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1 8课笔记整理常外历史分享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06927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历史1 8课笔记整理常外历史分享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一历史1 8课笔记整理常外历史分享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初一历史1 8课笔记整理常外历史分享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初一历史1 8课笔记整理常外历史分享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初一历史1 8课笔记整理常外历史分享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历史1 8课笔记整理常外历史分享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历史1 8课笔记整理常外历史分享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历史纪年法,(1)年号纪年法,贞观、开元、隆兴、洪武、永乐、康熙、嘉靖,导言课重要知识点,(2)干支纪年法,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公元元年,公元2年,公元前元年,-1,1,2,(3)公元纪年法(西元纪年、公历),公元元年,公元2012年,公元前2012年,问:,一个公元前A年,一个是公元B年,L=A+B-1,小结:,在计算周年时1、如果两个时间都是公元?年或公元前?年,直接相减(大减小)。2、如果两个时间中一个是公元前?年,另一个是公元?年,相加之后再减1。,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元谋人,二、北京人,三、山顶洞人,1、距今时间:约1

2、70万年,2、地点:云南元谋,3、生产生活特点: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知道用火,1、距今时间:约70-20万年,2、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3、体质体征: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能直立行走,4、生产生活特点:能够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猎取采集食物; 使用天然火; 过着群居生活,1、距今时间:约1.8万年,2、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3、体质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相同,4、生产生活特点: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有审美意识 会人工取火; 靠采集、渔猎为生; 生活的集体是氏族;,(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逐步演进,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第1课,

3、(2)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1、火的作用:,(1)具体作用:熟食、照明、御寒、驱赶野兽。,2、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一、半坡 聚落,1、距今时间:约6000多年,2、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3、生活状况:(1)居住房屋:半地穴式 (2)食物来源:粟、猪、狗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 (4)生活用具:陶器(彩陶) (5)其他:壕沟,1、距今时间:约7000多年,2、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1、距今时间:约四五千年,2、地点:山东大汶口(黄河流域),3、生活状况:(1)居住房屋:干栏

4、式 (2)食物来源:水稻、猪、狗、水牛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器 (4)生活用具:陶器(黑陶) (5)其他:水井,二、河姆 渡聚落,三、大汶口原始居民,3、生活状况:陶器、玉器 出现了私有财产,产生了贫富分化,第2课,1、半坡、河姆渡居民的房屋结构:,(1)区别:半地穴式、干栏式,(2)区别原因:地理位置、气候不同,(3)启示: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设计,2、比较河姆渡与半坡聚落原始生活的异同,同: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 (1)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2)从事农业生产 (3)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异:地理环境:半坡位于黄河流域, 河姆渡位于长江流域; 房屋结构:半坡为半地穴

5、,河姆渡为干栏式;种植作物:半坡主要种粟,河姆渡主要种水稻。制陶特点:半坡是彩陶, 河姆渡是黑陶。,农耕文明的特征,一、炎帝与黄帝,三、大禹 治水,1、炎、黄二帝的贡献,2、炎黄二帝战蚩尤,1、禅让的概念:,2、禅让典型:,尧 舜 禹,1、治水方法: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 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2、大禹的贡献:(1)治水 (2)开沟挖渠、引水灌溉、发展农业 (3)建立第一个王朝夏朝,3、启示:,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3、炎黄二帝的斗争,4、炎黄二部的联合,二、尧舜“禅让”,涿鹿之战,联合战败蚩尤,阪泉之战,炎帝战败并归服黄帝,形成华夏族的主体,原始社会民主推举出有才有德的人担任部

6、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和平的方式),(任人唯贤),第3课,大禹治水的成功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1、大禹灵活改变治水方法,有创新精神。,2、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奉献精神。,3、从洪水成因来看,启示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可持续的发展。,1、夏朝建立:,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3、国家机构的建立:,6、灭亡:,(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2)建立者:禹(3)都城:阳城,启,城堡、宫殿、军队、刑法、监狱等,公天下(禅让制),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一、夏朝(约BC2070年约BC1600年),(1)农业(农耕为主,使用石制、蚌制、骨制工具)(2)手工业(青铜器、陶器),

7、4、经济:,(1)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2)亡国之君:桀,5、文化:,刻画符号,已具有文字的笔画形状,第5课,二、商朝(约BC1600年BC1046年),1、商朝建立:,(1)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2、盘庚迁殷:,(3)都城:亳,(2)建立者:汤,约公元前1300年,3、社会状况:,(1)政治上:设置官员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2)经济上:农业是主要的生产部门,还有规模较大的畜牧业。,(3)文化上: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广泛使用青铜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种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文字。,4、灭亡:,(1)时间:公元前1046年,(2)亡国之君:纣,三、西周(

8、BC1046年BC771年),1、西周建立:,(1)时间:公元前1046年,(3)都城:镐京,(2)建立者:周武王,2、社会状况:,(1)政治上:分封制,(2)经济上:全国土地归国王所有,平民和贵族只有使用权, 不能转让和买卖。 手工业:分工较细,原始瓷器制作比较普遍。 农业:农作物品种增多,已有人工灌溉。 建筑业: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3、灭亡:,(1)时间:公元前771年,(2)亡国之君:周幽王,犬戎攻破镐京,4、东周建立:,(1)时间:公元前770年,(3)都城:洛邑,(2)建立者:周平王,1、王位世袭制和禅让制区别,王位世袭制:一个家族世代世袭王位,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是一种“家天下

9、”的制度。始于启。,禅让制: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举有才有德的人为部落首领的制度,始于尧,止于禹。,2、从夏商灭亡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3)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1)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应符合人民心愿;用人应唯才是举,广纳谏言。,(2)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1、目的: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2、内容:,(1)周王的分封: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授民授疆土)(2)诸侯的义务:服从周王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朝觐、纳贡、服役、随从作战,3、对象:,5、作用:,(1)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

10、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2)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4、 依据 (基础):宗法制,一、分封制,(依据血缘关系亲疏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继承权),王族、功臣、前代贵族,巩固了国家的统治,第6课,享有各种特权,兼任各级官员,构成统治阶级。,隶属于贵族,被驱使进行大规模集体劳作,拥有生产工具和家庭副业,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作者。,毫无人身自由,被王和贵族用于赏赐和买卖,被强迫做苦役、充当祭祀供品、殉葬。,二、社会等级制度,1、贵族:,2、平民:,3、奴隶:,按血缘亲疏关系进行区分尊卑等级,来源于战俘和触犯刑法的

11、罪徒,周王以下的诸侯、卿大夫、士,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三、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1.目的:,2.手段:,3.作用:,巩固统治,暴力镇压(军队、刑法)+ 礼仪教化,军队刑法作用:对外征战、对内镇压反抗礼仪教化作用: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教育感化民众,维护等级制度,Q:你认为分封制能保证周天子对广大疆域实行的统治永远牢固吗?为什么?,(1)不能。,(2)原因:分封制中,封国是世袭的,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享有行政、军事、经济等权力,有相对的独立性。使得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干涉和控制。,随时间推移,诸侯间力量发展与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他们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争霸中原,

12、分封制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一、春秋,(前770前476),奴隶社会逐渐瓦解的时期,第7课,诸侯争霸的原因和目的:1)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2)几大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乘机争霸。,1、齐桓公首霸原因,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根本原因),运用“尊王攘夷”的谋略,积极开展对外活动,提高了齐国的地位;(高明手段),公元前651年,召集诸侯“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称霸标志),齐国地近渤海,拥有山海渔盐之利,是东方大国;(物质条件),2、晋文公称霸:公元前632年 城濮之战(晋楚),3、楚庄王称霸:邲之战(晋楚),二、战国,(前770前476),封建

13、社会逐渐形成的时期,1、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2、合纵连横,Q: 为什么六国合纵抗秦没有成功?,1)秦国用贿赂、威胁的手段破坏合纵,各个击破。2)秦国采取“连横”的策略,破了“合纵”。3)六国间“朝秦暮楚”,立场不坚定。,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1、西周的农业生产,2、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木石工具,3、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铁犁牛耕广泛使用,千耦其耘,个体农耕,作用: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极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1)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2)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第8课,(1)李悝变法(魏

14、国)(2)吴起变法(楚国)(3)申不害改革(韩国)(4)邹忌改革(齐国)(5)商鞅变法(秦国),富国强兵,最早,二、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目的:,三、商鞅变法和秦的崛起,1、历史背景,2、概况:,3、历史作用,(1)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2)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的现实压力,(1)时间:公元前356年(2)人物:商鞅(秦孝公支持)(3)内容:富国: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 强兵:奖励军功; 加强中央集权: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推行县制。,使秦国逐步成为国富兵强的国家,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确立了封建统治。,目的:富国强兵,商鞅个人命运:因触犯旧贵族的利益,对其恨之入骨,惨遭车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潮流。(根本原因) 秦孝公的支持。 百姓的欢迎。 商鞅本人有革新的勇气和魄力。,问:,评价历史事件的成败,不能以实行者的生死来论断。关键要看这个事件的目的是否实现,看它的影响。,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原因何在?,启示:,(1)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创新、献身精神,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2)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要有不怕挫折和牺牲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