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06512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章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20章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20章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20章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20章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0章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章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学习目标 1. 解热镇痛药的共同作用及作用机制? 2.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用途及不良反应? 3. 阿司匹林哮喘的机制是什么?应如何治疗?,19世纪20年代,一位瑞士化学家从合叶子属植物内提取出了有效的止痛药-水杨酸,但是对胃黏膜的刺激性很大,只有那些疼痛很剧烈的人才服用它。,解热镇痛抗炎药(NSAID) 一、概念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又称为非甾体抗炎药。,解热镇痛抗炎药(NSAI

2、D)作用部位(),膜磷脂,花生四烯酸,环内过氧化物,PGI2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PGF2收缩血管收缩支气管,PGE2诱发炎症发热致痛扩张血管,TXA2收缩血管血小板聚集,PLA2,环氧酶,PGI2合成酶(血管内皮),TXA2合成酶 (血小板),5-HPETE,5-脂氧酶,LTA4,LTC4,LTD4,LTE4,LTB4,(WBC趋化),收缩支气管增加血管通透性,环氧酶(COX) COX-1 COX-2 结构型(固有型) 诱导型生成 固有的, 诱导产生, 存在于正常组织中 存在于受损伤 (血管、胃、肾) 的组织中功能 稳定细胞功能 具有强烈的致 保护细胞 炎、致痛作用如被抑制 不良反应 治

3、疗作用,二、NSAID基本药理作用 (一)抗炎、抗风湿作用: 1. 环氧酶 花生四烯酸 COX-2 (诱导型) G 2. 炎症介质-G 的作用 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局部充血,组织水肿、疼痛 增强缓激肽的致炎作用 并直接刺激外周痛觉感受器,引起痛觉。,3. NSAID可抑制体内的环氧酶(COX)的活性, 包括COX-1(结构型)和 COX-2(诱导型)两种同工酶,使G生成减少,炎症反应减弱;但不能根治也不能防止疾病的发展。 4. 但COX-1(结构型)为正常构型,多分布于胃、肾、血管中,起到保护组织的作用; 5. 除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外,其他药均有此作用,能抑制炎症局部G合成,使炎症缓

4、解或消失,缓解炎症的红肿热痛。,(二)解热作用: 1. 发热机制 致热原 中枢G增多 体温调节中枢 使体温调节点上调 (370C) 引起热量蓄积增加,散热减少, 病人体温升高、发热。,2. 解热机制 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环氧酶(前列腺素合成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PG)的合成与释放,使体温调节点恢复正常,降低体温。 3. NSAID只是抑制中枢环氧酶(COX) ,减少中枢PG的合成,即对已经出现的PG无作用。 4. 仅影响散热过程,不影响产热过程。 5. 仅使高热体温降至正常,对正常体温无影响。,(三)镇痛作用: 1. 疼痛机制 组织损伤或炎症时,局部释放炎症介质 (PG、缓激肽、组胺等)

5、,致痛及放大疼痛 (放大疼痛信号),直接刺激外周痛觉感受器, 感觉中枢,引起疼痛。 2. 镇痛作用部位 主要在外周,因为PG增多,直接刺激外周痛觉感受器,引起疼痛。,3. 镇痛机制是NSAID抑制炎症局部PG合成,减轻PG 致痛作用,减弱疼痛;且降低痛觉感觉器对缓激肽致痛作用的敏感性。4. 镇痛强度弱于哌替啶,对慢性钝痛有中等镇痛作用,对创伤性剧痛、内脏绞痛无效。5. 为非麻醉性(非成瘾性)镇痛药,无欣快感、耐受性、呼吸抑制。,三、解热镇痛抗炎药分类 (一)水杨酸类: 乙酰水杨酸 水杨酸钠 (二)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 非那西汀 (三)吡唑酮类: 保泰松 羟基保泰松 (四)其他有机酸类: 吲哚

6、美辛 芬酸类 布洛芬 吡罗昔康,第一节 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阿司匹林 (aspirin,乙酰水杨酸) 一、体内过程: 1. 吸收 口服易吸收,吸收部位在胃及小肠上段,在体内被酯酶水解为水杨酸,血浆蛋白结合率高(80%90%)。 2. 分布 体内分布广。,3. 代谢:肝脏代谢,能力有限 口服剂量1g,零级动力学消除,T 1/2约15-30 h。 4. 排泄:肾脏排泄,排泄受尿液pH值影响较大 阿司匹林 aspirin(乙酰水杨酸 ) 在碱性尿液中可排出85%; 在酸性尿液中可排出5%左右; 中毒时,血中水杨酸浓度过高,处理可碱化尿液,抑制重吸收,促进水杨酸的排泄。,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

7、. 解热、镇痛及抗风湿、抗炎 Aspirin 解热、镇痛疗效明显可靠,组成复方(复方阿司匹林,APC),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等慢性钝痛; 应避免大量使用解热、镇痛药,以免病人大汗淋漓、虚脱、抵抗力下降;, Aspirin有很强的解热、镇痛作用,能迅速缓解炎症引起的红、肿、热、痛等症状; 抗风湿作用强,疗效迅速确实,较大剂量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抗风湿应用到最大耐受量;注意监测血药浓度,以防中毒 ;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迅速镇痛、消炎; 风湿和类风湿首选。,血小板膜磷脂,磷脂酶A2,花生四烯酸(AA),环氧酶,TXA2合成酶,TXA2,PGH2,PGG2,注:T

8、XA2 (血栓素A2 )具有强大的聚集血小板作用; 小剂量aspirin抗血栓,()小剂量阿司匹林,膜磷脂,花生四烯酸,环内过氧化物,PGI2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PGF2收缩血管收缩支气管,PGE2诱发炎症发热致痛扩张血管,TXA2收缩血管血小板聚集 促凝,PLA2,环氧酶,PGI2合成酶(血管内皮),TXA2合成酶 (血小板),(一)小剂量Aspirin抗血栓形成,(一) 大剂量Aspirin血栓形成,PGI2呈动态平衡TXA2,2. 影响血小板的功能: 小剂量Aspirin 抑制炎症部位血小板PG合成酶 减少血小板中血栓素A2 (TXA2)生成 抑制血小板的凝集 抗血栓形成;

9、大剂量Aspirin 直接抑制血管壁中的PG合成酶 减少前列环素 (PGI2)的合成 PGI2是TXA2的生理拮抗剂, PGI2减少,则TXA2相对占优势 引起血栓形成;, 血小板PG合成酶对Aspirin的敏感性比血管壁中的PG合成酶高;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小剂量时,Aspirin (50150mg/日),主要抑制炎症部位血小板PG合成酶使TXA2生成减少抗血栓; 促血小板聚集作用 大剂量时,Aspirin (600mg/日)抑制血管壁中的PG合成酶使PGI2的生成减少血栓形成。, 临床应用 小剂量、长期应用,可用于预防 脑血栓 心肌梗塞 3. 其他作用 酸化胆道:用于胆道驱虫; 抑制尿酸的

10、重吸收,促尿酸的排出,用于治疗痛风病。,三、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 机制 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作用; 兴奋延脑CTZ; 抑制COX-1(结构型)抑制PGs对粘膜的 保护作用。 表现 恶心、呕吐、上腹不适; 大剂量可诱发和加重溃疡及无痛性出血。,2. 凝血障碍 加重出血倾向,延长出血时间 维生素K可预防; 对严重肝损害, 凝血酶原过低, 维生素K缺乏及血友病人可引起出血, 故这些病人应避免使用。 术前一周及临产妇不宜应用,3. 过敏反应 以荨麻疹和哮喘最常见 阿司匹林哮喘 某些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后诱发的哮喘;故有哮喘史者禁用。, 肾上腺素对“阿斯匹林哮喘”无效,可用抗组胺

11、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PGE2 扩张支气管平滑肌; 2-R扩张支气管平滑肌; 白三烯对PGE2的作用依赖性强,依赖2-R的作用小; 思考:吗啡、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哪种哮喘?为什么?,膜磷脂,花生四烯酸,环内过氧化物,PGI2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PGF2收缩血管收缩支气管,PGE2诱发炎症发热致痛扩张血管扩张支气管,TXA2收缩血管血小板聚集,PLA2,环氧酶,PGI2合成酶(血管内皮),TXA2合成酶 (血小板),(+) 脂氧酶,合成白三烯等脂氧酶代谢产物增多,收缩支气管,诱发阿司匹林哮喘.,Aspirin,4. 水杨酸反应 剂量过大时(5g)可引起; 大剂量服用可出现眩晕、恶心

12、、呕吐、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处理 停药,并静滴碳酸氢钠, 以促进药物排泄。,5. Reyes综合征(瑞夷综合征): 少数小儿在病毒感染发热后使用Aspirin,可引起肝脂肪变性脑病综合征; 可能与抑制体内干扰素有关; 罕见,较严重,预后差。 所以,病毒感染者,禁用Aspirin。,对乙酰氨基酚及非那西汀 acetaminophen and phenacetin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醋氨酚;对乙酰氨基酚是非那西汀体内的代谢物;二者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非那西汀,对氨基苯乙醚,对乙酰氨基酚,毒性代谢物与谷光甘肽结合,结合物,肝脏毒性、肾脏损害、高铁血红蛋白症,肾脏排泄,去乙酰基,肝(80

13、%90%去乙基),5%羟化,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 又名扑热息痛 (Paracetamol) 1. 解热镇痛作用缓和而持久,强度似Aspirin; 2. 抗炎抗风湿作用弱,无抗炎应用价值; 3. 抑制中枢PG合成酶,外周作用弱; 4. 用于对Aspirin过敏或不能耐受者; 5. 临床上主要用于阿斯匹林不能耐受者的解 热、 镇痛,是小儿退热的首选药。,6. 不良反应 治疗量 很少而轻,偶见过敏; 较少引起胃溃疡、出血及穿孔。 大剂量 可致肝损害;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第二节 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 特点: 1. 对环氧酶(COX-2)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因而其抗

14、炎作用强; 2. 不抑制环加氧酶(COX-1)副作用小; 3. 适应证同吡罗昔康(炎痛喜康) 抗炎、抗风湿; 4.目前临床用的不多,是将来的发展方向。,解热和降温的区别 药物 阿司匹林 氯丙嗪对正常体温 - +物理降温 不必需 必需降至正常以下 不 可机制 抑制PG生成 抑制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调节点恢复正常途径 增加出汗 体温调节失灵用途 退烧 低温、人工冬眠,吗啡与阿司匹林 镇痛作用的比较药物 吗啡 阿司匹林作用部位 CNS 外周机制 激活阿片受体 抑制PG合成 锐痛 有效 无效钝痛 更佳 有效效能 强 弱,吗啡与阿司匹林 镇痛作用的比较 药物 吗啡 阿司匹林欣快感 有 无依赖性 强 无呼吸抑制 有 无纳洛酮对抗 有效 无效 用途 锐痛、绞痛 钝痛,思考: 1. 解热镇痛药的共同作用及作用机制? 2.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用途及 不良反应? 3. 阿司匹林哮喘的机制是什么?应如何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