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版印刷工艺第四章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05400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2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版印刷工艺第四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凸版印刷工艺第四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凸版印刷工艺第四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凸版印刷工艺第四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凸版印刷工艺第四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凸版印刷工艺第四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版印刷工艺第四章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4:42,1,第四章 柔性版印刷机,14:42,2,第一节 概述(一)柔印机的基本组成 1、开卷供料部:柔印机的输纸部分,其作用是使卷筒纸开卷、平整地进入印刷机组。当印刷机转速减慢或停机时,其张力足以消除纸上的皱纹,并防止卷筒纸拖到地面上。,14:42,3,2、印刷部分:由印版滚筒、压印滚筒、输墨系统组成。,14:42,4,3、干燥冷却部:为了避免未干油墨产生脏版和多色印刷时出现的混色现象,在各印刷机组之间和印后设有干燥装置。,14:42,5,4、复卷部:柔印机的收卷部分。,14:42,6,在现代柔性版印刷机中,除上述基本结构外,还有张力控制于横向纠偏装置、检测装置、自动调节和自动控制系统等

2、。 现代机组式柔印机还配备了连线复合、上光、烫印、压凸、贴磁条、模切、打孔、分切等印后加工装置。,14:42,7,(二)柔印机的分类 柔性版印刷机大多使用卷筒式承印材料,采用轮转式印刷方式。 1、按印刷幅面:以幅面宽度600mm为基准,可分为窄幅柔印机和宽幅柔印机。 2、按印刷机组:机组式、卫星式、层叠式。 柔印机的发展趋势:多色、高速、多功能连线加工。,14:42,8,机组(排列)式柔印机 特点: a、各色印刷机组互相独立且呈水平排列。 b、设计先进性。零件标准化、部件通用化、产品系列化程度较高。 c、可实现多色印刷,通过变换承印物的传动路线还可实现双面印刷。 d、配置灵活,操作维修方便,易

3、实现组合印刷与印后连线加工。 e、应用范围广,适合各种标签、纸盒、纸袋、礼品包装纸、不干胶纸等印刷。,14:42,9,14:42,10,机组式柔印机结构,14:42,11,层叠(叠加)式柔印机:特点: 可进行单面多色印刷,也可通过变化承印物的传送路线实现双面印刷,提高了使用范围。 便于操作,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可将其与裁切机、制袋机、上光机等联机使用,以实现多工序加工。 占地面积小。 层叠式排列使印刷部分具有良好的可接近性,便于调整、更换,清洗等的操作。 适印材料广泛。 缺点:各色组之间承印物传递距离较长,套印精度不高,0.8mm。,14:42,12,层叠式柔印机,14:42,13,层叠式柔

4、印机印刷机组结构简图,14:42,14,卫星式柔印机特点 各印版滚筒在共同压印滚筒的周围,承印物在压印滚筒上通过一次可完成多色印刷。 与机组式相比,卫星式柔印机具有更高的套印精度和印刷速度,且机器的结构刚性好,使用性能更稳定。 承印材料广泛,既可印刷28-700g/m2的纸张和纸板,又可印刷铝箔、薄膜等材料,特别适用于印刷产品图案固定、批量较大、精度要求高的伸 缩性较大的承印材料。 各滚筒之间距离短,要求油墨干燥速度较快。 印刷速度高,可达600m/min。缺点:无法改变走纸路线,只能进行单面印刷。色组间距短,油墨干燥不良。,14:42,15,卫星式柔印机,14:42,16,卫星式柔印机印刷机

5、组结构简图,14:42,17,第二节 柔印机的基本结构 (一)印版滚筒 传统的印版滚筒由滚筒体、滚枕、传动齿轮等组成。 根据滚筒体的结构特点不同可分为: 整体式:装版时用双面胶带将印版粘贴在其表面。 磁性式:滚筒体表面由磁性材料组成,印版的版基为金属材料,靠磁性吸引装版。 套筒式:套筒式印版滚筒由芯轴、气撑辊和套筒组成。,14:42,18,套筒式印版滚筒原理:更换印版滚筒(或网纹辊)时,只要打开印刷机组上的气压开关,压缩空气输入到气胀辊后,从气胀辊的小孔中均匀排出,形成气垫,使套筒内径扩大而膨胀,原来所使用的印版滚筒(或网纹辊)套筒会自动弹出,更换新的印版滚筒(或网纹辊)套筒,新套筒能轻松而方

6、便地在气胀辊上滑动到所要求的位置。关上气压开关,印版滚筒或网纹辊就会固定好。当切断压缩空气後,套筒会立即收缩,并与气胀辊紧固成为一体。,14:42,19,套筒式印版滚筒,14:42,20,14:42,21,(二)输墨系统 对于柔性版印刷机,采用网纹辊的输墨系统,一般称为短墨路系统。由于使用溶剂型油墨,不需要对墨层进行反复滚压和碾匀的匀墨过程,所以,输墨装置比较简单。 通过网纹辊墨穴的不同形状、大小及深浅可以控制传墨量,以达到所需的墨层厚度。 输墨部件主要有以下几类: 墨斗辊-网纹传墨辊系统(两辊式) 网纹传墨辊-刮墨刀输墨系统(刮刀式) 墨斗辊-网纹传墨辊-刮墨刀输墨系统(综合式) 墨槽-刮墨

7、刀系统(封闭式),14:42,22,1、墨斗辊网纹传墨辊输墨系统(两辊式) 优点:运行费用较低,网纹辊与橡胶辊表面滚筒摩擦,磨损较轻,使用寿命长。对于速度中等或较低的柔性版印刷机,两辊式输墨系统的传墨质量可以适应大多数印刷品的要求。 缺点:不适于高速印刷,否则会出现传墨量过多的故障。很难保证小墨量传递的均匀性,一般不能满足较高网线阶调的单色及彩色印刷的要求,已逐渐被淘汰。,1.墨斗辊与网纹辊的转速比是3:1或10:1。2.压力调节。压力必须有;压力的大小与供墨量成反比。3.两辊受压后变形。中间压力小。采用倾斜安装法。,14:42,23,2、网纹传墨辊-刮墨刀输墨系统(刮刀式) 网纹辊与刮墨刀相

8、配合,使得柔性版印刷机可以使用各种粘度的油墨,在更高的速度下获得更高的印刷质量。 刮墨系统的作用:把网纹辊上多余的油墨均匀地刮下来,使网纹辊在传递油墨中获得定量传墨的功能。 根据刮墨刀相对于网纹辊的安装位置不同,刮墨刀可分为常规角度(正向)刮墨刀式输墨系统和反向角度刮墨刀式输墨系统。,14:42,24,(1)常规角度刮墨刀式输墨系统,沿网纹辊的转动方向刮墨,刀直接安装在网纹辊上,刀刃与网纹辊在接触处与切线方向成锐角,与印版滚筒分别安装在网纹辊的两侧。刮墨刀可左右移动,其作用是防止印墨中的杂质堆积影响印墨的均匀。,14:42,25,(2)反向角度刮墨刀式输墨系统,此刮墨刀的安装方向与网纹辊的转动

9、方向相反。相对于常规角度式,工作时刮墨刀与网纹辊之间的压力较轻,磨耗较小,更能准确地传递和控制印墨以满足高质量印刷的要求。,14:42,26,不同输墨方式传墨量的比较,14:42,27,3、墨斗辊-网纹传墨辊-刮墨刀输墨系统(综合式) 在此系统中,网纹辊由墨斗辊供墨。由于采用刮墨刀,墨斗辊的作用仅限于向网纹传墨辊传递充足的油墨,不再对网纹传墨辊传向印版的墨量进行控制。,14:42,28,4、墨槽-刮墨刀系统(封闭式) 在全封闭系统中,墨槽配有两把刮墨刀,正向刮墨刀主要起密封作用,反向刮墨刀起刮墨作用。油墨和洗涤剂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处于流动的状态,因而即使少量的油墨也可以循环,用少量的洗涤剂也可

10、以清洗干净,可适应现代柔印高速传墨中仍能保持网纹辊恒定输墨的要求,排除了高速运转时的飞墨现象。 优点:采用封闭式刮墨刀系统,可以确保网纹辊和印版得到最佳墨量。高线数陶瓷网纹辊的激光雕刻和封闭式刮刀的应用,可以确保网纹辊和印版得到最佳墨量,提高短墨路系统的传墨性能和印品质量的稳定性。,14:42,29,刮刀封闭式输墨系统,14:42,30,网纹辊是柔性版印机的专用传墨辊,是保证短墨路传墨、匀墨和高速输墨质量的关键部位。网纹辊表面雕刻着大小、形状和深浅都相同的凹坑(网穴),用于储存油墨。 网纹辊的作用:向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定量均匀地传递所需的油墨,高速印刷时又可防止油墨的飞溅现象。,(三)印刷网纹辊

11、(印刷计量辊或定量辊),14:42,31,1、网纹辊的种类和性能 按照表面镀层可以分为: (1)镀铬网纹辊:由低碳钢或铜板焊接在钢辊体上的一种网纹辊。 (2)喷涂陶瓷网纹辊:在网纹表面用等离子的方法喷涂上一层50.8微米的合成陶瓷粉末。 (3)激光雕刻网纹辊:将特殊的陶瓷铬氧化物(AI2O3/Cr2O3)粉末喷涂到经过一定处理的钢辊体上然后用金钢石抹平后抛光,最后通过激光雕刻机雕刻出着墨孔的网纹辊。,网纹辊的组成:辊体(辊芯)、基层材料、表面镀层、网穴、网墙。,14:42,32,2、网纹辊的主要参数(网纹辊线数、网穴角度、网穴开口度、网穴容积) (1)网纹辊线数:沿网纹辊轴向方向的单位长度内网

12、穴个数。常用单位为lpi或l/cm(如200线/in,即每英寸2.54厘米内有200个着墨孔)。一般来说,网纹辊线数越高,传墨量越小。 在进行网目调产品的印刷时,需采用高线数的网纹辊。这是由于在印版图文的高光亮调区域网点的面积非常小,假如印刷时采用了低线数的网纹辊,此时印版上的部分网点面积小于网纹辊网穴面积,印刷时当印版上的某些小网点正好与网纹辊的网穴相对,由于没有隔墙的支撑,造成网点浸入网穴中,这样不仅使网点表面着墨,而且使网点的侧面也沾上油墨,印刷时形成网点增大。印刷时采用高线数网纹辊可以形成更薄更均匀的油墨膜层,在高速印刷时能减少网点的扩大,并可提高油墨的干燥速度,更准确实现套印,减少油

13、墨的消耗量。 图文加网线数/网纹辊线数=1/(4.56),14:42,33,(2)网穴的角度 (注意与网穴角度的区别) 网穴的角度是指网穴的排列方向与网纹辊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 激光雕刻的网穴由三种形状(三角形、六角形、菱形)和三种角度(30、45、60)。 目前使用最多也是印刷效果最好的是六角形的60网穴。这是因为60六角形的网穴排列最紧凑,在给定的面积上,网穴的数量比其他方式可多排列将近15,并且网穴之间的多余位置可以被最大限度地消除,在传递相同油墨量的条件下,可以把网穴做得更浅,更有利于油墨的传递;而且60六角形的网穴排列方式,可以避免出现沟渠,加工时又易于雕刻,制作的质量稳定性高。,1

14、4:42,34,(3)网穴开口度:网穴的深度与其开口的比值。 k(h/a)100 式中k网穴的开口度;a网穴表面的开口宽度;h网穴的深度。 从公式中可以得到,如果网穴开口窄而深,那么就无法保证网穴底部的油墨无法很好转移,这样降低了网穴中的油墨向印版转移时的转移率,而且也不利于网纹辊的清洗,久而久之还会造成网穴的永久堵塞。 实践证明,网穴的开口度通常在2333之间时,油墨转移比较顺畅,而网穴开口度的最佳值为28,网穴深度在2535微米最为理想。,14:42,35,(4)网穴容积(网穴载墨量) 网穴容积是指网纹辊在正常条件下,单位表面积可容纳的油墨量,单位为BCM/in2(1.0BCM/in2=1

15、.55cm3/m2)。相同的BCM,其载墨量相同,而相同网穴线数、相同的网穴深度,其载墨量不一定相同,这是因为载墨量还与网穴的形状等因素有关。,14:42,36,3、网纹辊的选用 选用总原则:当需要传墨量大时,选用低网线数网纹辊;而需要传墨量小时,选用高网线数网纹辊。 主要依据: (1)印刷品精细程度选择网纹辊:网纹辊的线数为印版网目线数的4倍左右(3.8或4.5最佳),对于一些高精度的网纹辊其线数可达到印版网目线数的67倍。p158如表6-5 (2)承印材料:承印物表面粗糙,选用线数较低的网纹辊。可选2.5:13:1.若非吸收性平滑度高可选4.5:15:1。 (3)图文类型:网纹辊线数越高传

16、墨量越少,墨层越均匀,适合印网点及小文字;反之印实地和大文字。 (4)不同机型:宽幅柔印机网纹辊线数与加网线数比值可选4.5:15:1;窄幅的比值3.5:14:1;机组式柔印机各个机组网纹辊线数依次递增。 (5)柔性版印刷机网纹辊的配备:在相同线数下,四棱锥比四棱台传墨量小,四棱锥适合双辊式输墨系统。四棱台形、六棱台形网纹辊适合刮墨刀式输墨系统。,14:42,37,选择网纹辊的最好方法是测试网纹技术,即在一根网纹辊上多段不同网线数和传墨量的网纹,通过对不同承印物,以不同种类的油墨,在不同的印刷速度下进行测试,以获得最佳的印刷质量效果,来确定选择最佳网线数和传墨量的网纹辊。 为了保证测试的成功和

17、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同参数的测试带应保持足够的距离,以免相互重叠或干扰,影响结论的准确性。 (2)每一测试带的宽度应足够反映要观察的印刷效果。 (3)滚筒的第一和最后测试带(也指复合式网纹辊的两端)应该相同,以便观察测试滚筒两端的压力是否均匀。,14:42,38,4.网纹辊的维护和保养 (1)保护好网纹辊辊面:存放网纹辊时应使用保护套。制作良好的保护套,在保护网纹辊时可以起到较好的减震作用,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网纹辊地碰伤;同时使用网纹辊保护套对于保持网纹辊地表面清洁也起到较好地作用。 (2)及时清洗网纹辊的网穴:用高倍放大镜观察网穴内是否有堵塞物的存在。如果有需进行清洗。清洗分为

18、日常清洗和周期性清洗。 (3)在油墨槽中放置磁性过滤器:避免金属杂质划伤网纹辊。 (4)选用优质刮刀及刀口类型:最好使用塑料刮刀,减少对网纹辊的磨损,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网纹辊。,14:42,39,凸版印刷机,平压平凸印机圆压平凸印机圆压圆凸印机,输纸 + 输墨 +版台+压印+传动 + 收纸装置,第五章 凸版印刷工艺,14:42,40,凸版印刷所特有有三种结构形式:活动铰链式、压印版摆动式、平行版压印式,1. 活动铰链式,结构复杂,印刷质量不高。,一、平压平凸印机,2. 压印版摆动式,速度和印刷精度不高,适于印刷文字版、表格、简单的插图。,3. 平行压印式,压力均匀,印品墨色结实;压印版翻转角度

19、大,利于续纸;适于印刷精美彩图、商标、封面。,平压平凸印机印刷幅面小,不超过四开。,14:42,42,平压平印刷机,二、 圆压平凸印机,工作原理:,印版水平往复运动;压印滚筒绕定轴转动。,1)一回转式凸印机,2)二回转式凸印机,3)停回转式凸印机,4)反转动式凸印机,根据滚筒运动形式不同:,印刷时为线带接触,所需总压力不大,故利于大幅面印刷。,14:42,44,圆压平印刷机,三、 圆压圆凸印机,印版滚筒,压印滚筒,墨辊,纸张,工作原理:,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相对转动完成压印。,根据给纸方式分类:,1)单张纸轮转印刷机,2)卷筒纸轮转印刷机,结构简单,无机构的往复运动,故运动平稳,印刷速度高;利于

20、双面、多色印刷。,14:42,46,圆压圆(轮转)印刷机,14:42,47,1. 单张纸轮转印刷机,印刷速度较卷筒纸印刷机慢,压印时间长 基本上只承受压力 墨色饱满,印迹清晰 一般单面印刷 用于精装书、工具书,14:42,48,2. 卷筒纸轮转印刷机,可附加联机折页装置 印刷速度快,压印时间短 同时承受压力和向前的牵引力,易产生相对滑移 墨色不够饱满,印迹不如单张纸印刷机清晰 一般双面印刷 用于普及读物、一般期刊,14:42,49,凸版印刷油墨:,铅印书刊油墨、铜版油墨、柔性版塑料油墨、铅印塑料油墨、凸版轮转书刊油墨、凸版轮转印报油墨、,14:42,50,凸版印刷作业,印刷准备装版印刷质量检查

21、,以书刊凸版印刷为例。,14:42,51,1. 印刷的检查,A. 了解作业指导书: 开本、印数、 天头、地脚、订口、切口尺寸、 折页、配页、装订方法、 用纸规格、纸量、纸张加放量 油墨规格、墨色标准、,一、 印刷准备,B. 核对纸张规格,C. 核对油墨规格,D. 进行印刷机的一般性调整、清洁、润滑,14:42,52,E. 印版的检查: 版面是否清洁、平整、无损伤; 印版周边是否成直角,尺寸是否一致; 印版厚度均匀否; 文字、线划是否清晰无损; 空白深度是否合适; 插图版高度合适否,有无歪斜。 配木条,根据印刷和装订的要求,合理安排页面位置,把印版紧固在版台或印版滚筒上,使印刷质量和规格尺寸符合

22、施工要求。,二、 装版,包括:,更换包衬 分版 摆版 垫版、调节印刷压力 调整印刷规格 安装印刷装订规矩线,14:42,54,1. 分 版:,按书的内容页码顺序和适合印刷机、折页、装订的方法,将印版分成若干印版单元。,分版结果取决于:,印刷机幅面成品开本、总页数印刷方法装订时折页、配页、订书方法,14:42,55,折页:将印张按页码顺序和成书规格折成书贴,不同的折叠方式和旋转方向影响摆版次序。 (实物演示),配页:将折叠好的书贴依一定次序排列成册。,有单联和双联之分。 (实物演示),不同配页方式影响摆版次序。 (实物演示),订书:将配页完毕的书贴用一定的方法装订起来。,有平订、骑马订、锁线订。

23、,订书方法不同则摆版次序和配页方法不同。,2. 摆版:,即在书刊印刷工艺中,按书的内容页码顺序和适合印刷机、装订方法,对各页面的印刷位置进行合理安排。,决定因素:,14:42,56,印刷方法:,套版印刷:印版两面用两幅印版印刷。 摆版之前要进行分版,将页面分成正反两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正面印版,反面印版,14:42,57,翻版印刷:一个印张的两面用同一幅印版印刷。 装订时需要将印张对半裁开后再折页。,1,2,3,4,5,6,7,8,9,

24、10,11,12,13,14,15,16,裁切线,14:42,58,3. 安装印版:,把经分版、摆版后的大印刷版固定到版台或印版滚筒上。,圆压平和平压平:铁钉固定于底版,再固定在版台版框 轮转凸印机:用螺丝钉固定在印版滚筒上 塑料复制凸版:用双面胶粘贴在预制底托上,14:42,59,4. 调节印刷压力(垫版):,调整版面上各部分的高低,使印刷压力均匀。,A. 打垫版样:调整墨色之后打出垫版样张作为调压依据。 并确定标准压力样张。,B. 下垫和中垫:由此基本消除版台或印版滚筒、压印滚筒 的不平整。,C. 上垫:用 0.04-0.07mm厚的纸条在压印滚筒上垫贴,直 到压力符合要求,墨色均匀。,下

25、垫:垫底版 1/3以上版面压力不合格时进行,中垫:印版下面的调压 1cm 1/3版面压力不匀时,在下垫和中垫之后进行。圆压圆型凸印机只能进行上垫。,14:42,60,5. 整版(规格调整):,将组合印版按施工要求固定在正确位置。在下垫和中垫之后进行。,6. 安装印刷、装订标记:,侧挡规标记 书名、机号、班次、领机姓名或代号 折标:印刷在书帖最外层折缝上供配帖时检查的标记。,缺帖,顺序出错,三、 印刷,1. 开机前的准备工作:,A. 上纸,检查纸路;B. 上油墨,检查墨路是否通畅;C. 检查印版紧固情况;D. 检查印刷机运转状态;E. 打出开印样,与付印样核对,直到开印样和付印样 的复制效果基本

26、一致。,2. 印刷过程中的随时检查:,A. 随时注意印版、纸路、墨路及机器的工作状态;B. 不时抽检印张,检查供墨情况,并及时调节供墨量;C. 检查套印精度,并及时调节套印状态。D. 抽检有无蹭脏、网点发虚、空白起脏等故障。,14:42,62,3.凸版印刷常见故障,1)背面蹭脏:印张在输纸台上堆放时,由于堆积过高和干 燥不良,印张上的图文墨迹粘附到上面印张 的背面。,可能原因:,A. 油墨干燥不良 (可在收纸部分加喷粉装置)B. 印张堆放过高,2)透映:印张背面能明显看到正面的印迹。 包括透印和透背。,可能原因:,A. 纸张太薄或纸质太疏松B. 油墨粘稠度不够 (可适当提高油墨稠度),14:4

27、2,63,3)墨杠:印张上产生与墨辊平行方向的墨色条痕。,可能原因:,A. 停机时着墨辊停在印版上 (停机时使印版不在着墨辊下)B. 压印滚筒和版台或印版滚筒之间的齿条磨损 (更换齿轮)C. 装版位置不当,4)溅墨:即飞墨,印张上有极细小的墨点起脏。,可能原因:,A.油墨太稀或粘性太大 (调节油墨稠度,使油墨流动性和粘性适当)B. 墨辊上油墨过多 (调节墨斗刮刀的压力,是墨辊上的墨量尽可能少)C. 墨辊太硬或墨辊转动不灵 (换用弹性好的墨辊),14:42,64,5)静电引起的故障:导致输纸时纸张不易分离,输纸台上 纸张歪斜、定位不准,印刷时纸张紧附在滚筒上不 下来,收纸时说制不齐。,可能原因:

28、,A.造纸时压光钢辊的摩擦(主要原因) (安装经典消除器或同位素放射器,使周围空气离子化 从而将纸张上的静电荷中和)B. 仓库或印刷车间太干燥 (保持车间适当的温湿度, 或在印刷机周围喷射适量水蒸气),四、 质量检查,1. 印品内容质量检查,A. 检查印刷品内容是否符合工单的要求;B. 检查文字、图形、插图有无错漏。,2. 印刷技术质量检查,A. 印张是否清洁完整,无损伤和脏污;B. 版芯是否平直端正,天头、地脚、订口、切口尺寸 是否符合工单要求;C. 印张正反两面页码字行是否准确套印,折标是否正 确放置;D. 印张正反两面是否墨色均匀,要求文字图形不花、 不糊、不变形,图像网点清晰结实;,1

29、4:42,66,第六章 柔性版印刷工艺,工艺基本过程:柔性版印刷过程中油墨转移非常简单,低粘度、高流动性的油墨填充到网纹辊细小的着墨孔中,多余的油墨被刮刀刮除,留在网纹辊着墨孔中的油墨,随后转移到柔性版浮雕状的图文上,当印版上的油墨区和承印物接触时,便形成一个“唇印”,轻压唇印就完成了油墨的转移。,14:42,67,一、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1、阅读生产工艺单。 2、正确选用网纹辊 首先根据印刷品的各色图文着墨面积,凭日常经验估计选用每英寸多少线数的网纹辊才能满足印迹的墨量。 其次是按照承印材料的吸墨量,在初步校版套印过程中,观察每色印迹的色相、饱和度等,选择合适的网纹辊。 常用陶瓷网纹辊的线数:

30、实地版100-160线/cm; 文字线条版160-240线/cm;网纹版220-320线/cm、 280-400线/cm。,14:42,68,3、合理选择油墨 柔印中选择的油墨应具有的性能:(1)采用色标上已定的色彩,用基本色和混合色的印刷来达到所需的印刷结果。 (2)应选择与承印材料相适应的油墨黏度和表面张力。 (3)应具有足够高的油墨固体颜料含量,传墨过程中墨量即使少一点,也不影响色强度。 (4)选择合适的油墨溶剂,绝不能使感光树脂印版有扩张现象,并要保证油墨的强度和不褪色性。 (5)油墨的干燥速度与印刷速度相适应。,14:42,69,4、承印材料表面张力的检查 采用柔版水基油墨在印刷薄膜

31、、铝箔等非吸收性材料上印刷,要注意水基墨的附着能力。 一般情况下,塑料薄膜的表面张力达到 3.810-2N/m,即可用于印刷。 张力测试可采用达因值测试笔和表面张力测定液。,14:42,70,5、刮墨刀的选择与调节 为了保证供墨效果和提高网纹辊、刮墨刀的使用寿命,必须调整好刮墨刀与网纹辊之间形成的角度,其大小决定网线数的高低和刮墨刀的压力,一般控制在30-40。 刮墨刀的压力调节以网纹辊表面多余油墨全部清除干净为准,压力不宜过大,以免损伤网纹辊。 对于已经磨损的刮墨刀片应及时更换,否则无法保证传墨质量。,14:42,71,6、双面胶带的选择,贴版双面胶的结构:基材:底胶层:涂胶层:保护纸:,目

32、前常用:美国3M公司和德国TESA公司的产品。,14:42,72,6、双面胶带的选择 柔版印刷需要依靠一种专用的双面胶带粘贴在印版滚筒表面,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印刷滚筒。 目前普遍使用的双面胶带是一种具有弹性的压敏性粘结材料,由聚乙烯发泡基材,两面图有不同粘性的丙烯酸酯胶粘剂,有双面或单面剥离纸保护。 柔性版常用的双面胶的厚度:0.38mm、0.50mm、1.02mm、1.27mm。 按基材密度: 低密度1115型:适合网线版和细线条印刷; 中密度1015型:适合文字、线条和实地印刷; 高密度411DL型:适合于实地印刷。,14:42,73,7、确定印刷色序 确定印刷色序需考虑的因素:印刷机种类

33、、印刷品上颜色的重要性、套印精度、纸张的性质、油墨的性质、油墨叠印的方式、颜色的深浅、印版上图文面积的大小等。 对四色网线版印刷,常用的色序为YMCK或YKMC。 专色版印刷:先浅后深。 叠色印刷:先副后主。,14:42,74,二、印刷工艺流程:,印刷作业流程:,14:42,75,印刷工序中,走纸、调压、张力控制、套准控制、调节油墨PH值和黏度等是操作要点。 (一)柔印印刷操作要点 1、走纸 制版、贴版、上卷料、纠偏、模切、分切等是按中心轴为基准的。 纸路:经过导纸辊、纠偏器、张力辊、印刷压印滚筒、干燥箱、模切辊、分切辊等。 走纸要求:走纸平稳,合适的张力控制(既不出现断纸也不出现纸张起皱现象

34、)。 纸张纠偏处理:让承印物边缘经过探头传感器时的中心部位,调整时应该使纠偏器保持其处于左右摆动的中间位置,以确保纠偏动作准确无误。,14:42,76,放卷,纠偏,14:42,77,压力调节要求:三滚筒平行度良好;滚筒两端压力相等。 压力调节内容:陶瓷网纹辊与印版滚筒之间压力的调节;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压力调节。 (1)压力过大的影响柔印版印刷机印刷时压力最敏感,印版厚度差应控制在0.0150.02mm之内;压力大则转移油墨就多。印版压缩量控制在0.1mm以内。压力大则文字图像出现压溃、网点变形、相互连接,导致网点层次变化、严重偏色。,2、调节三滚筒压力,14:42,78,(2)印刷压力的控

35、制,原则:压力大小调节到网点扩大时边缘效应和硬口看不出或不明显的状况。一般网点版压力相对小些,实地版压力可大些。若压力过小印迹转移不充分,图文不清不实。若压力过大,线条、网点向外铺展、变粗、模糊,30%40%网点有空心点,印刷时会出现严重的硬口现象等。调节方法:首先,调节三辊之间的距离。合压时,网纹辊与印版辊之间以及印版辊与压印辊之间的间距为双面胶厚度+印版厚度-0.1mm。用塞规调节(无印版和无承印物处)。其次,观察印迹转印情况。根据印迹情况进行微调,由轻加重逐渐进行,直到印迹完全清晰为止。,14:42,79,注意:柔印是一种轻压力印刷工艺,远远小于平版、凹版印刷压力,无论网纹辊对印版还是印

36、版对承印材料的压印力,都要求以小为好,尤其是网线版印刷品。 印刷中的各种工作压力应使印版压缩量控制在0.1mm以内较为适当,当印版压缩量大于0.15mm时,会对印品的质量产生影响,同时对印版的耐印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4:42,80,3、张力控制 意义:要保证图文的套印精度,除各色版制作精确、各印版滚筒机械定位得精确之外,使承印材料获得合适恒定的印刷张力也是必须的。 张力控制装置主要设于解卷、印刷和收卷部分。解卷部的张力由闭环张力系统控制,保证输入的速度的稳定性。印刷部的张力是由出纸速率大于进纸速率来实现的。印刷时厚纸和宽幅纸张力大些,而薄纸和窄幅纸张力小些。 张力控制值大小调节因素:承印材

37、料的厚薄、质地、质量要求、印刷速度等。 张力控制:以多色套印“十字线”全部套准为合适,并不会来回“移动”为标准。,14:42,81,4.套准控制,套准控制分为两个方面,即横向(先)和纵向(后)套准。(1)校正规矩 如图7-6、7。 a、规矩线。b、第一色图文位置的确定。c、套印误差的补偿。若出现较大的套印误差(1mm)调整印版。(2)套准控制。柔印机上有专门的调节机构。有横向和纵向套印误差调节机构,另外机器上还有一套自动套准系统,该系统利用安装在印版滚筒上的电磁传感器或定位标记,通过光电扫描仪对印刷标记进行扫描,产生脉冲信号,套准系统可测出两色脉冲信号发生的时间差,若时间差为0则套印准确,反之

38、有误差。,14:42,82,(3)影响套准的因素印刷顺序。避免水墨对纸张的伸缩的影响,应先印图文面积小的,再印图文面积大的。纸带张力的变化。纸带张力变化影响套印精度。套印精度要求高则纸带张力应适当增大,但张力过大会使纸张伸缩变形而影响套印准确。印刷机本身的精度高低和调节精度会影响套准。承印材料运行精度的变化和变形大小也会影响套准。,14:42,83,5.PH值和黏度,水性油墨的PH值一般控制在8.5左右,在此值内水性油墨相对比较稳定。在印刷过程中随温度的上升及水性油墨中氨类的挥发,PH值会发生变化,影响水性油墨的印刷适性。对此可以加入少量稳定剂来控制PH值。不同的水性油墨的黏度略有不同,通常在

39、25-30秒。印刷网点时黏度可以高点。黏度偏高时可用少量净水调节。如图7-8.,14:42,84,(二)印刷过程对各种变化的控制1.油墨印刷适性的变化柔印印刷适性表现为黏度较低、流动性好、颜料较细、附着性强及色彩鲜艳光泽等。印刷适性变化则影响印品质量。2.烘干温度变化一般控制在40C左右。3.助剂含量的变化 a、助剂的作用:调节和控制色彩平衡和干燥速度,提高耐印力,改善油墨印刷适性。 b、助剂含量的变化:稳定剂半小时左右加5ml。,14:42,85,4.印版性能的变化印刷中要注意印版的受墨性能、弹性、传墨性及硬度和平整度的变化。各种溶剂的浸蚀会使印版的性能下降。5.承印材料性能的变化厚度的一致

40、性:要求高。控制在0.005mm。6.消除静电塑料薄膜承印物容易产生静电。要消除静电才能正常印刷。,14:42,86,三、印品的质量检测,(一)印品质量评价方法柔印产品质量评价采用:主观评价;客观评价;综合评价。(二)柔性版印刷品质量检测的内容1.印刷中的质量检测(1)检测依据。打样样张、客户认可的印张、色彩标准。(2)检测方法。试印印张与依据比较。(3)检测项目。印刷位置;印刷尺寸大小和色彩浓度;印刷压力与油墨适性;套印误差;承印材料印刷张力大小;油墨干燥速度。,14:42,87,2.印刷后的成品检测内容:成品的印刷位置、尺寸大小;色彩检查;密度检查;套准检查;检查墨斑、透印、拉毛、破损情况

41、;检查印迹的耐磨性、牢固度。3.检测规则 自学(三)柔性版印刷品质量检测国家标准相关内容1.外观2.实地密度如表7-23.印刷墨层结合牢度与耐磨性如表7-3、7-44.套印精度如表7-55.同批同色色差如表7-66.网点增大值如表7-7(70%网点增大值),14:42,88,柔性版印刷工艺,一、贴版工艺贴版胶带的作用是将感光树脂柔性版帖在版滚筒上。1、贴版双面胶主要由中间基材层、两面粘贴层和单面或双面保护层纸组成。其机构如图,,14:42,89,2、贴版操作 在柔性版印刷机上,印版需要事先粘贴到印版滚筒表面,然后再进行印刷。所以、印版在滚筒上的位置直接关系到印刷的质量。为了保证贴版的精度,多采

42、用上版机。 上版机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每张印版在滚筒上的角度不歪斜,并保证统一套版中所有版在滚筒的横向位置一致。 常用的上版机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最简单的,凭目测控制贴版的精度;另一种是带观察版边十字线的放大镜头的;第三种是上版机带有摄像头和显示屏,通过显示屏观察套准十字线的位置,达到精确控制贴版精度。,14:42,90,二、柔性版印刷工艺,1、印前准备 阅读和掌握本次印刷工艺要求;对本次印刷所用的印版、印刷材料的进行检查;对本次印刷所用的设备的检查清理;对机器进行调整。,2、试印当印前准备工作做完并符合要求后,就可进行试印,试印的过程如下:1)开动印刷机,把压印滚筒调到合压得位置进行第一次试印

43、。2)检查第一次试印的样张。检查套准的情况、印刷的位置,并进行调节,使达到正确的位置和套准精度。3)开动油墨泵,进行给墨,并对其进行调整。4)开动印刷机进行第二次试印,印刷速度为正常速度的1/21/3。5)检查第二次试印样张的色差等其它缺陷,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6)当试印样张基本达到要求后,根据各个公司的要求找相关人员进行检查、签样。 7)签样后就可以进行正常的印刷了,这时候印刷机的速度要慢慢提升,且要注意墨色的变化,以便做到及时调整。,14:42,91,复习考试题,1.凸印工艺原理。2.柔性版印刷的特点。3.柔性版印刷网点变化规律。4.某印品的复制长度是16.5in,贴版胶带厚度0.015

44、in,采用的柔性版版材厚度是0.112in,装在直径4.75in的印刷滚筒上,求阴图片的变形率以及尺寸。5.阴图底片的制取时,如何选择加网线数、网穴形状和角度。,14:42,92,6.感光树脂版制版原理。7.柔性版网点传递规律。8.固体感光树脂版制版工艺流程。9如何确定曝光时间?10.无缝套筒印版制作工艺流程。11.柔性版印刷机的基本组成及主要作用。12.机组(排列)式柔印机特点。13.套筒式印版滚筒原理。14.简述柔印不同输墨方式传墨稳定性的比较。15.封闭式刮刀系统的优点。,14:42,93,16.网纹辊的选用。17.什么是套版印刷?翻版印刷?18.某32开书籍,选用7871092mm80g/m2胶版纸印刷书芯152页,印数为9万册,损耗率为0.8%。使用对开机印刷。(采用顺时针旋转垂直交叉折页,平订装)。求:胶版纸供纸量?该书可分多少帖进行印刷?需要多少块印版?分别写出第一帖和最后一帖的页码摆放位置(画图标注)。19.简述柔性版印刷压力调节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