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01065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风险类别指标名称定义计算方法指标公式监管标准指标解读资本充足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一种特殊的“杠杆比率”, 是银行的资本净额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资本充足率= (监管资本- 资本扣减项) /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 12.5 *市场风险资本要求) *100%资本充足率汇总表:1.资本净额(.加权风险资产.市场风险资本.)根据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银监会令2004 第2号) 中的规定,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应不低于8%。资本充足率反映银行在存款人和普通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该指标的目的在于衡量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2、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 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 保证银行的正常经营及发展, 因此, 一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程度是其实力与安全的标志。资本充足率是反映银行资本充足性的主要指标, 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越高, 资本越充足。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的核心资本净额与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核心资本充足率= (核心资本- 核心资本扣减项) /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 *市场风险资本要求) *100%资本充足率汇总表:.核心资本净额(.加权风险资产 .市场风险资本.)根据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银监会令2004 第2 号) 中的规定, 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应不低于4%。核心

3、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充足率一样, 它也是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 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 其目的是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 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 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及发展,作为对资本充足率指标的补充, 反映的是银行最稳定的那部分资本用于弥补损失的能力。由于银行可以使用次级债、贷款损失一般准备等作为附属资本储备, 因而核心资本充足率一般都比资本充足率低。由于在发生损失时核心资本用于吸收损失的能力更大于附属资本, 该指标反映了银行更稳定的资本充足水平。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风险类别指标名称定义计算方法指标公式监管标准指标解读

4、资本充足杠杆率杠杆率:是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有关监管规定的一级资本(核心资本)与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的比率。杠杆率= 核心资本净额(一级资本净额) / 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 核心资本(一级资本) 扣减项 *100%杠杆率情况表:.核心资本净额(.表内总资产.衍生金融资产.表外业务.无条件可撤销的承诺().衍生产品 .核心资本扣减项)根据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指引的规定, 商业银行杠杆率水平不得低于4%杠杆率通过建立基于总风险暴露的、简单的、非风险敏感性的支持性手段, 强化以风险为本的资本监管, 避免银行不稳定去杠杆化的过程, 以及该过程对整个金融和经济体系可能造成的危害。杠杆率与对风险非常敏

5、感的资本充足率不同, 它是基于总风险暴露的、简单的、非风险敏感性的支持性指标, 是对资本协议框架的补充, 杠杆率和资本充足率的良性互动可较好地控制银行业杠杆率的积累, 避免不稳定去杠杆化的过程。该指标越大, 说明银行同样资本支持的资产规模越小, 银行经营相对比较稳健; 指标数值越小, 说明银行经营相对比较激进。核心资本净额占资本净额的比例该指标衡量的是核心资本净额占资本净额的比重,核心资本占资本净额的比例= (核心资本净额/ 资本净额) *100%.核心资本净额.资本净额无是核心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中两个分子的比较, 反映了银行资本结构的基本情况。从抵补损失的角度来看, 核心资本具备

6、两个特征:一是应能够不受限制地用于冲销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任何损失; 二是随时可以动用。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及一般风险准备和少数股权, 附属资本包括重估储备、贷款损失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混合资本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核心资本净额占资本净额的比重越大, 说明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 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越高, 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越强, 同时, 该指标也能反映核心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充足率之间的差距, 核心资本净额占资本净额的比例越高, 核心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充足率之间的差距就越小。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风险类别

7、指标名称定义计算方法指标公式监管标准指标解读信用风险资产质量不良资产率不良资产率是指不良信用风险资产占信用风险资产的比重。不良资产率= 不良信用风险资产余额/ 信用风险资产余额*100%资产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 .信用风险不良资产合计 .信用风险各项资产合计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应不高于4%。不良资产率是评价金融机构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良资产率高, 说明金融机构整体经营过程的信用风险大; 不良资产率低, 说明金融机构整体经营过程的信用风险小。信用风险资产质量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不良贷款率= (

8、次级类贷款+ 可疑类贷款+ 损失类贷款) / 各项贷款*100%资产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附注第部分: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简表 ( .次级类 .可疑类 .损失类).各项贷款 .不良贷款 .各项贷款不良贷款率指标基础数据取自非现场监管报表中的G01_ II 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情况简表和G11 资产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不良贷款率是分析信用风险的首要指标, 不良贷款率高, 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大; 不良贷款率低, 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小。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风险类别指标名称定义计算方法指标公式监管标准指标解读信用风险资产质量拨备覆盖率拨

9、备覆盖率是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拨备覆盖率= (贷款损失一般准备+ 贷款损失专项准备+ 贷款损失特种准备) / (次级类贷款+ 可疑类贷款+ 损失类贷款) *100%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情况表资产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贷款损失准备期末余额( .次级类 .可疑类 .损失类)( .贷款损失准备_专项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_特种准备 .) .各项不良贷款余额拨备覆盖率实行基本标准和动态调整相结合的监管标准。基本标准为150%, 监管部门可择机对基本标准进行动态调整。拨备覆盖率指标与提取的准备金成正比, 与不良贷款余额成反比, 因此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提高拨备覆盖率。当一家银行还存在准备

10、金缺口, 即没有按照规定的准备金计提比例提取准备金时, 银行应该通过多提准备金的方式来提高拨备覆盖率。而当一家银行不存在准备金缺口时, 则可以通过加强清收处置来减少不良贷款规模, 进而提高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贷款拨备率是指银行提取的准备金与各项贷款之间的比率贷款拨备率= 金融机构实际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 各项贷款*100% = (贷款损失一般准备+ 贷款损失专项准备+ 贷款损失特种准备) / 各项贷款*100%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情况表资产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境内分支机构汇总口径:. .法人汇总口径:( . . .) .贷款拨备率实行基本标准和动态调整相结合的监管标准。基本标准为2.5%, 监

11、管部门可择机对基本标准进行动态调整。贷款拨备率与拨备覆盖率两项指标侧重点有所不同。二者分子均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已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但贷款拨备率的分母涵盖了全部贷款, 拨备覆盖率的分母仅为不良贷款。因此, 拨备覆盖率主要衡量不良贷款的预期损失是否有缺口, 而贷款拨备率主要关注银行机构总体风险抵补水平。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风险类别指标名称定义计算方法指标公式监管标准指标解读信用风险资产质量逾期90 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逾期90 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指标是银行信贷资产在两种不同分类方法之间的一个交叉比例, 反映逾期90 天以上贷款和不良贷款之间的对应关系。逾期90

12、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 逾期90 天以上贷款/ 不良贷款*100%资产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 . . . .) .无该指标用于衡量逾期90 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 逾期90 天以上贷款应列入不良贷款, 因此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应小于100%。指标越低, 说明不良贷款的认定标准更趋于谨慎和严格, 不仅包含了风险已经暴露的逾期90 天以上贷款, 还包含了部分期限虽未到期, 但定性风险特征已经符合不良的贷款。正常展期贷款率正常展期贷款率指标是指“银行展期贷款中的正常贷款冶占“各项贷款中的正常贷款率的比例,正常展期贷款率= 展期贷款中的正常贷款/ 各项贷款中的正常贷款*100% =

13、(展期贷款中的正常类贷款+ 展期贷款中的关注类贷款) / (各项贷款中的正常类贷款+ 各项贷款中的关注类贷款) *100% . .无正常贷款展期的原因较为复杂, 不能简单地通过衡量该指标高低来判断风险大小。一方面可能由于企业债务到期时现金流紧张造成, 由于这种情况造成的展期率较高说明银行客户的经营状况不理想; 另一方面, 也存在部分基层经营单位为留住重点支持客户的贷款业务, 为了减少客户麻烦, 出于营销目的而主动为其进行展期的现象。后者形成的展期情况较为普遍, 并不会带来实质性风险。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风险类别指标名称定义计算方法指标公式监管标准指标解读信用风险资产质

14、量关注类贷款占比关注类贷款占比是指银行关注类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例, 用于反映银行贷款的潜在风险。关注类贷款占比= 关注类贷款/ 各项贷款*100% = 关注类贷款/ (正常类贷款+ 关注类贷款+ 次级类贷款+ 可疑类贷款+ 损失类贷款) *100% 无关注类贷款占比是反映金融机构潜在风险的重要指标, 占比越低表明资产质量潜在风险越小。该指标上升时, 要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提早采取相应的化解措施。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风险类别指标名称定义计算方法指标公式监管标准指标解读信用风险资产质量不良展期贷款率不良展期贷款率是指银行展期贷款中的不良贷款占各项贷款中的不良贷款的比例

15、不良展期贷款率= 展期贷款中的不良贷款/ 各项贷款中的不良贷款*100% = (展期贷款中的次级类贷款+ 展期贷款中的可疑类贷款+ 展期贷款中的损失类贷款) / (各项贷款中的次级类贷款+ 各项贷款中的可疑类贷款+ 各项贷款中的损失类贷款) *100% . .无1不良贷款展期是指五级分类中的次级、可疑、损失类业务办理的展期。由于不良贷款风险已经暴露, 不良贷款展期并不能实质性降解风险, 对银行来说办理展期延缓出现逾期现象的意义有限。2不良展期在实际经营中较少运用, 贷款划入不良后一般只能通过更为严格的重组流程来降解贷款风险。贷款占总资产比率贷款占总资产比率是指各项贷款与总资产之间的比率贷款占总

16、资产比率= 各项贷款/ 总资产100% . .无贷款占总资产比率一定程度上反映商业银行资产结构配置和投向策略, 不能依据该指标的高低来简单解读风险的大小。由于各家银行经营战略和所处竞争地位不同, 因而对信贷资产份额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快慢, 受宏观经济、客户结构、发展战略等多重因素影响, 在不同经济周期, 应引导商业银行适度调整贷款增长策略。比如, 在经济衰退期, 应鼓励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增加信贷投放, 支持经济复苏。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风险类别指标名称定义计算方法指标公式监管标准指标解读信用风险资产质量表外业务垫款比例表外业务垫款比例是指

17、各项垫款余额占表外风险资产余额和各项垫款余额的比例。表外业务垫款比例= 各项垫款余额/ (表外信用风险资产余额+ 各项垫款余额) *100%( .)( . .)无表外业务垫款比例指标可以反映银行的表外业务质量情况。该比例越低, 说明银行表外业务质量越高, 表外业务管理情况越好; 反之则说明银行表外业务质量越低, 表外业务管理情况越差。不良贷款期末重组率不良贷款期末重组率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期末重组不良贷款额与其期末不良贷款总额的比率不良贷款期末重组率= 期末重组不良贷款额/ 期末不良贷款总额*100% . .无不良贷款重组率本身并不代表风险大小。不良贷款期末重组率指标可以从侧面反映银行、债务人和

18、社会对于解决债务危机的策略选择。这个指标较高, 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信用环境和司法环境较好, 困境企业的自愈能力强, 债权人和债务人对于债务危机的处理更为成熟。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风险类别指标名称定义计算方法指标公式监管标准指标解读信用风险贷款迁徙基础迁徙类指标正常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贷款在期末转为不良贷款的比例。正常贷款迁徙率= (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 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 / (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 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 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 1 1 1 11 1)

19、( 1 1 1 1)无各类风险迁徙率指标主要反映贷款劣变的趋势。风险迁徙类指标反映报告期内每一级贷款向下迁徙为其他级别贷款的贷款占比。通过各类贷款迁徙率历史数据累计与分析, 可以得出银行各级贷款稳定的迁徙概率, 进而计算其可能的贷款损失率, 反映未来银行各级贷款迁徙变化的趋势, 预测未来银行的贷款质量情况。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在期末转为不良贷款的比例。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 (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 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 *100%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 1 1 1 1)(1 1)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关注类贷款在期末转为不良贷款的比例。期初关注类贷款

20、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 1 1 1)( 11)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关注类贷款在期末转为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的比例。期初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次级类贷款余额期初次级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 1 1)( 1 1)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可疑贷款在期末转为损失贷款的比例。期初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可疑类贷款余额期初可疑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 1( 1 1)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风险领域指标名称定义计算方法指标公式监管标准指标解读信用风险贷款迁徙当年新形成不良贷款率报告期新形成不

21、良贷款在年度贷款平均余额中的占比。当年新形成不良贷款率= (当年新形成的不良贷款+ 当年新形成的不良贷款处置部分) / 年度贷款平均余额*100%( 11 1 1 1 1 1 1 1)()以同质同类的平均值为参考标准该指标反映的是商业银行在报告期内不良贷款的总体生成情况。指标不但反映了不良贷款期末的增量状况, 更把报告期曾因风险恶化触发分类下调为不良, 并在期间已完成不良处置的情况, 全部还原呈现。指标更直观、全面地反映了金融机构在报告期间的不良贷款生成趋势,并纳入了不良贷款期间新增总量, 更全面地反映了资产向下迁徙的动态状况, 是监测资产劣变趋势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动态指标。信用风险集中度单一集

22、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为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净额(扣除保证金、银行存单及国债后的授信总额) 与资本净额之比。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净额/ 资本净额*100%授信集中情况表第部分 1 1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规定, 一家商业银行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余额(包括第四条第二款所列各类信用风险暴露) 不得超过该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15%, 否则将视为超过其风险承受能力。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是反映商业银行客户集中度的关键指标, 一家商业银行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越高, 受单一借款人或多个高度关联的借款人的风险冲击带来的特定风险越大。分散风险是授信组合管理

23、中的一条基本原则。监管机构通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指标分析商业银行授信集中风险, 从而抑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敞口过度集中的风险, 促进分散风险,保证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风险领域指标名称定义计算方法指标公式监管标准指标解读信用风险集中度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为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 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 资本净额*100%授信集中情况表第􀀀 部分 􀀀 1 􀀀 1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 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

24、不得超过10%。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反映的是单一借款人的贷款业务在商业银行的集中程度。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越高表明商业银行面临单一客户特定风险的冲击越大。贷款是授信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因此, 如果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指标超过监管要求, 说明“小马拉大车冶, 这样不匹配的发展模式, 可能带来风险的积聚。最大十家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十家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为最大十家集团客户授信净额与资本净额之比。最大十家集团客户贷款集中度= 最大十家集团客户授信净额/ 资本净额*100% 1 1无同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风险领域指标名称定义计算方法指标公式监管标准指标解读信用

25、风险集中度最大十家客户贷款集中度最大十家客户贷款集中度为最大十家客户贷款余额与资本净额之比。最大十家客户贷款集中度= 最大十家客户贷款余额/ 资本净额*100% 􀀀 1 1无最大十家客户贷款集中度反映的是前十大非集团的单一客户的贷款业务在商业银行贷款中的集中程度。全部关联度指标全部关联度是指银行对关联人发的全部关联授信与银行资本净额的比例。全部关联度= 全部关联方授信总额/ 资本净额*100% 1 1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规定, 商业银行对全部关联方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50%, 计算授信余额时, 可以扣除授信时关联方提供的保证金存款以及质押的银

26、行存单及国债金额。全部关联度指标反映的是银行对全部关联方授信净额占资本的比例, 监管机构同时对该指标给予了不超过50%的限制, 目的是规范商业银行对关联方的授信, 避免银行控股股东或经营者通过银行揽存资金, 对关联方过度授信、侵蚀银行资本、转移银行资产或形成重大的关联风险, 谋取不正当利益。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风险领域指标名称定义计算方法指标公式监管标准指标解读信用风险房地产贷款占比房地产贷款占比指房地产业各项贷款余额及住房按揭贷款各项贷款余额之和与贷款总余额之比。房地产贷款占比= (房地产业各项贷款余额+住房按揭贷款各项贷款余额) / 各项贷款余额*100%( 1

27、) 1无房地产贷款占比反映的是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行业集中度水平, 实质上是行业集中度监管在房地产行业的监管应用。目前, 纳入房地产贷款占比指标统计的贷款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建筑业贷款、土地储备开发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等。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风险领域指标名称定义计算方法指标公式监管标准指标解读盈利性资产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是指商业银行在一个会计年度内获得的税后利润与总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资产利润率= 税后利润/ 资产平均余额*100% *折年系数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利润表(1 1)1平均余额 折年系数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应大于等于0.6%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资产

28、利润率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成效进行总括性评价。资产利润率指标数值越高, 则单位资产收益水平越高, 反映了商业银行在拓展收入渠道、提高产品收益水平、控制负债成本等方面越有效, 通过内源性资本积累夯实资本充足率的基础越扎实, 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越强。但同时, 商业银行是经营和管理风险的行业, 收益与风险相伴而生, 收益应该是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实现, 不能够超出其风险管理能力而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风险资产利润率风险资产利润率指商业银行净利润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 用来衡量商业银行收益与风险的关系。风险资产利润率= 税后利润/ 平均加权风险资产*100% *折年系数利润表资本充足率汇总表( 1 1)(

29、1 11)平均余额 折年系数无商业银行是经营和管理风险的行业, 其收益中相当部分是经营风险获得的风险补偿, 高收益可能对应的是高风险。风险资产利润率= 税后利润/ 风险加权资产伊100% = (税后利润/ 总资产) 伊(总资产/ 风险加权资产) 伊100% = 资产利润率伊(总资产/ 风险加权资产) *100%。从这个公式看, 风险资产利润率是从风险视角考察资产利润率, 对资产利润率进行调节。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风险领域指标名称定义计算方法指标公式监管标准指标解读盈利性资本利润率资本利润率指商业银行在一个会计年度内获得的税后利润与资本平均余额的比率, 衡量商业银行所有

30、者投入资本所形成权益的获利水平。资本利润率= 税后利润/ (所有者权益+ 少数股东权益) 平均余额*100% *折年系数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利润表(1 1)(11)平均余额 折年系数商业银行资本利润率应大于等于11%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资本利润率的高低, 不仅取决于资产利润率, 也取决于权益乘数。较高的资本利润率目标既可以通过提高资产利润率实现, 也可以通过提高财务杠杆率来实现。资产利润率指标的分析在前面章节已经进行了介绍。权益乘数又称财务杠杆率, 是指资产总额相当于权益总额的倍数,表示商业银行的负债程度。权益乘数越高, 表明商业银行负债程度越高, 杠杆效应越大, 在给商业银行

31、带来更高的杠杆收益的同时, 也带来更多的风险。成本收入比成本收入比是指商业银行营业成本与营业净收入的比率成本收入比= (营业支出- 营业税金及附加) / 营业净收入*100%。利润表( 1 1)( 1 11 1)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应小于等35% (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成本收入比是商业银行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 该指标越低说明商业银行每单位营业收入所对应的营业成本越低, 其控制营业成本支出的能力越强, 经营效率越高。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风险领域指标名称定义计算方法指标公式监管标准指标解读盈利性净利差净利差是指商业银行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的利率差净利

32、差= 生息资产平均利率- 付息负债平均利率= (利息收入/ 生息资产平均余额- 利息支出/ 付息负债平均余额) *100% *折年系数利润表、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11)(11111111)平均数 折年系数)(1(111111111)平均数 折年系数)无净利差从利差的视角来分析商业银行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的运用效率。净利差与商业银行各类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的利率水平相关, 同时也和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的结构相关。存贷款利差存贷款利差是指商业银行贷款平均利率与存款平均利率的差额存贷款利差= (贷款利息收入/ 贷款平均余额- 存款利息支出/ 存款平均余额) *100% *折年系数(11平均余额11平均余额

33、)折年系数无目前在一个较长时期内, 存贷款业务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存贷款利差对商业银行最终的利润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风险领域指标名称定义计算方法指标公式监管标准指标解读盈利性利润增长率利润增长率指商业银行当期净利润的同比增长率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 上年同期净利润*100%(上年同期)无利润增长率通过将当期与上年同期的税后净利润进行比较,确定利润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 动态考察商业银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 引导深入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 并预测未来的发展前景。如果利润增长率的计算结果大于100%, 说明当期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

34、实现了同比增长, 反之则同比下降。拨备/ 拨备前利润拨备/ 拨备前利润指商业银行从已实现的拨备前利润中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的比率拨备/ 拨备前利润= 当期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后的利润总额/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前的利润总额*100%1无拨备/ 拨备前利润指标表现商业银行现实的或者是意识到的风险成本占比, 需要结合信用风险的不良资产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贷款向下迁徙率等指标, 以及盈利性的资产利润率指标来综合判断究竟是风险程度高、未雨绸缪的措施还是特意而为而导致拨备/ 拨备前利润比率向高或走低。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风险领域指标名称定义计算方法指标公式监管标准指标解读盈利

35、性流动性风险流动性比例流动性比例是指商业银行一个月内到期的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的比率流动性比例= 一个月到期的流动资产/ 一个月到期的流动负债*100%人民币流动性比例: 1 1外币流动性比例: 1 1本外币合计流动性比例: 1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 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不得低于25%流动性比例是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框架下, 商业银行衡量流动性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 该指标数值越高, 商业银行短期(一个月内) 流动性越好。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风险领域指标名称定义计算方法指标公式监管标准指标解读流动性风险流动性覆盖率流动性覆盖率(LCR) 是

36、银行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除以未来30 日的资金净流出量。流动性覆盖率(LCR) = 流动性资产/ 未来30 日内资金净流出*100%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情况表 􀀀11 􀀀11( 􀀀11,1 􀀀11)(分母中,资金流入可计入部分以资金流出的为上限)该指标监管标准值应不低于100%。该指标主要反映短期(未来30 天内) 特定压力情景下(体现在对资产和负债项目赋予不同的折算率),银行持有的高流动性资产应对资金流失的能力。引入流动性覆盖率作为监管指标, 旨在衡量机构在监管当局所设定的流动性严重压力情景下, 是否能够将无障碍变

37、现的优质流动性资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通过将这些资产变现以满足30 天内的流动性需求。一般认为, 如果足以支撑30 天时间, 届时管理层和监管当局能有足够的时间采取适当的行动, 使这家银行的问题得到有效处置。净稳定资金比例净稳定资金比例是计算银行一年以内可用的稳定资金与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之比。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 = 可用的稳定资金/ 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100%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情况表 􀀀 􀀀11 􀀀 􀀀11该指标监管标准值大于等于100%通过对各类资金来源及资金运用项给予不同的折扣系数, 来设定特定

38、的流动性压力, 以衡量一家机构一年内根据资产的流动性状况和其表外承诺及负债导致的流动性或有需求状况, 所需及可用的长期稳定资金的数量。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风险领域指标名称定义计算方法指标公式监管标准指标解读流动性风险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率是指银行90 天内到期的资产负债间缺口与同期限内到期的资产余额之比。流动性缺口率=90 天内到期期限缺口/90 天内到期表内资产和表外收入*100%流动性期限缺口统计表( 1 11 1 11 1)( 1 1 1 1 1 1 11)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规定, 流动性缺口率应不低于-10%;流动性缺口率指标与流动性比例指标反

39、映的都是资产负债管理框架下银行静态流动性水平,不考虑表内外统计口径的差异, 两者间存在固定公式关系, 流动性比例=1/ (1 - 一个月流动性缺口率), 在一定范围内, 流动性缺口率越大, 流动性比例越高。在目前监管标准下, 25% 的流动性比例对应的一个月流动性缺口率是-300%。流动性缺口率指标反映的是银行一定期限内到期的资金名义缺口状况, 银行可观测连续期限的流动性缺口率。在其他条件类似的情况下, 流动性缺口率越大, 银行流动性风险越低, 例如, 流动性缺口率为0 的银行流动性要好于流动性缺口率为-5% 的银行。资金期限错配(短借长贷) 是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 故从期限缺口上看, 一般是先呈现短期负债大于资产, 而后缺口逐步缩小的情况。一年内流动性缺口比例一年内流动性缺口比例是银行一年内到期的资产负债间缺口与同期限内到期的资产余额之比一年内流动性缺口比例= 一年到期期限缺口/ 一年内到期表内资产和表外收入*100%()()无 主要风险指标计算公式及相关指标解读情况说明表风险领域指标名称定义计算方法指标公式监管标准指标解读流动性风险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