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手术麻醉幻灯片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07227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血管手术麻醉幻灯片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心血管手术麻醉幻灯片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心血管手术麻醉幻灯片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心血管手术麻醉幻灯片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心血管手术麻醉幻灯片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血管手术麻醉幻灯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手术麻醉幻灯片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血管手术的麻醉要点,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麻醉科 杨天德,前言,心血管手术麻醉是麻醉学发展最快、 最有生机的重要方面,突出地体现在快通道心脏麻醉的兴起、体外循环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新的药物和监测技术的应用,以及重要脏器保护的新认识等多个方面。但我们今天主要讨论心血管手术麻醉中有关术前评估、心血管疾病分类与麻醉药物的选择以及监测、心血管功能的调控等问题。,1术前评估,很重要! 诊断! 主要病理生理改变! 潜在的危险因素! 心功能! 其它重要脏器功能! 有无合并疾病!,2心血管疾病分类与麻醉特点,2.1先心病: 就总的发病率而言,先心病的发病率居第三位(仅次于风心病和冠心病).但在我国先心病手术占

2、心脏手术的6570%,阜外医院近5万例心脏手术中先心病占60%,70年代为67%,90年代为65%。近年全国4万例心脏手术普查,先心病占6570%。我国12亿人口,出生率16.8,发病率6.314,每年有近20万先心病患儿出世,目前有近200万先心病患儿等待手术。,2.1.1先心病的分类:分类方法很多2.1.1.1Shaffer根据解剖病变和临床症状分类:2.1.1.2根据血流动力学特点和缺氧原因分类:2.1.1.3根据有无紫绀分类:紫绀(右向左分流或右向左分流为主,法乐四联症最常见,其次为大动脉转位和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和非紫绀(仅为左向右分流或无分流,室缺、房缺等),这种分类简单实用。,2.

3、1.2麻醉特点2.1.2.1麻醉原则应尽量减少麻醉对先心病病理生理的影响,维持肺血管阻力和外周血管阻力比例的平衡(改善或不增加原有分流为目标);并尽可能使病理生理向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与心功能恢复方面转化。要达此目的可采用下列措施:应用对心血管系统扰乱最小的技术 维持最佳心功能预防心脏分流的不利影响,维持PVR/SVR平衡 维持良好的心肌灌注 减少心脏作功及负荷,2.1.2.2药物选择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统计指出,芬太尼 是最常用的诱导药(34%),其余的依次为氯胺酮(29%)、氟烷(27%)和硫喷妥钠。右向左分流:氯胺酮(2mg/kgIV)、芬太尼、万可松对于紫绀型先心病或合并心衰的婴幼儿均可

4、耐受对小儿的肺动脉压或肺血管阻力并无明显的影响,即使肺血管阻力较高的患儿也是如此。有左心发育不全者属于相对禁忌左向右分流:咪唑安定(1.5-2mg/10kgIV)、芬太尼、万可松.芬太尼用量(2575g/kg)、万可松(辅以咪唑安定或氯胺酮),2.2瓣膜病:在我国,心脏瓣膜病主要是由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多累及高压系统的左侧心脏瓣膜,如:二尖瓣受累率为95-98%,主动脉瓣为20-35%,而三尖瓣为5%,肺动脉瓣仅1%。 心脏瓣膜病变的共同起始点都是通过瓣膜的血流发生异常引起心腔的(容量和压力)负荷异常,进一步发展而导致心输出量下降。而机体则通过各种代偿机制尽量维持有效的心输出量

5、。,2.2.1心脏瓣膜病瓣膜替换手术时机选择 感染性心内膜炎继发瓣膜损害者,尽量在感染控制后3个月进行手术。否则,在亚急性期手术。术中将赘生物彻底清除,并用稀释碘伏冲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湿活动期,控制风湿活动13个月后进行瓣膜手术。若病情危重,可立即手术。心脏瓣膜病并发栓塞时,若为脑梗塞,待梗塞后24周手术。若并发四肢或肠系膜梗塞,需急诊瓣膜替换手术,同时处理局部梗塞病变。心脏肿瘤、外伤合并瓣膜损害,要急诊手术。重症心脏瓣膜病。心脏功能分级是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因素,是预测手术疗效的重要指标。凡术前左室射血分数低于35%、心胸比率0.70、NYHA心脏功能分级为级者,需用正性肌力药物,待心功能

6、改善后进行手术。若心衰不能控制,可立即手术。,2.2.2二尖瓣狭窄: 正常成人的二尖瓣口面积为4-6cm2(二尖瓣指数4.0-4.5cm2/m2),休息时每分钟约有5升血流通过瓣口。二尖瓣狭窄的主要问题为左房容量负荷增加和左室容量负荷不足。 二尖瓣口面积,应用超声心动图可测得。二尖瓣口面积1.5-2.0cm2为轻度狭窄,1.0-1.5cm2为中度狭窄,小于1.0cm2为重度狭窄。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管理:维持充足的血容量、避免心动过速、避免加重肺循环高压,2.2.3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左室每搏量的一部分返流入左房,使左室前向心输出量减少。 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管理:降低后

7、负荷、避免心动过缓、增加心肌收缩力,2.2.4主动脉瓣狭窄 :正常成人主动脉瓣口面积为2.6-3.5cm2 (主动脉瓣指数为2cm2/m2)。当出现主动脉瓣狭窄时,左室收缩末压增高,跨主动脉瓣压差增大保障了正常的每搏输出量。左室收缩压可高达300mmHg而主动脉收缩压和每搏输出量保持相对正常。这种较高的压差导致心肌压力做功增加及代偿性向心性左室肥厚。当狭窄严重到瓣口面积0.7-0.9cm2 (主动脉瓣指数0.5 cm2/m2)时,可出现心脏扩大和心室肥厚,导致左室舒张末容积和压力升高,最终导致左室收缩末容积升高和射血分数下降,每搏输出量降低,表明左室收缩功能受损。 所有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都有猝

8、死的危险。当狭窄发展到收缩峰压差大于50mmHg或有效主动脉瓣口面积小于0.7cm2,仅18%的患者能存活五年以上。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管理:维持窦性心律、维持充足的血容量、避免心动过速,2.2.5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出现引起左室收缩容量和舒张容量超负荷,容量负荷的增加导致左室偏心性肥厚(室壁厚度增加和室腔扩大)。这使得左室舒张末容积和收缩末容积大大增加。 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管理:维持充足的血容量、维持较快的心率、避免增加后负荷。,要做好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管理工作,麻醉医师必须充分掌握:(1)受损瓣膜引起的心腔容量和压力负荷异常;(2)为维持有效的前向心输出量,心脏在结构上和功能上

9、的代偿机制;(3)提示心脏代偿受限的表现,如:心律失常、缺血和心力衰竭;(4)继之而来的并发症,如:心内膜炎和栓塞等。麻醉管理的原则是要在围术期避免加重已经异常的容量和/或压力负荷,利用和保护机体的各种代偿机制,尽量维持有效的前向心输出量,并注意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3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诞生于1962年。国内1972年开始冠心病外科治疗,首例病例为左室室壁瘤切除术,1974年开始CABG。虽然冠心外科的历史尚不到40年,但发展迅速,目前美国每年CABG的例数可达30万例以上。国内近年来CABG发展较快,目前每年手术例数仅为美国CABG手术例数的0.2%。 冠状动脉

10、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完全堵塞是导致心肌缺血的最基本病变。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储备力降低,一旦心脏负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超过固定狭窄病变的冠脉储备能力,就会产生心绞痛,严重者发生心肌梗塞。另外,冠脉缩舒功能障碍的动力性狭窄(冠脉痉挛)在心肌缺血的发展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冠状动脉造影可确定病变的具体部位及严重程度。血管直径减少50%相当于截面积减少75%,而直径减少75%则截面积减少相当于94%。冠状动脉堵塞的范围越广,对氧供、耗失衡的耐受性就越差。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使左室大部分心肌处于危险状态,这类病人对心肌缺血的耐受性很差,麻醉必须谨慎地处理好氧供、耗之间的平衡。左冠状动脉主干严重狭

11、窄、右冠状动脉近端完全堵塞或等同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前降支和回旋支的近心端重度堵塞)加右冠状动脉近端完全堵塞的病人,风险更大。,术前危险因素、年龄70岁。、女性:冠状动脉细小使吻合困难、畅通率低及小体重为女性CABG风险大的主要原因。 、肥胖。、不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早晨的缺血阈值较低,冠脉扩展的能力下降,易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导致急性心肌梗塞。特别在术前无阻滞药或钙通道阻滞药治疗,基础ST段下移者更为危险。、充血性心力衰竭。术前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围术期易发生心肌梗塞及泵衰竭。、EF18mmHg。、左室室壁瘤。该类病人术前心功能一般较差,往往以较高的交感张力来维持心排血量,麻醉中血

12、流动力学变化大。如室壁瘤范围大,切除后左室腔过小,易发生严重低心排。、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90%。10、 PTCA失败后急症手术或心肌梗塞后天内手术。,11、 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 12、 合并肾功能不全。 13、 合并肺疾患。肺部疾患是引起术后呼吸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术前用力呼气速度FEV11.25L/s,术后死亡率明显增加。 14、 合并瓣膜疾患。如合并二尖瓣病变,肺动脉收缩压8KPa(60mmHg),合并主动脉瓣病变,跨瓣压差16KPa(120mmHg)的病人,围术期死亡率明显增加。 15、 再次手术。,麻醉处理原则冠心病的麻醉及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的原则为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避免加重

13、心肌缺血。由于心肌的摄氧率平时即达6065,当心肌氧耗增加时,只有通过增加冠脉血流的方式来提供,但冠心病病人的冠脉储备能力低,难以完成氧耗增加时的血流匹配而发生心肌缺血,因此,欲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必须尽可能地降低心肌氧耗。心肌氧耗的影响因素有(1)心肌收缩力;(2)心室壁张力,受其心室收缩压及舒张末压的影响;(3)心率。,麻醉诱导:根据心功能的情况选择咪唑安定、依托米脂、异丙酚、芬太尼、万可松;麻醉维持:异丙酚、芬太尼、万可松;心率与血压的调控:硝酸甘油、去氧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电解质:镁、钾;停机时HCT25%;肝素:鱼精蛋白=1:0.8(?),2.4大血管病变:分先天性(如主动脉缩窄)

14、和后天获得性(如胸腹主动脉瘤)2.5心脏的肿瘤:了解体位,2.6快通道心脏麻醉 选择快通道心脏麻醉有一定的条件。对绝大多数心脏手术患者而言,如果术中或术后没有其它问题都能够早期拔管。若病人有下列情况:(1)术前射血分数25%;(2)需用LABP等辅助循环的病人;(3)心肌梗塞进展期的病人;(4)伴有左束支传导阻滞或频发室性早搏的病人,应放弃“快通道心脏麻醉”,快通道心脏麻醉的具体方案包括:应用咪唑安定2-3mg,芬太尼0。2mg,异丙酚05-15mg/kg辅以肌肉松弛药行麻醉诱导;体外循环前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01-02mg,术中芬太尼用量控制在15ug/kg以内;体外循环中输注异丙酚(15-6

15、0mg/kg/h)或吸入麻醉维持;体外循环后用低浓度异氟醚、七氟醚或地氟醚吸入或以异丙酚(1.5-6.0mg/kg/h)维持,肌肉松弛药的应用也要控制。将病人从手术室转至ICU时,应按需要调整异丙酚的量或停止输注以维持理想的平均动脉。,拔管的标准包括病人清醒、合作、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恢复且通气量满足要求、四肢活动正常、无出血。具体条件包括:(1)反应灵敏(如对刺激有反应且合作);(2)血流动力学稳定(如平均动脉压65mmhg);(3)呼吸参数满意(如PaO2 80mmHg);(4)纵隔引流量 小于100ml/h;(5)体温完全恢复(如直肠37 ,但 39 )。,2.7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麻醉

16、,病人的排除:1)超声心动图测定的肺动脉收缩压60mmHg;2)以前有肺部疾病或右胸做过手术;3)合并其它心肺疾病;4)体重小20Kg,或年龄5岁.,2.8杂交手术间的麻醉,随着经导管二尖瓣成形术的研究以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和“杂交手术室-hybrid operating room,HOR”的启用与普及,心血管外科正在发生革命性的“突变”。“一站式杂交”手术具备一个可以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和常规心脏外科手术的杂交手术室( hybrid operating room,HOR ), 避免患者的多次麻醉和转运可能带来的风险。,杂交手术简单来说就是集介入、手术和实时影像诊断与评估为一体的针对单独用手术或

17、以导管为基础的介入难以获得满意效果以及联合手术、介入能给病人减少损伤和创伤的一种治疗方式。杂交手术给麻醉带来的挑战全新环境(仪器设备、人员、麻醉医生的位置)病人(病种、病情、体位-手术的要求)病情重、复杂;合并症多;手术、麻醉耐受性差,麻醉药物与方式全麻(GA)(并发症多、拔管困难)(尽量采用快通道麻醉,fast-track anesthesia)镇静+麻醉备用(sedation with anesthesia standby)(SB)(病人不合作、面临改麻醉、困难气道)清醒麻醉+硬膜外麻醉、股神经阻滞等,麻醉监测TEE (经食道超声) (容量、心肌收缩性能)膀胱T多处动脉压CVP 12导心电

18、图BIS(麻醉深度)TOF(肌松剂监测)IAC(吸入麻醉浓度)漂浮导管(LVEF60mmHg)快速心室起博(rapid ventricular pacing,RVP,160-200 beats/min) 在下列情况下,放漂浮导管要先放心室起搏导线(经颈静脉更好)左室肥厚左束支阻滞主动脉瓣狭窄,快速心室起博(rapid ventricular pacing,RVP,180-200 beats/min or 180-250 beats/min )带来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注意起搏前提升血压,RVP时收缩压60mmHg,3监测,ECG 显示心率、心律和心肌缺血情况动脉血压 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直接测压仰卧时,

19、从主动脉到周围动脉,收缩压递增,舒张压递减,脉压增大。足背动脉收缩压较桡动脉压高1.32.7 kPa(1020mmHg),而舒张压低2.0 2.7 kPa(1520mmHg)。CVP 反映右心前负荷和右心功能;监测上、下腔静脉引流是否通畅。正常值:612 cmH2O左房压(LAP)LAP和动脉压是判断左心功能最有价值的指标。LAP能直接反映左室充盈压,应用左房测压补充血容量更为恰当。正常值:0.72 kPa(515 mmHg)。体外循环中最高不应超过10 mmHg体 温 鼻咽温 肛温一般待鼻咽温降至3228以下时可行上、下腔静脉和升主动脉阻断。复温:鼻咽温达3637 、肛温达35 时,可停止复

20、温。脉搏血氧饱和度尿量及性状 尿量不少于1 ml/kg/h呼气末CO2浓度(ET CO2)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 心排血量 凝血功能 瞳孔,动脉血气了解气体交换和酸碱平衡状况,指导麻醉中的通气管理。PaCO2维持在3238mmHg体外循环中PaO2应维持在2040kPa(150300mmHg)。若低于100则使组织处于贫氧状态;若高于300则有产生微氧气栓的危险。血液电解质K+ 3.55.5mmol/LMg2+ 0.751.25 mmol/LCa2+ 1.021.26 mmol/L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监测肝素化程度生理值:12020s肝素化后ACT应在480600s,TEG的应用血栓弹力图(

21、thrombelastography,TEG)是一种从凝血、血小板聚集、纤溶等动态监测凝血全过程的监测仪。1948年由德国Harter博士发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应用于临床,首先用于肝移植手术,指导术中输血,效果良好。其结果现已成为肝脏移植、心脏搭桥等围手术期监测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TEG的用途:凝血异常患者的筛查;可作为手术前凝血情况全面筛查,优于传统的凝血四项;判断抗血小板药物疗效,可同时检测AA和ADP通路,不受肝素使用与否的影响;弥补现有实验室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不足;提供检测肝素、低分子肝素疗效的快速方法;鉴别原发或继发纤溶亢进的诊断;提供临床检测华法林、戊糖、重组因子、比伐卢丁等

22、凝血相关药物的效果;血栓性疾病的筛查,判断高凝的原因。,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 TEG各参数均有明确的定义。R为样本置入小杯的时间至TEG曲线宽度达2mm的时间,表示纤维蛋白开始形成的速度(血浆凝血因子及循环抑制物活力的功能状态有关),其正常值48min。凝血形成时间(K):K则从R的终点至TEG宽度达20mm的时间(反映纤维蛋白交联的情况,取决于内源性凝血子、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活力),其正常值14min。凝血形成速率(角):角是从R时间终点与TEG曲线做最大的切线形成的角度(它反映了整体凝血形成的速率,与纤维蛋白原浓度及血小板功能状态有关),其正常值4774。凝血最终强度(MA)

23、:MA即TEG曲线最大宽度数值(反映了凝血的强度,纤维蛋白及血小板的状态对其数值影响最大),其正常值5573。凝血综合指数(CI):CI凝血综合指数直接反映整个凝血的高凝与低凝状态,其正常值-33。纤溶指数(LY30):LY30纤溶指数反映纤维蛋白溶解情况,即形成血凝块的稳定性,其正常值08。,监测技术的有关进展 心电图复杂的胸前心电图监测在CABG术中常规使用已有近10年的历史了:无论单极V5或双极导联(CS5或CB5),都和下壁导联(II导)或后壁导联(经食道心电图或V9)同时进行监测。对于累及右侧冠状动脉的冠心病人,右侧心前导联(如V4R),心肌缺血的显示率几乎为100%。心电图监测的最

24、新进展是将ST段趋势监测直接连到手术室监测系统上,或单独使用Holter记录议。应用ST段趋势分析发现,许多心肌缺血是无症状的或与血流动力学参数无关的。,肺动脉导管(PAC):尽管PAC在指导心血管手术后用药或准确评估心功能状态方面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但目前尚无前瞻性研究提示广泛应用PAC可改善病人预后。大量回顾性研究提示,对于接受CABG术的病人,使用PAC对预后无明显影响。对于外科手术病人,仍需进行大样本的随机实验,以判断PAC对病人预后的影响。 CCO,PICO,超声二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能相对无创地、连续监测心脏的前负荷和心肌收缩力。TEE所显示的左室舒张末期面积,比PAC测得

25、的肺动脉嵌压能更好地反映前负荷。TEE所显示的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或收缩期室壁增厚异常比心电图能更早地反映心肌缺血。新的诊断缺血的技术还包括:应用对比超声心动图测量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应用增强超声密度技术发现比区域性运动失调更早出现的异常征象。多普勒与超声合用进行术中彩色血流成像监测先心病人心内分流情况、瓣膜病人的瓣膜返流情况以及进行冠状动脉和胸主动脉成像,对于指导外科手术有更大的作用。,4心血管功能的调控,4.1低心排综合征 心脏手术后,由于心脏排血量显著减少,以致重要脏器灌注不足或引起休克,称为低心排综合征。正常心指数2.54.4 L/m2/min(平均为3.5 L/m2/min )当心指数(

26、CI)2.0 L/m2/min时,即出现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原因:心血管畸形手术矫正不满意心肌收缩力减弱低血容量心包填塞 心率、心律异常,4.2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硝普钠或硝酸甘油前列腺素E2NO 去氧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西地兰氨力农米力农左西孟旦 胺碘酮利多卡因,药物方面的进展主要是指新型心血管药物的应用:EsmololEsmolol是一种选择性的心脏受体阻滞剂。它起效快,消除半衰期仅有9分钟。可在短时间内控制术中高血压和心动过速。有研究表明,Esmolol可明显降低冠脉搭桥术中心肌缺血发生率。尼卡地平尼卡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具有强烈扩血管作用。与其他钙通道阻滞药相比,其心肌抑制

27、作用较轻,还是较强的冠脉扩张剂,可增加冠心病人的冠脉血流,用于术中控制血压和后负荷,尼卡地平具有与硝酸甘油同样的降低心肌缺血的作用。,正性肌力性血管扩张药正性肌力性血管扩张药是治疗围术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低排综合征的最新药物。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包括氨力农(amrinone),米力农(milrinone),依诺昔酮(enoximone)和匹诺昔酮(piroximone)。大量研究均已证实PDE-抑制剂在治疗低心排综合征的有效性。而PDE-抑制剂对那些因大剂量应用儿茶酚胺而使“受体下调”的病人可能有特效。米力农还是用于治疗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最新的双吡啶类药物,负荷剂量为2050ug/kg

28、,之后以0.5ug.kg.min的速度静注以维持其有效血药浓度。,Milrinone and Mortality in Adult Cardiac Surgery: A Meta-analysisAlberto Zangrillo, MD,* Giuseppe Biondi-Zoccai, MD, Martin Ponschab, MD, Massimiliano Greco, MD,*Laura Corno, MD,* Remo Daniel Covello, MD,* Luca Cabrini, MD,* Elena Bignami, MD,*Giulio Melisurgo, MD,*

29、and Giovanni Landoni, MD*This analysis suggests that milrinone mightincrease mortality in adult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and Vascular Anesthesia, Volume 26, Issue 1, February 2012, Pages 70-77),2钙增敏剂及钾通道开放剂左西孟旦(levosimendan)通过结合心肌细胞上的肌钙蛋白C,增强肌丝对钙的敏感性来增强心肌收缩力,还通过

30、介导三磷酸腺苷(ATP)敏感的钾通道,使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扩张,改善顿抑心肌的功能,减轻缺血并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LEVOSIMENDAN REDUCES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UNDERGOINGCARDIAC SURGERY: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of patients with a mean EF 40%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Our pri

31、mary endpoint was study reported mortality out to 30 days. Levosimendan use wa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undergoing(JACC March 27, 2012 ,Volume 59, Issue 13),胺碘酮,心脏手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25%(非心脏手术仅为3%),增加中风和死亡的风险.胺碘酮常用于术后新发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胺碘酮甲状腺毒

32、血症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肝功能损害?,5小结,5.1正确处理下面几个问题:5.1.1麻醉药-肌松药-血管扩张药 5.1.2前负荷-心肌收缩力-后负荷功能 5.1.3动脉压-肺楔压-中心静脉压 5.1.4ABG-SPO2-PETCO25.1.5血液稀释-血液回收-血液麻醉,5.2正确认识麻醉管理与手术治疗作用5.2.1手术矫正的结果影响手术结果;5.2.2手术无法矫正的畸形是病情特殊;5.2.3麻醉管理可影响手术结果,但不是决定性的;5.2.4体外循环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和体外循环后内环境的维持是麻醉医师水平的体现;,谢谢!,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