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测评考试知识点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02293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测评考试知识点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德育测评考试知识点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德育测评考试知识点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德育测评考试知识点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德育测评考试知识点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育测评考试知识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测评考试知识点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德育测评知识点,第一节 职业伴随人生,一、定义1职业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岗位适应性为目标的教育。2职业技能:是指从业人员完成岗位任务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3技能人才: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 主要包括取得技工、技师及其他相应水平或拥有各种技能的人员(其中,技师分高级技师和技师两类;技工分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三类。)。他们是我国人才队伍的组成部分,是技术人员队伍的骨干。4职业:是指人们从事的比较稳定的有合法收入的工作。,二、重要知识点,1对企业而言,企业经营者、专

2、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是支撑企业发展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操作技能也是生产力,而且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伴随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现代职业呈现出专业化、智能化、复合型和创新型的发展趋势。3在我国人才队伍中,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是技能人才。4在一些发达国家,被视为“民族生存的基础”“经济发展的柱石”的是职业教育。5就业是谋生之本。6职业是个人自立和谋生的手段。,7职业活动是劳动者为社会作贡献的途径、是实现个人价值、体现社会价值的载体。8职业技能是就业的必要条件。9人们通过参加某种职业岗

3、位的劳动换取报酬,决定其个人的收入多少的是职业活动的数量和质量。10截止2009年4月,我国共颁布了887个职业的国家标准11进入职业学校,主要是接受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训练,从而成为一名技术能手。12职业教育是我们的成才之路。13为了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该掌握的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国家建立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第二节 学习改变命运,一、定义1职业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地认识、接触和掌握某种职业的心理倾向。2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它包括对所进入的行业领域从事的工作、种类以及工作获得成就等方面的追求。3职业素养:是指从业者通过学校教育、职

4、业实践和个人修养等途径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综合品质。,二、相关知识点,1兴趣职业成功的动力源泉。2人的职业兴趣不是以生俱来的,不是一成不变的。3职业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历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4职业理想的作用:一是对职业选择的导向作用。二是对职业追求的推动作用,三是对职业成功的支撑作用。5我们应该怎样树立职业理想?第一,要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努力促使其升华为职业理想。第二,要全面认识自己,树立符合自己情况的职业理想。第三,要认识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6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的学习有哪些区别?首先是培养目标不同。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把同学们训练成为适

5、应岗位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不是提高同学们的文化素质,(这一培养目标职业教育的关键)。其次是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不同。普通中学学习的主要是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基础课程,而职业学校则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许多专业课程,学习内容是全新的,另外还要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最后是评价方式不同。职业学校学生的而学习状况将从三个方面来评价:一是学校自身评价,二是接受社会评价,三是企业评价,(这是最根本也是最关键的评价)。,7学会学习,强化职业技能就必须善于学习,懂得学习,为此 要做到四个结合:学与思相结合;学与问相结合;学与习相结合;学与行相结合。8职业素养的内容:思想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素

6、养和身心素养五个方面。9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在校学习的三大目标。10从现代从业者的标准来看,光有专业技能还不够,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1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12设计适合自己的成长规划要以下四个步骤:(1)确定发展目标;(2)分析自身条件;(3)规划发展阶段;(4)制定实现措施。13实现规划的关键在于行动:第一步是认真投入学校的学习生活,上好每一堂课;第二步是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第三步是积极体验职业活动;第四步是不断进行自我检测和调整。,第二课 培养健康心理第一节 坚强面对生活,一、客观认识自我1青春期心里的表现生理发展的不平衡,心理发展社会意识发展

7、不平衡思维敏捷但容易偏激热情但容易冲动。勇于创新但缺乏持久性,对家长和教师表现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心理上和行为上有强烈的自主权,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与管理,社会活动的参与也日趋活跃2心理特点是成人感特别强烈用大人的眼光打量社会,模仿成人的行为处理人际关系是就业需要突出出现面对就业挑战的焦虑感是成就动机有待提高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没有理解提高职业素质的意义对技能人才的价值认识不足,二、学习主动适应,认清环境的变化人所过的环境总是复杂多变,客观环境变化过快且过于激烈会造成人的心理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失衡同学们面对环境变化是巨大的。1生活环境的变化离开应有的学校到职业学校;离开父母独立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

8、战相对较早投入社会2学习环境的变化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的不同 职业学校强调实践和操作3人际关系的变化心理活动日趋复杂,心理活动的平衡性 不再轻易像别人敞开自己的心扉,增加自我适应能力,1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2接受现实 正视现实;3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并之为努力;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三、追求自信自强培养自信品质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对自己力量恰当估计的自我体验,培养自己的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1)热情面对生活(2)树立“我能行”的信念(3)体验成就感(4)品尝成功的喜悦 享受成功带给我们的心理满足感 激发更强的进步动力,正确面对挫折,(1)正确认识挫折遇到挫折无须惊慌失措 怨天尤人 坦然面对 善于把挫折

9、的压力转变成前进的动力(2)积极面对挫折采取正确的方法减轻挫折的负面作用方法一:采用取代转移法转移注意力,把精力转移到事业上去,用事业的成功来激励自己,重新鼓起勇气,发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方法二:学会坚强要坚定信念,相信自己只要有恒心,有毅力,迟早会获得成功方法三:善于找准奋斗的目标确立适合的发展的奋斗目标,在前进中和逆境中认识自我,寻求一条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成功之路。,第二节 学会和谐交往,一、人际交往是生存和的需要:人际交往的作用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人际交往的重要作用1人际交往具有促进社会整合的作用。通过 思想,情感交流促进人们之间

10、的;理解与团结。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误会。2人际交往具有促进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的作用。从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3人际交往具有信息交流和互补作用。交往中可获得更多的更重要的有意的信息4人际交往具有身心保健的作用。诉说各自的喜,怒,哀,乐,吐露心声,增进彼此间的情感共鸣。,人际交往的原则,1平等原则;2互利原则;3信用原则;4相容原则。二、人际交往的方法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1展示自身魅力,。自身魅力包括仪表魅力,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展示自身魅力,关键是要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2学会自我克制,学会自我克制是搞好人际关系因有的修养和准则,提倡“得理也要让人”3提高沟通技巧一是注意说话的口头弹;二是要

11、注意说话时的对象和场合;三是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四是要注意对方的隐私和忌讳。,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一是克服人际交往中的羞涩;二是克服人际交往中的猜疑;三是克服人际交往中的自私。常见的人际关系处理1同学关系处理 用友爱去播种;用真诚去催发;用热情去灌溉;用理解去护理;用进取去激励。2师生关系处理 对老师要有礼貌;虚心听从老师教诲;遵守课堂礼仪;子女孝敬父母是最基本的儿女之道。3家庭关系的处理 是要聆听父母的教诲;是要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尊重父母和关心父母。,第三课 恪守道德规范,第一节 加强道德修养一、道德是社会文明的基石道德的含义: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社会标准,它存在于人们的公共活动

12、、职业活动和家庭活动的一切领域之中。道德的实施手段: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道德的作用:1对个人而言,有利于适应社会生活,促进自我完善,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2对社会而言,弘扬高尚的道德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增进社会文明,推动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12006年3月,胡锦涛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2主要内容P63-65二、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1人们总把是否爱国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道德的最根本标准,因此,爱国是对做人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

13、,就是要对祖国怀有最真挚的情感。热爱祖国,应当自觉践行报国之志,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遵纪守法是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遵纪守法是道德的底线,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明礼诚信1文明礼让是高尚品德的追求主要表现:仪容端庄,待人和气,举止文明,谦恭礼让等方面。实质:尊重他人,不骄傲,不蛮横,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做到文明礼让:首先要提倡讲礼貌重礼节,懂礼仪。还要懂得谦让、学会宽容。2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要求。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品德如何做到诚信:1应做到“言必行,行

14、必果”;2诚心的大敌是欺骗。团结友善1团结合作是力量的源泉。善于团结合作,就是要懂得理解人、尊重别人;就是要学会欣赏每一个人;还要学会正确处理矛盾。2友善待人是富有爱心的表现。严于律己是做到友善待人的前提条件。提倡助人为乐,不求回报,以德报怨(最难做到的)、宽容待人。,勤俭自强1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到勤劳节俭,就是要懂得珍惜劳动成果,避免铺张浪费。就要自觉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勤俭并不是一种模式化的生活方式,它是一种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和伦理观念,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2自强不息是人类精神的象征。自强不息是指自己努力向上,不懈怠,不停息。理想是自强的力量源泉。自强离不开坚定的意志和坚强

15、的决心。敬业奉献1爱岗敬业是从业的基本要求。要做到爱岗敬业,就要热爱本职工作。就要认真履行职责。2奉献社会是更高的道德境界。奉献社会要有:忘我的献身精神;埋头苦干的务实态度。,三、遵守社会公德和传承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基本要求:1含义: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2基本要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家庭美德是每一位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遵行的行为准则。基本要求:1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男女平等,是我国重要的法律原则和道德规范;3夫妻和睦,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

16、心;4勤俭持家;5邻里团结,第二节 抵制不良诱惑,一、拒绝不良诱惑1拒绝沉迷网络世界。不良的网络生活导致形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又会引发各种身心疾病和社会问题。游戏成为一些青少年逃避现实的“心里鸦片”。这是迷恋网络游戏最大最普遍的危害。2正确对待传媒影响。面对媒体的低俗之风,除了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媒体提高自律程度外,最主要的是公民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高道德操守和自我修养,增强辨别力。3理性对待偶像崇拜。不盲目追星;不疯狂追星。,二、杜绝不良行为(5种不良行为),1杜绝打架斗殴行为。一般而言,引发打架的原因有:一时冲动;哥们儿义气;故意欺负他人或通过暴力手段实施报复。2杜绝偷窃行为。“小偷小摸”

17、是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万恶之源。3杜绝赌博行为。4杜绝吸烟酗酒行为,青少年吸烟酗酒是一种极其有害的违纪行为。5杜绝早恋行为。早恋的危害表现在:容易引起情绪不稳定;容易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不喜欢集体活动,容易引发同学之间的矛盾;容易引发违纪行为。,三、增强自制能力科学认识自制能力所谓自制力,是指个体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语言的品质。主要表现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等方面。自觉提高自制能力1青少年违纪的关键因素是不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也就是缺乏自制能力。2提高自制力的措施: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对不良行为和不良诱惑说“不”。,第四课 增强法制观念第一

18、节 提高法律意识,一、知识点(一)社会与法律1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与道德是维护人类社会生活有序、稳定的最基本的手段。2法律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规范,这种规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国家的所有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3法律的作用:具有规范作用、具有预防的作用、具有校正的作用。4法律体系是由法律部门构成,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程序法等。宪法: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行政法: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如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民商法:调整民事和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民法通则

19、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公司法海商法等。经济法: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规范的总称,如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个人所得税法土地管理法等。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刑法刑法修正案等程序法:是保障实体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和权责得以履行而制定的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等。5依法治国: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法制社会的具体表现。,6如何培养依法治国的观念:树立民主法制的观念,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树立公平正

20、义的观念。7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国家“依法行政”,公民“依法办事”,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个人与法律1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2法律意识表现为一种对法律规范的理解和尊重,更表现为对法律规范的内在服从。2如何提高和培养法律意识:学习法律知识、自觉遵守法律、参与法律实践3青年学生应该如何维护社会主义的法律权威:努力树立法律意识、积极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第二节 预防违法犯罪,知识点:一、预防违法治安管理的行为1公共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

21、内容,公共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其维护的基本手段就是道德和法律。2治安管理是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管理活动,是国家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3治安管理主要包括社会治安秩序管理、城市交通管理、户籍身份管理、危险品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出入境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和公共场所管理。4治安管理的主要任务: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惩治违法治安管理的行为、预防灾害事故的发生。5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碍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但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扰乱机关事业单位

22、秩序,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结伙斗殴等,这些行为不够刑事处罚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一千元以下罚款。妨碍公共安全的行为: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危险物质的,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弓弩、匕首等国家的管制器具等违法行为,这些行为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五百元以下罚款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例如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的,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则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胁迫、诱骗他人利用他人乞讨的,这些行为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一千元以下罚款,妨碍社

23、会管理的行为。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以其他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的,为找、编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明文件、印章。这些行为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一千元以下罚款;卖淫、嫖娼行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制作、运输、复制、出售出租淫秽书刊、图书、影片等淫秽物品或者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电话以及其他通信工具传播淫秽信息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一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

24、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二、预防误入犯罪歧途1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行为必须受到刑罚处罚,刑罚由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判时依法裁定。2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外国人犯罪可以独立适用驱逐出境。3刑事责任年龄: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投毒最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

25、人,不使用死刑。,4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5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呈现以下特点:犯罪动机的偶发性,模仿性强;涉案类型中,暴力侵害,偷盗侵财的案件居多;团伙犯罪较多,社会危害性大6、预防犯罪从自身做起树立牢固的法治观念。自觉控制不良心理的影响。自觉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第一节 提高法律意识习题,一、选择题:1法律从根本上说是一种(A)A强制性B强迫性C压制性D随意性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据法律的规定来自觉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26、从而达到有效违法和犯罪行为发生的目的。这属于法律具有(B)作用。A规范B预防C校正D教育3(A)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立法的依据。A宪法B行政法C民商法D经济法4公务员法属于(B)法律部门A宪法B行政法C民商法D经济法5保障实体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和权责得以履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D)A宪法B行政法C民商法D程序法,6“法大于人,法高于权”体现的是(B)的观念A民主法制B法律至上C公平正义D实事求是7要知道某种行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首先要(A)A学习法律知识B自觉遵守法律C参与法律D与犯罪做斗争8下列属于商法的是(B)A合同法B公司法C继承法D婚姻法9下列属于经济法的有

27、(B)A合同法B公司法C土地管理法D仲裁法10一般行政法是指有关(C)等一般规定的法律法规A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行政责任B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纠纷、行政责任C行政主体、行政处罚、行政程序、行政责任D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责任,11仲裁法属于(A)A程序法B民商法C经济法D行政法12检验一个人是否真正具有法律意思的标志是(D)A学法 B护法 C用法 D守法13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事前采取有效措施(A)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也包括事中和事后制止、检举和揭发违法犯罪行为等A预防B制止C检举D揭发14法律意识既表现为一种对法律规范的理解和尊重,更表现为

28、对法律规范的内在(B)A敬畏B服从C向往D理解15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B)法律的权威A遵守B维护C敬畏D服从16我国以(A)为核心,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A宪法B行政法C民法商法D刑法,二、判断题,1、有人说要提“以德治国”就不能提“依法治国”;要提“依法治国”就不能提“以德治国”。(错)2、在法律部门中,程序法的地位是最弱的,作用是最小的。(错)3、宪法和其他的法律一样,都是法律部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也都和其他法律一样。(错)4、培养法律意识主要还是学习法律知识,是否参与法律实践对培养法律意识作用不大。(错)5法的内容最终是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

29、。(对)6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对)7、刑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错),一、选择题,1治安管理是(A)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管理活动,是国家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A公安机关B法院C检察院D监狱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不满(C)周岁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A10B14C16D183造谣惑众,煽动闹事,谎报险情,制造混乱属于违法治安管理(D)的行为。A侵犯人身安全B侵犯财产权利C妨碍公共安全D扰乱公共秩序4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弓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行为属于违

30、法治安管理(C)的行为。A侵犯人身安全B侵犯财产权利C妨碍公共安全D扰乱公共秩序,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偷窥、偷拍、窃听、散步他人隐私的行为属于违法治安管理(A)的行为。A侵犯人身安全B侵犯财产权利C妨碍公共安全D扰乱公共秩序6是否构成犯罪必须以刑法的规定为依据和准绳,这就是所谓的(A)的行为。A罪行法定B罪刑相当C数罪并罚D罚当其罪7(A)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A不满十四周岁B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C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D不满十八周岁8下面属于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C)A精神病人B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患病期间内C酒醉病人D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

31、9一下属于未成年人犯罪特地的是(B)。A犯罪动机的经常性、模仿性强B涉案类型中,暴力侵害、偷盗侵财案件居多C团伙犯罪较小,社会危害小D自制力差,犯罪动机理智10我国刑罚体系中最轻的主刑是(A)A管制B拘役 11以下不属于我国刑罚附加刑的是(B)A罚金B拘役C剥夺政治权利D没收财产12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D)A罚金B拘役C剥夺政治权利D驱逐出境,13所谓侵财案件指(C)等犯罪行为A杀人B绑架C敲诈D爆炸14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不够刑事处罚的,则根据具体情节(D)等犯罪行为A三日以上,十日以下B三日以上,十五日以下C五日以上,十日以下D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15(B)行为必须受到刑罚处罚A违法B犯罪C违规D违纪16、下列行为中,只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而未违反社会主义法律的行为是(C)。A、故意杀人B、倒卖车票,数额巨大的C、对最亲密的朋友撒谎D、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他人,二、判断题,1违法治安管理的行为就是犯罪行为。(错)2一个人因为喝醉酒,在神智不清的情况下实施犯罪行为的,应当不负刑事责任。(错)3未成年人犯罪主要还是自身原因,与社会环境的关联程度不大。(错)4未成年人由于自身认知能力和生活经历有限,所以一般而言,未成年人犯罪都不会受到刑罚的处罚,而只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