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论文2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08079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道德与法治论文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论文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论文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论文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论文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道德与法治论文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道德与法治论文2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道德与法治论文2篇巧妙运用寓言故事于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寓言故事进行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兴趣,使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概念能够更好地理解,也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拓展思维,提升创新能力。1 .运用寓言故事进行课程导入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在引入新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讲寓言故事的方式进行课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在学习增强生命的韧性时,我为学生讲述这样的寓言故事:在伊索寓言中,有一位王子,为了自己的国家不断在战场上打仗,无奈王子的国家还是战败了,王子对自己绝望了,也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了活下去的意义。在回王宫的过程中,王子被一只蜘蛛吸引了,这是一只正在结网的蜘蛛,王

2、子看着这只蜘蛛一次次地结网,网一次次地破损,一共七次,七次都是快要成功了,网还是破了,但在第八次的时候,蜘蛛成功地将网织了起来,王子受到鼓舞,战胜了眼前的挫折,最终为国家赢得了胜利。通过这样的寓言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有勇往直前,战胜挫折,才能够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同时,寓言故事能够激发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学生可能会被王子的勇敢打动,也可能会敬佩这只努力不懈的小蜘蛛。2 .运用寓言故事讲述道理寓言往往在简短的语言当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启发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部分理论较为难懂,教师可以运用寓言故事将复杂的知识点抽丝剥茧

3、,一点点展示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学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抽象的概念时,学生在生活中很难理解与国家政策相关的内容,教材中的文字描述也让学生不知该从哪个角度进行理解。这时教师可以讲述这样的寓言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有一天,上帝在巡视地球时,发现地球上的环境污染特别严重,于是一气之下将地球的时光倒流了IOOO万年。IoOO万年前的地球,又回到了原始的森林、草地、动物、昆虫上帝对这个现象很满意,准备离去时,动物全都跑到上帝面前跪下,祈求上帝把森林里的猴子灭绝。讲完这个寓言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动物们都要求上帝灭绝猴子呢?猴子的灭绝会影响什么呢?趣味的环节让学生充

4、满热情,学生也会在讨论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可持续发展的抽象意义有更深的理解,也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寓言故事进行续写或改写,在原有的寓言故事情境中,教师让学生发挥想象,改变原来的结局。例如井底之蛙故事中讲述了一只在井底的青蛙,它认为自己头顶上的世界就是全部的世界,眼界十分小。教师让学生想象,假如青蛙从井底中跳出来了,它会碰到什么人?发生什么故事,结局会不会有所改变呢?可以将这些问题让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演绎,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主动思考并参与进来。有的学生会想,青蛙从井底出来了,看到了天空的壮阔以及自身的渺小,能够改变自己骄傲的性格,变得更加谦虚;还有的学生表演的是青蛙跳出井

5、底来到了海边,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鱼以及凶猛的大白鲨。游玩了一天后却没有吃任何东西,小鱼问他:“你为什么不吃这些东西呢,多么美味啊。青蛙回答道“这些都不是我爱吃的食物,我喜欢吃蚊子和小昆虫。”所以青蛙还是回到了他原本的井底之中,过着自己以前的生活。让学生对寓言故事进行续写与表演,可以拓展思维,锻炼创新能力,也能够使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得到升华,学会学以致用。3 .利用寓言故事进行课堂总结一节优秀的道德与法治课,不仅要有好的课堂导入、有趣的教学过程,而且还要有一个画龙点睛的总结。运用寓言故事进行总结,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而不只是机械地对课文进行总结,因总结的内容也都是教材中原有的知识点而达不到让课

6、堂升华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诚信这课时,可以在总结时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讲述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而戏耍群臣,等到真的大敌来犯时,没有一个人保护周幽王。随后进一步对学生提问:“如果你是周幽王手下的士兵,你看到周幽王是在骗你时,你下回还会带兵来救吗?”还可以让学生讲一讲他们知道哪些关于不讲诚信的故事,如学生会讲狼来了的故事,说明了不讲诚信的后果。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一下生活中看到的寓言故事分别蕴含了什么哲理,让学生在课堂中分享,从而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内容。运用寓言故事进行总结,既巩固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双减背景下初中道法大单元

7、教学初步探索情绪的管理新授课课例分析一、主题与背景“双减”政策对教师和课堂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需要有整合教材的能力,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常规授课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探索及创新。在一定时间内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关注度与重视度,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方针。二、课标要求及学情分析本课的核心素养要求是积极向上,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具有适应变化、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友爱互助,真诚、友善,拥有同理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具有互助精神。内容要求是学会情绪调控,能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具备迎接挑战的能力。本节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

8、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的内容。从教学内容看,本框引导学生认识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了解自己的情绪并以恰当方式表达,正确看待负面情绪的作用,掌握一些合理调节情绪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帮助他人改善情绪。本框是对第一框的延续和深化,对整节课的知识起到了总结和升华的作用。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一些情绪调节的知识。本课承接第一课,具体探讨关于情绪管理的话题。青春期的学生,情绪波动较大,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本课依据学生青春期情绪发展的特点,聚焦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生活事件及困惑,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掌握调适情绪的方法和技能;在人

9、际交往中学会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积极应对青春生活,同时能够感染他人或帮助他人改善情绪。三、案例描述【导入新课】今天老师是向同学们求助来的。有一位同学,上次考试没考好,引发出很多问题。经过他的同意,老师把他的故事拍成了视频。同学们能用情绪的知识帮帮他吗?请大家观看视频,思考视频中的人物行为是否恰当?(视频内容:小明考试没考好,引发一些负面情绪,与小刚发生矛盾。)【设计意图】根据七年级学生心理及年龄特点,大多数学生对自己身边的真实案例更感兴趣。通过视频导入课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及好奇心,使学生主动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更快地融入课堂,进入学习状态。【新课讲授】(-)情绪的表达请同学们思考并分享观点:L视

10、频中表达了哪些情绪?2 .你认为小明和小刚的情绪表达恰当吗?请说明你的理由。预测一下他们今后的关系会怎样?3 .如果你是视频中的人物,你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通过熟悉的情境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师:视频中因为小明的行为,导致一个负能量情绪的传递链。现在请同学们补全这句话:“要是,我们就可以避免这种负能量情绪链的发生”。【设计意图】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积极思考,乐于表达,在分享中总结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力。提高课堂参与度。师: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我们发现情绪具有感染性,在小明的案例中,我们发现生气、愤怒这样的情绪不能肆意发泄。那是不是像开心、

11、兴奋这样的情绪可以随便表达呢?这样的情绪我们需不需要考虑该怎样表达?(追问:还有其他要考虑的因素吗?)师总结:在人际交往中,表达情绪要考虑对象和周围的环境,顾及他人的感受,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本课难点,同时锻炼学生的思辨性,思维的建构力、延展力。(二)情绪的调节师:探究到这里,“有情绪能任性发泄吗?”这个问题,同学们已经能做出比较肯定的判断。相信同学们都想成为一个睿智、高情商的人,现在我们继续探讨,该怎样调节情绪呢?展示材料:悲伤沮丧的小明回到家里,面对父亲的大发雷霆,想到小刚的得意忘形,同学的冷嘲热讽,他很想说说自己的考试焦虑

12、,但他忍了请同学们讨论:L你赞同“忍”这种方式吗?为什么?4 .你能为他提供一些调节情绪的好方法吗?【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导课的案例,深度挖掘一个素材。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力和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师:我们为什么要调节情绪呢?(1)人生路漫漫,有喜也有悲。该喜则喜,该悲则悲,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感受。保持积极的心态,让我们的青春更加美好。(2)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地处于情绪状态,可能会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又该怎样调节情绪呢?(学生分享方法)总结:注意力转移法、合理宣泄法、理智控制法、放松法、行动法。【设计意图】学生分享

13、后归纳总结观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力。课堂活动:学以致用。教师出示希沃白板5的课堂活动:判断对错。【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竞赛活动。帮助学生熟练本课重点内容。使学生在知识、情感上都得到提升。(三)情绪ABC理论通过帮助小明,请同学们思考:引发情绪的事件是什么呢?是事件直接引发了情绪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引发的情绪?教师介绍情绪ABC理论。师总结:情绪产生后,我们可以用刚才讨论的方法来合理调节情绪;情绪产生前:我们可以改变情绪,要先改变不合理的想法,保持快乐心态。【设计意图】拓展关于心理学的知识,帮助学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更好地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活动“请让我来帮助你”。教师拿出准备好的纸箱,请学

14、生写纸条放入箱中,学生抽纸条互相帮助解决困惑或分享心得。(纸条内容:可以描述困扰自己的情绪,也可以分享自己保持情绪快乐的法宝。)【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根据所学知识,感悟提升。【课堂小结】师生总结。师展示鼓励语。【设计意图】夯实基础。情感提升,产生共鸣。【板书设计】【设计意图】思维导图板书能给学生较强的视觉刺激,便于学生掌握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建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理解、吸收、记忆所学知识,形成长效记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作业设计】幸福二选一:1、常规作业:围绕本课所学绘制思维导图,总结归纳本课知识点。2、趣味作业:结合所学调节情绪的方法记录心情随笔,体裁字数不限,尝试用所学方法调节自己或家人情绪。【设计意图】双减背景下,本着减少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的思想,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基础类和实践类两种类型作业,兼顾学习成果的检测和探究过程的锻炼,激励学生主动完成作业,引领学生不断进步。在大单元教学理念指导下,我将课本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本框运用合作探究、案例分析、情境体验等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展示影音资料、课堂辩论等课堂活动,启发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探究、感悟、掌握学习内容。运用希沃白板5课堂活动巩固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都得到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