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专题复习:《读图表述》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05268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中考专题复习:《读图表述》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中考专题复习:《读图表述》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中考专题复习:《读图表述》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中考专题复习:《读图表述》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中考专题复习:《读图表述》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中考专题复习:《读图表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中考专题复习:《读图表述》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节读图表述,体验与探究,1.(2011四川眉山)针对社会热点,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举行了一次 “关注食品安全”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6分) (一)根据下边的漫画,回答问题。(4分) (1)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 _ (2)这幅漫画反映了当前什么样的社会现状?从漫画来看,造成这种 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_,真题体验,(二)我想说。(2分) (3)根据眉山日报报道: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染色馒头、假 牛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食品问题就接二连三地“冒”出来 了读后,你一定有很多话要想说!请你面对下面两种人,把你 内心最想说的忠告,郑重地说给他们听。 我对食

2、品企业说:_ 我对食品监管部门说:_ 答案(1)漫画的题目是“滞后”,画面上的牛肉膏、瘦肉精、回炉面 包、染色馒头洋洋得意、理直气壮地往前迅跑,而监管却在后面追 喊,累得气喘吁吁(2分,没有说题目,不扣分,但后面两种情况必 说,说一种给1分,只说画面是什么,没有生动描绘,扣1分)。 (2)食品安全频频出现问题(或问题严重、繁多、猖狂等,1分),监管 部门监管不利,严重滞后,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分)。 (3)示例:我对食品企业说:做人要诚信,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不要昧良心! 我对监管部门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监管责 任重于泰山(意近即可,各1分)。,2.(2011山东东营)右图是中国

3、环境标志图形, 仔细观察主体部分(汉字和英文除外),写一 段解说文字。要求:说明内容包含构成要素、 造型特点及其含义,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3分) _答案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 十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 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表示公众同心同德,携手并 肩,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 字,既别出心裁,又寓义丰富,耐人寻味。评分:构成要素1分,造型特点及其含义1分,成语使用恰当1分。 共3分。意思对即可。,3.(2011河北)阅读下面的图表,回答后面的问题。(共5分)(1)从左面的图表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4、3分) 答:_(2)你最喜欢从哪个途径获取科技信息?请说出理由。(2分) 答:_,答案(1)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趋于多元化:其中,从电视、报纸、与人交谈等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率较高,而从一般杂志、图书、科学期刊等渠道获取的科技信息的比率较低。(2)示例:因特网;快捷、方便、信息量大。解析解答第(l)小题,应认真读图,图表主要内容为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及所占比例。语言表述要抓住要点:渠道多;哪些渠道比率高;哪些渠道比率低。第(2)小题为开放性试题,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选择,答出理由,言之有理即可。,4.(2011江苏无锡)对右侧这幅漫画的内容、 主题及讽刺效果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5、2分) A医院对一位只是破了点皮的病人进行 了全身包扎,又输液,又配了很多药。 病人显得很无奈, 很焦急。 B个别医院虽有对病人进行过度治疗之嫌,但也体现着对病 人高度负责的态度。 C过度治疗既浪费了宝贵的医药资源,又增加了病人的经济 负担。 D画面采用了夸张的手法,讽刺了当前医疗行业的弊端,可 谓幽默弘竣。 答案B 解析没能体现题干要求中的“讽刺的效果”,与漫画的主题正好相反。易错选A,A项是介绍画面内容,符合要求中的一项。,5.(2011山西)认真观察漫画,给它拟一个标题。(8个字以内)(2分) 标题 。 答案(2分)示例:代沟、聊、无聊 解析要理解漫画内容,通过祖孙两代对话挖掘漫画主题

6、没共同语言或有代沟。抓漫画中体现人物心理的关键词来反映漫 画主题爷爷想“聊”,孙子觉得没什么可“聊”的。拟题要简洁 凝练。此题考查阅读鉴赏、理解概括能力,特别注意平时的训练。 此题易失分在欣赏漫画时抓不住漫画表达的中心或主题,所拟标 题偏离中心;标题冗长,不简洁。,考点涵析,图表题一般是给出一幅图表,要求考生能根据图表的信息解答相关问题。 1将图表中包含的信息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2分析表格材料。 3辨别或挖掘图表中某些隐含的信息。 4以读书卡片的形式考查名著知识。 5以制作卡片形式考查考生的阅读方法和习惯。 6以完善卡片的形式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7按图片写成语或诗句。,整合与点

7、拨,图表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开放性题型,现已成为一个热点,倍受中考命题者的青睐。这类试题命题呈现多元化,立意具有新颖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解法具有探索性,思维具有发散性,答案具有多元性,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图表题一般是给出一幅图表,要求考生能根据图表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图判断、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题型一般分为三种:一是直接概括图表的内容,一是说说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一是与图表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等。,应考链接,读图:现代社会已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图形出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这众多图形中,图

8、标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比如商标、会徽、徽标、标识、招贴画等,它们在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标具有主题鲜明、构思新颖、寓意深刻等特点,能很好地考查学生读图、析图、创新表达等能力。其内容有解说图标含义、解析图标创意、阐述推荐标识理由、探求徽标共同信息、分析取名含义和喜欢理由等。 读表:读表题一般通过看表格来得出现象、结论、建议等。,漫画:是夸张的艺术,由于其形式特殊,有些漫画并非一下子就能弄清其讽刺的现象或揭示的道理。漫画题要考查的内容有:通过漫画的标题解读漫画的主题或含义。标题可以说是漫画的“眼睛”,这个“眼睛”反映着漫画的“心灵”,它往往提示了内容或画旨。结合漫画的形象来思

9、考其寓意。漫画是一种艺术手法,它是通过直观形象来说明道理的,因此,分析漫画的形象是理解漫画的另一个关键点。透视夸张手法了解漫画意图。漫画是夸张的艺术,它故意将生活中的现象变形,产生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因此,解读漫画,不妨先分析其夸张的手法。联系漫画中的文字说明来理解漫画。有些漫画的内容,作者无法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就只能借助于文字语言。所以,若是碰到带有文字的漫画,就要对画面中的文字进行解读,明了漫画作者想借助于这些文字向读者传达怎样的信息,文字和漫画到底有怎样的关系。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漫画的要义。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

10、的反映。因而要看懂漫画,不妨将漫画的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同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要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理解、把握漫画的要义。,典型例题,【例1】(2010河北)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共5分) (1)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面的内容。(3分) 答:_ 答案(1)示例:画面的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书的封面写有 “一本好书”字样,封底写有“一生财富”字样。书的下面露出三 双脚,分别代表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孩子,他们共同阅读这 本书。,解析仔细观察漫画,注意每个细节,用说明性语言,不要夹杂描写、议论的句子,内容全面、顺序合理即可。点评本题考查欣赏漫画的能力。完成本

11、题,首先要审读画面,尽力理解。读懂漫画,要做到:观察漫画的主体,分析其构成要素。要注意漫画中的文字标注。对这些文字一定要认真解读,根据它们明确漫画作者想借助这些文字向读者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思考文字和漫画到底有怎样的关系,以便于把握答题方向和要求。,(2)请谈谈你对“一本好书,一生财富”的认识。(2分) 答:_ 答案(2)示例:一本好书能给人有益的知识,拥有知识就 拥有了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解析这句话的含意是书籍不仅能给你带来智慧与力量,同 时还能给人带来财富。“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要改变人生, 请从读一本好书开始!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表达能力。对这类开放性题目,首先要 深刻理解句子的含意,然

12、后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做到语句通 顺,意思清楚,观点明确。,【例2】(2010山东潍坊)下面是某刊物刊登的两幅相互独立的漫画。有同学就其独立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应该是一幅漫画的两个连续的画面,并从画面构成和情节方面阐述了理由。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可能是什么?(2分) _ 答案从画面构成上看,河岸、鱼竿、人物服饰和画面构图等都完全相同。从情节上看,一人将双脚浸入水中,专心致志地等鱼上钩,结果被鱼咬了脚趾,惊骇不已。表达的内容连贯而完整。,解析该题目为开放性试题,一般是从画面和故事情节上分析。通过读图可知,两幅图场景相似,人物相似,鱼竿有两副,从两幅图的联系上看,一个是在等鱼,一个是被鱼咬了脚趾。回答

13、时只要理由合乎情理,有说服力即可。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综观各省、市中考试题,图文转换题的考查角度一般是:客观地说明或想象、描述漫画、图表的内容;分析、总结漫画、图表反映的问题。谈谈漫画、图表给我们的启示或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等。,【例3】(2010浙江宁波)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材料一:5 月8日上午,在嘉宾和普通市民800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宁 波再次向世人展现了自己与书的不解之缘 位于甬江边的宁波书 城正式开业了。宁波书城由高66 米的16层主建筑及其他7幢配套建筑 组成,以“书”为核心,营造了”书香宁波”的氛围。在书香脉脉中浸润 了400多年的宁波,向世界、向未来展现

14、了自己除了商业之外的文化 特质。 (1)为上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_。(15字以内)(2分) 材料二:宁波书城的标识“甬抱书城”(如右图), 设计者巧妙地将书和甬融合在一起,此设计体现 了桥梁、钥匙、太阳这三个概念,其中“太阳”象 征对书城未来发展态势的祝福。 (2)请从“桥梁”“钥匙”两个概念中选择其中一个, 说说你的理解。(2分) 我选_,我的理解是_。,(3)结合下边漫画的寓意,你认为宁波书城将会发挥怎样的作用?(2分) _ (温馨提示:高速行驶的车上有“电视”“网络”“报纸”“文学期 刊”,其中“报纸”即将被甩下,“文学期刊”已被甩下),答案(1)甬江边的宁波书城正式开业了(2)示例:“

15、桥梁”:象征书城沟通了书籍与人们的联系。“钥匙”:象征书城开启了人们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3)我认为,现今,报纸、文学期刊等纸质媒体已被电视、网络等非纸质传媒挤压,严重边缘化。在这种情况下,宁波书城将会努力营造“书香宁波”的氛围,使文学期刊、报纸等纸质媒体充分发挥繁荣文学、推动文化建设的作用。,解析(1)拟写标题要在概括新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时注意找出导语部分,抓住主要语句“位于甬江边的宁波书城正式开业了”;(2)注意写出“桥梁”“钥匙”与读书的联系;(3)回答时,书城的作用应和漫画寓意相吻合,要求体现营造“书香宁波”的氛围,文学期刊、报纸等纸质媒体的作用。言之成理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语文

16、综合能力。第(1)题重在考查筛选、提炼信息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在于:先整体感知材料内容,找出隐含信息的中心句,迅速筛选提炼出主要信息,然后采用“保留主干法”或“寻词摘句组合法”进行整合。第(2)题考查对标识意义的理解能力。第(3)题是读图题,既考查了读图能力,也考查了实际应用的能力。读图题是中考试题中的新题型,这种题型包括:图画、漫画、表格。,【例4】(2010湖北武汉)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近年来,武汉市多家公园开展了树木认养活动,许多市民参与其 中。今年,武汉市首次将6月5日、6日设为“树木认养回访日”。学校 决定组织学生开展以“树木认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

17、准备做一次街头调查,请为调查问卷“武汉市民认养树木现状调 查”设计一个调查问题。(2分) _ (2)下面是某同学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绘制的图表。请仔细观察并比较 两组数据,用简明 的语言概括出图表 所包含的信息。 (4分) _ _ _ _,(3)年初,小林和朋友一起认养了一棵树。周末他想约朋友一同去 为认养的树木施肥剪枝,可朋友因学习紧张不想去。小林觉得 认养是一份爱心,照看是一份责任,这时他会对朋友说: “_”。 答案示例一:你周围有人认养树木吗?示例二:你知道武汉 市有哪些公园可以认养树木?(2)武汉市民认养树木及回访树木的人数均逐年增加,但回访树木的人数远少于认养树木的人数。(3)学习固然重

18、要,但为树木施肥剪枝既可以照料树林,也是学习之余的一种放松。何况,我们认养了树木就有责任照看它,周末我们一起去,好吗?,解析第(1)题问题的提出一定要围绕“树木认养”这一主题,问题不宜于过大,力求简洁,便于他人调查。第(2)题,图表中的数字200、250、300表明认养树木的人树从2007年到2009年逐渐增加,从数据的比较中,可知回访树木的人数大大少于认养树木的人数。第(3)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回答时要注意说话的对象,你面对的是同学,在语言表达上力求做到打动对方,易于对方接受。点评第(1)题考查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活动能力。调查时的问题既要符合题意,又要便于他人操作。第(2

19、)题考查提炼信息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可依据图表提炼出相关的信息既要横向比较,又要纵向比较,以免信息概括不全。第(3)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语言表达的具体要求是简明、连贯、得体,回答时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的环境(场合)。,【例5】中国传统年画,常常借助于喜庆明丽的色彩和象征吉祥的事物来表现美好的愿望,如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凤凰象征着宝贵吉祥等。请用说明性的文字介绍这幅年画,并从中任选一个象征事物,说出其中寄托的美好愿望。 (1)说明性的文字:_; (2)_象征_。,答案(1)画面正中是一个躺在芭蕉叶上的胖娃娃,他头枕佛手,右手抱着一个大仙桃,左手拖着一只蝙蝠,左腿旁是一颗大石榴(或者“玉

20、米”),左上方是一只仙鹤,右下方是一方印章。(2)“仙鹤”象征“长寿”;“石榴”(或“玉米”)象征“多子多福”;“仙桃”象征“长寿”;“蝙蝠”与“佛手”象征“幸福”;“芭蕉叶”象征“四季常春”。(只答其中一个即可)解析年画画面较为复杂,最好的做法是以人为中心,按顺序说明他手上及身边的事物。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画面左下方的图章不要忽视。选择象征物及其说明意义,要扣住题干中的“喜庆明丽”“美好的愿望”等词语。,【例6】下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 _答案该标识以“书”和“沈阳”的音写拼音字母为设计元素,体现活动的主题与地域;

21、翻开的书和两书交汇处的眼睛,对“开卷有益”作出微妙表达。解析解答此题注意题干中“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这一要求,答题时对标识的解读要先从整体再到局部。,技法点拨,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 二审图表。图表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在审图表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

22、源头。 三审要求。根据考题要求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使审读图表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表的中心(尤其是在有些图表没有标题,但在题目要求中告诉你这是一张什么图表时)。同时也只有根据要求答题,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答题偏向。,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图表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阅读图表首先应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读附注等环节,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图表中的任何一个细节,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

23、力寻找信息点,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图表的本质和要旨,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第三步:准确归纳善表述。首先要根据要求来答题,问什么答什么,怎样问怎样答;其次,归纳概括是这类题目的共同点,不少题目常有字数限定,所以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明、扼要、有条理。 总之,解答图表题要有完整的过程:仔细审题是前提,认真思考是关键,准确表述既是目的又是终结。只要掌握了解题技巧,进行一定的训练,重点抓好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就一定能做好图表分析题的。,巩固与提高,1.(2011江苏扬州)结合提示,完成下面题目。 (9分) 提示:香甜的瓜汁、可口的果茶、清

24、爽的 冷饮随着夏天的来临,各种自制饮料 的销售开始火爆。但是,经检验,部分自 制饮料中存在着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 (1)用简洁的文字说明右图的内容。(3分) _ (2)概括这幅漫画的讽刺意义。(3分) _ (3)据报载,记者在果茶店里询问加了哪些添加剂,有位老板理直气壮地 说:“加什么样的添加剂,是我们的商业秘密,不能告诉你!”对这样的 老板,你打算对他说些什么劝告的话?(3分) _,答案(1)(3分)满脑子都是金钱(一心只想着钱)(1分)的某商家(1分)正在向一杯新鲜瓜汁倾倒添加剂。(1分)(意思对即可)(2)(3分)讽刺了那些不良商家(1分)一味追求利润(金钱)(1分)而不顾人们的生命安全

25、(健康)的丑恶行径(1分)。(意思对即可)(3)(3分)示例:老板,你这种做法是非法的。所谓商业秘密不是你损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理由,你只有守法经营才能赢得顾客的青睐!(观点正确1分,体现劝告1分,语句通顺1分。回答合理即可。),2.以下是某新闻周刊对因特网与电子游戏对青少年成长利与弊的调查统 计,阅读后回答问题。(4分) (1)概括两图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_ (2)假如以图一为依据,可以用来证明的论点是() A因特网对青少年的成长没有什么不良影响。 B因特网对青少年的成长弊多利少。 C因特网与青少年的成长关系密切。 D青少年应该远离因特网。 答案(1)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发挥的积极作用远大于消极作

26、用, 而电子游戏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害无益。(2)C,3根据相关提示,在下表序号处填入相应的内容。(2分) _ _ 答案鲁迅童年,4.名著阅读。(1)题必做,3分;(2)题为附加题,4分,每小题 2分,答对分数加入总分 (1)从下列四位小说人物中,选出其中一位,完成读书卡片。 武松 猪八戒 鲁滨孙 保尔柯察金读书卡片,答案(1)略(3分,所选人物栏不计分,“作者”、“作品”、“人物故事”每栏各1分),(2)附加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 彩”这段诗节选自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诗歌表现了诗人 对爱和美的追求。 B红楼梦中贾宝玉在太虚幻境

27、看到的判词“玉带林中挂,金簪 雪里埋”,预示了林黛玉、薛宝钗的命运。 C简爱中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热情奔放、敢作敢为又极具同情 心。他虽然生长在富贵家庭,却不是那种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D巴黎圣母院中,美丽的姑娘凯瑟琳不计前嫌,在钟楼怪人 卡西莫多受刑时,走上刑台,将怀中的水葫芦温柔地送到他干 裂的嘴边。 “果见_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 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 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 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这段文字出自文学名著 _,写的是_(故事情节)。 答案 (2)D(2分) 三国演义孔明(诸葛亮)抚琴退司马或孔 明唱空城计。(作品、情节各1分,情节表述不完整的不给分),5为下面这幅图片拟写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能 揭示画面的内涵。(不少于50字) _答案这是一幅坐在轮椅上的残疾运动员奋力击球的感人画面。 他挥动球拍,展开青春的翅膀,驰骋球场,追逐人生的梦想。,6请概括图表传达的主要信息,并针对所反映的情况提出你的意 见或建议。 _答案主要信息:从18岁以后,年龄越大,网民数量越少。建议:开放各种形式的培训,引导中老年人积极使用网络。 25岁以下网民已占总网民半数以上。建议:社会各界尤其 是教育部门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利用网络,并控制上网时间。,完成考点跟踪训练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