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05189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PPT 页数:169 大小:15.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9页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课件.ppt(1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韩吉平,副主任医师 / 职业病诊断医师国家一级安全评价师 / 职业卫生评价资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专家库专家四川省安全生产培训教师四川省/成都市/攀枝花市安监局安全生产专家成都市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鸿源环境检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峨 眉 七 三 九 医 院,联系电话:13982113004 邮箱:QQ群名:成都职业健康安全 群号:276634787,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一)工作权利 实施职业病防治法。继续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设定的职业安全健康指标。,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20122015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到2015年,存在职业

2、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到90%以上;用人单位负责人、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90%以上;劳动者工伤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建设项目预评价率达到60(四川65)%以上,控制效果评价率达到65(70)%以上,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竣工卫生验收率达到7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70%以上,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80%以上;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60%以上,接触放射线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达到85%以上;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80%以上。,国办发200943号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川办发201

3、089号四川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九部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实施情况督查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函201587号关于开展四川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02015年)实施情况督查工作的通知 (川安监201575号) 督查对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各类用人单位。 督查分组 第一组:省安全监管局、省国资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由省安全监管局牵头。 第二组:省卫生计生委、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委宣传部,由省卫生计生委牵头。,国办发200943号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川

4、办发201089号四川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九部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实施情况督查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函201587号关于开展四川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02015年)实施情况督查工作的通知 (川安监201575号)督查内容 (一)政府层面 1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关规划指标列入政府政绩考核体系情况。 2本地区职业病防治规划制定及实施情况。 3多部门职业病防治协调机制(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及运行情况。 4政府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资金投入情况。,国办发200943号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

5、2015年)川办发201089号四川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九部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实施情况督查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函201587号关于开展四川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02015年)实施情况督查工作的通知 (川安监201575号)督查内容 (一)政府层面 5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划转及监管机构、队伍建设情况。 6.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7粉尘、毒物等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8依法履行职责开展监督执法情况。,国办发200943号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

6、5年)川办发201089号四川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九部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实施情况督查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函201587号关于开展四川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02015年)实施情况督查工作的通知 (川安监201575号)督查内容 (一)政府层面 9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机构建设情况。 10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和签订劳动合同情况。 11保障救助工作落实情况。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落实情况;相关部门医疗和生活救助落实情况;地方政府保障救

7、助措施落实情况。,国办发200943号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川办发201089号四川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九部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实施情况督查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函201587号关于开展四川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02015年)实施情况督查工作的通知 (川安监201575号)督查内容 (二)用人单位层面 1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主要检查用人单位责任体系、规章制度、管理机构、前期预防、工作场所管理、防护设施、个体防护、教育培训、职业健康检查、建立监护档案、职业病诊断鉴定等方面工作的落

8、实情况。 2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和职业病病人的待遇保障情况。主要检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落实职业病危害告知情况;工伤保险参保情况;使用劳务外包及劳务派遣工的用工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情况;用人单位对职业病病人的待遇保障情况等。,国办发200943号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川办发201089号四川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安监部门职业卫生监管采用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338号,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及检查方法的通知(ZW-JB-2013-00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用人单位职

9、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338号,十大检查内容,1,2,3,5,7,9,4,6,8,10,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内容,安监部门职业卫生监管采用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见附件1);(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见附件2);(三)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见附件3);(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见附件4);(五)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见附件5);(六)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见附件6);,安监部门职业卫生监管采用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

10、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安监部门职业卫生监管采用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每年至少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档案,并纳入其职业卫生档案体系。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在工作场所公告栏向劳动者公布定期检测结果和相应的防护措施。,2014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执

11、法年”活动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427号),国家安监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统计2014122号) 2015年3月28日开始,国家安监总局检查组对 成都市、广安市各50家企业进行检查和评估, 其中各抽取10家到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和评估,为什么要做职业卫生工作?法律强制要求与形势所迫,是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强制要求;是保护劳动者最基本的人权生命健康权的要求;当前我国的职业病危害异常严峻的形势所迫(中国目前正处于职业病的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接害人数多,职业病发病多),职业病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职业病的间接经济损失是直接经济损失的6倍);,为什

12、么要做职业卫生工作?掌握职业病危害程度与有效防护需要,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才能够弄清楚:企业有哪些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这些职业病危害的浓度和强度超不超标?职业病危害程度有导致职业病的风险吗?是否需要采取除尘、通风排毒、隔声降噪等职业病防护措施?是否需要给员工配发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半面罩、防噪声耳塞等)?需要配发的个人防护用品的类型与防护等级?,为什么要做职业卫生工作?规范申报与职业健康检查前提,才能做职业病危害网上申报;才能够依据检测评价结果合理安排职业健康体检(具体见GBZ188-2014标准),譬如:岗位噪声8小时等效A声级80分贝

13、,员工不做噪声体检80分贝岗位8小时等效A声级 85分贝,2年一次噪声体检岗位8小时等效A声级 85分贝,每年一次噪声体检才能够合理设置职业病危害公告栏、告知卡与警示标识牌(如岗位平均WBGT指数25,设置高温警示标识)这是企业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防止发生职业病纠纷、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的前提。,职业病的发病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一般7、8年,甚至10多20年,在这个缓慢的过程中,必然有职业病的早期症状和体征逐步出现。所以,只有严格按照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规定,定期安排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做了职业健康体检,才能够在员工出现职业病早期症状体征等表现时,就及时发现并采取调离或康

14、复治疗等措施,确保员工最后不至于发展成为职业病。,为什么要做职业卫生工作?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前提,政府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和压力越来越大,目标考核越来越严,渎职失职或不作为都将被追责!(相关部门监管缺乏合力,“三无”企业普遍;劳动用工不规范;对占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存在作业场所监管脱节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日益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必将越来越高。政府部门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管越来越严,用人单位不做好职业卫生工作,就有被政府监管部门查处的风险。我们仅仅从国家安监总局今年最新发布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来看,企业如果不做好,最多将被罚40-190万元。

15、,为什么要做职业卫生工作?满足政府严格监管要求,不做职业卫生工作有什么风险?,不做职业卫生工作有什么风险?,不做职业卫生工作有什么风险?,不做职业卫生工作有什么风险?,不做职业卫生工作有什么风险?,不做职业卫生工作有什么风险?,不做职业卫生工作有什么风险?,不做职业卫生工作有什么风险?,成都市安监局 关于开展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的通知(成安监2013122号),AQ/T 4270-2015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评价范围(对象)1、2011年5月20日前投产运行、存在职业病危害且未进行职业卫生“三同时”的用人单位。2、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依法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取得

16、竣工验收批复后,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成都市安监局 关于开展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的通知(成安监2013122号),评价范围(对象)3、其他特殊情况:初次申请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或者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换证的;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或省安全监管局规定的其他情形。,特别注意:现状评价是可行的 如果同一工作场所多名劳动者出现相同的症状和体征表现,应当高度警觉,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或者职业健康检查医疗机构,或者自行组织分析评估,确认是否是职业病危害所导致。,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目的:及时发现用人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用人单位做好职业病防

17、治和职业病危害申报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定义:对用人单位正常生产状态下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职业病防护措施及效果、健康影响等状况做出的综合评价。,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种类场所/岗位危害程度检测结果,工程防护个体防护管理体系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告知培训健康,问题整改完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依据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如何评价职业病危害对工人健康危害的程度与风险?,如何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否超标?,检测手段,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危害检测,职业病危害检测目的:1.掌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程度;2.分析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超标原因,采取治理措施,有效控制工作场

18、所职业病危害的浓度(强度),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3.根据检测结果评定个人防护用品配置的合理性、有效性;4.终极目标:保障劳动者健康。,分类(按用途)1.评价检测2.日常检测(定期)3.监督检测3.事故检测,分类(按性质)1.化学有害物质检测2.物理性有害因素检测3.表面污染测定4.人类工效学测量,职业病危害检测,日常检测、评价检测、监督检测最好使用TWA事故检测可用STEL,1.评价检测指执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过程中,委托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现状评价时所进行的检测。一般连续检测3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上、下午各检测1次。2.日常检测(定期)指为了掌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情况

19、所进行的检测,每年至少检测一次。日常检测一般采样测定1个工作日。3.事故检测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或事故单位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确定检测内容与地点,检测至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低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为止。,职业病危害检测,定期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是指用人单位定期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进行的检测。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职业病危害检测,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

20、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三类: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最高容许浓度,MAC,职业病危害检测,化学有害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主要针对慢性毒性危害的有害物质。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是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定点检测可按下式计算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CTWA(C1T1C2T2CnTn)/8式中: CTWA 8h工作日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g/m3) 8 一个工作日的工作时间(h),工作时间不足8h者,仍以8h计。

21、C1,C2CnT1,T2 Tn时间段接触的相应浓度; T1,T2TnC1,C2 Cn浓度下相应的持续接触时间。,职业病危害检测,化学有害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例1乙酸乙酯的PC-TWA为200mg/m3,劳动者接触状况为:400mg/m3,接触3h;160 mg/m3,接触2h;120 mg/m3,接触3h。代入上述公式,CTWA(40031602+1203)8235mg/m3。此结果200mg/m3,超过该物质的PC-TWA。例2同样是乙酸乙酯,若劳动者接触状况为:300mg/m3,接触2h;200mg/m3,接触2h;180mg/m3,接触2h;不接触,

22、2h。代入上述公式,CTWA(3002+2002+1802+02)8170mg/m3,结果200mg/m3,则未超过该物质的PC-TWA。,职业病危害检测,化学有害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2.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对有害物质浓度变化较大的工作地点检测,旨在防止劳动者接触过高的波动浓度,避免引起刺激、急性作用或健康损害。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职业病危害检测,化学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3.最高容许浓度(MAC)是对急性作用大、刺激作用强和(或)危害性较大的有害物质而制定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工作场所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必须控制在最高容许浓度以下,而不容许超过

23、此限值。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职业病危害检测,化学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4.超限倍数旨在防止劳动者接触过高的波动浓度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超限倍数所对应的浓度是短时间接触浓度,采样和检测方法同PC-STEL。在符合PC-TWA的前提下,粉尘的超限倍数是PC-TWA的2倍;化学物质的超限倍数见下表。,职业病危害检测,化学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4.超限倍数举例1)三氯乙烯的PC-TWA为30mg/m3,查下表,其超限倍数为2。测得短

24、时间(15min)接触浓度为100mg/m3,是PC-TWA的3.3倍,2,不符合超限倍数要求。2)己内酰胺的PC-TWA为5mg/m3,查下表,其超限倍数为2.5。测得短时间(15min)接触浓度为12mg/m3,是PC-TWA的2.4倍,2.5,符合超限倍数要求。3)石墨粉尘的PC-TWA为4mg/m3(总尘)和2mg/m3(呼尘),其超限倍数为2。测得总尘和呼尘的短时间(15min)接触浓度分别为19mg/m3和9mg/m3,分别是PC-TWA的2.375倍和2.25倍,均2,不符合超限倍数要求。,噪声职业接触限值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

25、级的限值为85dB(A),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危害检测,脉冲噪声工作场所,噪声声压级峰值和脉冲次数不应超过表10的规定。,工作场所脉冲噪声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危害检测,实际工作中,对于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h的工作场所,也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和测量(计算)的等效声级,按照接触时间减半噪声接触限值增加3dB(A)的原则。,工作场所噪声等效声级接触限值,职业病危害检测,1. 化学有害物质检测:粉尘(包括总粉尘、呼吸性粉尘、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石棉纤维)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包括化学、金属毒物等,如铅、汞、苯、酚类化合物、腈类化合物、一氧化碳等)空气中放射性物质测定(如氡),职

26、业病危害检测,2. 物理性有害因素检测:噪声高温(WBGT指数、热辐射强度以及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气温、气湿、气压、风速等)手传振动非电离辐射(包括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激光辐射、微波辐射、紫外辐射)电离辐射(放射线),3.表面污染测定: 如发射体、发射体表面污染测定,职业病危害检测,4.人类工效学测量: 照明测量(有关面上的照度、亮度、反射比、色温等) 采光测量(照度、亮度、采光系数、采光均匀度、反射比、透射比等),一、依据,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

27、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七条,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和劳动者公布。,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一、依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总局令第47号)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

28、检测制度,每年至少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第四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2015年2月28日,一、依据,本规范所指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所列危害因素以及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有职业接触限值及检测方法的危害因素。 (第四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2015年2月28日,一、依据,GBZ2.1GBZ2.2,GBZ/T160,识别危害

29、全面委托提供资料陪同调查签字确认,二、检测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2015年2月28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安全管理人员通过分析自我识别;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估;查阅法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文献资料、类比同企业进行识别。查阅以往评价报告书(控评、现状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联合作业的识别工作场所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电焊工除接触金属和焊割的烟尘外,还接触紫外线、噪声、高温、二氧化氮、臭氧等;如铸造工人同时接

30、触高温、矽尘、噪声、振动、一氧化碳、金属烟尘等;如油漆工人同时接触苯、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甲醇、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生产中使用的原辅材料;化学反应中间过渡化学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及成品(如有机磷农药);原辅材料中成份及杂质(如共生矿);主要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如噪声、高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或废弃物(如煤燃烧过程中产生一氧化碳)。特别提示:安全管理人员一定要了解车间或岗位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和存在的形式,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护措施。,尘肺病人呼吸困难化学毒物导致的严重皮肤损害,正己烷中毒病例多发:电子厂、制鞋箱包厂、印刷厂、橡胶厂等,三氯乙烯中毒多发:电子厂、电镀车

31、间、超声波清洗车间,苯中毒,多发油漆岗位、化工厂、家具厂等,制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制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东莞安加鞋厂正己烷中毒事件,中毒时间:2002年6月地 点:东莞安加鞋厂中毒人数:13例岗 位:涂胶工序女工,症状:较重者出现双脚无力、肌肉痉挛样疼痛、肌肉萎缩甚至瘫痪。(诊断为慢性正己烷中毒 ),制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案例:苯中毒,2002年2月26日,温州市某鞋材加工厂工人陈某(20岁,湖南人)开始从事鞋底清洗工作。6月6日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症状,即回老家休养。因症状不断加剧。7月14日前往医院治疗,入院后7小时后抢救无效死亡。医院诊断结果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颅内出血而致死。

32、经温州市职业病诊断小组诊断,陈某系职业性苯中毒死亡。,如图:正在医院治疗的陈勤云目光呆滞,行动迟缓,生活上都要老婆照料。,制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中毒原因分析,原料使用:使用的清洗液中含有40%的纯苯(剧毒)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生产环境苯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达29.6倍。 危害告知:劳动合同中没有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岗位职业危害的告知内容。,制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案例:1、2二氯乙烷中毒,2003年台州某制鞋企业,二名工人工作4个月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直至神志模糊,逐步加重,“中毒性脑病、脑水肿”,经治疗无效死亡。,制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使用的原料有:

33、PU510胶、“天那水”、包头胶。现场模似试验(天那水): 1、2二氯乙烷浓度达383mg/m3(标准15mg/m3)原料使用:使用的胶粘剂中中含有1、2二氯乙烷(高毒),而且成份不清,盲目使用。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生产环境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有防护措施,经皮肤吸收。 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中毒原因分析,制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2004年浙江省调查鞋用胶粘剂的现状,对全省127种胶粘剂检查、检验结果:苯超标率 15.74%甲苯、二甲苯超标率22.05%1、2二氯乙烷超标率2.36%二氯

34、甲烷超标率2.36%无中文警示说明的产品:46%温州鹿城区对近8千家皮鞋厂中约80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00%的企业苯超标。,鞋用胶粘剂的发展趋势,氯丁橡胶自二十世纪30 年代由美国杜邦公司研制成功后, 其用途之一即作为胶粘剂, 在制鞋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伴随着制鞋工业的发展, PVC 人造革, PU 合成革得到大量使用, 第一代普通氯丁胶粘剂已无法满足对这些“难粘”材料的粘接, 随即出现了第二代经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 接枝的氯丁胶粘剂和聚氨酯胶粘剂(A-BOND )。随着全球性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制鞋业中“三苯”的严重污染和毒害问题的日趋严重, 第三代不含“三苯”溶剂的接枝氯丁胶粘剂和聚氨

35、酯胶粘剂应运而生。由于国家治理污染的力度的加强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实施, 第四代鞋用胶粘剂最终将走向彻底环保化的热熔型和水性胶粘剂。,制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酮、环己酮、溶剂汽油、噪声等。具体看胶水的种类和企业提供的MSDS资料,制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胶粘剂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1 皮肤损害:接触环氧树脂、正己烷、甲苯、氯乙烯引起皮肤过敏,接触性皮炎;接触氯丁胶的工人发生接触性皮肤色素消失;接触含有表氯醇的胶(如环氧胶)引起皮肤起水疱。2 刺激作用:含有表氯醇、氯化溶剂、甲苯或二甲苯的胶或者蒸气刺激眼睛;甲苯、

36、三氯乙烯或二甲苯刺激口、喉和鼻腔;正己烷的蒸气刺激呼吸道。3 窒息:接触高浓度正己烷的工作场所,有发生窒息的可能性;过热的热熔粘结剂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致癌物。,制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胶粘剂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4 肺部疾患:接触正在粘结的某些无机绝缘材料的细尘或纤维有可能引起肺尘埃沉着病;长时间或吸入高浓度的混合的芳香族溶剂和汽油蒸气,有可能发生肺水肿;吸入液态苯或者二甲苯,发生肺水肿、化学局部急性肺炎和出血的机会增加。5 胃肠功能失调:在刷胶过程中,摄入小量各种胶可引起胃肠功能失调。6 神经系统影响:吸入丙烯腈、环己烷、甲苯、二甲苯、1,1,1-三氯乙烷和三氯乙烯,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

37、制,可能发生头痛、眩晕、动作失调、麻木和昏迷;正己烷能引起多神经病变。,制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胶粘剂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7 生殖毒性:接触有机卤溶剂的孕妇,可能发生自然流产或胎儿损害。8 肝脏损害: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氯乙烯可引起肝损害。 9 心血管损害:二甲基甲酰胺能引起血压升高。 10 造血系统损害:苯引起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1.11致癌性:已经证实苯致白血病;丙烯腈和丙烯酸乙酯为可疑的人致癌物;丙烯酰胺、氯仿、二硝基甲苯、表氯醇、六氯乙烷、二氯甲烷、2-硝基丙烷为动物致癌物。,制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如何预防胶粘剂的危害,全面执行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工程防护,

38、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 二级预防加强个人防护,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 三级预防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早发现,早治疗。 劳动者的自我防范: 了解职业病危害与预防知识;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执行安全与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自觉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制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1.轴流风机2.上吸式排风罩,制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需:防毒活性炭口罩、防毒半面罩加3#滤毒罐;医用乳胶手套。很多鞋厂现场调查发现:纱布口罩或无防护用品,还有一些塑料袋包手上。,个人防护,制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a)胶水的替换b)工程防护:上吸罩、轴流风机(车间内排风机、电风 扇的不足及缺点)c)个人防护及现场的落实d)其他:加盖

39、,并且工人随用随盖及毒性上的观念E)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职业病危害防护建议,制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制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案例:二甲基甲酰胺中毒,嘉兴某制革企业工人,男,18岁,2003年7月2日进厂,干法生产线,从事涂头作业。 2003年12月11日,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皮肤和巩膜黄染,但未就诊,继续工作;12月13日清晨因症状加重不能继续工作(上夜班),请假离厂,但仍未就诊;12月15日出现意识异常;12月16日被家属送某综合性医院就诊,以病毒性肝炎收入院; 12月17日上午,吐咖啡色液体,意识不清,诊断为中毒性肝病。12月24日夜死亡。死亡诊断“中毒性肝病”并发“急性肝功能

40、衰竭、肝昏迷、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制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中毒原因分析,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岗位二甲基甲酰胺浓度为102.52 mg/m3 ,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有效的防护措施,经皮肤吸收。 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个人防护:不到位,个人敏感性较高等因素有关。,制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一)主要职业危害特点制鞋工种繁多,在粘合和清洁鞋面时均使用多种溶剂,职业危害最重要来自粘胶。粘胶中使用苯而发生中毒多见。短时间吸入大量苯蒸气可导致急性中毒,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甚致昏迷帛搐

41、等症状;慢性接触者,最主要是导致造血系统损害,甚可引起白血病。粘胶含白电油(正己烷)可引起肌力、肌张力下降,肌肉萎缩,四肢末端感觉异常。还有机械噪声、打磨粉尘等危害。(二)基本防范措施.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正己烷。.穿戴劳动防护用品,重点做好皮肤和呼吸个人防护,作业现场有良好的通风排毒措施。需每年体检。.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家具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1. 家具企业主要生产工艺,木质家具制造主要有以下六道工序:开料、拼板、加工、打磨、喷漆和晾漆按照不同的生产岗位又进一步细分为:下料、锯料、刨料、拼接、压边、封边、修边、镂铣、砂光、钻孔、打磨、精整、涂胶、擦色、调漆、喷漆、晾漆、组装十八

42、个单元,2. 家具企业工作场所存在的化学毒物,一般存在31种化学毒物其中高毒物质4种,主要是苯、甲醛、苯胺和甲苯二异氰酸酯;一般毒物27种,主要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乙酸丁酯、氯甲烷、甲醇、丙酮、乙酸乙烯酯、乙酸乙酯等。,3. 家具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下料、锯料、刨料、镂铣、砂光、钻孔、打磨、精整:木粉尘、噪声、振动拼接、压边、封边、修边:甲醛、苯酚、噪声涂胶、擦色、调漆、喷漆、晾漆、组装: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丙酮、丁酮;苯胺;甲苯二异氰酸酯;甲醛;苯酚;噪声,3. 家具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锅炉房的危害设备维修中的危害家具、板材烘烤的危害皮革车间:皮革开料、 裁剪

43、、 缝纫、 检验、 仓库等岗位存在二甲基甲酰胺覆膜吸塑车间(主要在厨具生产中):喷胶、覆膜吸塑岗位可能存在苯、 二甲苯、 乙酸丁酯、 乙胺、 噪声喷漆车间表面清洗岗位可能存在正己烷,4.家具企业化学毒物对健康的危害,苯属于致癌物质,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能够引起头晕头痛、昏迷抽搐、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甚至死亡等。,4.家具企业化学毒物对健康的危害,甲 醛属于致癌和致畸物质,对人体各种细胞均有损害作用。能够引起头痛、心悸、支气管哮喘、肺水肿、口鼻腔糜烂、鼻咽癌等。,4.家具企业化学毒物对健康的危害,苯 胺主要损害造血系统、泌尿系统。能够引起溶血性贫血、膀胱炎、肝炎、尿道癌、前列腺癌等。

44、,家具企业主要化学毒物对健康的危害,甲苯二异氰酸酯主要损害呼吸系统,能够引起紫绀、哮喘、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等。,家具企业主要化学毒物对健康的危害,木粉尘木粉尘中含有木焦油,含各种酚类和烃类等致癌物质,会引起慢性鼻炎、支气管炎、哮喘和肺气肿等,是确认的致癌物质。,5. 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治理,家具制造企业高毒物质危害治理工作要抓住喷漆、涂胶和晾漆三个环节,突出对喷漆环节的治理。,5. 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治理,1、喷漆环节一是企业必须设置独立的喷漆间;二是喷漆间必须采用上进风下出风、正负压相结合的通风方式,保证空气新鲜通畅;三是喷漆间必须使用水帘(水幕)降毒和流水排毒的措施,保证喷漆间

45、毒物及时排出;四是喷漆间内应设置冲洗设施,墙壁和地面的油漆污垢必须定期进行清理。如果采用流水线作业,喷漆作业点必须设置局部隔离防护设施并使用水帘(水幕)降毒和流水排毒的措施;流水线上的打磨、擦色、烘干等作业点也必须设置通风排毒设施,保证毒物浓度不超标。,5.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治理,2、涂胶和晾漆环节必须与其他作业隔离,并设置通风排毒设施,确保作业场所有毒物质浓度不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食品饲料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产生方式:混杂粮食(如谷物、豆类、面粉、淀粉、玉米粉等)、蔬菜或辅料(食糖、食盐、味精、辣椒粉、蛋白粉、食品添加剂等)在入出仓、平堆、翻动粮面、扒沟、加工(如清洗、挑选、切碎、压

46、榨、配料、投料、筛选、粉碎、研磨、搅拌、制粒、输送、调味、袋装下料)等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粮食粉尘或混合粉尘。,食品饲料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1. 生产性粉尘 粮食粉尘,产生方式:如谷物的壳、皮、毛刺及面粉、糠、麸皮,谷物和蔬菜中的泥沙,以及在储藏过程中细菌、霉菌、昆虫微生物等。,食品饲料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1. 生产性粉尘 粮食粉尘,产生方式:锅炉炉渣、除尘渣;电焊烟尘。,食品饲料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1. 生产性粉尘 粮食粉尘,健康危害:粮食粉尘可以对人体引起变态反应(变应性肺泡炎、过敏性肺炎等)、机械刺激、纤维化作用(尘肺)。因此,如何预防粮食粉尘的危害和粮食仓储职业病危害,是粮食加工企业和

47、仓储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课题。,食品饲料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1. 生产性粉尘 粮食粉尘,安全风险:粮食粉尘是一种不导电的可燃性粉尘,在生产场所粉尘云或粉尘层的形式存在,在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如遇到足够能量的点火源,就有可能被点燃并发生有巨大破坏力的粉尘爆炸。,食品饲料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1. 生产性粉尘 粮食粉尘,危害程度:粮食粉尘在粮食的产、购、销、储、运、加工等环节都存在,特别是在储运、加工环节最为突出。经实地检测粮食仓储企业在房式仓装卸谷物时,空气中粉尘浓度可达25.8-61.1mg/m3 ,立筒库储粮仓的粉尘浓度在一般作业区可为100 mg/m3,装卸作业区可达到400-1400 mg

48、/m3 ;粮食加工车间的粉尘浓度一般为3-1200 mg/m3 ,统糠房的粉尘浓度可达2700-4900 mg/m3 ,均超过谷物粉尘(游离SiO2含量10%)4mg/m3、其他粉尘8mg/m3的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规定,同时也超过了一般作业区含尘浓度低于10 mg/m3的国家环保标准。具体要根据工作场所粉尘浓度检测结果确定。,食品饲料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1. 生产性粉尘 粮食粉尘,产生方式:具体视生产工艺确定。如天然气干燥、烘烤、锅炉等,则产生甲烷、乙烷、丙烷等;如锅炉使用煤炭等燃料,则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粮食、蔬菜及其产品消毒杀菌处理使用的消毒剂如液氯、次氯酸盐、二

49、氧化氯、磷酸钠、季铵化合物、有机酸、过氧化氢、过氧乙酸、臭氧等。,食品饲料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2. 化学性有害因素,产生方式:泡菜腌制、污水污泥池,可能产生以硫化氢为主的毒物,其他可能还有氰化氢、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柴油发电机发电时,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危害。食品安全质量化验分析过程中使用甲醇、乙醇、盐酸、硼酸、硫酸、冰醋酸、氯仿、氢氧化钠等化学物质。,食品饲料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2. 化学性有害因素,产生方式:设备维修焊接作业时,可能产生锰及其化合物等重金属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等危害。冷冻库采用液氨制冷,可能产生液氨泄露危害。蔬菜与粮食中的农药残

50、留。肉食、蔬菜、粮食等腐烂变质产生的恶臭有害气体。粮油储藏使用磷化氢环流熏蒸。,食品饲料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2. 化学性有害因素,健康危害及危害程度:一般情况下,毒物很少超标。风险最大为泡菜腌制池与污水污泥池清洗作业时,可能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已有许多事故案例为证。柴油发电机发电时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也偶有发生。也有可能发生冷冻库液氨泄露中毒事故。,食品饲料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2. 化学性有害因素,2013年8月20日,上海崇明县三商食品公司多人清理咸菜池时硫化氢中毒5死4伤。下图为发生事故的泡菜腌制池,腌制池事故点击,2005年5月29日,福建省诏安县官陂镇下官存一村村民家中青梅腌制池发生氰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