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油茶产业发展情况的视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市油茶产业发展情况的视察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全市油茶产业发展情况的视察报告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多名市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加强全市油茶产业发展的提案,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将其列入2012年政协主席领办的重点提案予以督办。8月31日,市政协副主席王国玮带领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及部分市政协委员,深入屯堡乡、三岔乡和恩施市宜恒植物油有限公司分别就油茶基地建设、深加工情况进行了视察,听取了市林业局关于全市油茶产业发展情况和提案办理情况的汇报,部分政协委员围绕油茶产业发展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现报告如下:一、全市油茶产业发展的机遇(一)优越的地理位置。恩施市是恩施州首府所在地,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属中亚热带季风型山地湿润性气候,有丰富的资源,土
2、壤肥沃,年降雨14001500毫米,是油茶生产最适宜的地带之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对油茶的生长可谓先天优势。(二)绝好的发展机遇。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2008年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迎来了我市油茶产业发展的又一历史机遇。茶油深受各方专家推重,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用它加工而成的茶油色佳味香,营养丰富,科学实验证明有降低血压、血脂和软化血管等作用,是“富贵病”的克星,增加人体免疫力,故被称作为“长寿油”,其品质优于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植物油之王橄榄油,专家称之为“国宝”。同时还可开发成肥皂、蜡烛等多种副产品,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有着广阔的市场前
3、景,符合国家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导向。国家对发展油茶产业极为重视,出台了许多惠农政策,增强了群众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发展油茶产业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三)悠久的栽培历史。恩施市油茶种植历史悠久,从清代到民国,我市都有油茶种植的历史记载,是湖北省确定的重点油茶产区。新中国成立后,我市曾三度组织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目前全市林农有一定的油茶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今后我市油茶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全市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据调查,全市除板桥镇外,其他各乡(镇、办)都有油茶分布,现有油茶面积17.5万亩,按分布状况分,散生16.85万亩、成片0.65万亩;按林分类型分,纯林只有50亩,其余全部为混
4、交林。全市年产茶籽产量3.7万吨以上,产茶油1.2万吨,年产值可达6亿元。近几年,全市相关单位积极开展油茶发展工作,促进了油茶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一)开展了全市油茶资源普查。2008年11月,由市人大领导带队,组织相关人员前往湖南省浏阳市、江西省丰城市取经,实地考察了高产油茶基地发展状况。同年12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油茶资源普查工作。(二)编制了油茶基地建设规划。根据全市现有油茶资源分布状况,结合低产林分布特点和立地生产条件,编制了恩施市富硒油茶基地建设规划,主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组建油茶产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省政府下达我市2008-2OXX年油茶基地建设计划16万亩,其中对
5、已退耕地部分适合油茶生长的地块进行改造3万亩,对坡度25度以上挂坡地实施产业结构调整10万亩,对部分低质低效林地块进行改造3万亩。(三)建立了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我市已被列为全省良种采穗圃和良种繁育苗圃基地,目前全市已在白杨坪九根树建采穗圃苗圃基地80亩,在舞阳坝天池岭茶场建采穗圃苗圃基地120亩,在六角亭、屯堡、龙凤镇等地建立繁育苗圃基地170亩。2009年以来,我市累计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已相继建立油茶良种基地2.6万多亩。(四)引进了油茶加工生产企业。目前已有恩施宜恒植物油有限公司、天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从事植物油加工,湖北天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恩施万山红开发有限公司从事油茶基地建设。三、
6、全市油茶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面积总量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油茶是我市的优良乡土经济林树种。我市在上世纪70年代曾大力发展过油茶,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致使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野生状态,老百姓对其破坏较为严重。目前,我市绝大部分乡(镇、办)都有油茶分布,面积较大,但均呈零星分布,一般生长在海拔IOOO米以下,基本都生长在马尾松乔木之下,纯林很少。全市现有零星分布的散生油茶17.5万亩,成规模的基地不多。(二)群众认识不足,市场影响力较低。一直以来,群众对发展油茶产业认识不足,油茶种植都处在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种植零散,规模小,经济效益不明显的状态,从而形成群众对发展油
7、茶积极性不高。虽然我市具有国家林业部门重点推广的高产优良无性系油茶品种,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这些优良品系得不到推广和大面积种植,未能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产业,发挥其经济效益,导致市场影响力较低。(三)重视有待加强,投入相对不足。近年来,我市在发展油茶产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油茶产业见效较慢,相比茶叶、烟叶等支柱产业而言重视不够。油茶是经济林树种,成长期长,前期投入大,新造每亩需投资至少1800元,抚育改造每亩至少需800元。由于市级财力所限,虽然通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对油茶产业发展给予了一定支持,但主要还是依靠开发者自主投入,一般种植户和企业难以承受。(四)经营方式落后,开发程度较低。我市油茶林
8、经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实施,长期疏于管理,处于荒芜状态,生产力逐年衰退。现有资源管理粗放,大部分茶树被荒芜,树势逐渐衰弱,产量极不稳定,商品率极低。同时,我市榨油作坊和加工厂的榨油设备一般都比较简陋,加工技术和工艺比较落后,加工能力非常有限。造成出油率低、产品原料浪费大,成品油品质比较差。三、关于加快全市油茶产业发展的建议(一)加强油茶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建议市政府成立市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抽调相关人员与技术力量组成油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具体负责油茶产业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二是制定发展规划。抓住国家、省、州、市实施全国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
9、,进一步完善我市油茶产业200820xx年发展总体规划,建立以城区三办、龙凤、白杨、屯堡、芭蕉、三岔、白果、盛家坝中心产区为主,以新塘、沙地、崔坝、太阳河等乡镇适合油茶生长的区域为辅的油茶产业发展布局。三是出台一个决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原有政策基础上研究出台关于加快全市油茶产业发展的决定。四是抓好基地建设。在基地建设上坚持一手抓新建一手抓改造,以新建为主。五是延长产业链。除坚持做好食用油深加工之外,加快油茶深度开发,进一步延长产业链。(二)千方百计扶持龙头企业。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认真落实我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支持我市现有企业油料加工设备和技
10、术工艺的改造,使之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将其培育发展成专业的油茶加工龙头企业。二是创新发展机制。大力引导、支持以湖北天然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企业参与油茶原料林基地建设,推动“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促进油茶生产、加工、市场的有机结合,使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三是成立专业合作社。支持林农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油茶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咨询、代销生产资料供应、产品营销等服务项目,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适应能力。(三)大力培植油茶产业品牌。一是加大油茶产业发展宣传工作力度。积极引导油茶产业发展高产油茶,对不成熟的油茶品种不
11、进行推广,不盲目性引种,积极开发本地优良品种,搞好高产油茶品种筛选,试验示范工作。让农民认识到发展油茶有利可图、有钱可赚,变自觉为自发行为,主动投身油茶产业开发,更好更快地发展油茶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二是打造富有当地特色的知名品牌,依靠品牌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油茶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向标准化建设方向看齐,防止低标准、低水平重复建设,为我市油茶名牌发展战略打下基础。三是龙头企业自身要充分发挥在技术、资金、市场方面的优势,苦练内功,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品牌意识,开发自己的名牌特色产品,要像“恩施玉露”、“恩施女儿会”一样打造出自己的核心品牌,依靠品牌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增强
12、品牌的保护意识,维护品牌的合法权益。(四)加大对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一是建好产业基地。根据我市现有油茶资源状况和生产水平,采取低产林改造、更新改造和新造林相结合的经营措施进行油茶生产。积极引导适宜种植油茶区域的当地农民大力种植油茶,采取集约化经营,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是扩大发展规模。充分利用已有的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按照“依法、自愿、规范、有偿”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油茶林向有经济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各类生产经营者流转,推动油茶林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三是积极争取项目。积极向上多渠道争取涉林项目资金发展油茶产业,整合扶贫、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等项目,统一规划安排油茶产业建设,打捆使用项目资金,强力推进油茶产业发展。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建议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对油菜苗圃基地、产业基地、大户、加工企业予以支持。五是市政协将关于加强油茶产业发展的提案作为重点提案坚持每年跟踪督办,促进全市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