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02008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制人: 赵学华审核人: 王国顺编制部门:江苏信锐投资有限公司工程部编制日期:2013年3月20日,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屋面防水卷材热熔法施工,2、屋面防水卷材冷粘法施工,3、屋面涂膜防水施工,4、屋面刚性防水层施工,目 录,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一、 屋面防水卷材热熔法施工 1.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屋面聚物改性沥青热熔法卷材防水施工。1.2、施工工艺1.2.1、施工工序 基层清理涂刷基层处理剂铺贴卷材附加层热熔铺贴卷材封边保护层1.2.2、屋面找平层找平层的厚度和技术要求除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屋面防水工程施

2、工工艺标准,1.2.3 、找平层的基层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板端、侧缝应用细石混凝土灌缝,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 b. 板缝宽度大于 40mm 或上窄下宽时,板缝内应设置构造钢筋; c. 板端缝应进行密封处理。1.2.4、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宜直接采用结构找坡层代替找平、找坡层。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采用材料找坡宜为2%;1.2.5、天沟、檐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2.6、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山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找平层均应做成圆弧形,圆

3、弧半径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围,找平层应做成略低的凹坑。屋面垂直水落口杯标高比找平层低1015mm,水落口周围用细石混凝土做成R=250,坡度的杯形坡。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处应留20X20凹槽。凹槽内嵌填防水油膏。屋面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等)的连接处及基层的转角处(水落口、天沟、屋脊等)均应做半径为150mm的圆弧,圆弧应用套板形成,确保顺直、一致。,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2.7、找平层宜设分格缝,并嵌填密封材料。分格缝应留设在板端缝处,其纵横缝的最大间距: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不宜大于36m2。找平层设置间距小于6m、宽度为20mm的分格缝,分格缝用防水油膏封

4、堵。找平层与周边R=150圆弧处留30mm缝隙,用防水油膏封堵。1.3、屋面保温层1.3.1、保温层应干燥,封闭式保温层的含水率应相当于该材料在当地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1.3.2、屋面保温层干燥有困难时,应采用排气措施。1.3.3、倒置式屋面是将保温层置于防水层的上面,保温层材料必须是吸水率小、长期浸水不腐烂的保温材料,目前主要有闭孔泡沫玻璃、聚苯泡沫板、硬质聚氨酯泡沫板几种保温材料。保温层上应用混凝土等块材、水泥砂浆或卵石做保护层;卵石保护层与保温层之间,应干铺一层无纺聚酯纤维布做隔离层。,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3.4、松散材料保温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铺设松散材料保

5、温层的基层应平整、干燥和干净; b. 保温层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c. 松散保温材料应分层铺设并压实; d. 保温层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雨季施工时,保温层应采取遮盖措施。1.3.5板状材料保温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板状材料保温层的基层应平整、干燥和干净; b. 板状保温材料应紧靠在需保温的基层表面上,并应铺平垫稳;c. 分层铺设的板块上下层接缝应相互错开;板间缝隙应采用同类材料嵌填密实;d. 粘贴的板状保温材料应贴严、粘牢。,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3.6、排汽屋面的排汽道应纵横贯通,不得堵塞。排汽管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封闭严密。1.3.7、排汽管应根据

6、屋面坡度来确定长度,并保证露面尺寸一致,排汽管出屋面部位应做防水处理(排汽出口构造见下图,其出口距屋面完成面高度不应小于250mm。,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排汽出口构造一,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排汽出口构造二,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4、卷材施工1.4.1、卷材防水层应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所选用的基层处理剂、接缝胶粘剂、密封材料应与铺贴的卷材材性相容。1.4.2、在坡度大于25%的屋面上采用卷材作防水层时,应采取固定措施。固定点应密封严密。1.4.3、铺设屋面隔汽层和防水层前,基层必须干净、干燥。干燥程度的简易检验方法,是将1m2卷材平坦地干铺在找平层上,静置34h后掀开

7、检查,找平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铺设。1.4.4、卷材铺贴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a. 屋面坡度小于 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b. 屋面坡度在 3%15%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c. 屋面坡度大于 15%或屋面受震动时,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d. 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1.4.5、卷材厚度选用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4.6、铺贴卷材用条粘法时,每幅卷材与基层粘结面不应小于两条,每条宽度不应小于150mm。1.4.7、热熔法铺贴方法:在卷材的一端用煤气焊枪

8、或汽油喷灯火焰将卷材涂盖层熔融,随即固定在基层表面,用焊枪或喷灯火焰对准卷材和基层表面的夹角,喷枪距离交界处300mm 左右,边熔融涂盖层边跟随熔融范围缓慢地滚铺改性沥青卷材,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滚压粘结牢固,不得出现空鼓;接缝处要用热风焊枪沿缝焊接牢固或采用焊枪、喷灯的火焰熔焊粘牢,边缘部位必须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胶。1.4.8、热熔法铺贴应符合下列规定:,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a. 火焰加热器加热卷材应均匀,不得过分加热或火烧穿卷材;厚度小于 3mm 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 b. 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辊压粘结牢固,不得空鼓; c

9、. 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1.4.9、卷材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做好成品保护。,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5、保护层的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水泥砂浆保护层的表面应抹平压光,并设表面分格缝,分格面积宜为 1m2; b. 块体材料保护层应留设分格缝,分格面积不宜大于 100m2,分格缝宽度不宜小于20mm; c. 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应密实,表面抹平压光,并留设分格缝,分格面积不大于36m2,内配4150双向冷拔丝网片在分格缝处须断开;d. 水泥砂浆、块体材料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e. 浅色涂料保护层应与卷材粘贴牢固,厚薄均匀

10、,不得漏涂;,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f. 刚性保护层于女儿墙、山墙之间应预留宽度为 30mm 的缝隙,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1.6、密封材料嵌缝1.6.1、密封防水部位的基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a. 基层应牢固,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起皮和起砂现象;b. 嵌填密封材料的基层应干净、干燥;1.6.2、接缝处的密封材料底部应填放背衬材料,外露的密封材料上应设置保护层,其宽度不应小于200mm。1.6.3、密封防水处理连接部位的基层,应涂刷与密封材料相配套的处理剂。使用处理剂应符合下列规定:,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a. 配料前应认真核对材料的有效期,过期材料不得使用; b. 单

11、组分基层处理剂经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 c. 多组分基层处理剂应按出厂产品说明书的规定比例、配制方法进行配置,配比应准确,搅拌应均匀。1.6.4、密封材料嵌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当密封防水处理连接部位基层处理完成后,应立即嵌填密封材料,嵌缝前,宜将缝槽二外侧上沿面用粘胶纸进行护边,嵌缝后揭去。嵌缝要求密实、连续、饱满,粘接牢固,不得有气泡、孔洞、开裂或脱落等缺陷; b. 采用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热灌嵌填法施工时,应由下而上连续施工,接头宜少,必要时可在板缝纵横交叉处沿平行于屋脊的两侧板缝各延伸浇灌150mm,并留成斜槎;,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c. 采用嵌缝枪施工时,可根据接缝宽窄,

12、选择合适的枪嘴切角,将枪嘴贴近接缝底部,并倾斜成3045; d. 挤压密封材料应以缓慢均匀速度边挤边后移,使密封膏从缝底渐渐填满接缝; e. 交叉接缝施工时应先填满一个方向的接缝,再将枪嘴插入已嵌缝的密封膏中并接近缝底部,进行另一方向接缝的嵌填,接头应采用斜槎; f. 接缝端部嵌缝时,应嵌填至离接缝端部约200mm 处时暂停,随即改从接缝端部开始向已填方向嵌填,填至已嵌部分时,枪嘴仍应插入已填密封材料中实施搭接嵌缝,后再抽出,以使接缝端部密封膏与基层粘结牢固,保证整体密实;,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g. 当采用人工密封材料嵌缝施工时,用沾过煤油的腻子刀将密封膏向接缝两侧缝壁上刮抹,使膏与缝壁

13、粘结牢固。再从缝壁向中部刮膏至填满整个接缝;1.6.5、嵌填的密封材料表面应平滑、缝边应顺直,无凹凸不平现象。1.6.6、密封材料嵌填完成后不得碰损及污染,固化前不得踩踏。1.7、细部构造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7.1、卷材防水层在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泛水、阴阳角等部位,应增加卷材或涂膜附加层。1.7.2、沟内附加层在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宜空铺,空铺的宽度不应小于200mm,详见下图。,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屋面天沟、檐口,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7.3、卷材防水层应由沟底翻上至沟外檐顶部,卷材收头应用钢压条和水泥钉固定,最大钉距不应大于900mm,并用密封材料封严,详见下图。

14、本工程是折入凹槽中!,天沟、檐沟卷材收头,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7.4、无组织排水檐口800mm 范围内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卷材收头应固定密封,檐口下端应抹出鹰嘴和滴水槽。,屋面檐口,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7.5、女儿墙泛水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铺贴泛水处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 b. 砖墙上的卷材收头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压顶应做防水处理(图1);也可压入砖墙凹槽内固定密封,凹槽距屋面找平层不应小于250mm,凹槽上部的墙体应做防水处理(图2)。 c. 混凝土墙上的卷材收头应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严(图-3)。,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屋面泛水(一),

15、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屋面泛水(二),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屋面泛水(三),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7.6、水落口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水落口宜采用金属或塑料制品。 b. 水落口杯上口的标高应设置在沟底的最低处。 c. 防水层贴入水落口杯内不应小于 50mm(图1)。d. 水落口周围直径 500mm 范围内的坡度不应小于5,并采用防水卷材或密封材料涂封,其厚度不应小于2mm。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mm、深20mm 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图1和图2)。,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屋面水落口(一),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屋面水落口(二),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

16、准,1.7.7、变形缝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变形缝的泛水高度不应小于 250mm。 b. 防水层应铺贴到变形缝两侧砌体的上部。 c. 变形缝内应填充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沥青麻丝,上部填放衬垫材料,并用卷材封盖。 d. 变形缝顶部应加扣混凝土或金属盖板,混凝土盖板的接缝应用密封材料嵌填。,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屋面变形缝,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7.8、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管道根部直径 500mm 范围内,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小于30mm 的圆台。 b. 管道周围与找平层或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之间,应预留20mm20mm 的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 c

17、. 管道根部四周应增设附加层,宽度和高度均不应小于300mm。 d. 管道上的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紧固,并用密封材料封严。,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伸出屋面管道防水构造,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7.9、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及天沟、檐沟的排水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详见前面提及。二、屋面防水卷材冷粘法施工2.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屋面高分子合成卷材防水冷粘法施工。2.2、施工工艺2.2.1、施工工序基层清理细部附加层胶粘剂涂刷卷材铺贴密封处理2.2.3、屋面找平层,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找平层的厚度和技术要求除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应符合下表的

18、规定。,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2.4、找平层的基层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板端、侧缝应用细石混凝土灌缝,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 b. 板缝宽度大于 40mm 或上窄下宽时,板缝内应设置构造钢筋; c. 板端缝应进行密封处理。2.2.5、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宜直接采用结构找坡层代替找平、找坡层。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采用材料找坡宜为2%;天沟、檐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2.2.6、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山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找平层均应做成,屋

19、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圆弧形,圆弧半径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围,找平层应做成略低的凹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2.7、找平层宜设分格缝,并嵌填密封材料。分格缝应留设在板端缝处,其纵横缝的最大间距: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不宜大于36m2。2.3、屋面保温层2.3.1、保温层应干燥,封闭式保温层的含水率应相当于该材料在当地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2.3.2、屋面保温层干燥有困难时,应采用排气措施。2.3.3、倒置式屋面是将保温层置于防水层的上面,保温层材料必须是吸水率小、长期浸水不腐烂的保温材料,目前主要有闭孔泡沫玻璃、聚苯泡沫板、硬质聚氨酯泡沫板几种保温材料。

20、保温层上应用混凝土等块材、水泥砂浆或卵石做保护层;卵石保护层与保温层之间,应干铺一层无纺聚酯纤维布做隔离层。,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3.4、松散材料保温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铺设松散材料保温层的基层应平整、干燥和干净; b. 保温层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c. 松散保温材料应分层铺设并压实; d. 保温层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雨季施工时,保温层应采取遮盖措施。2.3.5、板状材料保温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板状材料保温层的基层应平整、干燥和干净; b. 板状保温材料应紧靠在需保温的基层表面上,并应铺平垫稳; c. 分层铺设的板块上下层接缝应相互错开;板

21、间缝隙应采用同类材料嵌填密实; d. 粘贴的板状保温材料应贴严、粘牢。,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3.6、排汽屋面的排汽道应纵横贯通,不得堵塞。排汽管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封闭严密。2.3.7、排汽管应根据屋面坡度来确定长度,并保证露面尺寸一致,排汽管出屋面部位应做防水处理(排汽出口构造参见热熔法施工中相关做法),其出口距屋面完成面高度不应小于250mm。2.4、卷材施工2.4.1、卷材防水层应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2.4.2、所选用的基层处理剂、接缝胶粘剂、密封材料应与铺贴的卷材材性相容。2.4.3、在坡度大于25%的屋面上采用卷材作防水层时,应采取固定措施。固

22、定点应密封严密。,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4.4、铺设屋面隔汽层和防水层前,基层必须干净、干燥。干燥程度的简易检验方法,是将1m2卷材平坦地干铺在找平层上,静置34h后掀开检查,找平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铺设。2.4.5、卷材铺贴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屋面坡度小于 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 b. 屋面坡度在 3%15%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 c. 屋面坡度大于 15%或屋面受震动时,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 d. 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2.4.6、卷材厚度选用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屋面防水工程

23、施工工艺标准,2.4.7、铺贴卷材用搭接法时,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各种卷材搭接宽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4.8、冷粘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胶粘剂涂刷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 b. 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 c. 铺贴的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辊压粘结牢固; d. 铺贴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 e. 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 10 mm。2.4.9、卷材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做好成品保护。2.5、保护层的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水泥砂浆保护层的表面应抹平压光,并设表

24、面分格缝,分格面积宜为 1m2;,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b. 块体材料保护层应留设分格缝,分格面积不宜大于 100m2,分格缝宽度不宜小于20mm; c. 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应密实,表面抹平压光,并留设分格缝,分格面积不大于36 m2,钢筋网片在分格缝处应断开; d. 水泥砂浆、块体材料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 e. 浅色涂料保护层应与卷材粘贴牢固,厚薄均匀,不得漏涂; f. 刚性保护层于女儿墙、山墙之间应预留宽度为 30mm 的缝隙,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6、密封材料嵌缝2.6.1、密封防水部位的基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a. 基层

25、应牢固,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起皮和起砂现象;b. 嵌填密封材料的基层应干净、干燥;2.6.2、接缝处的密封材料底部应填放背衬材料,外露的密封材料上应设置保护层,其宽度不应小于200mm。2.6.3、密封防水处理连接部位的基层,应涂刷与密封材料相配套的处理剂。使用处理剂应符合下列规定:a. 配料前应认真核对材料的有效期,过期材料不得使用; b. 单组分基层处理剂经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c. 多组分基层处理剂应按出厂产品说明书的规定比例、配制方法进行配置,配比应准确,搅拌应均匀。2.6.4、密封材料嵌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当密封防水处理连接部位基层

26、处理完成后,应立即嵌填密封材料,嵌缝前,宜将缝槽二外侧上沿面用粘胶纸进行护边,嵌缝后揭去。嵌缝要求密实、连续、饱满,粘接牢固,不得有气泡、孔洞、开裂或脱落等缺陷; b. 采用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热灌嵌填法施工时,应由下而上连续施工,接头宜少,必要时可在板缝纵横交叉处沿平行于屋脊的两侧板缝各延伸浇灌150mm,并留成斜槎; c. 采用嵌缝枪施工时,可根据接缝宽窄,选择合适的枪嘴切角,将枪嘴贴近接缝底部,并倾斜成3045;,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 挤压密封材料应以缓慢均匀速度边挤边后移,使密封膏从缝底渐渐填满接缝; e. 交叉接缝施工时应先填满一个方向的接缝,再将枪嘴插入已嵌缝的密封膏中并

27、接近缝底部,进行另一方向接缝的嵌填,接头应采用斜槎; f. 接缝端部嵌缝时,应嵌填至离接缝端部约200mm 处时暂停,随即改从接缝端部开始向已填方向嵌填,填至已嵌部分时,枪嘴仍应插入已填密封材料中实施搭接嵌缝,后再抽出,以使接缝端部密封膏与基层粘结牢固,保证整体密实; g. 当采用人工密封材料嵌缝施工时,用沾过煤油的腻子刀将密封膏向接缝两侧缝壁上刮抹,使膏与缝壁粘结牢固。再从缝壁向中部刮膏至填满整个接缝;,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6.5、嵌填的密封材料表面应平滑、缝边应顺直,无凹凸不平现象。2.6.6、密封材料嵌填完成后不得碰损及污染,固化前不得踩踏。2.6.7、细部构造施工参见热熔法施

28、工。三、屋面涂膜防水施工3.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屋面用涂膜防水层施工。3.2、施工工艺3.2.1、施工工序 结构层表面处理保温层施工找平层施工清理找平层涂刷基层处理剂细部节点增强处理涂料施工密封处理保护层施工,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3.2.2、屋面找平层、保温层 找平、保温层要求详见卷材热熔相关要求。3.2.3、涂膜施工 a、涂膜应根据防水涂料的品种分层分遍涂布,不得一次涂成。 b、应待先涂的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后一遍涂料。 c、需铺设胎体增强材料时,屋面坡度小于15%时可平行屋脊铺设,屋面坡度大于15%时应垂直于屋脊铺设。 d、胎体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29、70mm。 e、采用二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不得相互垂直铺设,搭接缝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幅宽的1/3。,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f、涂膜厚度选用应符合上述热熔及冷粘法相关规定。 g、屋面基层的干燥程度应视所用涂料特性确定。当采用溶剂型涂料时,屋面基层应干燥。 h、多组份涂料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搅拌均匀,并应根据有效时间确定使用量。 i、天沟、檐沟、檐口、泛水和立面涂膜防水层的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 j、涂膜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做好成品保护。3.2.4、密封材料嵌缝 参见热熔法中相关内容3.2.5、细部构造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参见热熔法中相关内容,屋面防水工程

30、施工工艺标准,四、 屋面刚性防水层施工4.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屋面用细石混凝土做刚性防水层施工。4.2、施工工艺4.2.1、施工工序基层清理隔离层刚性防水层嵌缝装饰面层4.2.2、施工要点 基层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a.施工前对基层表面质量进行验收,穿出结构层的管线、套管等周边已补缺完毕。b.基层上的垃圾,浮浆铲除清扫干净。突出屋面的钢筋、铁丝等杂物应全部割除,并应割进面层20mm,用快硬水泥修平。,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c.屋面雨水口等管口进行临时封堵。4.2.3、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与基层间宜设置隔离层。当设计无规定时,隔离层可采用厚度为0.5mm 以上塑料薄膜、低标号砂浆、干铺卷材等。

31、4.2.4、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分格缝,应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缝宽为2030mm,其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并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水层上部若有刚性块材装饰层,分格缝的设置位置尚应考虑块材模数,保持上下同缝。分格缝内应嵌填密封材料。4.2.5、细石混凝土防水层标高控制与分格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a. 根据设计要求,弹出分格缝位置线,安装木质或塑料等材质的分格条,分格条宜上宽下窄,光洁、平整,高度不小于30mm;当采用切割法施工时,分格缝的切割深度宜为防水层厚度的四分之三; b.灰饼设置间距宜小于2m,按泛水要求,定出各灰饼标高; c

32、.安装分格条,应采用1:2 水泥砂浆坞邦,坞邦成45角,顶部低于分格条面1520mm,并保证分格条顶面平整,标高、位置正确,固定牢固; d.特殊部位处理:屋面的天沟、檐沟、檐口、泛水、水落口、变形缝、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细部构造的规定。,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4.2.6、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厚度和钢筋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水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设计无要求时可配置直径为46mm、间距为100200mm 的双向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在分格缝处应断开,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端部距分格缝2030mm。4.2.7、细石混凝土摊铺平仓后,应及时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依据灰饼用

33、括尺刮平,及时敲去灰饼并采用细石混凝土补平,待细石混凝土稍收水初凝时用钢滚筒纵横来回碾压,直至面层压出浓浆,之后再分别用木抹子和铁抹子进行抹平和压光。4.2.8、细石混凝土摊铺过程中,应派专人负责整理钢筋,以确保钢筋位置的正确。4.2.9、对于屋面上的狭窄空间,机械振动和滚压无法施工的,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部位,应落实专人摊铺细石混凝土,人工拍密实,不应留空缺。4.2.9、细石混凝土初凝收水后,用木抹子磨平,铁抹子压光,待手按混凝土表面无明显痕迹后,及时进行二次抹光,抹光工序应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抹压过程中,不得在表面洒水、加水泥浆或撒干水泥。4.2.10、细石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34、4.2.11、细石混凝土终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养护初期屋面不得上人;养护期间,屋面不得堆物。养护期满后临时堆放材料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4.2.12、养护宜采用覆盖养护,养护期内应保持混凝土湿润,保温屋面不应采用蓄水养护;,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4.2.13、养护期满,起出分格条,及时嵌入密封膏材料,密封材料底部应填放背衬材料,密封材料上部用宽度不小于200mm 的卷材满粘覆盖。4.2.14、密封防水部位的基层应牢固、干净、干燥、平整、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起皮和起砂现象。4.2.15、密封防水处理连接部位,应涂刷与密封材料相配套的处理剂。使用处理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配料前应认真核对材料的有效期,过期材料不得使用; b. 单组分基层处理剂经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 c. 多组分基层处理剂应按出厂产品说明书的规定比例、配制方法进行配置,配比应准确,搅拌应均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