千米”替代(是小写字母!图中比例尺时尤其注意)。“”是一个符号,而不是两个,排版时会出错,可以用此“”代替。)全国地图时千万注意国界,尤其是不要遗漏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等!图表:在文中相应位置以方框表示并附相应的中英文图题、表题(便于我们知道图表插入于何处)。 双栏排图不宽于,通栏排图不宽于,图中文字最好用大小。 图表

5、插入于文件当中,且不要分栏、分区,以利于编辑,因为我们只利用您的文本文件,将另用方正系统排版) (全文也不需要作者分栏排版) 正文中插图的子图编号用“()”、“()”、“()”;图版上的各照片的编号一般用阿拉伯数字 地质学报图件修改要求因为文章已被采用,请您严格按照我们编辑部要求修改图件,以便及时发表。您的图件请用 版本,或 版本。用 ,也可以。小错本刊编辑部可以代为修改。. 图件宽度请优先采用和。图内文字全部用宋体 ,英文和数字用 ,希腊字符用 幼圆字体。. 在设定好图件宽度后,图内地质线条 ,图框 ,断层 ,花纹 (线条粗细的单位是点). 图件请优先选用黑白图,除照片外,一般不用灰度图。若

6、必须用灰度图,(可以用花纹区分)灰阶应尽量少,阶差应尽量地大。因为印刷中可能有信息损失,导致相近灰阶的图斑无法区分。. 若为任何其他软件编成的图件,请严格按以上要求修改,亦无不妥,请向编辑部提供 的格式和的文件各一份。若有错,将请作者重新修改。文章首页举例说明赣杭构造带金衢盆地燕山期基性脉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齐有强),胡瑞忠),刘燊),冯彩霞),田建吉),冯光英),王涛)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内容提要:关键词: 赣杭构造带;金衢盆地;基性脉岩;元素地球化学;岩石成因注: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和).资助的成果。收稿日期:*;改回日期:*作者简介:齐有强,男,年生。博士,助理研究员。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专业。通讯地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注释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