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精神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05312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与精神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历史与精神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历史与精神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历史与精神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历史与精神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与精神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与精神课件.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历史与精神,自由精神和历史坐标一,勿为古人之奴隶也。二,勿为世俗之奴隶也。三,勿为境遇之奴隶也。四,勿为情欲之奴隶也。,一条线和一个形成的圆起点和终点往往有惊人的相似,我们总以为走的笔直的人生,最后往往回到原来的地方。,宇宙是包容天地万事万物的总称,“天地四方”“宇”“古往今来”“宙”,无限的空间无限的时间,宇宙?,线,面,体和历史思维,在时间和空间中感知宇宙,时间轴,空间轴,宇宙,生命,人,思考,意义!,书,读书人,知识,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中感知宇宙,为什么要学习历史?,罗宾W温克说:“控制历史和控制如何写历史的人就控制了过去,而控制过去的人就控制了现在。”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如果历史

2、学消失,国民意识也将因此不能存续,而如果丧失了这种国民意识,法国也好,意大利也好,都不可能存在有独立的文化和真正的文明。”这可以说是对历史学最高和终极价值的高度概括。 清代龚自珍说:“史存而周存,史亡而周亡。”“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全集古史钩沉论认为史学直接关系到天下兴亡、民族存灭。,从历史记载的连续性看中华民族的历史,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历史记载保持连续不断。 二十四史是自有文字以来前后相接的历史巨著,共3213卷,4000多万字,记载了自黄帝到明崇祯帝4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

3、各国历史著作中所仅有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套二十四史,就是一部中华文明史的缩影。,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等)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疑问: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为何能够持续不断?,一、悠久、深厚的历史意识,何谓

4、历史意识? 强烈的历史感,而其实质意义即是重视民族自身的由来、发展,并且自觉地将它传续下去。 1、原始历史意识的产生(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 2、自觉历史意识的形成“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 尚书召诰,“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历年,式勿替有殷历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尚书召诰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荡 “述往事,思来者。” “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从黑格尔的话看历史意识臻于成熟的标志 “历史这样东西需要理智就是在一种独立的客观的眼光下去观察一个对象,并且了解它和其他对象之间合理的联系的这一种能力。所以只有那些民族,它们已

5、经达到相当的发展程度,并且能够从这一点出发,个人已经了解他们自己是为本身而存在的,就是有自我意识的时候,那种民族才有历史和一般散文。” “历史对于一个民族永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靠了历史,才能够意识到他们自己的精神表现在法律、礼节、风俗和事功上的发展行程。假如没有历史,他们在时间上的生存,在本身中便是盲目的任性在多种形式下重复表演而已。历史使这种偶然性停止。”,“中国人具有最准确的国史中国凡是有所措施,都预备给历史上登载个仔细明白。印度则恰好相反。” 历史哲学“印度人没有历史。” 马克思只有神话无信史第一,印度缺乏有正式文字记载的可信的历史,它的历史是同神话搅合在一起的。第二,印度历史上屡遭

6、外族入侵,它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断为外族征服的历史。第三,印度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内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二、史官制度的发达,1、史官的起源和职责商代的史官甲骨文中的“作册”、“史”、“尹” 。主要负责记录国事,起草文书 。周代的史官金文(钟鼎文)中的“作册”、“内史”、“作册尹” 。其分工更为明确,职责更加细化。 太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太史为左史,内史为右史”,负责记录天子言行,“右史记言,左史记事”。 “天子无端而居,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礼记2、古代优秀的史官周成王剪桐封弟 “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

7、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史记晋世家,“晋之董狐,书法不隐”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境),反(返)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左传宣公二年,链接。董狐,春秋晋国太史,亦称史狐。周大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据说今翼城县东50里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

8、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夷皋聚敛民财,残害臣民,举国上下为之不安。作为正卿的执政大臣赵盾,多次苦心劝谏,灵公非但不改,反而肆意残害。他先派人刺杀,未遂,又于宴会上伏甲兵袭杀,未果。赵盾被逼无奈,只好出逃。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听说灵公已被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干是返回晋都,继续执政。董狐以赵盾弑其君记载此事,并宣示于朝臣,以示笔伐。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申明理由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意思是他做为执政大臣,在逃亡未过国境时,原有的君臣之义就没有断绝,回到朝中,就应当组织人马讨伐乱臣,不讨伐就未尽到职责,因此弑君之名应由他承当,这是按写

9、史之书法决定的。当时的史官与后世大有不同,他们既典史策,又充秘书,即协助君臣执行治国的法令条文。传宣王命,记功司过是他们的具体职责,兼有治史和治政的双重任务,实际就是具有褒贬臧否大权的文职大臣。当时记事的书法依礼制定,礼的核心在于维护君臣大义,赵盾不讨伐弑君乱臣,失了君臣大义,故董狐定之以弑君之罪。对此,孔子大加赞扬,称董狐为书法不隐的古之良史,后世据以称之为良狐,以表褒美之意。这是因为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权臣掌握国命,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以礼义为违合的书法原则,早已失去了它的威严,坚持这一原则,并非都能受到赞扬,而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齐国太史就因写了权臣崔杼的弑君之罪,结果弟兄二人接连被杀

10、。董狐之直笔,自然也是冒着风险的,因此,孔子赞扬他,后人褒美他,正是表彰其坚持原则的刚直精神。这种精神已为后世正直史官坚持不懈地继承下来,成为我国史德传统中最为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直笔的含义逐渐摆脱了以礼义违合为内容的书法局限,从司马迁开始,赋予了它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具备了唯物史观的实质。,“齐之南史,直书崔弑” “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三、对名山事业的执著追求,修史工作在中国古代备受重视,许多史家把撰史视为名山事业。为了修纂历史,甘受青灯黄卷之苦,不惜

11、抛弃功名利禄,甚至触犯龙颜忌讳,以身犯险。,名山:古代帝王藏策之府。世故在帝王藏策之府的事业。多指不朽的著作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1、司马迁受腐刑而毅然著史记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2、谈迁穷一生之精力撰成编年体通史巨著国榷 “迁本寒素,不支伏腊,购书则夺于饘粥,贷书则轻于韦布。家本担石,饥梨渴枣,遂市阅户录,尝重趼百里之外,苦不堪述。条积匦藏,稍次年月,矻矻成编。” 北游录纪文上吴骏公太史

12、书 “虽尽失之,未敢废也。遂走百里之外,遍考群籍,归本于实录,冰毫汗茧,又若干岁,始竟前志。田夫守株,愚人刻剑,予病类之矣。” 国榷义例,3、清初吴炎、潘柽章相约合撰明史记 清初三大文字狱之一“庄氏史案” 主要人物和线索:朱国桢 与明史概庄允城、庄廷鑨父子朱佑明查继佐、范骧、陆圻 赵君宋 吴之荣 “一代文章亡左马,千秋仁义在吴潘。” 顾炎武:亭林诗集卷四,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4、万斯同不惧忌讳,力劝温睿临修南明史。 不绝如缕、声名显赫的万氏家族 万义(元代远祖) 万国珍(万斌) 武略将军 万氏家族第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 万钟 武毅将军、宁波卫指挥佥事 ,赐第于鄞, 世居宁波 万武、万文(

13、射龙将军)、万义颛 万全(字惟一) 万禧 万椿 万表 鹿园公 万氏家族第二位很有影响力的人物 其母王汝玉(宋代王安石的九世侄孙女)正德十五年,考中进士,万家第一位有正式“文凭” 的将军,都指挥使、漕运参将、广西副总兵、淮安总兵、都运浙江掌印指挥使、南京大校场坐营、南京中府都督,理学名臣,万谦甫、万达甫万邦孚万泰 “东林四先生”之一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参加东林党与阉党之争万斯年、万斯程、万斯祯、万斯昌、万斯选、万斯大、万斯备、万斯同 “稷下八龙”“四忠” 万斌、万钟、万武、万文“三节”曹妙素(万钟妻)、陈义顼(万武妻)、吴义正(万文妻)“一义”万义颛,何谓“

14、世家”?,“开国成家,世代相续”。万氏家族典型的明代“世家大族”,自万斌万斯同,共传十一世,与大明王朝历史相终始。“有明大事,如北征,如逊国,如征交趾,如东南倭乱,如救朝鲜,皆牵连万氏,后之君子而有考故实者,万氏其不为杞、宋乎?”,四方身价归明水,一代贤奸托布衣 布衣史官万斯同,一、生逢易代,避世吟诗,公元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四处府第,家资殷实父亲万泰 著名在野士人 公开驱逐阉党阮大铖 “一时三吴之大老无不以识先生为幸,有过四明者,必造先生之门。”过目不忘,性格内向,明亡清兴的历史进程腐朽懦弱、昙花一现的南明王朝弘光政权:马士英、史可法等拥立福王朱由崧立国南京阮大铖重新上台,

15、“公报私仇”,炮制蝗蝻录,捕杀江南复社名士顺治二年(1645),“扬州屠城”事件。,历时仅七日的潞王政权(朱常 监国杭州)顺治二年六月十八日,黄宗羲等拥立鲁王朱以海监国绍兴。顺治二年六月二十七日,唐王朱聿键登基福建,“隆武”政权建立。顺治三年十月初十日,桂王朱由榔监国肇庆。清军铁蹄南下与江南军民的反抗“留头不留发,留法不留头”“剃发”政策的野蛮推行,江阴屠城 历十日,死80余万,仅剩53人。嘉定屠城 “浮尸满河,舟行无下篙之处”。昆山保卫战 顾炎武参加宁波 “六狂生起义”宁波失守,避难光溪。万泰与全大震 百年世交天灾人祸,接连不断:亲人离世;藏书遭毁;逃难榆林。“我昔九龄时,慈母中道弃。弱儿可

16、怜人,性命托兄弟。穴居逾三年,脱栗尝不继。”,清廷于战乱之中诏修明史封建王朝纂修正史的政治意义宣告”车书一统”的新朝正式建立。修史初期的重重困难与障碍:人才难求;史料匮乏;忌讳丛生。棘手的“忠义”、“殉节”问题汤斌 “国可废而史不可灭”,如何评价民族忠义问题?,华夷之辨与民族观念“天下之大防有二:华夏、夷狄也,君子、小人也。”前者属于“一人之正义”或“一时之大义”;后者则属于“古今之通义”,强调“不以一时之君臣,废古今夷夏之通义” 王夫之“君臣之分所关者在一身,华夷之防所系者在天下。夫以君臣之分犹不敌华夷之防,而春秋之志可知矣。”,“明史案”的爆发及影响 潘耒、万斯同毅然参与修史的根本原因 “

17、国可灭而史不可灭”“翻城之狱”与镜川杨氏家族的灭绝告密者:谢三斌(万泰亲家公)“翻城之狱”对万氏父子的影响:万泰消极避世,改号“悔庵”;万斯同深受震撼,后作两浙明季忠义考,万泰教子:吴钟峦与海外遗集。“商亡而首阳采薇之歌不亡,则商亦不亡;汉亡而武侯出师之表不亡,则汉亦不亡;宋亡而文山正气歌、零丁洋诸诗篇不亡,则宋亦不亡。然则先生之文其所以留,我明未坠之续岂其微哉?”万泰序讲述祖先历史,科举制度的恢复与甬上“文业之会”的兴起早年理想:不仕科举,隐学山水,寄情诗话万斯同的文风与诗体,逐渐认识到文学并非其最长者,羡慕万言文采,“使吾有汝笔,班、马不难企也”。(后修明史,请人捉刀),再造巨痛,父亲离世

18、。万泰南下广州及与朱彝尊交往明清遗民内心的苦痛:“出亦复苦筹,入亦复苦愁,黄河之清不可俟,何用长怀千载忧。当前有酒切痛饮,明朝歧路仍西东。”朱彝尊训子书成遗书万泰病逝原因?,祖先坟前立壮志初入史途弱冠之年补史表史学处女作历代史表补为何补表?影响和价值何在?开创有清一代旧史补续之先河,二、经世实学,心路历程,顺治十六年,初谒恩师黄宗羲黄氏“梨洲”、“南雷”两号之由来一语点醒黄百家天灾降临,龙虎山堂遭火毁迁往蓝溪人祸再发,万氏家产被掠夺古松悲歌“逸老堂”的兴废与万氏家族的盛衰逆境之中屹立不倒的万氏兄弟“承家者在乎立身,而不在乎富贵;立身者在乎诗书礼乐,而不在乎显达”。万斯同,如何看待明遗民问题?明

19、遗民的特点:生活惨淡,乃至惨烈。或教书糊口,或逃禅为僧,或卖卜行医,或者干脆僵卧长愁,以死为邻。重视择友与交友,有固定的生活圈,消极避世。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坚毅载体。,康熙四年(1665)春,正是受业于黄氏门下。主要学生:万斯同、万斯选、万斯大、万斯备、万言、郑梁等。黄氏讲学与浙东学术的复振浙东学术的特点:援经入史、经世致用万斯同志向的变化:从辞章之学经世之学,“仆生平学凡三变。弱冠时为古文词诗歌,欲余当时知名士角逐于翰墨之场。既乃薄其所为无益之言以惑世盗名,胜图之季可鉴矣。已乃攻经国有用之学,谓夫天未厌乱,有膺图者出,舍我其谁?时与诸同人兄弟自有书契以至今日之制度,无弗考索遗意,论其可行不可行

20、。”万斯同,三、入馆修史,留名青史,康熙四年(1665)清廷再修明史“徐氏三兄弟”与昆山之旅徐乾学、徐元文、徐秉义一门“三鼎甲”射策入仕康熙十八年(1679)九月二十八日抵京。不署衔、不领俸“吾此行无他志,显亲扬名非吾愿也,但愿纂成一代之史,可藉手以报先朝矣。”,总领史局,事必躬亲“阅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有某事当参校。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广结友朋:陆陇其(清代清官)、吴裔之(吴仲峦的二公子)、阎若璩京城讲学,盛极一时,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讲会录,温睿临做札记“名公巨卿咸以不知其姓名为耻”!促成南疆逸史“鼎革之际,事变繁多,金陵、闽、粤,播迁三所,历年二十,遗事零落

21、,子盍辑而志之,成一书乎?”“是明史之所赅也,予何事焉?”,“不然。明史以福、唐、桂、鲁附入怀宗,记载寥寥,遗缺者多。倘专取三朝,成一外史,及今时古老犹存,遗文尚在,可网罗也。逡巡数十年,遗老尽矣,野史无刊本,日就零落,后之人有举隆、永之号而茫然者矣。吾侪可听之乎?” “是则然矣,其间固有抗逆颜行,伏尸都市,非令甲之罪人乎?取之似涉忌讳也,删之则曷以成是书?” “不然。国家兴废,何代无之,人各为其主,凡在兴朝,必不怒也。不得已而遂其志尔,褒与诛可并行也。且方开史局时,已奉有各种野史悉行送部,不必以忌讳为嫌之令矣。采而辑之,何伤?” “诺。”,康熙二十八年(1689)三月二十九日,回乡返京,黄宗

22、羲以八十岁高龄亲送斯同,赠诗以励。史局遭变,二徐下台万钱修史(钱名世)与王鸿绪的交往与冲突壮志未酬身先逝 康熙四十一年(1702)横山云人明史稿风波,一、司马迁生活的年代,西汉初年的民生凋敝“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黄老之策汉初与匈奴的和战公元200年,汉高祖刘邦与“白登之围”(平城之围),汉初分封制的实施“削藩”与吴楚七国之乱武帝新政:“徙民实边”,耕战结合对匈奴由和转战 卫青 霍去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实行“推恩令”(主父偃)“大丈夫生不得五鼎食,死亦当五鼎烹!”任人唯贤,不拘一格,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

23、栗竖,卫青奋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斯亦曩时 版筑饭牛之朋已。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兒宽,笃行则石 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 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 遗则霍光、金日磾,其余不可胜纪。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繁荣、虚华背后隐藏的危机与矛盾:赋役沉重,阶级矛盾加剧“兵连而不解,天下苦其劳,而干戈日兹”。史记平准书秦汉官方思想的演变法家黄老之学儒家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地位上升的时代必

24、然性:宣扬天人感应说,主张君权神授主张大一统限民名田,释放奴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名分,严等级,如何辩证地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其实质:以儒家思想为主,兼收其他各家思想的综合治国理念 汉宣帝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政治上:采用墨家“尚同一义”和法家“法、术、势”;经济上:农家“崇本抑末”;,思想和教育上:儒家“德治”、“教化”;军事上:广习兵家之术,大兴征战之策学术文化的日益繁荣与史学的发展通史著述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条件:修史传统与史官制度的健全;秦汉之际,长期战乱,“诸侯相兼,史记放绝”;“挟书令”的废除与文化政策的相对宽松,二、司马迁的生平经历,子字长,陕西韩

25、城人,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安前145)至武帝征合三年(公元前90)祖先重黎氏,颛顼时代掌管天地程伯休甫,周宣王时期,司马官,史官八世祖司马错,与张仪辩论六世祖司马靳,秦国名将白起部下,长平之战四世祖司马昌,秦始皇时代,主铁官,曾祖父司马无泽,汉市长祖父司马喜,“五大夫”爵位(二十级军功爵中的第九级)父亲司马谈,史官“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颂古文”太史公自序从师于今古文大师董仲舒、孔安国,今古文之争“(郑)康成入我室,操我戈,可乎!” 何休“家家许郑,人人贾马”梁启超“谈为太史公。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太史公自序论六家要旨的思想、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及对司马迁之

26、影响“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出游大江南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京师长安南下江陵汨罗江,凭吊屈原游 湘,窥九疑,考察舜的墓地和事迹登庐山,了解大禹疏九江的传说由越至吴, 登姑苏,望五湖,参观春申君的故城宫室渡江北上,走访江淮父老,了解韩信等人传闻北至齐鲁之都,观孔子遗风向西至秦汉之际历史人物之故里楚汉之争的战场长安,出游影响:通过实地考察和民间参访,印证了许多历史文献和传闻。在游历中掌握了大量生动的历史资料。对司马迁的写作风格,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担任郎中,郎官中最低一级的小官,“掌守门户,出充车骑”,伴随武帝左右。元鼎五年(公元前112),随武帝巡行,西至空峒。,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奉使

27、西征巴、蜀以南”,南经昆明。汉朝与西南夷关系史上的大事。元封元年(公元前110),汉武帝封禅泰山,司马谈随行,因重病留滞周南(河南洛阳),临终遗命。这一遗言对司马迁此后一生的人生志向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於虞夏,典天官事。後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於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後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馀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

28、其念哉 !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出任太史令。李陵之祸“祸莫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垢莫大于宫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太始元年(公元前96),出任中书令。太始四年(公元前93),史记基本完稿,二、伟大的史学家,史记久远生命力的奥蕴何在?1、鲜明的著述宗旨“继春秋而作”, “述往事,思来者”, “成一家之言”。即著述有深远的用意,要提出自己的社会学说体系,并寄托于未来。为何要“继春秋而作”?司马迁与孔子有何学术关联?当时文化思想的特点所使然。春秋学与政治相结合,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最高权威。,如公孙弘因

29、通春秋而由布衣擢至丞相高位;董仲舒因宣扬春秋“大一统”等学说而成为一代儒宗;汉武帝亦尊崇春秋学,曾诏令太子研习公羊传。“凡朝廷决大狱,人臣有献替,必引春秋为断。”唐晏两汉三国学案武帝建元六年高帝陵和辽东高祖庙发生火灾。春秋兼有最高精神指导和具体法律标准的作用。时代风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司马迁对春秋之推崇。,司马迁、董仲舒二人对春秋理解和阐释之异同:相同之处:均认为春秋体现了孔子的微言大义,别嫌疑、定是非、章善殚恶,贯穿着严格的整治标准。不同之处:董仲舒重在宣扬春秋大一统思想,鼓吹“君权神授”,拿春秋与“天意”相附会来神化皇权,大讲阴阳灾异之说,具有鲜明的神学色彩。,司马迁则主要从人事的角度推崇

30、春秋,认为它体现了治理国家和伦理纲常的基本原则。“王道之大者”,“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在他眼中,春秋不是陈篇旧账,而是具有活的生命、功垂后世的历史,故能对后代国家社会生活其指导作用。,所以他著史记,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效仿孔子著春秋之意,“述往事,思来者”,希望自己的著述能有用于后世。“成一家之言”,就是要借总结历史提出自己独立的学说体系,“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冀希后人能从其思想中获得启示。司马迁本人十分推崇孔子,这也是他“继春秋为己任”的一个重要原因。,司马迁对孔子的态度直接渊源于孟子。孟子视孔子修春秋是了不起的大事,其功可与“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

31、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相等列。“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认为孔子修春秋,其目的在于以褒贬为手段,明是非、别善恶,使社会恢复至“天下有道”的局面,通过针砭世事以垂法后人,具有及重大的政治意义。,司马迁尊重孔子,在史记的具体撰述中有集中表现。他突破史记著述体例的限制,破格撰写了孔子世家,并撰有仲尼弟子列传、孟荀列传、儒林列传,这是对孔子及其所创立儒家学派的大力肯定,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早的儒学史。“世家”,即指世禄之家,以称王侯,与记载帝王事迹的“本纪”、记在各方面代表人物的“列传”对言。,孔子乃一介布衣,司马迁破例将其列为“世家”之列,给以殊荣,反映出其对孔子学术文化宗师地位的集中肯定。“太史

32、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在确立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代表人物、古代社会的思想领袖的崇高历史地位上,司马迁居功至伟。龚自珍称其为“汉大儒司马氏”,梁启超则曰:“太史公最通经学,最尊孔子。”“司马迁固汉代独一无二之大儒矣。”2、开创纪传体史书编纂的新体例突破编年体史籍依年叙事、记载简略的缺陷,“勒成一书,分为五体”,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首创以

33、历史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编纂学方法。,十二本纪:全书的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系,以编年的形式排比一代大事。三十世家:记在诸侯及有特殊功勋的人物。七十列传:记在各类代表性的人物,有专传、合传和类传之分。八书:记载重要典章制度的沿革。十表:以谱牒的形式,囊括错综复杂的史事,梳理历史发展的线索。,史记编纂体例的优点和地位。彻底突破了“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时代,将历史视作统治者个人活动、记载范围极其狭窄的局限,大大扩大了历史记载的范围。开创经济史撰写的先例。平准书、货殖列传。首创少数民族史传。匈奴列传、南越列传、西南夷列传等。,首创学术史撰述。记录论六家要旨,详载春秋的成书、内容以及春秋学的传播情况,记载

34、孔子及其弟子言行,撰成最早的儒学史。既适应记述古代以帝王将相为中心的历史,也可形象的反映出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故深受此后历代统治者所赏识,纪传体遂成为我国两千多年正史记载体例的不祧之宗。创立“太史公曰”的评论形式,3、实录笔法和信史精神“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班固“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信于六艺”“不离古文者近是”“择其言尤雅者”“疑则传疑,疑者阙焉”,4、卓著的史学思想和历史见识“安民”思想以人心向背来解释国家成败兴亡的原因。(殷本纪、秦始皇本纪)“国家强大,有德者昌。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禳”。这与当时种种宣扬君权神授、

35、天人感性、求仙问卜的神学思想形成鲜明对比。禳救 :撤膳 、撤乐 、素服 、斋戒 所谓“安民”,其核心思想即是反对大事征伐和横征暴敛。,批评武帝连年征战、滥用民力,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劳民伤财。在匈奴问题上,批评武帝“建功不深”。将李将军列传、匈奴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连排之深刻用意。“任贤”思想“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小人退;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孔子言:必世然后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帝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呜呼,岂不仁哉!”孝文本纪赞语以仁义治国,广施德政。探究社会经济生活的卓识(

36、经济思想)主张人们自由获得财富,鼓励发展工商业,“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下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对管子重商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反对与民争利,放任其自由发展。对传统“重农抑商”、“尚本除末”观念的大胆突破,重视考察经济生产对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的作用。,“中国”疆域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的发展,1、“国家”、“民族”的概念和中国疆域的奠定“国家”疆域范围内的全部主权和政治权利系统的代表 。“民族”是包括全部国民的人们共同体 。世界上存在着不少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它的成员彼此可以承认是统一国家的国民,却未必在民族

37、认同上有一个共同的总称。 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社会主义苏联“中国”的国家概念和中华民族统一体是高度同一的 。,“中国”疆域的发展和其最后奠定,是与中华民族长期互相融合和高度文化认同的形成的结果相一致的,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牢固基础和强大生命力的源泉 。“中国”一词内涵的发展与演变西周时,尚书中的“中国”,西周人对自己所居之地(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亦即指周天子的直接统治区。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含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下游地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成为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统一以后,更从政治上加了一层有力的保证,并把不属于黄河流域但在中

38、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 19世纪以后,由于与外国交涉的频繁和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逐步确立, “中国”成为专指拥有本国主权和疆域的、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 “十八世纪中叶以后,1840年以前的中国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这就是我们历史上的中国。” 谭其骧,中国各族人民的融合和民族文化认同,发展到明、清时期,促成了全中国范围内各民族统一的局面。2、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素质赋予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包容性特征。 汉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是起到核心和主干民族的作用。而汉

39、族之所以成为全世界人数最多的民族,其原因即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融会了周边少数民族,因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故梁启超曾称汉族系“混血”而成。,左传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夏商周三代正是汉族前身华夏这个民族集团从多元形成一体的过程。证明此时华夏族的核心已经开始奠定。春秋战国五百年时间,各国兼并争雄,名国经济联系紧密,各地人口迁徙、流动频繁,表面上是天下纷纷攘攘的局面,而从中华民族演进史的角度看,却有重大的积极意义,成为华夏族壮大的重要时期。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原先杂居相处的诸族经过混合融化而壮大的基础上,至秦汉国家大统一时期形成了汉族这一坚强的民族共同体。,在长期历史

40、发展中,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水平和儒家礼乐文化、封建政治文化,长期为周边民族所仰慕,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随着民族文化认同的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统一的强大的思想纽带。在中国历史上,当国家政权处于分裂割据时期,却也正是民族间经过斗争而进一步融合,民族文化认同和凝聚力突出地表现出来的时期,由此而酝酿更大规模的统一 。北魏“汉化”政策的实施与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进一步加强。“二族能婚融洽最易,通婚而普遍,则夷夏不复能辨矣。” 陈垣,唐朝开明民族政策下民族融合的加强。“夷狄亦人耳,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

41、母。” 唐太宗唐代的统治阶级中就有不少是各族的混血。 “有唐一代名义上是汉族统治,实际上是各族参与的政权。从唐到宋之间的近五百年的时间里,中原地区实际上是一个以汉族为中心的民族熔炉。许多非汉族被当地汉人所融合而成为汉人。”,“唐代不能不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高峰。它的特色也许就是在它的开放性和开拓性。这和民族成分的大混杂和大融合是密切相关的。”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各民族历史文化认同又一个显著表现是,在分裂时期,割据势力往往把自己说成是中原皇朝“正统”的继承者。 “南北朝时期,北朝说南朝是岛夷,南朝说北朝是索虏。他们都自居为中国,要灭掉对方,统一全国。辽、宋、金的相峙时期,这三个朝廷也都自命

42、为中国的主人,都设想由自己统治全中国。” 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3、儒家经典中进步夷夏观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推动作用。儒家经典中“夷夏可变”论、民族与少数民族交流、融合的进步趋势,是传统思想中的宝贵精华。 中国古代对华、夷的区分,“最基本的涵义还是在于文化。文化高的地区即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人或雅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对文化低即不遵守周礼的人或族称为蛮、夷、戎、狄。”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春秋中的“夷夏观”。“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论语八佾 朱喜四书集注引程子曰:“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反无上下之分也。” 春秋称吴、楚两国国军为 “吴子”、 “楚子”,实是对蛮夷之国

43、社会文化进步的肯定。春秋公羊传鲁宣公十二年记载晋楚邲之战 (公元前648年) 。“春秋之常辞,不与夷狄而与中国为礼。至邲之战,偏然反之,何也?曰:春秋无通辞,从变而移。今晋变而为夷狄,楚变而为君子,故移其辞以从其事。” 董仲舒春秋繁露,春秋公羊传从文化上而不从种族上区分“夷”“夏”的观点,对于促进民族间的友好交流和共同进步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公羊传这种以文化和道德区分“诸夏”、“夷狄”,视为可变概念的观点,是战国以后民族间的交流融合加快,特别是汉代民族关系发展这种社会现实的反映。董仲舒的论述,是对公羊传夷夏观大力加以提升、彰显。西汉时代,春秋公羊学遭逢际会,其“大一统”观适应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44、的需要,其“改制”观适应武帝“兴造制度、多所设施”的需要,其夷夏观则适应武帝时期开拓疆土、全国各民族间联系加强的发展趋势,因此公羊学说大盛于世,成为一代“显学”。,何休的“夷夏观”:“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学说 “于所传闻之世,见治于衰乱之中,用心尚麤觕,故内其国而外诸夏,先详内而后治外”;“于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 如何辩证地理解明清之际汉族士人倡言“华夷之辨”、“严夷夏之大防”的思想。,雍正皇帝大义觉迷录反驳“夷夏之防”,发挥夷夏之分在文化而不在种族的思想。“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是夷狄之有君,即为圣贤之

45、流;诸夏之亡君,即为禽兽之类,宁在地之内外哉。” 晚清今文公羊学的复兴、进步学者对“夷夏观”的阐发与近代民族观念的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传承,1、“民族精神”的内涵在世界范围内,“民族精神”的提出并受到重视,是19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国资产阶级民族形成和上升时期,他们体会到本民族的大多数人有一种共同的推进民族发展的主导意识和行为,由此而升华为“民族精神”的观念。 黑格尔对“民族精神”内涵的阐释(1)民族精神是一国文化所具有的普遍的原则,它对于国家的一切特殊事务具有鼓舞的作用。(2)民族精神对于民族的发展具有决定的意义,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意识及其种种具体表现的特殊性,即决定于这一基

46、础和内容。,(3)民族精神所具有的特性,必定通过民族的宗教、伦理、立法、风俗以至其科学技术等等具体事项表现出来。 中国学者和政治家对民族精神的探讨,是在近代中华民族一再遭受外国列强侵略欺凌、民族生存面临严重威胁之后,由于中华民族的觉醒而受到重视的 。梁启超于1899年12月在清议报发表中国魂安在乎,呼吁发扬“中国魂”,其核心是“爱国心和自爱心”。 1902年2月在新民丛报上发表释新民主义,力倡“新民之说”,号召发挥“国民之精神”,即要弘扬在中国历史传统中形成的“宏大高尚完美,厘然有异于群众者”。,隐青于1919年12月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民族精神一文,将“民族精神”定义为“为谋此民族之团结生存所表

47、现之热情”,民族精神之有无乃关系国家之存亡。郭沫若于1923年5月在创造周报发表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一文,认为孔子“是兼有康德与歌德那样的伟大的天才,圆满的人格,永远有生命力的巨人”,他所创儒家学派的经典中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所代表的“自强不息”、“精进不断”的精神,和老子所主张的“道”先天地而混然存在,把一切的存在看作动的实在之表现,体现的就是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吴鼎第于1937年4月在复兴月刊(第5卷第8期)发表综论民族精神一文,指出:“民族精神简单地讲,就是一个国家和一的情感,这种情感最足以联系国民对内的团结和敌忾同仇的觉悟。” 萧一山于1938

48、年11月在经世战时特刊发表中华民族之特质及复兴之途径一文,分析“中国民族的特质”有三项:(1)和平;(2)宽大;(3)知足。同时存在 “武力不竞”,“组织不良”,“学术不昌”等严重不足。,呼吁复兴中华民族的途径即在:“不忘和平的本质而要恢复生存必要的抵抗力尚武”;“不忘宽大的本怀而要加强团结一致的精神”;“不忘知足的本分而要力求生活物质的供应科学”。我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说:民族精神是“在(民族的)历史上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精神”,是“这个民族延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 民族精神是历史的产物,它随着几千年民族文化传统的发展而得以形成和提升。,2、中华民族精神的成因活动环境的影响 文化基因的发展

49、历代哲人的提炼 杰出人物的垂范关于倡导激励忧国忧民、心怀天下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达则到兼济天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与民同乐者,民亦乐之;与民同忧者,民亦忧之。” 孟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开太平。” 张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关于树立勤劳勇敢、不避艰险精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50、。 孟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班超“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 张载“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关于树立自强不息、勇于革新创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龚自珍,关于提倡兼爱包容的宽阔胸怀和向往大同理想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